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体验·认知:语言主体间性建构研究
——以英语人称代词为例
2019-12-26赵永峰
赵永峰
(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重庆 400031)
0 引言
人类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在漫长的社会和语言发展中,英语中的人称代词经历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过程,与此同时,人称代词不断得以丰富,在进化中完成了社会规范。本文以英语人称的代词产生、发展和演变为例,基于体认语言学的体验和认知观,探索语言主体间性的建构过程。本文认为英语人称代词经历了激烈的、漫长的社会斗争和社会规范运动,也就是说,英语人称代词历经竞争选择和社会变迁,才发展成为今天较为完备的体系。
1 身体、体验和认知
身体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的必备条件,一旦人类拥有了身体就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特定的环境中参与并体验着各种实践活动,并与他人形成互动,不断践行着社会体验和认知。本部分讨论身体、体验和认知的各种关系。
1.1身体
根据达尔文的观点,人类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从古人猿进化而来的,人类首先拥有的是躯体。对身体的研究古今中外历来有之。西方文化一般认为,身体是人类机体的整个结构,指人的全身,一般与心智(mind)相对,如来自美国英语历史语料库(Corpus of Historical American English)的例(1)、(2)显示,身体和心智互为相对概念:
(1)…parts are dead, my lord, but still she lives: her mind and body graced with beauty and with virtue. (COHA)
(2) We must have rest in body and in mind to meet to-morrow’s labour. (COHA)
另据Partridge(1966:293)的观点,现代英语中的body来自中世纪英语bodi, 而中世纪英语bodi来自古英语bodig, 与古高地德语botah同源,表示身体的意思,这也是英国人对身体的基本认知。
1.2体验与认知
人类有了身体才能在特定的环境中利用身体相关部位从事各类生产活动,我们可视这个过程为体验(embodiment)。体验强调环境、大脑和感觉运动器官(例如头、手、足)的互动,它们是认知活动发生的基础,也就是说体验不能排除大脑,但大脑也不是掌控体验的唯一器官。
据Lindblom(2015)的观点,对体验的专门研究可以追溯到心理学界和哲学界。1879年Wilhelm Wundt在德国莱比锡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了实验心理学,致力于找到“心智的原子”,尝试通过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思想和情感来解释行为。Dewey(1896)认为,人们通过自我引导的活动使得机体与外部世界互动,这种自我引导活动协调和整合了感官和运动反应,他把这个自我引导活动系统称作“感官-运动协调系统(sensory-motor coordination)”,认为视觉行为与观看过程发生的情景直接相关,意义和反应同时发生,二者紧密相关。Lindblom(2015)认为,Dewey首先阐述了特定情景的重要性,然后描述了特定情景中感官-运动协调(体验)系统的背后机制,从而强调了心智基于情景的体验性。后来盛行的行为主义过分强调外在行为表现,而忽视了行为和心智体验之间的关系。
直到20世纪80年代,Lakoff & Johnson(1999)提出和论证了心智具有体验性的观点。这才将身体和心智之间的关系置于同一个整体进行考察,认为我们的概念系统和思维的能力由大脑、身体和身体互动塑造,心智和身体不可分离,没有独立于身体和大脑的思维活动存在。Lakoff & Johnson(1999:102-103)提出三种层面的体验:神经层面、现象学层面和认知无意识层面。
(1)神经体验关注神经层面概念和认知操作;
(2)现象学层面是有意识的心智活动,它包括我们意识到的所有东西,特别是我们自己的心智状态、身体、环境以及我们与环境和社会的互动;
(3)认知的无意识是冰山位于水面以下的大部分,可见部分以下都是无意识的,它包括心智操作,包括理解和使用语言。
从以上三个层面来看,Lakoff & Johnson(1999)更多地关注了体验与无意识体验的紧密关系,而他们忽视了日常生活中人类大量的有意识体验,比如我们说话时往往伴有眼神,配有相应的手势,并且在表达喜怒哀乐时伴有强烈的面部表情,甚至还有手足的相应配合,这些概念的形成和表达无不与人类的体验有关。因此,认知来自人类的体验,体验基于包括大脑在内的整个身体,当然人体器官在体验中发挥的作用和在认知中凸显的程度存在差异。
