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张问陶诗歌对前代的继承与发展
2019-12-26吕金漪
吕金漪
张问陶(1764年—1814年),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现存诗歌三千余首,有着清代“蜀中诗人之冠”的美誉。从收录的诗篇中可见,其诗学渊源比较庞杂,杂取各家之所长,儒道诸家兼容并用,在各家基础上有所继承并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诗学体系。本文按照张问陶的创作时期,分别讨论前代诗人对其造成的影响。
一、创作早期
1764—1793年是张问陶从青少年生活到奔波求仕,再到任职早期的一段时期。此时,张问陶授翰林院检讨,主要负责编修国史。任职后,他与诸多文人交游,经常设宴把酒赋诗,生活得十分清闲,因此,此阶段有较多诗学理论阐述,论述的重点主要是创新、真性情等观点。可以说,在此期间,张问陶的诗歌创作理论已经具备较为完整的架构了。
(一)对李白崇拜与学习
张问陶非常钦佩李白,并受到李白思想和创作的影响。张问陶洒脱豪迈、追求自由,与李白狂放不羁、无拘无束的性格非常相似。且两人都喜欢饮酒作诗,张问陶的酒诗可与李白一较高下,其诗中多次提及李白。《醉后口占》曰:“十二万年无此乐,大呼前辈李青莲。”《过阳湖怀稚存》更有“爱我猖狂呼李白,看君光气压齐桓”的诗句。另外,他喜欢化用李白的诗句,将其揉进自己的作品,如“一奁孤月满轮秋”“欲寄愁心蟾影阔川”化用李白的“峨眉山月半轮秋”“我寄愁心与明月”,可见其对李白的仰慕之情。
张问陶与李白的诗歌风格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张问陶认为,诗歌应该表达诗人自身的真性情,“写出此身真阅历,强于饤饾古人书”。尽管张问陶诗歌不乏李白诗歌的韵味,但其狂态的表现相对含蓄。由于张问陶怀有心系国家的强烈使命感,虽然其心中向往更为博大的胸襟气势,但与刚任职时的责任感形成了一种激烈的内心冲突,所以他早期的诗篇缺少李白诗歌包含万象、恢宏非凡的气势,更多地还是集中表现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在表现手法上,此时张问陶还缺少变化多样、纵横开阖的艺术手段。
(二)对格调说的批评与借鉴
格调说由明代前七子、后七子和清代沈德潜所倡导,格调包括思想内容和声律形式,强调其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格调说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沈德潜提出的格调说能使清代诗歌继承儒家诗教传统而不堕,但这种观点忽略了诗人本身独特的性情,过于教化最终发展成为了一种僵化的、刻板的诗教论[1]。张问陶对沈德潜的诗教论持批判摒弃态度,在批判格调说的同时,他汲取了其中注重社会现实的有益成分,主张“关心在时务,下笔唯天真”,重视以诗表现政治内涵的情志、重视诗歌的情感表达。
二、创作中期
1796年,张问陶任职期间,白莲教起义,张问陶亲眼目睹了战祸给百姓带来的破坏。张问陶忧时伤事,开始逐渐将目光转向现实和下层社会,这段时期沉郁的时事诗和犀利的政治诗较多,抒发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一)对杜甫的认同与学习
艰辛入仕、廉洁执政、无奈辞官等类似的人生经历与社会背景,使张问陶对杜甫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因此,他将“学杜”作为一种重要的创作方法,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借鉴杜甫的诗篇,继承了杜诗善用比兴的艺术手法,甚至以杜诗为蓝本。和杜诗一样,张问陶的诗也具有沉郁、雄浑的风格,写了很多具有现实性和悲愤感的诗篇,将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忧国忧民的感情寄寓于诗歌之中,用诗歌特有的艺术技巧表现诸多社会内容,体现出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这些都继承了杜甫积极入世、关心民生的思想。
除了对杜诗赞赏,张问陶还对杜甫的人格极为景仰。在《船山诗草》中,有三十多处论及杜甫和杜诗的诗篇,杜甫是其作品中提及最频繁的前人。
(二)对苏轼的推崇
除了杜甫,张问陶还对苏轼极为推崇。张问陶曾以九首诗歌专论苏轼,并写下“东坡西阁吾兼爱,欲就诗魂与唱酬”的诗句。张问陶欣赏苏轼的才气真情、追求自然天成等诗学理论,仰慕其胸襟气度,对苏轼的民族情怀、旷达人生观、忠孝精神等都予以高度赞誉。有时,张问陶甚至以二苏兄弟情比喻自己的手足之情,写下了“前身果坡老,我必苏子由”的诗句。
受苏轼影响,张问陶主张将诗歌的“天真”与关注“时务”融合。他创作的现实题材作品,不仅沉郁中透露着雄浑之气,而且富有诗趣,使人们读诗时不仅感到出乎意料、耳目一新,读完后还可以体会文字背后更深层的含义,有一种劲健的风骨、壮美的气势。
三、创作晚期
1812年,张问陶辞官隐居,此时的张问陶雄心不再,好友洪亮吉获罪流放更是使其对官场心灰意冷。辞官后,张问陶生活困窘,有时甚至靠亲友救济生活,但这段时期他享受到了真正惬意的生活。《暮春即事》中写道:“已避名场避酒场,中年始觉爱春光。”张问陶这种隐逸的思想正是对陶渊明思想的继承。
张问陶早期创作时强调“真”,陶渊明正是率性之人的代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他的作品中到处都透着质朴与纯真,同时充满了闲情逸致。张问陶评价陶渊明的“天真”时写下了“陶公执卷足酒态,数枝残菊存天真”“想到空灵笔有神,每从游戏得天真”等诗句。
在陶渊明的影响下,张问陶中年时期创作了大量厌倦功名、倾慕隐逸的诗篇,《忆家园》《春水》等都表现出其寄情山水田园的归隐之心,彰显隐居之趣。然而,张问陶虽弃官归隐,但对朝廷之事始终无法真正释怀,他在诗中寻求解脱与超然,抒发着出世与入世的烦恼和苦闷,并没有陶渊明的隐逸来得洒脱。
四、结语
综上,张问陶在精神上倾向于李白的浪漫和苏轼的豪放。同为蜀地诗人,蜀地的奇丽山川,培养了他们相似的性情,赋予了他们同样的向慕奇幻的文化审美心理。而在言行上,相同的生活阅历使张问陶继承了杜甫的积极入世思想,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政治态度。虽然最后他以隐世告终,但他那份忧患之情却未真正停止。除上述主要几位前人外,张问陶还对陈子昂、李贺、欧阳修父子、庐仝等人的诗歌风格表示肯定及欣赏,他们对张问陶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