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路径与方法探析

2019-12-26陆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4期
关键词:力量图书馆服务

陆樱

(无锡市图书馆,江苏无锡 214021)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渐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中应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指出:“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吸收社会力量、丰满自身资源、加强人才建设,从而应对群众不断增加的文化服务需求。

1 公共图书馆概述

公共图书馆作为面向公众提供社会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活动场所,一直以来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来提供资助并负责管理。相较于高校图书馆及其他专业性图书馆而言,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更加大众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社会群众对于文化服务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为响应国家文化建设号召,公共图书馆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如果仅靠政府部门管理,很容易出现资源调度不充足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融合社会力量协同发展[1]。

2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公共图书馆是新时代背景下全方位落实文化服务的重要体现,承担着储存、传播、输出文化的社会责任,其建设与发展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在出现公共图书馆以前,阅读活动仅限于有资源、有渠道的小部分人群。底层劳动人民往往缺少阅读渠道与阅读场所。不仅我国如此,最早欧洲很多高校的图书馆也都来自私人捐赠,例如:巴黎大学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等。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各界学者与政治家均开始认识到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将目光放在提高群众基本素质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发展,降低社会犯罪率,就此公共图书馆走进大众视野。

但是在实际投入使用中可以发现,仅仅依靠政府部门投资,人才招聘管理模式上存在供给失衡,缺少专业人才等问题。公共图书馆能够给读者提供的专业性服务较少。另外对于一些经济落后的乡村地区来说,政府能够提供的资金、设备、场地等资源比较匮乏,长此以往,公共图书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管理混乱、馆藏数量少、设施设备老旧等难题。因此公共图书馆发展需要积极汲取社会力量,从人才、技术、资金、场地上获取支持,破解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存在的种种障碍。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已经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例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集成社会力量促进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并对参与的企业、机构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2]。

3 社会力量的参与路径及方法

3.1 多元参与形式

早在2011年我国中央文化部、财政部就共同发布了 《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通过向社会提供免费文化服务提高群众基本素质。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政策的不断推进,社会公众的文化服务需求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公共图书馆日常运营成本逐渐增加,很多政府部门财政支持力量有限,导致图书馆建设缓慢,因此需要丰富社会力量的参与形式。目前我国在公共图书馆建设中的社会力量参与方式主要分为商业性和公益性两种。如樊建川2005年创建的建川博物馆就属于商业性质。它融合了酒店、文物店、茶馆等多个区域,并逐渐成为乡村休闲度假的商业项目,想要参观此类商业公共图书馆需要购票。而免费的纯公益性图书馆则多是由社会各界精英进行投资,例如,高晓松建立“晓书馆”、崔永元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创建的“口述历史博物馆”等。这种捐赠型公共图书馆想要完成正常运营,需要不断依赖创建者的资金支持,因此其示范作用与社会影响都有待提升。因此,为保证社会参与效果良好,就需要积极整合资源力量,开展多元化的参与形式,增加资源捐赠方式。例如,制定图书馆资金捐赠线上平台、定期开展社会捐赠书籍活动、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法人治理决策等,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增加公共图书馆建设理念在社会中的渗透性[3]。

3.2 提高参与深度

目前我国北京、上海、苏州、深圳等地区都开始推出以社会力量建设公共图书馆项目,除了捐赠实体以外,还包含了项目资助、捐赠书籍、捐款赞助、志愿者服务等。例如,我国上海阿法迪技术公司与宇通客车就联合佛山图书馆制定了终端图书馆服务。南方都市报与广东科技图书馆共同举办“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等免费的知识讲座,为受众提供更多文化服务的机会。图书馆中志愿者活动也一直在广泛推广。但是从实质参与内容来看,社会力量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仅起到辅助作用,而深入的技术性、专业化、成规模的服务仍比较匮乏,一些专业活动也均未形成品牌化。对此就需要不断构建品牌化项目,联动政府与社会力量展开合作,以文化惠民推进各单位参与其中。例如:由我国中央文化部开展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等,兼具盈利性与公益性,以推广宣传活动内容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加深其对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参与深度。

3.3 完善法律法规

近几年我国开始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制定了一些政策与法律条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对社会力量与建设体系进行有效约束。但是目前此类条款仍以引导、说明为主要方向,没有针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专项条款、实施方法以及执行手段。仅靠上述文件无法与国家层面的政策实现有效对接,因此未来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时,仍要将重点放在对法律法规的制定上,用中央部门的宏观角度来构建地方政府的行动逻辑。地方政府缺少中央层面的实施指导,在开展实际工作时很难突破障碍,如公共文化资源在购买时的监督与审核体系,公共服务事业的法人治理机制。社会力量在进行资源捐赠时如何公开捐赠渠道,使捐赠流程透明化,上述问题的解决均需要严明的法律法规来实现。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尽早制定出精密、有效、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才能确保社会力量在参与到公共图书馆建设时能够做到规则化、规范化,让社会力量的权益得到保障,规避财政补贴行政化的问题,带动更多社会力量以资本化的方式参与其中。

3.4 严肃基金管理

基金会是一种能合理、有效筹集公益事业所需资金的组织,也是目前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渠道。在很多发达国家,慈善文化与国家税收制度存在一定联系。美国等西方国家中很多富豪都热衷于将自己的资产捐献给公益基金会。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国外发达国家觉醒意识较早,如卡纳基文化服务基金会在1911年就已经成立,而我国最早的公共文化服务基金会杭州市图书馆基金会则成立于2003年,时间相对较晚。未来,我国应提高对基金会组织的法律保障,制定完善的监管体系,规范资金筹集渠道、科学选择资助对象,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基金会的健康发展。

3.5 实行激励机制

实行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提高社会力量对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积极性,当前实行的激励机制主要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在应用激励机制时不能过度偏颇其中一种,需要做到两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要给参与的企业、机构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如减免税收、土地使用优惠、财政补贴等。当前我国也推行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慈善行捐赠物资免征进口税收条例》《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等,但是此类条款仅限于对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以及上级主管政府部门,而民办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则不能享有上述优惠政策。而且在相关条例中对于税收的优惠力度偏低,个人公益性捐赠仅抵税30%,企业公益性捐赠仅抵税12%。为了充分发挥出激励机制的作用,还需要加大对社会参与力量的优惠力度,从而调动各界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另一方面,在制定物质激励政策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必要的道德激励,通过颁发荣誉、行为表彰等活动来肯定其行为,结合物质激励,做到1+1>2 的效果。使用激励机制还能够有效加强社会机构、组织、单位的责任心。未来对于激励机制的应用还应当不断创新新,加入成就激励、文化激励、职位激励等手段,将激励落在实处,平衡公益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关系,让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人可以感觉到温暖。

3.6 扩大社会宣传

未来想要实现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集成全社会的力量,培养更多有公共文化意识的群众,带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信息化技术目前在我国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公共图书馆是一种具有公益属性的文化服务机构,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要紧跟时代节奏,整合现有资源力量,制定网络信息化平台做到与时俱进。例如,注册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宣传。整合技术人才建设数字化搜索引擎,帮助读者更好的查询目标文献。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密切度,策划相关活动,如开展小记者参观图书馆,拍摄图书馆主题微电影等,向社会更加立体、全面的展示公共图书馆优势与属性,提高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4 结语

该文简要阐述社会力量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策略。公共图书馆建设是我国文化强国的重要体现,需要联动全社会的力量支持,以政府为主导力量,通过增加馆藏、提高宣传、完善政策来逐步实现文化改革,以此推广全民阅读,为公民的基本文化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力量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
麦唛力量 (一)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孤独的力量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怀疑一切的力量
去图书馆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