2 社会认知与语言
人类的交际需求决定语言的产生,也就是说假定世界上自始至终只有一个人,那么这个孤立的人就无须进行交际,更无须语言了。“人在本质上是一种类的存在和社会的存在,这一本质决定了每一个生存个体都必然要超越自身的个体性,不断地进行交互性的活动,发生各种各样的主体间的关系。”(马克思,2018:51)。正是有了集体存在的人,人类的交际才变得有必要,这也是人类进行语言交际的前提。下文阐述社会认知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2.1梅洛庞蒂的社会认知
梅洛庞蒂(1969)受到格式塔学派启发,系统批判行为主义,提出体验认知是基本认知方式的观点。他认为心智本质上基于体验并与周围世界互动,身体为心智提供意义。他进一步认为,体验性是人类存在的主体性核心/精髓:“当我反思主观性本质的时候,我发现我受困于身体和外部世界,这是因为作为主体的我存在是基于我身体存在和外部世界的存在之中,这也是因为作为主体的我,无法具体从身体和世界分离。”他的至理名言是:“我就是我的身体(I am my body)。”(Lindblom,2015:39-40)
梅洛庞蒂(1969)认为,一个有机体的行为是有机体身体对环境的感知和神经系统的感知互动加工的结果。他进而发展了两个重要概念,用于解释身体意图:意图弧线(intentional arc)和最大掌控(maximal grip)(Lindblom,2015:41)。前者与有机体和外部世界紧密联系相关,意图弧线的概念意味着,过去所有经验都投射回现实世界。主体立足于自我立场,体验的结果源于主体过去的经验与当前相似的情景或事物的互动,例如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就成为人们语言交际的两大要素。与此同时,认知主体受过去知识或经历制约。最大掌控是身体倾向于用最合适的方式对现有需求做出反应,也就是主体从自我出发,做到最优的格式塔。认知主体要找到更优化的格式塔,因此这就是体验的基本动机,这也是体验的基本动力,因此意图弧线是朝向最大掌控的一种趋势。
在梅洛庞蒂(1969)看来,身体有两大功能:
(1)作为认知主体认知世界;
(2)作为认知的对象被认知。
一旦认知涉及世界,我们就要考虑认知主体的处境(situatedness)。因此,我们认为梅洛庞蒂的观点是一种基于特定情景的社会体验认知观,可以有效解释语言交际中人称代词出现的认知理据,即第一人称是以说话者自我为认知参照点,指称自己,第二人称代词是以听话者为认知参照点,指称听话者。与此同时,二者成为语言交际的两大主体。例如截至2019年5月11日,在美国英语国家语料库(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I的词频达5 936 716次,you是 4 446 607次,而在该语料库中最常见的系动词is的词频是5 198 300次。足见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属于语言交际中超高频词汇。
2.2体验与语言
关于语言,梅洛庞蒂(1969)认为,语言同身体一样具有目的性,根植于欲望、要求等相关的目的关系中。这种目的性存在于幼儿语言表达之前。他进一步强调最基本的交际形式是身体行为,而且这些行为是主体间合作的基础。那么,语言就是这些身体行为的延伸。儿童用学习身体或者文化技能的方式习得语言,词汇的意义来自于他们对此的使用,因为“我以学习工具使用的方式习得语言,通过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习得它”。然而,当人类真正获得语言的时候,它会控制人类的认知和交际。梅洛庞蒂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视作一个交错的过程,认为使用语言就是在思维,我们要么对我们自己说或者对其他人说话,因此是通过语码化而使得人类的意思得以出现。总之,梅洛庞蒂反对二元对立,反对行为主义,提出体验性解释。身体本身有目的性,因为他们知道如何行事,认为认知是一种生物现象而非心智现象,强调了行动和感知之间的紧密关系。正如Itkonen(2003)所述,人类是社会的、规范的和有意识的动物,当然偶尔也会有自由意志。
以上这些特征都是语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如王寅(2005)指出的那样,我们的认识来自于实践,共同的经验决定我们认识中的共性;辩证法表明,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和矛盾之中的,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导致人们的认识和思想必有差异,也会经历发展和变化。例如,各个语言都有自己的人称代词系统,并且第一、第二人称代词是各类语言必备的成分,因为他们是人类交际的两大面对面主体。
3 主体间性与人称代词
