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省级非遗的陕西洋县谢村黄酒酿造技术传承方式创新

2019-12-26张琸玡谭新喜吴东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黄酒酿造文化遗产

张琸玡 谭新喜 吴东平

(1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大学中国谢村北派黄酒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100;2 陕西理工大学;陕西理工大学中国谢村北派黄酒研究院,陕西西安 723001;3 陕西省秦洋长生酒业有限公司;陕西理工大学中国谢村北派黄酒研究院,陕西西安 7233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经验类、知识类、表演与技能类的形式,存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头脑中。在对其进行保护的时候,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凝固态”的保护形式,活态性和流变性决定其保护必须要在一代代的传承中焕发生机。

陕西洋县谢村黄酒酿造技术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对其保护同样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般规律。此前,笔者考察了谢村黄酒酿造技术的历史传承、现存状态及其工艺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篇,笔者将继续以谢村黄酒酿造技术传承为例进行研究,并从两个维度提出传承的创新方式。

1 谢村黄酒酿造技术传承的第一维度

传承一词中的“传”,可以解释为传递、传授和传播的意思。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这一表述中,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弘扬”置于“承传”之前,从指导实践操作的高度,明确非遗的传承基础在于社会范围的“宣传”和“弘扬”。

传播学先驱,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传播的三种社会功能分别是守望环境、协调社会以适应环境以及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1]。现代社会中的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是社会媒介组织通过文字(报纸、杂志、书籍)、电波(广播、电视)、电影、电子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大众公开地传递用各种手段复制的信息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据马勒茨克(Gerhard Maletzke)的定义,大众传播具有公开性(受众不为人际交往范围所囿)、间接性(在发送者与受众之间存在时间空间距离)、科技性等特点,尤其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等新媒体出现后,更是极大地扭转了大众传播原有的单向性传递途径,互联网的信息互动性成为大众传媒更为显著的特征,信息的传播效率也更加高效。因此,本文提出,谢村黄酒酿造技术传承的第一维度是基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广泛认知。

1.1 酒俗文化传播途径

《淮南子》中有“清酿之美,始于耒耜”的记载,耒耜是古代进行土地耕种的生产工具。作为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区域,生产技术的发展使得农业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富裕的粮食因此可以被作为酿酒的原料。黄酒是我国发源最早,也是饮用范围最广的酒种。几乎在我国所有稻作区,都有不同种类黄酒的酿造技术,而与此相应的酒文化、酒习俗也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起居中。不论是个人生活仪式,还是年节祭祀仪式,比如作为满月礼中给婴儿润发的“剃头酒”、婚娶仪式中的“女儿酒”、端午节用以驱虫辟邪的“端午酒”,冬至祭祀亡灵的“冬至酒”,都少不了黄酒的参与。故而,作为谢村黄酒酿造技术传承第一维度的大众传播途径具有良好深厚的民俗文化基础。在生活年节仪式中,每一次对传统的沿袭和回归,都在加深对相应酒俗的认知和熟悉,同时也是对随后每一次相似行为的规范和示范。在这一过程中,谢村黄酒酿造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标签,因其对传统的高度还原,能够被文化共同体的成员接受,并能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故而,在谢村黄酒的广告宣传中,应凸出酒俗文化的传播,在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温故中,达到“谢村黄酒酿造技术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这一信息及其文化内涵的传播、认同和接受。

1.2 现代传媒传播途径

媒体(media)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s”,也翻译为媒介,指人借助用来传递和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20世纪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著名论断。在他看来,不仅报纸、电视成为眼睛和耳朵的延伸,甚至电子媒介也可视为延伸。他以“鱼儿知道自己在水里么”,指出人们生活于充斥着传媒的环境中却无明自得的状态。

现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使不同媒介生产者、内容、渠道、接受终端之间的传统边界日渐模糊,更促成了媒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的广泛融合。信息的传递方式不仅更为多样化,渠道更为便捷,传递的效果也更加多维,更具渗透性。在信息爆炸、人们有限的注意力被各类媒介抢夺的当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谢村黄酒酿造技术,其口传心授的传统传播、传承方式被阻隔在现代传媒之外,其传播面狭窄,传播方式单一,无法进行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因此,积极借助现代传媒,是促进谢村黄酒酿造工艺文化内涵在当代社会广泛化、目标化传播和传承的当下有效措施。比如,借助数字化技术将谢村黄酒酿造技术的相关图片、文字记录、影像记录甚至动漫等,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储存和网络化传播;借助VR技术,真实还原谢村黄酒酿造的场景等,都能使相关信息、知识的传播、传递更加直观和易于接受。

2 谢村黄酒酿造技术传承的第二维度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谢村黄酒酿造技术是一种发展着的活态文化遗产,与其他物质文化遗产不同,谢村黄酒酿造技术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知识技能,它“看不见”、“摸不着”,只存在于谢村黄酒酿造技术传承人的头脑之中。因此,对谢村黄酒酿造技术的传承只能依赖于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

此前,本文提出传承的第一维度是基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广泛认知,意为在一个广泛认知、认同的环境下,为非遗的传承准备必要的舆论导向,同时在大众中筛选出对非遗确实感兴趣,并立志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人力资源基础。由此,在第一维度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谢村黄酒酿造技术传承的第二维度,即基于传习人选拔的传承人培养。

