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翻译的发展路径探究
——以《茶花女》的翻译为例
2019-12-26张晓艳
张晓艳
一、《茶花女》翻译的主要过程
《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位巴黎妓女玛格丽特与中产阶级子弟阿尔芒的爱情悲剧故事。女主人公玛格丽特虽沦落风尘,但她的外表和内心都像茶花一样美丽圣洁。她充满热情去追求真正的生活和爱情,在希望破灭之后又自愿牺牲自己成全他人。茶花女的爱情故事缠绵悱恻凄楚动人,悲剧的结尾给读者情感上的满足。《茶花女》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杰作,是19世纪欧洲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其写作手法、题材在欧洲各国广为流传并产生深远影响。这部佳作在中国翻译外文作品中声望极高,众多翻译家都有翻译《茶花女》的经历,其翻译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清末晚期。著名翻译家林纾是首位小说《茶花女》的翻译者,他使用文言文体翻译并于1899年出版了《巴黎茶花女遗事》。林纾完全不懂外语只是根据旁人的口述翻译《茶花女》,他的译本虽然未必完全忠于原著,但他生动传神的、极富想象力的语言使得该小说的第一部中译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林纾在翻译时投入极深的感情,故使译文“凄婉又有情致”,恰当地表达出作者的情绪。该小说描写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生活,小说题材给当时国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适合人们向往开放的心理。故事悲剧结局摆脱了中国传统小说大团圆的结局,一经面世便大受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第二阶段为民国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出现了一大批新文化运动的文学新人,刘半农及夏康农是《茶花女》第二代翻译者。他们既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或参与者,又是新一代翻译的实践者。刘半农和夏康农都有留学法国的经历,他们在文化上对《茶花女》有具有更深的理解。刘半农翻译的话剧版《茶花女》文体新颖、语言生动活泼,译本一经出版,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的爱情故事在中国读者中迅速流传,深入人心。近现代翻译业发展的趋势有了很大改变,标志着中国的文学翻译和文学创作即将进入一个新时代。
第三阶段为1980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革命”结束,《茶花女》的翻译历程较为复杂,近四十年没有新译本出现,而且旧译本的再版数也极为有限。到了后来,《茶花女》干脆销声匿迹,以至于在年青一代的读者心目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甚至还有恶名流传。直到20世纪80年代,大批外国文学名著才得以再版或重新翻译。以《茶花女》为例,其在以后的三十多年里译本数有十几种之多,其中王振孙先生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译本《茶花女》最为知名。他的新译本不仅忠于原著而且生动地表达了原作的感情色彩因而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可以说,这部作品是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一个译本。同期,大批翻译家从事世界各国名著的翻译,中外文化交流重新焕发生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二、《茶花女》的翻译路径在文化领域的历史解读
《茶花女》的翻译历程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导向,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超越时代的特质,是中国追寻文学现代性的过程。任何一种社会行为的形成,必然有其形成及产生的过程,近现代文学翻译的发展也是如此。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决定了翻译的选材,《茶花女》历经百年的翻译路径正是伴随着这样的历史进程,并在文化领域促进了社会变迁。
首先,《茶花女》及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促进了近现代中国文化发展和思想启蒙。19世纪末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翻译相关外文作品成为洋务派的一项重要活动。翻译内容注重工艺制造,渐渐涉及法律政制,后来转向文学,翻译家辈出,徐寿、华蘅芳、林纾、严复等均为翻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一时期,翻译水平提高,翻译理论翻译思想趋于完善,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翻译三原则,确立了翻译标准。小说翻译的蓬勃兴起和繁荣,小说翻译的代表作就是林纾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林纾还翻译了《黑奴吁天录》《鲁滨逊漂流记》等小说,奠定了林译小说的风格,称之为“林译小说体”。林译小说对近代文学发展的影响,打开了中西文学交流的大门。林纾翻译了大量家喻户晓的世界名著,让文学成为启蒙国人的有力武器[1]。林纾及其他翻译家的努力促进了近现代文学创作和翻译,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民国时期曾有过一次思想文化的启蒙运动,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也开端于《茶花女》。此时,日本已经有话剧版翻译的《茶花女》,李叔同在东京最早扮演了戏剧版的茶花女,在留日学者中被传为佳话。中国留日学者、剧作家徐卓呆最早把话剧《茶花女》引入中国,“五四”之后,话剧得到发展。话剧是一种吸收西方歌剧文化的文学新体裁,刘半农是近现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他翻译的话剧《茶花女》于1926年出版。同期,话剧作品大量涌现,如田汉的《咖啡店之一夜》、郭沫若的《屈原》、曹禺的《雷雨》和《日出》等。文学作品《茶花女》的翻译吸收外国文学精华,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刘半农及新文化运动的文化新人翻译了大量外语著作,他们改造中国文学的手段就是从翻译外国文学中汲取营养。“五四新文化运动”涌现出许多文化新人,他们是近现代著名文学家,大多也是翻译家,是近代和现代文学承上启下的人物。他们的翻译作品和提出的改良主张,对近现代中国文学发展的思想启蒙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其次,《茶花女》的翻译促进了近现代文化思想的解放。近现代文学翻译促进了文化思想的解放,《茶花女》的翻译就是如此。西方文化多激励开拓创新,推行个人本位和自由至上,西方人多具有独立性和开拓性,这部作品的翻译让中国人开拓了视野,开始接受新思想的洗礼。