语言以对话为基础,以完成交际目的为驱动力,强调主体间的互动性,生产交际双方的共核,形成交际者间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主体在社会实践体验中建构的,是人们交际的基础(Zlatev,2007;赵永峰,2015)。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本真的存在关系,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是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变革。人的主体性在语言作用下走向主体间性是一种哲学必然(成晓光,2009:9)。
人类达成主体间性的过程就是人类社会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层级性。我们认为,关于主体间性的层级性有三点值得关注:
(1)社会互动具有层级性,有些互动更为基础,有些互动要较为高级;
(2)社会互动由基础等级向高级等级过度,他们形成一个互动连续统;
(3)社会互动以人类在特定情境中的体验为基础,体验是社会互动的基础,也是社会互动得以完成的具体实践。
因此,基于主体间性和拥有主体间性的语言具有社会体验性、文化规约性和概念表征性等三大基本特征。基于此三大特征,要理解语言必须有文化共享,而文化为主体间交往实践提供平台。反过来,语言又是文化的现实化和具体化(旷剑敏,2007:155)。因此语言与社会文化互为存在关系。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语言文化是开放的系统,交流是历史的必然,在交流中发展是历史趋势(旷剑敏,2007:155)。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语言永远处于达尔文式的发展变化之中,而语言接触是语言变化和发展的重要催化剂。成晓光(2009:10)指出,语言(包括原始语)的产生不可避免地催生了其使用者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从而建构人的主体性。这是人类在社会发展变化中认知体验的结果,它们与人类的体验认知和社会紧密相关,互为支撑,相辅相成,共同建构了体验、社会和人称表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3.1 人类基于社会体验,创造、发展和完善了人称代词表征系统
人称代词是一类特殊的指称表达,在特定的言语行为中根据角色不同,用来指称人类个体。一般来讲,代词有三个考量指标:是否指人、数量和是否确定。而人称代词都是指人,在特定语境中数量相对稳定,所指具有确定性。这与人类的认知紧密相关,从距离像似性角度讲,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都是说话言语行为中的直接参与者,而第三人称不一定是直接参与者,这就造成了有些语言缺乏第三人称代词表征系统(Helmbrecht, 2004: 27)。
人称代词的基本功能与意义是指代现实对话语境中的言谈参与者,“我”是说话的人自称,“你”是说话的人称听话的人,“他”是说话的人称第三者(朱德熙,1982:81)。与此同时,这些功能和意义也成为人称代词诞生和发展的原动力,也就是说,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需要特定的表达来指称特定的交际对象,并且需要全体语言社群成员就特定表达形式和意义达成一致,形成共识,实现主体间性,特定表达才能成为被特定语言社群成员所接受的语言形式。以英语人称代词为例,英语民族立足自身民族历史,在与外族的战争中和与其他语言不断接触中,通过借鉴与改造等方式,不断推动英语人称代词的发展,促成了英语现今的人称代词体系。下文阐述英语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单数形式发展史。
英语字母 I 来自希腊字母 Iota, 来自腓尼基字母 Yodh ,本义是“手”;从词源学角度讲,现代英语第一人称代词I来自古英语的ic,历经中世纪英语ic、ich和i,属日耳曼语系本身自有词汇,与荷兰语ik和德语ich同源,他们都可追溯到希腊语egō和拉丁语ego(Partridge,1966:922)。从上文可以看出,西方人运用转喻认知机制,即部分代替整体的认知方式,用I表达第一人称。与此同时,英语第一人称代词也是在语言接触中,借鉴和发展了希腊语、拉丁语的“自我”概念,沉淀于古英语中,历经中世纪英语的发展改造,并且延续发展至今。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中世纪英语中单数第一人称代词就有ic、ich和i三种形式,从中可以看出,英语民族通过建构民族成员间的主体间性,在语言发展中,三种第一人称代词形式经历竞争与淘汰,受经济原则的驱使,取这三个词中的共有成分i,且将其加以突显(可能受到自我中心主义的影响),最终择用 I 成为现代英语第一人称代词单数形式。
