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化趋势下传统制造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2019-12-26牛踏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毕业生制造业智能化

牛踏宇

(河南工学院招生与就业办公室,河南新乡 453003)

引言

中国依靠广阔的市场需求和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以及规模化的产能优势,在国际经济市场中确立了制造业大国的基础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我国经济发展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优势逐渐减弱,需要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的生产经营模式,全面实现智能化发展。高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组织机构,应当在推动智能制造进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人才供给作用,然而却爆发出制造业毕业生数量过多、智能制造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就业结构失衡现象,引起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 实现传统制造业智能化的要求

传统制造业需要顺应智能化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毕业生难以满足智能制造的新要求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但要切实提高传统制造业毕业生能力、解决就业择业问题,只对这种表象矛盾进行披露还远远不够,要从智能化本身出发,了解时代和市场对传统制造业提出的要求,从而明确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源。

1.1 深刻变革生产模式

我国传统制造业长期处于粗放式发展模式,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产业竞争力的后劲明显不足,只有顺应智能化发展趋势,对生产制造模式进行深刻变革,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突破现有生产模式,是日益明显的个性化消费提出的市场要求,所以企业首先要利用网络技术和大数据优势,对海量市场需求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同时要做好个性化产品生产信息的整理传递[1]。然后利用智能设备实现数据的交汇和分析,并对生产过程做出判断和调整,从而保证高品质、个性化产品的顺利生产。实际上,这种生产模式的变革就是对互联网技术、信息科学技术以及生产制造技术的充分融合,利用信息数据的交汇整合形成新的智能制造体系。

1.2 全面应用“互联网+”

当前“互联网+”在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互联网+”影响到整个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与以往单纯追求规模化生产不同,在新的发展时期制造企业要有更灵活敏锐的互联网思维和市场意识,在保持原有生产经营优势的基础上,要对不同群体、不同层面的消费需求做出分析判断,产品开发也要满足个性化、定制化的柔性制造需求,也就是要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贯通。其次,“互联网+”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智能化趋势下,要求制造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整合分析技术,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及时调整企业战略目标,严密监控生产过程,企业可以通过强大的互联网功能实现对生产、运营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精细化、透明化管理。

1.3 及时建立标准化体系

智能化发展趋势下,传统制造企业与外部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交流合作也更加频繁,所以必须具备更好的适应能力,这就需要传统企业和制造行业共同建立完善统一的标准化体系。通过智能制造实现企业和行业的同步发展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制造行业实现智能制造缺乏标准支撑,所以制造企业面临着内外部信息集成不易实现的技术难题,也受到系统平台标准缺失下设备兼容问题的困扰。针对这一矛盾,企业和政府都要做出努力,共同推进行业标准的及早建立,从而为传统制造业走向智能化发展道路提供保障。

2 智能化发展趋势下传统制造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

市场与行业的持续变动是对制造企业发出的挑战,而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突破、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必须依靠专业人才的支撑,那么必然会对整个人才市场形成新的震荡,提出新的要求。所以传统制造业走智能化发展道路,是新的发展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传统制造业毕业生也自然会面临更严峻的就业形势。

2.1 传统制造业岗位需求下降

智能化趋势下,制造企业需要通过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实现生产经营的优化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智能化体现了对人工成本的节约和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对传统制造业的岗位需求呈现出下降趋势。一方面,智能化对各种现代技术的高度依赖转而代替了以往人工岗位的需求,即使是具体生产岗位在智能化管控调节下一线员工数量规模也有所降低,更不用说其他用工规模本来就小,可替代性又非常明显的岗位了。另一方面,智能制造虽然是制造行业的典型发展趋势,但是影响力比较广泛,会辐射到农业、服务业等处于不同产业结构位置的行业,自然会出现解放劳动力的现象,那么也会对传统制造业劳动岗位造成新的挤压。总体来看,数量庞大的毕业生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

2.2 智能制造对专业水平要求较高

当前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明显不足,本来就无法适应社会高速发展下提出的人才要求,而智能化发展无疑将传统制造业学生培养的劣势暴露的更加清晰直接。智能化发展下制造业的国际交流合作一再强化,无论是进口设备的使用维修还是日常合作的沟通交流,都需要从业者具备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出色的专业素养。此外,智能制造实现了理念融合、技术融合以及行业融合,要求从业者具备更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能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灵活解决生产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2]。所以,传统制造业在智能化趋势下提出的人才要求,也成为广大学生面临的重要就业难题。

2.3 毕业生职业能力不足

传统制造业走向智能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新型人才的支撑,对从业者的职业能力也有较高要求,而当前传统制造业毕业生在这方面的表现依然处于劣势地位。首先,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意识。高校毕业生对当前就业形势和行业发展情况没有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往往存在眼高手低的典型缺陷,一方面不愿从事劳动量过大、报酬优势不明显的工作,另一方面自身能力不足无法适应智能制造的高标准、高要求。其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不足。相对校内而言,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发展竞争激烈,毕业生的适应能力较为薄弱,在抵抗工作压力、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表现较差,而且很多学生没有终身学习的思想,职业发展缺乏持续动力。

3 提高制造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提高传统制造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缓解当前智能制造人才供给矛盾、解决社会整体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联合各方力量协作共进。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应当通过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效率。社会企业是人才需求的源头,应当为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做出贡献,学生自身也要寻求机会,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3.1 坚持深化高校教育改革

面对当前传统制造业改革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双重压力,高校应当积极承担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时代变化综合性人才的责任,坚持全面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工作。针对现有专业暴露出来的弊端,高校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尽量拓宽基础知识口径,细化不同专业的技能要求,也要注重学科和专业的交叉教育,从而实现复合型培养。还要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出发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将创新创造教育纳入学生课程体系,搭建科学有效、丰富多样的实践平台,使学生的思想观点具备落到实处的基础和条件。总之,要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出发,对现有专业进行优化调整,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稳步提升。

3.2 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传统制造业在智能化趋势下具有典型发展特点,也对岗位人才提出了全新要求,要想切实提升传统制造业毕业生的就业实力,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3]。高校要对行业走向和社会需求做出分析预测,以确定人才培养作的重点和方向,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发建设。校企合作中,高校需要转变传统思想,以制造企业为重点,要将行业的各种要求作为教学内容的依据来源,更要将学生的实践锻炼放在制造企业的现实环境之中,帮助学生走出当前“学”和“用”无法统一的困境。制造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接触大量专业设施设备,高校除了做好现有设备的升级改造以外,还要投入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新型设备的更新购置,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3.3 毕业生做好自我提升工作

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是社会各项技术共同进步的结果,也是行业规律性变动的必然趋势,所以在人才培养和人才供给方面高校和社会企业都要积极贡献力量,为学生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该专业学生更要不断努力,做好自我提升工作。高校学生应当及时了解行业和市场动向,准确认识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优势和不足,建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念。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较高的主动性,积极利用学校搭建的各种学习平台,努力争取制造企业提供的实践机会,主动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使专业学习真正达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的效果。另外,传统制造业的学生也要注重个性塑造和身心健康,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生理和心理保障。

4 结语

漫长发展岁月中,任何行业的变革存续都是时代发展的规律表现,对其他产业或事物造成冲击影响也是必然结果。所以我们必须正视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对高校毕业生进一步造成压力的现实,要认识到这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检阅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机会,也是一个积极利用各种内外部资源推进教育深化改革的契机,只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才能为智能制造输送新鲜血液。

猜你喜欢

毕业生制造业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