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双一流”建设战略与日本“COE 计划”的比较研究

2019-12-26马辰威刘志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计划

马辰威,刘志颜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610052)

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印发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简称“双一流”建设。在此之后,拉开了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序幕。而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文部科学省启动了“COE 基地建设计划”,又在此后相继实施了“21世纪COE 计划”和“全球COE 计划”。COE 即Center of Excellence,意为“卓越研究基地”。该项计划旨在通过世界一流教育基地的建设, 提升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合作程度,以不断培养杰出科研工作者,创建世界一流水平大学。日本“COE 计划”系列战略与我国的“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计划的提出有异曲同工之妙。该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双一流”建设战略和日本“COE 计划”在实施背景、愿景定位、实施主体和实施对象等方面进行对比,从中寻找二者之间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发现当前“双一流”战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从日本“COE 计划”中汲取成功经验,以便更好地推行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

1 “COE 计划”与我国“双一流”战略比较分析

1.1 从实施背景层面

中国虽然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仍然存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偏少、水平偏低,在治理能力、综合实力、学科水平以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等问题[1]。“双一流”建设战略是为了应对未来战略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主动选择,而日本的“COE 计划”则更偏重于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日本政府提出“COE 计划”的主要社会背景因素之一就是为了振兴日本的经济, 谋求世界大国地位[3]。

1.2 从战略的愿景定位层面

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世界一流前列”,采取递进式推进的方式,实施“三步走”战略,概括地说,“双一流”的衡量标准取决于一流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流学生的培养和一流研究成果的产出[2]。日本“COE计划” 从打造世界级卓越科研基地以构筑高等教育战略高地和提高日本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投入大笔教育经费,培养日本大学的卓越研究能力,并推动日本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以及大学教育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1.3 从实施主体层面

在财政支持方面,我国财政对“双一流”建设实行专项资金支持。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范围的地方高校,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中央财政予以引导支持。而日本“COE 计划”则主要由文部科学省资助,通过项目制的形式投入,以学科专业为单位进行申报, 鼓励学科间的融合和交叉以及跨校际的学科合作和联合。

在项目审查方面,“双一流” 建设高校由专门的专家委员会确定。我国设立了由政府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 行业组织人员组成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在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的前提下拟定建设高校名单。而“COE 计划”的审查结构更加具有多样性, 有助于避免审查主体单一和审查结果局限性等不利因素。

在评价监督方面,“双一流” 建设强调过程的动态管理和跟踪监测,通过动态的经费支持,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在建设的中期和末期,专家委员会会根据高校的自评报告以及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做出评价,并据此对高校予以鼓励或警示。与我国十分相似,“COE 计划”的评估过程分为事前、事中、事后,整个评估过程向全社会公布,保证了公开透明。

1.4 从实施对象层面

“双一流”的名单每5年调整一次,以学科为资助主体。在42 所大学中,有39 所是原“985”大学,以及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三所新入大学。致力于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固然是“双一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精英卓越”的建设理念让实力强的大学和实力弱的大学泾渭分明,也缺乏一定的多样性。

日本“COE 计划”的资助对象具有多样性。从采纳“21世纪COE 计划”项目的大学来看,日本国、公、私立高校均有受助。从采纳的状况来看,日本国立大学获得316 个COE 项目,公立大学获得13 个COE 项目,私立大学为85 个。尽管数量差异较大,但是从原则上来讲“21世纪COE 计划” 是没有学校类型和层次间的歧视的, 也不凸显私立和国立两种类型之间占有资源的差异,而是根据大学的研究能力、学科发展情况以及对社会需求的回应能力进行甄选的。

从学科建设的层面来看,在137 所入选大学中,入选学科数量在10 个及以上的大学只有12 所, 其中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最,分别有41 个和34 个,其他10 所大学入选学科数量都在10~18 之间; 在剩余的125 所大学中,有105 所大学的入选学科为1~3 个。日本文部科学省对COE 的申请是按照学科分类进行的,文部科学省在2002年实施时将其划定为十大学科群,2004年又增加了“革新性学术领域”作为补充,形成了10 大学科群。COE 建设遵循两大原则:一是前沿性,二是基础性。在这10 个学科群的范畴内,每个COE 建设得以开展。

2 日本COE 计划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

2.1 “双一流”建设要与国家战略需求相适应

在以往我国在建设高等教育的“211 工程”和“985工程”过程中,建设视角往往比较狭隘,缺乏国际化视野。而日本“COE 计划”建设的视角是基于“在世界最高水平的研究基础上, 建设支持高水平的国际性教育研究基地,以开展世界级创新研究”。“双一流”建设不应仅限于单一国家层面, 需要重视周边区域和沿线国家的回应与变革, 将“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区域联盟合作”的影响融入我国高等教育建设中,突破传统国际化范式,将“双一流”目标发展至推动沿线国家教育发展、促进沿线国家战略对接, 提升中国世界影响的全球战略高度。

2.2 导入第三方评价,扩大社会参与度,有力监督高校建设

第三方评价是避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矛盾与冲突的关键中介,摆脱行政部门的过度干预,同时加大社会参与力度,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加大社会评价和监督力度, 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建设高校以及高校学科。“双一流”建设不是政府的独角戏,必须聚集市场、社会和大学等多方力量, 建立一个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从日本“COE 计划”建设的经验来看,委员会是一个较好地实现多方共同治理的组织设计, 各界人士都可以参与其中。以委员会为代表的决策机构,既反映了大学的公共利益诉求和社会公众的意愿, 也体现了学校内部各主体的意志,利益共同体的共治得以实现,政府、社会支持与大学自主办学得以统一起来,从而有力地支持了“双一流”建设。

2.3 产学研相结合,增强高校建设竞争力

日本COE 计划是一项典型的教育与经济改革的工程,为了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日本政府采取以科研发展促进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将产学研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许多COE 项目在立项之初就已经引起了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建设“双一流”大学并不是形象工程,而是将大学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结合起来,运用研究的成果推动社会向前进步,同时社会发展的结构又反馈与学术的研究, 将研究和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研究为产业发展服务,产业发展为学术研究提供资金和条件等基础, 逐渐地将学术的尖端技术转化为产业的产品,走向社会、走上国际,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

2.4 加强学科群与交叉学科的建设

跨学科研究可以克服传统学科专业彼此分割、各自为政的弊端, 这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的主导范式,也是“COE 计划”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双一流”建设要以高校为主体,引导高校从自身办学定位和市场需求出发, 避免盲目的、 孤立的专业设置, 加强学科群与交叉学科的建设的重点就在于引导精确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 在此基础上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 集中自身力量建设好特色学科专业群,创造并不断强化学科专业的集群优势,克服专业设置的“碎片化”和“功利性”取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流学科建设。

3 问题与展望

通过建立有效的财政支持、项目审查、评价监督等机制,日本政府主导的“COE 计划”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大成效,推动了大学发展及社会科技进步,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推动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双一流”建设与“COE 计划”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在借鉴日本“COE 计划”之余,在我国具体推行“双一流”建设之时,充分以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为导向,合理把握大学自身定位、 世界大学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国情, 在保持民族教育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建设的成功经验,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进一步缩小我国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促使与支持我国更多的大学和学科尽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计划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