英语中的第二人称代词在古英语和中世纪英语中是非常精细的。第二人称代词的主格形式在古英语中是gē(偶尔是ge),中世纪英语是ye。you来自古英语ēow,经历中世纪的eow、eou和you三种形式,在中世纪英语中只用作受格(accusative)和与格(dative),并且最早you只指称复数(Partridge,1966:3846)。需要指出的是,英语第二人称代词ye与日耳曼语系中许多语言的第二人称代词同源,例如古佛利西亚语gī 、古高地德语和中世纪高地德语ir、古挪威语ēr,以及现代德语的 ihr都与ye同源。整体而言,英语第二人称代词经历了历史选择,形式从多元走向了单一,功能从分散走向了集中。主格第二人称代词在古英语时是gē,中世纪英语是ye,现代英语是you;宾格第二人称代词在古英语ēow,中世纪英语是eow、eou和you,现代英语是you。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讲,到14世纪时you代替ye、thou和thee,到17世纪时you就成为表示第二人称主格、宾格和单复数的通用人称代词。
英语中第三人称代词单数形式也是延续了历史发展的轨迹。根据Partridge(1966:1396-1397)的研究,古英语中第三人称代词区分了男性、女性和中性,其中hē表示男性、hēo表示女性、hit表示中性,其中hē与古西佛里斯语和古挪威语的hē和hī以及古高地德语hē、荷兰语hij同源;hē也是现代英语he的古英语形式;hit历经中世纪英语,后来发展成为现代英语的it。古英语中hē的与格是him,所有格是his,延续至今;古英语中的hēo的属格和与格是hire,中世纪英语中hēo的属格和与格是hire、here、hir,他们历经社会选择和淘汰,发展至现代英语形容词性物主代词her和名词性物主代词hers。需要指出的是,现代英语she的词源与he的词源不同,she来自古英语sēo, var sīo,是古英语指示代词“the”的阴性。中世纪英语有scae和she两种主要表达,还有sche、scheo、scho等变体。他们与古高地德语siu、中世纪高地德语siu、sie、 sī、现代德语sie和现代挪威语siu的源头有高度相似性。
笔者认为,这里必须强调三点:(1)英语中的第三人称单数历经了淘汰竞争和历史发展,he和she不是同源,而是来自古英语中两个不同的表征系统;(2)英语中第三人称代词在古英语时期就区分了性别(阴性、阳性、中性),反映了人们基于性别对世界的认知;(3)在古英语时期第三人称代词的语义格就有了主格、宾格和所有格的区别,反映了人们在认知世界时,在语言上已经区分各种施动、受事、拥有和被拥有等各种概念。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在社群生活中,基于社会体验,不断对包括人类自身及其环境进行认知加工,形成和发展各种概念,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与社会其他成员进行交际,语言上形成各种代词系统。以现代英语为例,它历经古英语和中世纪英语发展阶段,而且由于历史上的战争、经贸交往等社会事件,使得英语与其他语言进行着主动或被动的语言接触,促成了较为完备的现代英语人称代词表征系统,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逐步形成了单数和复数表征系统
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在认知自身和外部世界中,会形成数的概念,据现有文献考证,古代中国和西方,早期都有数字的表征系统,比如甲骨文就有较为完备的数字表征系统,如一、二、三等,古代印度的1、2、3等。因此人们在指代人称的时候,基于这一社会体验,也要对人称所指对象进行单复数区分,反映在语言中就有了单数人称代词和复数人称代词,因此在英语中就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称代词系统。
(2)逐步完善了人称代词性别表征系统
哺乳类动物有雌雄之分,人有男女之别,在人类的体验和认知中,有些表达特别是名词和代词会被赋予特定性别,例如法语和德语的名词和代词就有性别区别,哪怕是无生命的“桌子”在法语和德语中也有性别区分。现代英语中在这一方面并不是很发达,因为英语中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没有区分性别,而第三人称代词区分了性别,如he和she,his和her、hers。
(3)形成了承担施动、受事语义格的主格和宾格表征系统
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特别是在关涉动作概念时,一个完整动作的开始是施动,而动作的接受者是受事,类似的实践体验反映在语言中,分别就是典型的主格和宾格,现代英语中有比较完备的人称代词的主格和宾格表征系统。
(4)形成了具有修饰和指代功能的形容词性和名词性物主代词表征系统
