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探讨近义词“文化”和“文明”

2019-12-26李在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料库报刊

李在斯

(澳门科技大学,澳门 999078)

1 引言

现代汉语中存在较多的同义词,在特定语境下可以替换,比如“西红柿”和“番茄”,“勇敢”和“英勇”等。就如王力先生所说“世上真正的同义词极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王力《理想的字典》)对于近义词的区分显得尤为重要;近义词在丰富话语表达的同时也对使用者有一定的要求,不区分语境乱用、混用近义词的现象在学习者甚至母语者当中时有发生,会产生偷换概念、表达不当和语义不明等情况。本文通过语料库搜集并整理“文化”和“文明”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通过例证简要探讨它们的异同点。

2 “文化”的例证

2.1 “文化”的基本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对“文化”一词的释义共有三条,①“名词,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②“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③“考古学用语......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本文不做重点讨论。

2.2 “文化”的构词情况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文化开头的词均为名词,包括:文化层、文化产品、文化事业等10个词。在《现汉》以外,文化在开头构词还有文化买办、文化生活、(长沙)文化书社、文化遗产、文化大革命、文化生活出版社等6个词语,也均为名词。文化在中间的构词情况较少,如新文化运动等。文化在结尾的构词情况较多,如东方文化、玛雅文化、亚文化、新文化等24个名词。综上所述,“文化”本身是名词,可以和形容词或其他名词构成新的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为普遍。

2.3 “文化”在语篇中的使用情况

基于BCC语料库的分类,笔者对“文化”的使用情况举例如下。

2.3.1 文学作品

通过BCC语料库检索现代汉语中“文化”在文学作品范围内的出现和使用情况,截止2018年12月19日,共有7691条,来自多部中外经典作品。

1)有文化

许多作品中出现“有文化”或“没有文化”一类的表达,多用来形容人,表示个人修养和受教育程度等信息,如例①至例④。部分作者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在了动物身上,如例⑤。还有作者用来修饰“世界”,传达愿景或陈述事实,如例⑥。

①“他是有文化的中国人”(老舍《四世同堂》)

②“没有文化的人,怎能创造文化?”(杨绛《走到人生边上》)

③“解放前是吃不饱,穿不暖的,也没有文化。”

④“我那些有文化、懂文学的朋友也没有看到这一点。”(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

⑤“......七十年代地球上最有文化、最博学的一头猪”(莫言《生死疲劳》)

⑥“我甚至相信过一个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当然也没有资料的理想世界。”(巴金《随想录》)

2)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是由名词“文化”和动词“交流”构成的名词性短语,在语料中的出现情况举例如下。

①“......要促进中日的文化交流,要把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交流、友好的亲情恢复起来。”(冰心《我自己走过的路》)

②“......畅谈中日两国人民间的文化交流。”(巴金《随想录》)

③“这真是个重要的地方,简直可以算作文化交流的所在。”(老舍《茶馆》)

④“像英国这样一个国家,社会文化交流具有坚实的基础......”(伊恩•麦克尤恩《赎罪》)

3)名词+文化

该类型所构成的名词性短语在语料库中主要包括:中国文化、人类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历史文化、中华文化等,例证见下。

①“这就是可敬而可叹的中国文化。”(余秋雨《笔墨祭》)

②“这人类文化到底又靠一些什么?”(林徽因《一片阳光》)

③“东方文化将来是什么样子?”(老舍《大地龙蛇》)

④“那么批判西方封建是否就要否定西方文化?”(韩少功《胡思乱想》)

⑤“轻视甚至藐视自己民族传大深厚的历史文化”(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

⑥“......现在大家发现了中华文化是最好的文化......”(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4)形容词+文化

该类型所构成的名词性短语在语料库中主要包括:原始文化、亚文化

①“......携带的西洋社会史,原始文化,史学丛书等等一本也用不着。”(钱钟书《围城》)

②“其实不同的亚文化始终存在,只不过我们一贯对此视而不见而己。”(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5)文化人

