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行业学院建设的现状分析
——基于常熟理工学院行业学院的调查
2019-12-26徐正兴孙士现
徐正兴 孙士现
(1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2 常熟理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并指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1]。行业学院是高校在自身没有行业背景的情况下,自觉强化行业特色,主动探索应用型道路,实施校地互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高校面向行业(企业)办专业,旨在解决高校培养人才与业界需求的错位。在国家产教融合发展战略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建设“行业学院”成了其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基本职能的新形态,也是创新型选择。
“行业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不仅传承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优势,而且彰显了高等教育自觉实践“产教融合”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和功能价值。[2]为全面了解地方本科院校行业学院的运行状态,特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个案,对其行业学院的建设情况作了调查。
1 总体概况
为响应地区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常熟理工学院2009年成立了第一个行业学院——光伏科技学院,正式开启了基于“行业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此后,又通过省市共建、校地互动,先后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了国际服务(2010)、电梯(2012)、汽车(2012)、旅游(2014)、行政管理(2014)、艺术与纺织(2016)等7家行业学院。其中,前4家行业学院为省市共建项目。按发展轨迹分析,该校行业学院经历了实践探索期(2006-2010)、规范运行期(2011-2015),现已进入全面发展期(2016-至今),并始终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在应用研究、行业培训方面涉及不多、也不深。
调查显示,行业学院是该校践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亮点,在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位置。行业学院模式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契合让高校与行业有效链接,形成学校、行业和社会的发展“共同体”,促进地方社会需求与大学生就业的紧密结合。行业学院培养的学生更契合经济社会需求,满足行业企业需要,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认可。这种模式,扩展了学校的发展疆域,促进了学校与行业的协同发展,有效解决教育供给侧结构性矛盾。
2 运行情况
2.1 运行体制
行业学院将区域支柱产业(行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是面向行业、独立设置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的集成式、综合性虚拟办学机构。定位上,行业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追求与行业协同发展及对地方的支撑度。形式上,行业学院主要有政府主导型、企业需求型、学校自发型等类型,但均是公有性质,基本挂靠在传统的二级学院。体制上,由所挂靠的二级学院负责日常管理,部分行业学院已通过成立“理事会”,审议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协调各方关系、聚集各方资源,促进产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
2.2 运行模式
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修完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后,根据兴趣进入某个行业学院,在同一个平台上,基于自身不同专业基础和行业意向,通过选修“预设的”、“适配的”行业课程模块,使专业教育与职业训练有效融合。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设计、合作开发行业课程模块,包括实践、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开发新的授课方式,通过“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在项目实施的真实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行业实践能力和建立行业文化自觉,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3 运行效果
行业学院呈现出跨专业性、职业性、应用性的特征,以政校企协同育人创建了企业深度参与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了校企融合互补的教学团队,重构了满足行业对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推进了应用科研平台建设。毕业生培养质量受到企业的好评,如从光伏科技学院毕业后进入某光伏企业的24名学生,其中部分已经成为中层和技术骨干,甚至1名学生已成为首席光伏发电专家。
3 存在的问题
3.1 工作体制不健全
行业学院建立之初,办学定位清晰、规划翔实、目标明确,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却频频出现问题,后继乏力。究其根源是工作体制不健全,造成管理混乱。人事管理方面,行业学院由挂靠单位负责日常管理,部分已成立理事会、工作组,但其教学教育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的,往往会出现谈成合作项目之后无人跟进或跟进不力的情况。管理规范方面,学校未及时出台指导性文件,使其定位修正、名称更改、人员配备、经费支撑、监管保障等缺乏依据。
3.2 运行方式不顺畅
目前,行业学院存在日常工作不规范,具体分工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需深化、课程体系需优化、教学资源库需完善,以及理事会会议不正常、工作计划与预算不详实等情况;与合作单位对接不及时、跟进不到位、信息不对称,常态化互动质量不高、数量偏少、效果不佳;协调学院建设(师资、场馆等)的成效欠佳,绩效评价(特别是实践性环节)不佳及奖惩力度不够等。
3.3 师资队伍不完备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却是行业学院建设的重点和弱点,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国际化、工程化背景需要加强,实践经验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行业学院专业方向人才缺乏,专业化教师队伍不完备,尤其是教师队伍年轻化,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到学校工作,所受到的教育和训练仍然是以书本知识为主体,没有实际的工程背景,缺乏企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影响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4 企业动力不够高
企业接纳实习生的积极性不高,即便接受也需要学生至少实习半年以上,与学校正常教学活动有冲击。由于制度缺乏与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校企合作大多还是建立在靠“关系和信誉”基础上的浅层次、低水平的合作。虽已建成一批实习基地,但与全体学生人数相比,还远远不够,特别缺乏知名企业、国际化公司。
3.5 监管保障不到位
行业学院的发展方向应该尊重市场规律,根据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比如人才培养、应用研究、社会培训等所占比重的变化。监管保障不到位,诸如人事、财务等跟进不足,也就是缺乏有效的引领、及时的支撑,必然束缚行业学院的科学发展。当前,关于对行业学院建设与发展的监管保障,高校应明确由一个部门负责,但如何执行监管、给予保障还不系统。
4 思路对策
4.1 明确办学体制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实际需要,行业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遵循《理事会章程》,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和工作制度。[2]按照市场规律、专业特点和应用本科的教育特性,有选择地成立合作教育、合作研究、社会培训、文化创新等指导委员会及工作组,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人员;学校出台《行业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意见》,行业学院在指导性文件框架下制定翔实的工作机制。
4.2 统一组建模式
行业学院把服务地方发展与推动自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实现互惠互利。学校以某二级学院为主体、部分二级学院参与,遵循“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思路,立足常熟、面向苏南,服务行业需求、体现行业特色,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与政、产、学、研、用等共建顺应地方需求、发展趋势的行业学院。
4.3 健全工作机制
在办学体制的规范下,行业学院的工作机制主要包括日常运行、经费投入、监管保障等彼此依存、有机结合和自动调节所形成的内在关联和运行方式,超越简单的“反应式解决问题的模式”[3]。首先出台管理办法,明确人员分工及责权利、健全工作规范等;其次设立专项经费,定期接受经费预算报告并及时论证、审批、拨付,同时努力发挥好行业学院自身的“造血功能”,获得更多社会支持;三是明确监管制度,规范引领行业学院发展,加强在资源调配、信息互通等方面的支持度。
4.4 探索长效机制
行业学院建设需走实“与行业协同发展”的道路。探索政校企合作教育机制,面向地方优势产业和战略发展需求,有力支撑行业发展,带动相应学科和专业发展,同时获得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合作框架下,构建市场导向的利益驱动机制、校企合作的政策保障机制、互惠共赢的优势共享机制、校企师资共享与联合培养机制、学生就业校企共建机制、省市共建经费管理长效机制等,保障行业学院可持续发展。
4.5 坚定发展路径
发展路径应各有侧重,一要加强教学创新,尊重教学规律,推行“多师同堂”,加大专业实践类课程所占比例,鼓励嵌入第二专业;二要主导应用研究,明确研究规划,推行“多元同研”,鼓励师生团队协同攻关并形成梯队;三要培训行业人才,顺应市场需求,推行“同步实操”,发挥好自身“造血功能”。此外,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实验教学及企业兼职教师,建立一批深层次、实用、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