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对物体会形成占有关系,基于这一基本体验认知,反应在语言中就是形容词性和名词性物主代词表征,这也反应了人类的自我主体意识,现代英语的形容词性和名词性物主代词表征系统比较完善。
3.2 人类基于社会规约和建构主体间性,发展和完善了书写系统
英语属于字母文字,字母拼写不仅仅反映发音,还要揭示形态和词源(Görlach,1997:33)。古代英语的字母来自日耳曼语中的Runic字母,但是在中世纪法国曾作为英国统治阶级,到12世纪的时候古英语的大部分字母不再被使用,而只是保留了法语中没有的一些字母,这样一来英语的字母既有来自拉丁语、法语的,也有保留古英语书写的,因此那个时候英语的书写体系异常繁乱。直到14世纪,在伦敦才出现了较为稳定的拼写系统。1476年出现了印刷术,这样就急需规范拼写系统,伦敦拼写系统快速传播,并且逐渐成为标准书写体系(Görlach, 1997: 37)。这一过程也是主体间性的建构过程。
从英语的书写历史和英语的国际地位来看,一方面,书写系统的形成经历了社会规约和社会建构,特别是现代意义上的印刷术对规范和发展英语书写史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书写系统的完善促进了英语标准化运动,推动了英语向全球扩展,造就了英语成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也奠定了英语在现代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地位,促进了人类文明间的交流与发展。
4 语用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随着人们认知的不断深入发展,根据社会交际需求,英语人称代词不断得到发展,例如阴性和阳性、单数和复数、主格和宾格的区分,形容词性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差异化表征都说明语言使用在不断丰富,其语用功能也不断得到提高。相应地,这也说明社会成员的语用能力也随着语言表达的丰富而得到提升。据Walker(2007:4)的观点,语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知识:说话者和听话者的社会距离、他们的相对社会地位、特定社会或情境中对礼貌的知识。这些知识基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相应地,社会知识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总之,人称代词的使用从最早的单一形态和单一功能,其语法功能和意义不断得到发展,使得人们的认知和表达等语用能力得到了不断提升。
语用能力不断得到提升,还表现在人称代词的情感功能不断嬗变和增加,反过来,这些情感功能通过语言建构的作用在个体和群体中得到发展,并且也限制了特定人称代词的使用范围,比如thou和you的区别,从而使得语用越来越丰富,也提升了人们的语用能力。例如,在13世纪,英语中出现了因社会地位高低而使用不同代词的区别,如 thou 是地位高的人用来指称地位低的人,或者地位平等的人互指,常显示出一种蔑视和藐视 (Walker,2007:39)。从中可以看出,thou已经带有明显的语用情感标记功能。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根据Silverstein(1976)移情等级(empathy hierarchy)顺序(左边等级最高,右边等级最低):
1/2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专有名词>人类名词>动物名词>非动物名词
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以及第三人称代词在表达移情功能是所有名词表达中等级最高的,也就是说,人们在交际中首选认知突显因素是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这也符合人类体验的基本特征。例如,人类在认知世界时首选参照点是自己,并以自己的身体为出发点认知世界,然后突显交际的另一方(第二人称),有时候还会突显第三方(第三人称)。
5 结语
本文基于人类的体验认知,以英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为考察对象,系统探讨体验的社会性,阐述了在人类的社会认知加工中,人类以自己为认知中心,建构了复杂的人称代词系统,这也是语言社群成员就人称代词表达(包括语音、意义和用法)达成一致的过程,即实现了主体间性。本研究发现,英语人称代词是随着社会历史体验的不断深入发展,历经竞争选择和社会变迁,才发展成相对比较完善的体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单数和复数表征系统;阴性和阳性表征系统;主格和宾格表征系统;形容词性和名词性物主代词表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