①“欧阳旭先生经营有方,过了没有多久,经营就有可观的规模。但他毕竟是文化人,发财不忘文化。在众多经营之余,在海淀创办了国林风书店,其规模之大,可与风入松书店并驾齐驱。,”(季羡林《大觉寺》)

②“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杨绛《我们仨》)

③“先不说我们两人财富的比较多么荒唐,就说‘文化人’这三个字吧,你给我解释一下这家伙有多少‘文化’!”(张炜《你在高原》)

④“‘文化人’的最大罪过,制造假古董来欺己欺人是其中之一”(许地山《礼俗与民生》)

2.3.2 报刊

“文化”一词在BCC语料库报刊范围内使用广泛,出现频次较多,截止2018年12月19日,共820134条,通过系统随机输出10000条进行分析,挑选有代表性和可读性强的作为例证。该范围多出自人民日报,贴近生活,表达规范,适合母语者和中高级外国学习者阅读并达到提高汉语词汇量、阅读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的目的。汉语教师需要通过大量阅读,筛选合理的例子提供给学生,从语篇中分析和讲解句子,从句子中讲解和练习核心词汇。

1)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这一名词首先由西方学者提出(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1947年),在21世纪被广泛使用,表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中国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3年9月)。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为人们所熟知,这一概念也成为当代报刊常用词语之一。

①“中国第一个文化产业园区——北京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日前开工兴建,这是北京继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融一条街和中央商务区之后的又一大经济创举。”(《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03月26日)

②“......打造区域文化产业品牌。”(《人民日报》2016年01月29日)

2)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一直是媒体和公民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在报刊中经久不衰,十多年间,一直是热点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产业逐步与新兴产业融合,所表达的意思也在逐渐扩展。

①“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宋学与东方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人民日报》1996年08月31日)

②“......大批传统文化被新创意激活,并通过‘文化+’的新模式,焕发出勃勃生机。”(《人民日报》2017年05月16日)

3)茶文化

从古至今,茶一直是代表中国的元素之一,在国际交流上充当重要角色。茶作为西方人了解中国的物质载体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进步和传承,逐步形成“茶文化”,并在报刊中成为讨论和报道的热点问题之一。在21世纪的今天,茶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与之相关的文化传播仍在继续。通过学习茶文化,认识茶文化,可以帮助外国学习者更好地认识中国。

①“色彩斑斓茶文化——读舒惠国的《当代茶艺》”(《人民日报》1996年04月07日)

②“......愿继续弘扬茶文化 “和”的理念,为日中友好和东亚的和平做出积极努力。”(《人民日报》2017年09月22日)

4)多元文化

文化不仅具有民族性、区域性,更为重要的是多元性,不同地域之间,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碰撞和冲突时有发生,多元文化逐渐成为当代社会普遍追寻的目标之一,在报刊中也被多次报道。

①“这几位老华人说,今天在温哥华兴建一座中国式的庭园,同样是为各族人民增添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娱和憩息场所,丰富这个国家的‘多元文化’。”(《人民日报》1984年03月01日)

②“在印度的版图上,安得拉邦占据着南方中心地带,是有着8000万人口的大邦,伊斯兰教、佛教与印度教在这里拼镶成灿烂的多元文化‘马赛克’。”(《人民日报》2000年09月25日)

③“‘香港故事馆’的前身是‘湾仔民间生活馆’,一直以‘从民间出发,汇多元文化’为宗旨,透过多元及互动的方式,期望引起大众对地区文化保育的关注。”(《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11月13日)

5)文化+

表示一种新兴的产业链,将文化和科技等融合,在近五年报刊中较多出现,成为一个汉字和符号一同创造的新词。

①“本届文博会上,‘文化+’跨界混搭预示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繁荣。文化演艺、胡同文化、‘非遗’技艺、老字号品牌、全媒体出版等产业融合新面貌在这里集中呈现。”(《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1月03日)

②“2015年,开封提出了‘文化+’理念,全面实施了‘文化+’10个专项行动,其中就包括了‘文化+城建’行动。”(《人民日报》2016年02月26日)

