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2019-12-26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黄 泺

(海口经济学院,海南海口 571127)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党的思想建设,尤其是党员的理想信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十分必要。

1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1.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共产党人的重要历史经验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共产党人克敌制胜的法宝,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坚定的理想信念都是共产党人取得胜利的精神动力。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这是因为这个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1]同样,邓小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2]习近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3]正是是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促使一代代共产党人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党和人民,将自己的辛劳和功勋埋入地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取得了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

1.2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八项规定”的颁布以及对违反“八项规定”的严厉处罚的确大大改善了干部的工作作风;“六项禁令”的严格执行确实遏制了为私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的嚣张气焰;“反四风”也的确打压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私相授受和滥用公款等现象。这些都体现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成效。然而无论“八项规定”、反对“四风”,还是铁腕反腐,都是治标之法而非治本之策。要想治本,还需从完善理想信念入手;否则,再严厉的惩处措施也抑制不了恶念贪欲,再完备的法律体系也会被有心之人钻了空子。全面从严治党对每一个党员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员干部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锻炼好自己的党性,就必须从坚定理想信念入手,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成功的基石。

2 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现状存在的问题

2.1.1 认识模糊,目标不清

在理想信念的问题上,很多党员存在模糊认识。有人认为理想信念不过是喊口号,是穿靴戴帽的要求,并无实际性的作用;有人只是在入党时装模作样地宣誓,自此以后便全然不履行誓言;还有的人入党只是为了个人更好的发展,根本不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无疑这些都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应该秉持的态度。这些模糊的认识,无疑损害着党的思想基础。

2.1.2 信仰模糊,价值观误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不和谐的声音出现:“共产主义乌有论”认为实行社会公有制的共产主义只是空想,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渺茫论”认为现在谈共产是画饼充饥,没有意义;“共产主义失败论”是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产生了怀疑;“马克思主义过世论”拒谈共产主义,觉得一百年前提出的理论早已不适用于当代社会;“资本主义终结论”提出“西方自由”制度将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一些党员受到形形色色错误思潮的影响,逐渐模糊了共产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价值观出现扭曲。

2.2 共产党员理想信念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外部原因:国际形势变化与全球化的影响

国际形势突变的猛烈冲击。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严重受挫,某些居心不良之人的煽风点火更是扩大了其影响。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修养不够,又不愿意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在敌对势力的诱惑下,被人牵着牛鼻子,思想上发生动摇,没有看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深层原因和多种因素,而是简单地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理解为马克思主义不行了。从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被动摇了。有极小一部分党员干部甚至由怀疑走向背叛,投入敌对势力阵营。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深刻影响。全球化的推进不仅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也引入了多元的文化,在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西方的强势文化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社会变革,调整了社会关系,缓解了社会矛盾,生产力明显提高。于是人们会自觉地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昌盛与国内的社会主义进行对比,强烈的反差让他们萌生了不平衡感。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一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尚处在初期,总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我们的社会主义所展现的蓬勃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是西方资本主义无法匹敌的。

2.2.2 内部原因:党的建设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近年来,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取得突出成就,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落实。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党的建设方面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环节影响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也较大影响到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心转移,由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工作为中心。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然而,与此同时,党内思想教育工作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和边缘化。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繁忙之余放松了思想修养和世界观改造,致使部分党员淡化了理想信念。一些宣传教育对马克思主义生搬硬套,使人觉得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有的宣传教育过于讲究理想性,要求党员干部学习革命先烈去献身,让人感觉过于艰难;有的忽视党员的现实需要,一味要求党员牺牲个人利益去服从集体利益,让党员干部产生反感。还有一些党组织开展学习教育不讲究方法、不注重效果,应付了事,很多都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开办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和党组织漠视党员群众的现实需求,党员很难有当年“找到党组织就像找到家”一样的积极体验。更多的是门难进,脸难看。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官僚主义,腐化堕落,损害了人民政府的公信力,也使得一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党员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意识淡薄,禁不住诱惑而坠向腐败的深渊。

3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在当前背景下,完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迫切要求,是应对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去完善?

3.1 增大宣传力度,革新教育内容

事实证明:伴随近年党的宣传力度的加大,上至领导干部,下至平民百姓,社会各界人士对党组织的了解更加深入——故理论知识教育要贯彻下去。各组织每周安排足够时间供党员学习政治理论,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非党员进行知识普及。但是,宣传过程切忌照本宣科。完全照搬百年前的理论体系用于解决今天的实际问题显然是行不通的,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对其进行创新和完善,才是明智的发展之路。

3.2 创新教育形式,增强宣传效果

其一,正反面实例相结合。一篇文章,如果只有单调的论点,没有鲜活的论据,则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块理论知识,如果只有枯燥的陈述,没有生动的实例作填充,则无血无肉,难以引起学习者的共鸣。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党宣传工作的重要原则。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的人或事总能让人钦佩不已,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思想行为。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素质不高、品德低下的人就作用不大,必须用法律制裁、道德谴责的办法使他们警醒。考虑到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动摇群众信心,过去对于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报道不够。但是近几年来对接二连三的“大老虎”惩治的曝光也起到了震摄人心、反面教材的作用,促使一些修养不够的党员干部回头梦醒,起到不可替代的警示作用,挽救了一大批处于灰色边缘的党员干部。一正一反,对比之间,孰优孰劣,何去何从,自在人心。

其二,丰富宣传平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技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的公信力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我们何不转换思维,化弊为利用现代科技的手段加强马克思主义传播,例如建立一些的微信群、公众号,让专家通过网络做讲座、解困惑,这样既节省人力财力又扩大了宣传范围,有利于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理论指导实践。理论要通过实践去检验,实践的过程又是一个升华理论的过程。在理论传输的同时,还要注重多开展实践活动,这有助于党员干部对所学认识更透彻并养成知行合一的作风。

其三,健全考评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党员数量,更取决于党员质量。”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必须把关入口,避免贪图私利、心术不正者混进党员的队伍;对于已经浑水摸鱼入党的不合格者,也要有相应的法规进行裁员[4]。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共产党人的感情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下)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