2.1 传承人与传习人辨析

传承人与传习人一字之差。《辞源》中“承”有继承、接续之意;“习”本意幼鸟练飞,引申为学,又有熟悉、通晓之意。从字面意思看,传承人是已经将技艺、技能完全掌握,具有一定代表性并能进行传授的人;传习人则是未能完全掌握技艺、技能,仅仅处在学习、研习过程中的人。而从技艺学习的过程来看,传习人是曾经的传承人,传承人则是传习人中完成修业且技艺精湛的佼佼者。从传承发展过程看,传承人是已经直接参与非遗表演、制作等传承工作,并愿意将自己所知道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后人的自然人或群体[2];而传习人则是有志于非遗保护传承,还在传承人的传授下研习、探索的自然人或群体。由此看来,传习人作为发展着的主体,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储备人才。

当下,非遗保护的难点在于传承后继无人。我们知道,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除需要上一辈传承人呕心沥血的传授和培养外,更需要传习人积年累月的研习和重复练习。国际化和城市化进程打破了传统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固有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发、繁盛的土壤日益缩小,不仅普通人与非遗文化联系被割裂,更甚者,原本可以进行非遗传习或传承的人群,也因生活所迫或生活状况的改变,不再研习、传承或从事非遗的相关工作。缺少了传习人这一重要环节,就不可能有技艺精湛的传承人。因此保护、扩充传习人队伍,是扎实传承人队伍、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的着力点。

目前,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以发放补助金、提供免费展演场所等多种方式对非遗传承人进行保护和支持,但是非遗传习者的研习却多是民间行为,缺乏必要的关注和支持。

2.2 依托高校创新谢村黄酒酿造技术传习人选拔培育体系

此前,笔者在考察时发现,由于可供选择的传习人范围小、传承环境封闭,导致目前谢村黄酒酿造技术传承过程存在“传承人文化程度较低”,“传承人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仅在谢村黄酒酿造技术传承中存在,在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都较为常见。依托高校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进行创新,则可以有效提升传承人文化程度,改善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

高校作为一个区域的智力资源中心,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和信息资源;作为学术研讨的基地,拥有大量的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进行理论研究和相关学术活动,并能以政府智库、校企合作、支持社会创新等方式将理论快速应用于指导实践;其优质的师资力量可以对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人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同时,由于高校优质的公共资源配置,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习、传承提供了研习交流的场所;更由于高校汇聚了大量高智商、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对于人的依赖,这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提供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本。因此,高校作为保护和创新非遗传习人培育体系的理想平台具有独特且优质的资源,也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义务。

就谢村黄酒酿造技术的传承来说,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依托高校进行传习人培育体系的创新:一是在食品工程专业的本科阶段,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开设黄酒酿造技术的专题研究,对有志于从事黄酒酿造、生产的学生进行一次甄别,同时为后续相关专业学习的开展起到引导作用。二是在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阶段,加大实践课程比例,直接同陕西秦洋长生酒业有限公司(谢村黄酒酿造技术股份制企业)合作,加强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创新,对实践能力强、理论素养扎实,并有志于谢村黄酒酿造技术传承的学生进行二次甄别;同时,在通识课中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将对非遗保护、传承的概念性认识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提高对尊重文化多样性、保护地方文化原生态的认识,保证非遗传承符合自身发展规律。三是开设谢村黄酒酿造技术传习所,将谢村黄酒酿造技术传承人纳入师资体系。作为导师,传承人可以在此前两次甄别后的学生群体中,择优选拔传习人进入传习所,对谢村黄酒酿造技术的核心内容进行传承。在这一阶段,甚至可以将传统的“师徒相传”模式纳入进学历教育体系,为传承进一步畅通途径。

2.3 基于传习人选拔的谢村黄酒酿造技术传承人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活态性”,其本质是对知识和技术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要求。依托高校建立非遗传习人选拔培育体系扩大了传承群体,有效甄选出有志且有能的传习人,形成了培育传承人的有生力量。而对于已经成为传承人的群体来说,高校同样可以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非遗传承人的义务之一,便是要“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而传统的“口传心授”教育模式往往会受制于传授者的教学水平,使培养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是诸如谢村黄酒酿造技术这类技术要求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人往往数年埋头于技术的研习实践,缺乏科学教学经验,并将职业影响外化为不善言谈的性格特征。依托高校,尤其是发挥师范类院校或专业的师资优势,为传承人开设专门的培训,则可以解决传承过程中的这一难题。通过对教育心理、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基础等教师教育类课程的研习,可以大大提高传承人传授知识的实践能力,多样化传授方式,从传承源头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顺利传承。

同时,我们也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若仅仅依靠单纯保护,就会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也不能使遗产内涵的文化价值、科技价值等诸多价值得以充分展现。这就涉及到原本就已进入市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经营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某一价值作为价值增长点而进行的产业化开发。在不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序传承的前提下,这些更加需要传承人的科学判断和小心实践。依托高校对传承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培训以及跨行业和高新技术的交流,可以有效提升传承人的理论水平,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原真性”,避免“保护性开发破坏”,亦能开阔眼界,推动产业跨界发展。

我国在飞速步入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民族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严重冲击。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传统文化复兴的呼吁和人民大众对民族历史文化、古老习俗的重新认同;另一方面,却是浩如烟海的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中优秀典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和途径的单一。本文从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谢村黄酒酿造技术传承着手,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创新的两个维度。在这两个维度中,尤以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创新点最多。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资源平台。

猜你喜欢

黄酒酿造文化遗产
玫瑰花红曲酒酿造工艺的初步探索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武文宝:品德传承三晋文化 精心酿造善美智爱
香菇酱油的酿造技术探讨
与文化遗产相遇
李全锁:打造黄酒品牌 回馈父老乡亲
黄酒小记
冬季饮黄酒,花样喝法更营养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