③“深圳的文化产业一开始没有就文化论文化,而是主动将文化和其他业态嫁接,找到了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文化+’。”(《人民日报》2016年05月17日)

④“文化产业的带动和关联效应日益突出,‘文化+’也为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带来新的可能。”(《人民日报》2017年05月12日)

除此之外,报刊中还出现了诸如“文化+演艺”、“文化+影视”、“文化+‘一带一路’”、“文化+美丽乡村”等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新的构词表达了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理念的转变等深层次因素,“文化”一词的语用和语义正在逐步发生变化。

3 “文明”的例证

3.1 “文明”的基本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对“文明”一词的释义共有三条,①“名词,文化①:物质文明”;②“形容词,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文明人|文明国家”;③“形容词,旧时指有西方现代色彩的(风俗、习惯、事物):文明结婚|文明棍儿(手杖)”。本文将重点讨论“文明”作名词时的用法。

3.2 “文明”的构词情况

包含“文明”的词语和短语数量相比“文化”所构词语和短语较少,除《现代汉语词典》举例外,还有文明古国、文明社会、精神文明、文明词等。

3.3 “文明”在语篇中的使用情况

3.3.1 文学作品

通过BCC语料库检索现代汉语中“文明”在文学作品范围内的出现和使用情况,截止2018年12月19日,共有 3493条,使用频次不足“文化”半数。

1)文明

①“......我对它衰败的美名,逝去的文明,却不禁又是景仰,又深感惋惜......”(拜伦《唐璜》)

②“于是,他们就细心的搜检,把原稿一页一页的看过,而后封好,作为他们自己著书的资料。他们是‘文明’的强盗。”(老舍《四世同堂》)

句中,“他们”指的是来侵犯中国的日本人。

③“这便是‘四人帮’的下场。以‘野蛮’征服‘文明’、用‘无知’战胜‘知识’的时代也跟着他们永远地去了。”(巴金《随想录》)

④“比如说,早期的殖民者曾将人类区分为‘文明’与‘野蛮’两部分,就是一个别出心裁的发明。”(格非《江南三部曲》)

2)文明人

“文明人”和“文化人”意思接近,但在很多时候不能直接互相替换;“文明人”多表示修养的高低,而“文化人”则多表示文化程度的高低。“文明人”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本文不做重点讨论,选取现代汉语相关例句如下。

①“......到底不能亲自下手打,他是自居为‘文明’人的,哪能落个公公打儿媳妇呢?”(老舍《赶集》)

②“在京城里,文明人还挽着手过街,可不怕人见了笑话。”(沈从文《长河》)

3)地域+文明

①“把罗丹的作品搬到东方文明的古国来展出,一时惊动了世界。”(冯骥才《燃烧的石头》)

②“司马库站起来,大声说:‘明晚到打谷场上放,本司令要为地方造福,引进西方文明。’”(莫言《丰乳肥臀》)

③“上海文明,首先是一种精神文化特征。单单是经济流通,远不能囊括上海文明。”(余秋雨《上海人》)

4)文明词

表示时髦的词语,可以用在褒义或贬义的语境中,对一个人进行描述、评价、调侃。

①“反正有钱的人顶方便,做了坏事,外面比做了好事装得还体面,文明词越用得多,心里头越男盗女娼。”(曹禺《雷雨》)

②“潘四爷是个顶能干的好人,说个文明词,那就是空前绝后的头等人儿。”(曹禺《日出》)

3.3.2 报刊

“文明”一词在BCC语料库报刊范围内使用广泛,出现频次较多,截止2018年12月19日,共136149条,和“文化”在该领域出现的频次存在较大差距。通过系统随机输出10000条进行分析,挑选有代表性和可读性强的作为例证。

1)名词+文明

①“让更多人深入理解中国文明 ——访新西兰汉学家邓肯•坎贝尔”(《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08月24日)

在报刊的主标题中使用“文明”,概括并突出全文的核心主题,方便读者阅读。

②“后者如考古资料,20世纪以来的大量考古发现,使中华文明尤其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有了越来越清晰和确切的实物证明,这是十分了不起的。”(《人民日报》2016年09月12日)

