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的BIM教学研究
——以武夷学院为例

2019-12-26黎恒杆朱德良

武夷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土建学分应用型

黎恒杆,朱德良

(武夷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BIM技术在国内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对政府而言,BIM技术对规范市场秩序具有重要作用,为城市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可视化的基础数据支撑,被称为继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后建筑业又一重要的更彻底的产业革命。BIM被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创建和利用工程项目数据在其全生命期内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的业务过程,允许所有项目相关方通过不同技术平台之间的数据互用在同一时间利用相同的信息[1]。

住建部2016年发布《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年底,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同时,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以及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业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已然发起了建筑业的改革,BIM的应用必将以燎原之势席卷全球,这对土建专业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当前我国BIM教学及开发利用已经滞后于建筑数字技术应用的发展,这将非常不利于学生毕业后在信息社会中的发展,不利于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应用的发展[2]。在土木建筑专业全面开展BIM技术应用及教学已十分紧迫和重要,同时这一理念和技术的教学也是体现了我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智慧城镇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平台。

2 BIM教学研究的思路和措施

2.1 BIM教学研究的思路

从BIM的发展来看,其在建筑行业有非常强的应用,因此培养学生BIM技术也主要是以应用为主。从BIM的理念来看,要较好的应用BIM需要开设4~6门相关课程,这对于土建类不同的专业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不能要求不同专业均开设BIM课程。在此,可引入台湾的学分学程班,根据台湾《大学法实施细则》第8条的定义:“学分学程”指发给学分证明之跨系、所、院专业领域之课程设计及组合,以相关系、所、院为基础,由系、所、院提供授课师资和教学设备。在台湾的技职再造计划的推动下,形成了跨领域学程、契合式学程、就业学程、三创学程等百花齐放的局面[2]。

2.2 BIM教学的主要任务

(1)理论教学任务,围绕BIM核心技术(建筑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协同工作、信息共享与转换),联合专业咨询和软件公司展开BIM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以建筑业数据研究为关键点,找准载体,攻克关键问题,努力参与到BIM行业标准建设中去,培养应用型跨专业人才。

(2)实践教学任务,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以本校教学楼基建基础。首先利用Revit软件把现有的二维图纸全部转换成三维模型,完成BIM基础;第二,在BIM模型上进行建筑物安全性、结构性、合理性检查;第三,选择水、电、网络、结构作为对象,安装传感器;第四,建立建筑信息系统,并进行测试,利用VR、AR、物联网技术实现建筑的智能化。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则与上海宾孚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北京柏慕进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华筑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广联达、清华斯维尔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建立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共同培养BIM专业人才。

2.3 BIM教学的措施

(1)抓住专业群建设的契机,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目前市场中传统类型的土建学生过多,为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土建学生在学好土建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习BIM技术,培养成为跨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抢占建筑行业信息化、工业化生产转型发展制高点,是学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符合学校以“亲产业、跨学科、重应用”为办学理念,以“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特色化”为办学定位的方针要求。

(2)建立校企生三方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模式。BIM作为新生事物,其教育与实践应用都处于起步阶段,在现阶段企业作为该理念和技术的先行者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先于学校,借助企业的经验技术和项目,将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构建这一合作模式能使教学探索中少走弯路,更快的与业界接轨,参与BIM工程项目建设,服务闽北绿色经济发展。

(3)建立校内校外BIM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外引内培组建涵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机电、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等专业师资力量的BIM应用研究与教学团队,与前沿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引入一线BIM应用专家到校内教学,校内培养加企业实训,共同培养BIM专业人才。

3 BIM教学实践

3.1 BIM教学现有条件

学院将BIM技术视为土建类专业学生核心技能之一,重视BIM专业人才培养和BIM技术应用推广,自2015年开始多次邀请国内高校学者、业内知名企业专家到学校开展BIM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台湾中华大学、逢甲大学的BIM研究团队开展互动与联合培养人才计划。建立了BIM技术专业实训室和BIM应用工作室,组建BIM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团队。

3.2 开设BIM学分学程

BIM学分学程由土建学院负责开设,主要是面向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的大三和大四学生。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结构模型搭建流程及Revit的操作方法、掌握掌握管综MEP(Revit)建模、掌握BIM绿建分析与工程应用、掌握BIM工程计量与造价分析和掌握BIM工程管理及运营维护。BIM学程包提供了6门课程共计8个学分供学生选择,这6门课程及对应学分分别是:建筑结构(Revit)建模(2.0学分)、管综MEP(Revit)建模(1.5学分)、BIM绿建分析与应用(1.0学分)、BIM景观装修(Revit)建模(1.0学分)、BIM工程计量与造价分析(1.5学分)、BIM工程管理及运营维护(1.0学分)。学生须至少选择6个学分的课程,修满6学分课程成绩合格可替换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并获得BIM学分学程证书。

3.3 BIM学分学程的实施过程

学院重视该学程的开设,组织了全院优秀的教学资源支持该学程的运作,学程从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始。

第一步,准备。成立BIM学分学程教研室,负责学程核心能力的制定、课程清单的制定、课程的教学考核大纲的制定、授课教师选配及能力提升培训、教学研讨等。

第二步,选课。根据课程清单所提供的课程由大三、大四的学生自主选择学程包内的课程,受教学资源的约束,为保证教学效果,每门课程限30名同学选修。在实践中由于BIM在当下是为热点,选该学程的同学较多,因此在报名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相关课程成绩、平时课堂表现、其他老师意见等多方面筛查,最后选出选修的同学。

第三步,排课。每门课程的同学会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且在学生各自人才培养方案中均无所选课程的规定(学程的课程最后是以专业选修课的方式载入学生成绩档案的),因此授课时间统一安排在周末以避开各类冲突。

第四步,授课和考核。学程包内的课程授课要求与其他课程一致,根据教学大纲,授课地点安排在机房,采用“项目驱动式”讲授内容。因BIM有极强的应用能力,因此要求授课教师均以某一项目的操作来贯穿课程始末;同时聘请BIM企业技术工程师为外聘教师,给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和部分内容的授课;课程在进行到一定进度的时候,与实习基地企业进行真项目真训练。课程的考核方式均以完成项目任务为主。

3.4 BIM学分学程的实施效果

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每学期选课人数都大大超过预期,说明学生对土建行业当下热点比较关心,而校企合作、项目驱动式的授课吻合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1)BIM学分学程班结课后进行了学生评教。学生评教平均分达96分,从评教结果看学生对“教学理念与思想”、“教学效果”、“教学态度”评价最高,基本拿到了满分。对“教学业务水平”评价略低,从学生的反馈意见上来看主要是因为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授课教师完成实际项目的经验比较缺乏。

(2)参加BIM学分学程班的同学覆盖了土建学院四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建筑学、城乡规划),意愿选该学程班的同学依然有很多,但限于机房和师资,只能进行报名限制。从这点说明学程班的设立大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

(3)参加学程班的同学最后参与了BIM等级证书考试,通过率达到100%。同时派出的四支学生队伍参加全国BIM技能竞赛取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的好成绩。

4 小结

BIM教学研究是当下土建行业的热点,从政府建设部门、设计院、建筑企业、业主方、第三方到各高校、研究院均投入大量资源对BIM进行研究应用。作为高校应走在教学、研究的前列,积极探索BIM人才培养的机制方式。本校通过引入台湾学分学程理念,结合实际办学条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校BIM人才培养的方式。下一步教学研究将探索BIM在智慧城镇建设中的应用及相关课程体系的构建。

猜你喜欢

土建学分应用型
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实施以及应用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桩基的土建施工技术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土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解析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学分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