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精神在影视作品中的表达研究

2019-12-26赵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元素符号影视创作

赵佳

(长春光华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影视作品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影视作品对承担国家未来建设的青少年的影响是重大的。作家张海宁曾说,中国影视人太有使命感,导致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缺少想象力和超前意识。中国的奋斗精神、仁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是中华民族复兴和发展的支撑。在世界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的影视作品要融入中国精神,将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融入影视作品创作中,通过影视作品让世界了解中国精神,了解中国文化,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符号及风俗习惯等,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经济的发展带来全球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融入中国精神元素可以烘托作品、升华作品内涵、传播中华文化。影视作品作为中国精神的传播载体,对塑造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认同感,有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利用影视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增加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具有重要作用。影视作品以声音影像的方式记录和呈现了中国的发展现状、中国民生和中国文化,将中国精神融入影视作品中可使外国观众对中国产生强烈的认同。

1 中国精神内涵

1.1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易传》中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集中概括。中华炎黄子孙正是在这种奋斗精神的感召下通过不懈奋斗,将自强不息融入中华儿女的内心,使其成为构建民族精神的魂魄,对后世发展起重要影响。

1.2 贵和尚中的仁义精神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原动力,贵和尚中的仁义精神是中华民族持久发展的根本。贵和尚中使中华儿女养成了维护整体、注重和谐、宽容谦让的民族精神。在影视作品中融入贵和尚中的仁义精神,对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培育有重要作用,也可以成为中国影视作品在世界文化竞争中的重要支撑。

1.3 矢志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在世界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在文化思想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的社会,爱国主义教育是必须要进行的,而且是不能松懈的。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影视作品中,通过影视作品进行教育,比现实中的教科书更有效果。

2 影视作品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播作用

2.1 传播民俗文化精神

影视作品往往会以民风、民俗等作切入点进行不同区域民族精神的展示。受众在欣赏影视作品时往往会对本土文化有所眷恋,同时又对异域文化有所向往,具有民族特色的影视作品是最受喜爱的。影视作品通过道具、环境布景等将民族区域文化展示出来,人们通过影视作品可以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以满足其对异域文化的向往。往大了说,影视作品也可以将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精神进行展示,如中国影视作品展示汉文化、美国影视作品展示独立文化等,影视作品传递着不同国家的特色文化和精神。

2.2 传播历史文化精神

影视作品在创作时也会包括社会及历史文化特征,利用社会历史习俗等进行作品的建构,使影视作品更具文化价值。如电影《叶问》主要以中国的武功和仁义为作品的结构框架,展示了叶问身怀高超的武术技能,却低调的修身养性。在民族出现危机时,叶问不畏强权,表现了强大的爱国主义情怀。这部影视作品表现的就是历史文化精神,是一种民族自信。

2.3 传播生命文化精神

生命不是空洞的,是真实存在的。影视作品是由人创作的,与人的生活联系紧密,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又能让受众体验生活,思考生活。影视作品从生命的角度进行创作,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一部有生命力的影视作品可以让受众在观影后感悟生命的本色。

3 中国精神在影视作品中的表达

21世纪,中国精神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得到重视,中国影视巨大的消费市场使外国影视集团在创作影视作品时会采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功夫熊猫》,以提升中国受众的文化认同感。另外,蕴含中国元素的中国精神在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的成功,使影视作品创作者意识到中国精神在影视作品中的独特作用,可以扩大中国影视作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3.1 通过先进技术进行包装

科技的发展,在影视作品中以技术对中国精神进行包装,可使影视作品充分展示中国民族精神。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影视创作过程中追求新奇形式是世界影视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是中国影视作品创作要以中国精神为核心,在弘扬中国精神的基础上使自己在影视文化竞争中取得成功。影视作品在创作时不再局限于对传统文化及精神的反思,更应该通过作品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应该让世界看到一个怎样的中国。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憧憬,以一种超前意识将中国精神融入影视作品中创作过程中,通过想象力使中国精神与作品融为一体。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不再对历史人物进行演绎,而是要以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为根,展示中国未来的形象。

