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当代美好生活的基石

2019-12-26曾俊森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民众精神建设

曾俊森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长沙 410006)

1 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支撑

“美好生活”从语义学上可以被视为是对生活品质提出的相关要求与期待,美好是人们对自身生活状态在心理感受上的直观反馈。可以推断的是,文化究其本质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物质生活的富足与匮乏并不能成为民众生活感受是否美好的唯一标准,即生活状态如果能满足民众对自身生活的期待与甚至是主动选择,那么即便相对匮乏的物质生活,同样也能产生“美好”的获得感。由此,我们着眼于“美好生活”建设时,亟需将视角从物质生活的改善转移到精神文化领域的培育上来。

一方面,文化繁荣是美好生活的构成要件。剥离文化要素,忽视文化建设,立足于文化干涸之地,生活的美好属性无法得到彰显。立足于人类社会化的整个过程,就如同天籁之音需要懂音乐的耳朵来予以证明一般,文化的第一要务在于塑造“人心”,即熏陶和培育出对待美好的理性。正基于此,文化学者才指出,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创造财富,却无法拯救“人心”。“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也必然会“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

另一方面,文化繁荣是美好生活的催化神石。文化化人,其终极目标是丰富精神世界,提升精神境界,锻造意志品质,引导民众脱离低级趣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如泰勒所言,“文化的力量大于生死”。从“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的君子操守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气节,均是文化熏陶的精神反映。由此可见,文化育人功能能够将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信息内化进社会个体的生活习惯与价值取向,文化繁荣则为我们实现这种功能提供了一种充满了确定性的预期。

2 满足美好生活之文化建设的时代使命

2.1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彰显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面对越来越频繁的文化冲突,步入新时代的中国要“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就需要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在“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还占据着国际文化交流话语权的今天,我国的文化建设要勇于和善于向世界发声,维护好自身文化主权之地位,切实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彰显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2.2 引领社会思潮,增强民族凝聚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战略高度将文化建设纳入新时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新方略,其建设成果最终应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思潮具有引领作用,为国富民强的中国梦之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深入开放后的中国,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其背后均蕴含着不同利益集团或社会群体的诉求与主张。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应当积极消解社会偏颇主张与极端诉求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全社会形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的主流价值观,并使其融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与行动当中。基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2.3 提升全民文化素养,满足民众文化需要

文化建设的直接目标是传承与创新文明成果,在文化熏陶中提升社会个体的文化素养水平,潜移默化中构筑起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价值系统与精神世界。同时,着眼于民众文化生活的具体需求,注重文化产品的针对性与普适性,既要满足民众对文化艺术产品的生活需要,又要以提升人文素养与精神境界为导向,深入挖掘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和净化思想道德的主流文化艺术产品。

3 满足美好生活之文化的培育路径

3.1 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精神涵养新时代的人民

尽管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现实培育土壤已经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文化从来就不是独立存在的。文化总是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构成一个社会结构的整体,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但是中华文化独特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到今天仍然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仍然能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指引和行动指南。

3.2 以革命文化的精神遗产激励新时代的人民

革命文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其具代表性的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均是在一次次的斗争中培育和发展起来的坚定信仰。革命文化充分反映出在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共产党人能够为了革命目标保持信念坚定、信仰忠贞、敢于牺牲、无畏向前的精神特质。毋庸置疑,“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然而来到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革命文化受到了某些居心叵测之人的质疑,妄图以“历史虚无主义”抹杀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历史必然以及作为当代执政党的历史选择。

3.3 以先进文化的时代精神鞭策新时代的人民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归根结底,铭记历史汲取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之精髓,其最终落脚点是要构建和培育起与新时代中国社会相契合的精神文化。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华夏文明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其核心就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是凸显改革和创新的时代精神的文化。实践检验也告诉我们,它就是当前契合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

4 满足美好生活之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4.1 以弘扬主流价值为导向,提振民众文化认同度

文化提供的是推动社会变革、发展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然而,这种力量是建立在全社会民众的高度认同感之上的。新时代背景下,不论是优秀传统文化,还是积极向上的革命文化乃至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建设文化,我们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让他们活起来,真正成为民众的行动指针与价值导向。

面对优秀文化传统,可以通过国学国情教育,充分重视中华传统节日,弘扬节日背后蕴含的精神与价值。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众对历史遗产及其精髓的认同。同时,建立回应民众文化生活需求的反馈机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内容和手段的升级。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度、舒适度和感染力。用严谨审慎的态度开发文化产品,既要体现时代精神需求又要贴近民众现实生活,引导文化惠民乐民落到实处。文化认同感的提升在于留“根”铸“魂”,着眼点在丰富表现形式、拓展影响渠道、提升感染实效上,以期民众形成高度一致的文化理念、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4.2 激活社会文化力量,构建文化建设大格局

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亦是接收者。不论是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推动现代新进文化的发展,都要以民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为前提。否则,文化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特别是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以提升民众“参与感”为前提,既注重文化政策法规、文化设施设备、文化产品服务的宣传与推广,更要以吸引民众关注,满足民众期待为工作重心,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与群众文化基础。

面对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足的特点,应当积极探索和开发有效途径,在阵地建设、资源开发和专业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对于文化产品的供给,可以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模式激活社会力量,吸引普通民众参与到文化产品的开发与服务中来。对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制度倾斜需要进一步加大,在合理监管的框架下,鼓励其提供各种门类的公益文化服务。特别是对于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和革命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改制力度可以深化,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一方面为政府治理减负,另一方面真正盘活社会文化力量,形成全民联动的文化建设大格局。

4.3 着眼提质增效,提升民众文化消费获得感

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应的为民众的文化生活消费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越来越讲究和个性化越来越明显的社会个体,文化产品的提质增效以及文化服务的精致高效成为了目前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文艺作品的开发,既要契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又要反映社会实际。文化产品与服务要以高产、高质和高校为建设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维度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设计,需要认真做好前期调研,对产品需求类型、社会资源分布、人群偏好以及社会反响进行全方位把握,以杜绝“曲高和寡”“粗制滥造”的出现。服务供给方面,则可以利用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以及文化机构,以“配送”的方式让社会群体特别是留守儿童、失独老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能够从文化惠民乐民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满足感。

4.4 积极探索新渠道,完善文化服务体系

步入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社会个体既是文化的生产者,又是文化的接收者,这种特质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明显。文化产品的消费平台早已不局限于剧院、美术馆、图书馆等传统机构。当代文化建设需要积极把握“互联网+文化”的时代脉搏,通过数字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提升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发展水平。

5 结语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从来都是与社会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为目标,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一环。可以预期,在全社会文化繁荣与全民族文化自信的氛围中,中国人民必将能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收获真正的美好生活。

猜你喜欢

民众精神建设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拿出精神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