本句“后者如考古资料”在报刊全文中和前一句“前者如历史文献......”相对应,本文选取后一句。

2)多元文明

截止2018年12月20日,BCC语料库报刊范围内共出现“多元文明”70次,最早出现的一次是在1989年,且为2000年以前唯一一次,在1990至1999年间未曾出现。

①“参观了这些博物馆,不仅了解到人类历史是一个多元文明的发展史,而且也为人类曾经创造过这样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感到骄傲。”(《人民日报》1989年07月31日)

②“文艺演出《扬帆未来》很好地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闽南地方特色和与会国家多元文明,引起各方强烈共鸣。”(《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09月07日)

3)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近十年热议的话题之一,在报刊中共出现4251次,“文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当中心语。由于多数含有“生态文明建设”的句子较长,为突出重点,本文做了提取和省略的处理。

①“......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9日)

②“......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人民日报》2010年03月18日)

③“必须看到,过去相当长时间里,虽然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 但是生态文明建设却经常徘徊在‘先污染、后治理’‘边破坏、边修复’的怪圈之中。”(《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01月01日)

4 “文化”与“文明”的比较

4.1 词性

“文明”和“文化”在词性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可以作为名词或形容词使用,后者仅为名词。因此,由于词性的差异,在构词上,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没有重点解释和区分它们做名词时的区别。如前所述,“文明”做名词时,并没有专门的解释,直接参见“文化”的第一条释义。在实际使用中,它们并不能完全互相替换。

4.2 语义色彩

整体上看,“文明”表示发展程度较高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文明”对应“野蛮”,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出现。“文化”多与表示自然的、未接受良好教育的状态相对比,如“文化人”、“有没有文化”等表达是和那些知识掌握程度较低的人群相对比的,强调文化程度。“文化人”不一定都是“文明人”,后者描述的对象重点在道德、行为规范、言谈举止等层面。

“文明”具有国家或地区性,比如中国文明、上海文明、东方文明、西方文明;“文化”具有民族性,比如中华文化。

从褒贬义上看,只有少部分作家在作品中使用“文明”来表示贬义的情况,多为对一个人物的批评和调侃。在报刊中,“文明”表示褒义,描写和修饰积极向上的、有时代特色的、有利于国家及人民的人或事。而“文化”偏向中性,可以表述一些有利又有弊的事物,诸如“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这些表达中一般不用“文明”。在部分地区,因喝酒而形成的特定文化是区域性的,或者本身是陋习,并不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比如行酒令或出于各种目的的陪酒等。同理,在选择食材上,不同地区有自己的“讲究”,有的值得提倡,比如传统的水饺、粽子等;有的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甚至违反法律或道德,比如鲨鱼翅、鳄鱼等。服饰上,长颈族有在脖子上套铜圈的习俗,为了追求美,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脖子拉长;这在他们的族群里是一种“文明”,但在其他人眼里则是陋习,因此只适合用中性的“文化”来表达。

4.3 使用频次对比

根据BCC语料库提供的整体词频对比,“文化”的词频在任何时期均远远高于“文明”,1946年至1980年,“文化”的频次是“文明”的十倍以上。1981年开始,“文明”的频次开始增长,1981年至2015年中除1997年(文化13488次,文明7608次),“文明”的频次均不及“文化”的一半。使用频次的差距是由于表示含义的差异造成的,如前所述,“文明”的使用范围较窄,表达更高程度的“文化”。

5 结语

“文化”和“文明”是一组近义词,它们在词性、语义色彩、使用范围、使用频次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细微的差异值得重视,并应避免乱用、混用等情况的发生。通过阅读规范的、书面的、有代表性的、可读性强的例证了解该组近义词之间的异同点,在阅读时更好地理解,在写作时准确地运用。由于篇幅和时间的限制,本文粗略地从BCC语料库中选取部分语料作为例证,该组近义词的比较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语料库报刊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百强报刊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