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与探讨
2019-12-26张翔
张翔
(贵州商学院,贵州贵阳 550014)
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根本标志,构建本科教学质量标准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作为贵州省第二批应用本科建设试点单位,贵州商学院以学校和专业评估为契机,深化体制改革,加强规范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学科建设,遵循本科教育规律及规则,全面构建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标准系统及质量管理体系。其中,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专业人才,加强专业及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 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各本科院校,设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时候,首先必须结合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构建。这是本科院校明确培养目标、规范学校教学管理建设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学校对于专业与教师的一种考核。
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标准就是根据高等教育的教育规律和价值,突出学生中心,突出产出导向,强调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通过对高校专业办学质量和水平进行监测认证,从而达到对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各个环节效果的综合评判。因此,本科教学质量标准,是学校实现办学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水平,首要任务是构建一套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应遵循教育科学规律,反映社会需求,适应个体发展需要,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真实的反映构成教学质量指标的各个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为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量化的评价标准,从而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评价体系。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就是针对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各方面,设立核心要素以及设定基本要求,通过要素、权重比、基本要求(质量标准)按照一定组合起来所形成的系统化的集合体。
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目的是培养院校专业人才。加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做好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保障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实施教学质量的全面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创新,构建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十分重要。
2 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
2.1 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的目标性原则
作为一所省属地方商科类高校,贵州商学院的办学定位一直紧紧围绕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新商科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围绕“新商科”人才培养目标,加强知识、技术、人文的融合,探索内容和载体的创新,构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课程体系和“基础课程+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在构建本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时,应坚持以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原则,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基准,同时以“建立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指导思想,始终坚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最终实现新商科的人才培养目标。
2.2 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的全面性原则
现在教学质量管理必须强调系统的全面性。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全面性原则就是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对影响教学评价内容全面覆盖。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个流程,通过市场需求调研,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撰写;确定职业岗位群,来设计课程体系;最后通过撰写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教学考核、教学总结、教学评价、教学反馈等,构建全过程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使得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制定的基本目标,也要求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满足相应的质量标准。
2.3 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的规范性原则
教学质量标准都是规范的,所以标准就一定具有规范的功能。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规范,确保教学质量体系构建的制度化标准化。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所包含的项目与内容,必须是科学、准确和有效的。各项标准的要素之间,需明确界定,清晰明了,同时要素与要素之间也应具有逻辑性;标准的指向应具体、严谨,符合教学规律;最后,各指标体的权重系数,要合理分配并突出重点。
2.4 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要符合现代教育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律和特点的要求,科学地反映教学的本质特征和指标要素之间的关联,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必须以科学性、合理性、目标性原则为基础上,且具有通用性和全面性,各项指标内容应该简明清晰,并与后面的指标紧密联系,治标的涉及应该概念明确、定义清楚,可以测量、可以比较、可以鉴定;指标所需的数据要易于采集,无论是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均应该容易取得且便于评价。同时在制定各种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时,必须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相关专业的实际情况,才能使评定的结果能客观真实反映教学实际情况。
3 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探讨
3.1 全面认知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基础,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不管教学质量系统的理论或现实性,最重要的还是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并通过教学质量的提高,反过来去完善我们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从而真更好地推动学校应用型本科发展,所以对于高校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每一位教师均应该学习和研究。学校应不定期组织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和研究,深刻认识到,构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对学校完成培养目标任务的基本工作,是学校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为了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学管理;而加强教学管理,必须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3.2 建设教学质量评价管理系统
保障教学质量涉及学校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教学及实践条件、教学管理、质量监控等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各个部门,从校领导,到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专业教研室与班级,构成了一个多层次交叉性网络,是完整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各部门都必须明确自我质量管理的职责,从学校、二级学院到教研室,这3 个层面都要明确自己质量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从而形成全院三级多层面的相互支撑、相互协同、相互衔接、相互监控的管理系统。
3.3 定期开展各类教学质量标准评估工作
教学评估在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梳理现代教育理念,加强教学工作,改善教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建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建方针,围绕评估目标,定期开展各类质量标准评估。通过构建校、院两级教学委员会或专家组成的教学评估机构,负责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审议、评议和咨询。包括二级学院考评、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师资评估、学生评估、实验室评估等。通过这些评估,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强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真正把贵州商学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
3.4 坚持教学质量标准管理制度
坚持以制度为约束、过程控制为手段、提高质量为目标,构建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动学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机制。首先,成立二级教学督导委员会,加强对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监控与管理。校级教学督导委员直接对分管教学校长负责; 二级学院督导委员则承担二级学院的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等各个环节的监督与评估,直接对接学院院长,并接受校督导委员会的业务指导和任务安排;其次,明确干部定期听课制度,要求学校各级行政干部必须定期深入教学一线听课,同时了解师生意见和教学、实践等教学情况,发现并解决教学与实践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避免管理与教学的脱节;最后,建立学生评价机制,通过定期的学生网上评教和专题研讨,了解学生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及时发现教学及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3.5 坚持每学期常规检查制度和专项质量检查工作
每个学期,教务处除认真组织开展常规的期初、期中和期末的教学工作检查外,还应该不定期与校督导组联合开展各项主题的教学检查,根据各个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常规资料(教材、日志、大纲、教案、授课进度)、期末试卷及成绩质量分析表、毕业论文 (设计)情况等进行专项教学检查,保证教学质量标准够顺利执行。
3.6 建设教学质量信息化监控平台
在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下,教学管理部门已很难客观全面的掌握学校教学质量数据,因此教学质量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势在必行。学校各职能部门积极合作,共同行动,以实现教学和质量,通过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制度化,以及使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和信息的手段,使各个环节准确、高效、协同和持续。平台实现对教学质量实施分析和生成数据报表,便于管理人员进行数据统计与可视化分析。教学质量信息化监控平台的使用,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标准。
4 结语
学校和专业要实现构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就必须在围绕《国标》的基础上,制定出全面而有效的教学质量标准。明确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办学特色来构建质量标准体系,加快教学质量信息化监控平台的建设,规范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我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该省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