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影响下的上海话词汇特色
2019-12-26宋宇欣蒋立巍
宋宇欣 蒋立巍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 201209)
前言:作为人与人交流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语言在人类发展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语言能够作为研究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切入点,海派文化的弘扬也需要得到上海话的支持,而为了深入了解海派文化与上海话之间的联系,正是本文围绕海派文化影响下的上海话词汇特色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 海派文化
1.1 基本解读
海派文化即上海文化,属于在江南传统文化(吴越文化)基础上融合开埠后传入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源于欧美的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其本质上是江南传统文化对欧美文化的借鉴,相较于中国其他文化,海派文化兼具江南传统文化的古典雅致与国际大都市的现代时尚,这使得其具备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
1.2 特点分析
海派文化的特点在于兼顾个人和社会利益、尊重多元化与个性,契约精神属于海派文化的主导,而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认为海派文化特点可以概况为尊重多元、入乡随俗、个人、人生观、社会道德、社会责任感、理性、成熟、求真不讲面子、利益分配合理、契约精神、商业文化、随和、市民文化、审美观、形象等,较为典型的特点如下:(1)契约精神。在契约精神的影响下,上海人较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并更为认可人和人之间的自由、平等,社会平等由此得到了保障。(2)审美观。上海人不喜欢大吵大闹、大红大绿的重口味,这是由于其审美主要表现为清静淡雅,粉墙黛瓦的建筑、清新的服饰、细声细气的话语也能够证明这一认知。(3)理性。上海人对待事物具备较高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这使得其不会“随大流”,并更加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1]。
2 海派文化在上海话词汇中的体现
2.1 多元性
在海派文化的影响下,上海话词汇存在多元性特色。自古以来上海便属于一座移民城市,且这种移民不仅包括来自于国内各地的中国人,也包含有大量的海外嵌入外国人,这使得移民数量远远超过上海籍人口。结合相关历史资料不难发现,截至1935年,上海公共租界内非上海籍人口占比为79%,上海籍人口占比仅为21%,华界内非上海籍人口、上海籍人口的占比则分别为75%、75%,而到1950年,非上海籍人口所占比例提升至85%,上海的移民城市属性可见一般。在大量移民到上海生活、工作、学习、经商、避难的过程中,移民也同时带来了各自家乡或国家的方言、语调,这便为上海话吸收外地、外来词语提供了坚实基础,海派文化具备的遵循多元特点也在其中发挥着较为积极作用[2]。
“阿拉”属于很多上海人的口头禅,但这一词汇却并非上海地区的本土方言,而是来源于宁波话,“亨白冷打”、“爽”、“莫姥姥”、“炒鱿鱼”、“淴浴”等也属于上海话吸收国内各地方言特色所形成的词汇,其中“亨白冷打”源于闽粤语,“爽”源于我国北方地区,“莫姥姥”属于杭州话中的常用词汇,“炒鱿鱼”则是受到了香港俗语的影响,“淴浴”源于苏州话中对洗澡的称呼,由此可见海派文化多元性特点对上海话词汇形成造成的深远影响;除国内各地方言外,源于不同国家的外来词汇同样在上海话词汇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上海话中用于指代面孔、脸部的“翻丝”便源于英语中“face”的音译,“摩登”、“赖三”、“派司脱”、“航三”、“克腊”、“大妹苔丝”、“飞阳伞”等也属于上海话吸收不同国家外来词汇所形成的词汇,其中“摩登”、“赖三”、“派司脱”、“航三”、“克腊”均源于英语词汇的音译,即“modem”、“lassie”、“past”、“on sale”、“colour”,“大妹苔丝”、“飞阳伞”则分别源于日语、法语,代表前者代表质量差或非正宗,后者则指代未婚妻,上海话本土词汇由此实现的极大丰富可更直观了解海派文化在上海话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2 商业性
