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媒体融合实践论的思考
2019-12-26邓涛
邓 涛
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与传播新技术同行,实现媒体融合发展乃是全媒时代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崭新课题。
这几年媒体融合发展成效很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媒体融合守正创新,有“融”乃强。从中央主要媒体到县级融媒体,以自我革命的姿态适应新时代发展、以融合手段壮大主流阵地、以内容创新唱响时代最强音。
据今年第6期《求是》杂志的最新统计数字,当下我国共有报纸1800多种,期刊10000余种,广播电视台2600多家。探传统媒体的“化学反应”路径——首先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为例,其“三招”即内容为王,确保内容质量过硬是根本;渠道为王,平台及技术建设为支撑;先破后立,关键乃体制机制变革。其次,由湖北广电集团之媒体融合实操观有“融”乃强。以全新的理念和思维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具体指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诸方面之共享融通。其宝贵经验有三:用平台思维变革对媒体融合的认识,以数据化生存构建媒体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以建设现代传播体系为目的。
澎湃新闻开启了时政类报纸媒体融合的上海篇章。专业报道引领,互动融合深化的新闻聚合平台;在内容生产方面坚持“通俗但不庸俗,懂批评也懂建设,听民意但不迎合,谈问题也谈主义”四项原则。业已形成目标定位、创业条件、技术创新“三优势”。直面内容生产、用户结构、盈利能力“三座大山”,澎湃新闻网总编辑刘永钢祭出的八字方针“技术驱动”“内容为王”。
媒体融合的首都经验。传统报业向融合转型,整合各方资源。打造聚合型平台,再造传播链条,“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发力“两微一端”,跨界合作,多途径资本融合,全力满足用户需求。
传媒经济学者宋建武认为,以服务构建用户平台系媒体融合之关键。媒体融合的改革实践催生了新的传播体系,传播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被重构,传统媒体的功能定位被重塑。传统媒体须立足本地服务,重建用户平台继而实现用户的聚合。
当下之传媒圈有两个重要趋势,一曰平台化,二曰智能化。5G前景下,我国媒体融合有望迎来大变局。由5G伊始,将带来一种新的最大可能,即:“孕育革命性产品,并催生相关产业的革命性变化。”5G技术将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紧密结合,迎来信息通信时代巨大变革,推动信息传播方式加速变化,视频将成为主要信息表达方式,短视频和直播将成为常态;新闻生产分发流程将进一步重塑,推动媒体融合由相加相融到纵深融合。当务之急乃是破解紧迫课题,增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自觉性;做好顶层设计,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催化融合质变,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主流媒体要推动智能化工程,抢占智能媒体先机。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搭建简捷好用的智能化采编发集成后台系统,真正实现智慧办公;要进一步发挥技术的支撑作用,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媒体融合须强化互联网思维,即要在互联网背景下思考问题,强化用户、技术和互动意识。倡导“开放”“平等”“分享”精神,全力搭建开放平台,提倡平等互利以实现产品分享。
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坚持一体化发展。尽快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一体化发展非“1+1”、不能搞“拉郎配”,亦非“急就章”。现如今的媒体融合战略,其主要目标是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一体发展”,坚持移动优先策略。
近年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面向移动互联网,重点打造的四大传播内容:一、好理解的新闻;二、可使用的传播;三、有交互的视频;四、能触摸的IP。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全程”,描述的是媒体的无界化。“全息”,描述的是媒体的数字化。“全员”,描述的是媒体的互动化。“全效”,描述的是媒体的多功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