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河南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9-12-26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乐器河南省

赵 宁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越来越高,很多学生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在音乐上有一技之长。现在河南省优秀的音乐教育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这也说明了真正专业的音乐人才是短缺的,因此音乐教育也成为了河南大学生选择的热门专业。我国自进入了新世纪以来,通过积极的推动教育体制改革,能够更好的达到社会的需求。河南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作为培养专业音乐人才的基地,必须根据不同音乐人才的特点找出适合当地学生发展的特色的教育模式,不断的提升教学质量。在河南省高校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中,高校一般都是偏重于为学生讲解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对于音乐教育模式的构建却比较忽视,因此造成传统的高校音乐课堂比较沉闷,学生提不起对音乐的学习兴趣,造成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同时也不利于音乐专业人才水平的提升,对河南省当地音乐人才的培养也有所影响。因此河南省高校在今后的音乐人才培养中一定要不断的转变教育观念,将培养的重点放到音乐人才的未来发展上,通过执行行之有效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满足河南省当地对于音乐人才的需求。

1 河南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1 高校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同于其他学科,有其独有的特点,在学生培养方面更加侧重于多元化的培养方式,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音乐人才的需求。在高校的办学模式上有一些高校采用的是与国际学校联合办学的方式,还有一些采用的是与国内音乐学校协作的方式,可以说办学模式更加的多元化,这样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到音乐学习当中,同时也能学习到更多与音乐有关的知识,从而实现专业音乐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目标。多元化的教育办学模式也会让更多的人才加入到音乐队伍当中,在音乐教育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为河南省乃至全国培养出更多的音乐教育人才,提升当地民众的整体音乐素质,从而达到欣赏不同音乐类型的能力,丰富河南人民的精神生活,让普通民众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

1.2 高校音乐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河南省高校在培养音乐教育专业人才时,音乐教育的内容具有更加实用性的特征,能够让高校音乐人才掌握更多更实用的应用性教育方法,同时能够将这些教育方式应用到音乐课堂当中,从而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校音乐课堂的人才培养目标。音乐是一门优雅的艺术,通过音乐能够提升人们对于艺术的欣赏水平和能力,同时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因此在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只有提升教育内容的实用性,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音乐知识的脉络体系,目前很多学院派的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实践性上都有所欠缺,教育内容的实用性不够。通过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音乐学习方法,能够为他们今后从事音乐教育提供有益的帮助。

1.3 音乐教学与艺术创作并重

河南省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在培养音乐专业人才方面更加注重的是能够有效的结合音乐理论学习和音乐创作实践,在对音乐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能够在艺术层面上对音乐进行审视,掌握更多的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音乐知识,为河南省培养更多的专业音乐人才。比如在学习《江姐》这部音乐剧时,就会要求学生不但能够了解并掌握里面经典唱段的延长技巧,同时能够根据音乐剧中的任务进行二度的艺术创作,与音乐剧中的其他演员共同配合完成好这部作品,实现自身音乐水平能力的额提升,将音乐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种培养模式能够为河南省的音乐教育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2 河南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 音乐教育模式

河南省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对音乐人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对于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将音乐知识与音乐能力相结合,把对音乐的教育与音乐实践结合在一起,培养的是实践型的音乐人才,能够全面实现音乐教学效益和效果的提升。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合理把握对于音乐教育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创设更加多元化的音乐教学体系,将传统的音乐教育与现代音乐教育相结合,比如利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采用探究式的音乐教学方法和互动合作交流的音乐教育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全面激发音乐专业人才对音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选择空间,更好的体会到音乐本身的魅力,提升自身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掌控能力,促进学生音乐造诣的不断提升。

2.2 音乐课程模式

河南省高校近年来积极推进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音乐教育的内容,相比较传统的音乐课程,现在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已经出现了本质的变化,在音乐课程培养模式上也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向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转变,对音乐课程的内容设置进行了更新,更加贴近现代社会对于音乐的需求,学习内容涵盖了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同时在课堂讲解中对于教学内容的设置也是根据学生特有的音乐学习需求来进行,按照不同学生的音乐专长合理的设置课堂教育模式,因材施教,实现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有机统一,从而优化音乐教学结构,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乐器教学环节中可以根据唢呐和笙箫等乐器的不同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演奏环节,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两种乐器的不同特点,了解两种乐器的发声状况,通过对比不同音乐乐器的声音特点了解各种乐器发声的规律和特征,更好的了解每一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在音乐教育中也要不断的研究不同乐器之间的搭配,营造出不一样的音乐效果,让学生熟悉不同乐器的特点,从而能够数量的掌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

2.3 音乐实践模式

音乐实践是检验音乐掌握能力的重要标准,河南省高校音乐教育开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于音乐实践的把握,在对音乐理论进行教学的同时也要设置相关的实践环节,在音乐实践中学生能够认清自身在音乐学习上还存在哪些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和练习。这种音乐理论联系实践的做法能够加深音乐人才对于音乐知识的印象,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能力,激发对音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音乐课程讲述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和比较,让学生在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中了解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音乐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入现实社会中的音乐元素来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判断,对比音乐与生活之前的关系。通过学习可以鼓励让学生亲自进行音乐创作或者对原有的音乐类型进行创新,通过自身的生活阅历或者对于人生的感悟加入到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当中,让音乐展现出不一样的魅力。这种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将学生自身学习到的音乐知识和能力与音乐创作相结合,从而能够达到音乐认知与音乐实践的高度统一。

2.4 实施“走出去”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高校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着改变,都在以国际音乐人才的需求作为培养的目标,河南省作为中原文化大省,更应该及时的转变音乐人才培养目标,把国际上对于音乐人才的需要与高校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满足社会的需要,将音乐文化作为对外交流的手段,积极实施将音乐人才“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将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和人才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传播我国音乐文化产业做出贡献。河南省高校还可以邀请国外的音乐专家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为高校学生讲述国外的音乐知识并进行专业的技能辅导,帮助学生了解外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提升音乐人才的国际专业水平。同时高校也可以派优秀的音乐老师到国外进行进修和学习,这样不但能够将国外的优秀音乐文化引入到河南当地的音乐人才培养中,同时也能促进河南音乐与国外音乐之间的交流。

3 结语

在对音乐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河南省高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利用多元化的音乐培养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音乐专业人才的目光,同时也为河南省当地乃至全国培养出了更多优秀的音乐专业人才。在对音乐专业人才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的基础上,河南省高校提出了要在教学、实践和管理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对于音乐人才素质培养的效果,让他们在掌握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音乐实践的水平,河南省高校在创新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也要与其他省份进行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交流,学习其他省份音乐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河南当地音乐人才培养的水平,为本地区的音乐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乐器河南省
学乐器
送伞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乐器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高职机械行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