作为近代中国最为发电的资本主义商业城市,商业在上海文化、上海市民生活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海派文化中存在的契约精神、商业文化等特点便能够证明这一认知。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可以发现,截至1950年,上海地区共有207个行业被纳入商业范畴,43.6万余人从事商业相关工作,占比为47.79%(工商职工人数),由此即可更直观了解商业对海派文化、上海话发展造成影响的深远性。
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上海话中与商业活动有关字眼构成的词语数量极多,如“买人情”、“买账”、“卖关子”、“缩货”、“翻盘”、“浪荡货”、“洋盘”、“倒扳章”、“一张分”、“搬分”。“分挺”、“断分”等便属于其中典型,“买”、“卖”、“货”、“盘”、“账”、“分”等商业活动有关字眼的大量应用可见一斑。其中,“买账”在上海话中表示认输、佩服,而浪荡货则用于形容人好吃懒惰,而由于“分”有钱的意思,因此“一张分”在上海话中指的是十块钱,“分挺”指的是富有,“搬分”代表取钱或借钱,钱花完接济不上则成为“断分”。此外,处理与商业活动有关字眼的应用外,上海话还存在直接使用商业经济有关专业术语的情况,且这类专业术语多用于形式男女感情,“户头”、“开户”、“中外合资”、“套牢”、“绩优股”、“强强联手”、“资产重组”等便属于上海话中常用的商业经济有关专业术语,其中“户头”在上海话中代指男女朋友,婚后与父母分开生活则被称为“开户”,具备较强发展潜力的男青年被称作“绩优股”,婚姻家庭的束缚则被称作“套牢”,涉外婚姻称作“中外合资”,事业成功男女双方结合则被誉为“强强联手”,海派文化商业文化特点对上海话词汇造成的影响由此可得到更好证明[3]。
2.3 俚俗性
作为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海派文化还具备市民文化特点,这种市民文化特点与近代以来上海地区较为繁荣的商业存在直接联系。商品流通属于支撑商业社会经济增长的关键,市民则属于商品流通中具备较高决定性影响的力量,这就使得海派文化在发展中较为迎合大众口味,这种迎合使得海派文化直接受到市民大众的审美情趣变化影响,市民社会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也因此得以反映到人们的语言之中,上海话也因此具备较高的俚俗性。
由于数字属于商业化的重要组成,上海人长期以来特别喜欢在数字上做文章,数字相关的上海话词汇因此大量涌现,“一三五”、“四零五零”、“八零八”、“十三点”均属于其中典型,由于数字1,3以及5相加为9,因此酒被代称为“一三五”,四十岁左右的下岗女性、五十岁左右的下岗男性则被称之为“四零五零”,指代手铐的“八零八”源于手铐形状的启发。此外,上海话发音上的优势也与俚俗性存在直接联系,“李老师”、“马大嫂”、“浙江大学”等词汇因此出现,其中上海话中“李老师”的谐音为“连牢输”,因此将其指代“连着输”,而上海话“马大嫂”的谐音为“买、汏、烧”,因此“马大嫂”指代指整天忙于家务妇女,而“浙江大学”的谐音为“只讲大学”,因此其被用于评价光说不做的人。俚俗性使得上海话词汇在很多时候难登大雅之堂,但同时也赋予了其较高趣味性,这种人们市井生活的写照、流出的戏谑与调侃味道,也使得上海人可爱、精明的市民气质展露无遗,海派文化与上海话词汇存在的互依共生关系也能够由此得到证明,这种互依共生关系可为海派文化弘扬提供有力支持。
3 基于上海话词语特色弘扬海派文化的路径
3.1 开展海派文化活动
在海派文化的弘扬中,基于上海话词语特色的海派文化活动可发挥较为积极作用,而在这类活动的探索中,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开展的“以学习上海方言为切入口,让社区内的白领们通过一堂语言课来学习海派文化”主题活动便属于其中典型,该活动以海派文化系列讲座为中心,讲座的中心思想为沪语和普通话相融、海派文化与沪语的深入融合,上海地标、摄影技巧、美食烹饪等白领们感兴趣的话题则属于讲座开展的载体,如讲座中的上海话现场测试环节便为来自于全国各地的人们提供了说上海话的机会,虽然该环节往往引起台上台下的哄堂大笑,但舞台上互动最终实现的心灵上互动却为海派文化的弘扬提供了有力支持,由此可见开展海派文化活动具备的较高现实意义。
3.2 加强上海话保护
近年来上海市各地纷纷举办“上海话比赛”,而通过加强上海话的保护,海派文化的弘扬也将获得有力支持,“上海市民文化节沪语大赛”便属于其中典型。在笔者的实际调研中发现,“上海市民文化节沪语大赛”已经成为传承上海方言、弘扬海派文化的重要赛事,每年百万市民的参与、数万市民直接报名参赛也能证明该赛事的影响力,而基于多样形式阐释的沪语丰富性也为海派文化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上海话保护为海派文化弘扬提供的支持可见一斑。
结论:综上所述,海派文化对上海话词汇特色的形成造成了较为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开展海派文化活动、加强上海话保护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上海话、海派文化保护与发展路径,而为了更好实现这一保护与发展,新上海人的热情激发也需要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