3.2 合理运用中国精神元素符号

从中国影视作品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精神元素符号与影视作品的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影视作品创作人对中国精神元素符号的应用是通过对影视语言的探索来进行的。中国精神元素符号在影视作品市场属于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合理运用,可丰富影视作品的商业价值,提升影视作品的创造力。另外,中国精神元素符号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对中国精神的传播有重要影响。中国精神元素符号承载着影视作品的创新思维,合理应用,对影视作品的主题、故事情节的渲染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精神元素符号对提升影视作品的内涵有重要作用,可使世界了解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元素符号在影视作品中的合理应用,可使影视作品更好地诠释中国精神的内涵,使影视作品在遵循商业文化规则的同时考虑市场的可传播性,运用中国精神元素特殊符号加强中国影视作品的民族感和世界感。

3.3 利用中国精神的灯塔进行影视作品价值的导航

电影和电视对中国来说属于外来品,进行影视作品创作的理论也属于外来品,中国作品在进行创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外来思想影响。中国影视作品创作的最突出特点是利用西方影视理论,如影视符号学、影视美学等。在外来理论与中国精神的应用时,影视作品创作者需要将两者有机融合,以使创作的作品体现影视艺术的最新高度。影视作品是对现实的模仿,又高于生活,对于作品的衡量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角度进行考量。影视作品的创作离不开时代的条件的支持,离不开民族精神提供的思想保障。

在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要坚持中国精神元素作为切入点,要在影视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把握影视创作的正确方向。影视作品创作要将人民的感受放在首位,因为艺术是直指人民的,而纯粹是为了利益的影视作品是没有艺术性的,也不符合人民审美的标准。只有重视人民的体验,汲取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融合中国精神进行创作,才能使作品更具有民族精神。

3.4 立足中国精神特色,再塑作品创作辉煌

中国影视作品要立足中国精神,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挖掘中国历史,关怀人类,面向未来,以使作品更具中国特色,更具中国气派。影视作品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应立足中国精神特色以使作品突出民族精神特征,反映人民幸福生活。

首先,作品创作要体现民族精神的传承性。中国的影视作品研究也有自己的理论体系,需要在巩固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影视作品创作要充分利用中国民族精神元素符号,包括奋斗精神、仁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同时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如绘画、书法、武术、舞蹈、戏剧等文化形式,以增强作品的民族性。在面对外国影视创作理论时,要敢于与其融合,通过不同文化的碰撞,激发创作的火花,以使作品更具竞争力。

其次,体现原创性和时代性。影视理论是影视作品创作的基础,中国的影视理论发展空间还很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影视作品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影视作品创作要根据时代发展需求通过中国精神的原创性以延续作品的生命力,解决作品创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最后,体现系统性和专业性。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要联合社会各种资源,目的是增强作品的辐射面,夯实影视创作理论体系。在影视作品创作时,要凝聚中国精神符号,通过语言、图案、符号等将中国精神积极表达出来。使观众在观影时看到物品会联想到生活中的习俗、文化精神。在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要将中国精神的大局观念、牺牲精神等与作品融合,以带给观众震撼感,使中国观影者和外国观影者都认同中国精神。

综上所述,影视作品具备文化和商品的双重属性,而其文化属性是创作人在创作时应该关注的重点。中国精神是中国数千年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文化精髓,将其应用于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可使影视作品更具民族性及世界性。在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将凝聚的具有中国精的神特殊符号等融入作品中,可使中国精神通过影视作品得到传播与发扬,可以为作品增添中国光彩,可以使影视作品更具生命力。

猜你喜欢

元素符号影视创作
关于投稿中化学元素与核素符号的书写要求
关于投稿中化学元素与核素符号的书写要求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一墙之隔》创作谈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影视
创作随笔
闯关!敢不敢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