第一阶段林纾翻译《茶花女》时,有意识地传输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当时中国社会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部作品是西方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杰作,《茶花女》的翻译是对100多年前封闭的国人的思想解放,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思想、新精神[2]。第二阶段刘半农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首先他有留学欧洲的经历,对外来文化有更深的理解,翻译作品时主张以直译为主,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方式;其次他是新文学的代表,主张文学改良,以西方文学为参照,力求实现文学的变革。他的话剧译著《茶花女》就是在这种开放思想的背景下完成的。
1949年以后,文化领域的发展几经周折,《茶花女》的翻译一度迟缓。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开放,文学翻译再度繁荣,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外国文学作品。《茶花女》在以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译本数有十几种之多,王振孙、郑克鲁、黄甲年、李玉民等翻译者在不同时期翻译过《茶花女》,其中王振孙的译本最为知名。该译本自1980年问世以来,一版、再版累计印数达百万余册,成为一部经典译著。王振孙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资深翻译家,他的翻译正确通畅,忠于原文,能使读者受益匪浅。他还翻译了大量外国小说如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为翻译事业作出很大贡献。同期,王振孙及张友松、草婴、杨绛等大量翻译家翻译的外国文学佳作在不同出版社刊载,一时间,新译者、新译本大批出现,不仅掀起了阅读外国经典名著的热潮,而且用不同视角认识本土和外来优秀文化。
最后,《茶花女》的翻译对翻译理论和方法的演进起了促进作用。《茶花女》的翻译主要经历三个阶段,涌现出三代杰出翻译家,这三个阶段也是翻译活动最活跃的三个时期。这些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逐渐完善了翻译理论和方法,现代翻译规范也逐步确立。
林纾是清末民初的翻译家,他用文言文体翻译《茶花女》。由于他不懂外语,只是根据别人口述完成小说翻译,采用意译的方法,即当时翻译界普遍的“译意不译词”方法。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开篇中提出“信”“达”“雅”翻译三原则,确立了翻译标准,开创了我国翻译思想的新纪元。这一时期的翻译家大多采用意译方法翻译外文作品,近代翻译家林纾、严复、梁启超就是意译派的代表。后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翻译家大多有留学经历,他们比前辈对西方文化有更深的理解,他们认识到意译的弊端。鲁迅先生和其弟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改变“译述”方式,开始采用“直译”[3]。胡适翻译大仲马《侠隐纪》独创白话,近代翻译逐渐形成“文白相间,白话为主”独特的语体[4]。从“译意不译词”到“直译”和“白话”,译述方式的转变体现了《茶花女》的翻译从清末到民国的发展史。随着译者外语水平的提高和翻译实践的深化及外国生活经验的积累,使得翻译向着“以原本为主体”的翻译规范靠拢。刘半农是近现代翻译史上的开拓人物,他1919年之前翻译大量英、法、俄、德等国诗歌,1926年翻译话剧版《茶花女》,在翻译作品时不仅保留原文的语言方式,而且对作者、作品进行研究、白话介绍,加深了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刘半农、胡适、鲁迅等是新文学的代表,他们主张“白话”和“直译”,促进了中国文学改良,实现文学的变革。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成为翻译家辈出的时代。三十多年里,《茶花女》的译本就有十几种。王振孙的译本《茶花女》最为知名,他的新译本不仅忠于原著而且生动表达了原作的感情色彩,因而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可以说,这部作品是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一个译本。随着翻译的发展,现代翻译家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比较成熟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如近现代翻译家朱生豪以“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为宗旨。傅雷是一代翻译巨匠,其译文以传神、行文流畅、用词丰富,形成傅雷体的语言。正是众多翻译家的辛勤努力付出,促进了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三、结语
《茶花女》的翻译路径历经百年、跨域不同时期,众多译者在追求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过程中,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其翻译历程反映了文化导向在决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使得文学翻译逐渐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