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模因论视域下高职德语教学模式初探
2019-12-26林媛
林 媛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本科),山东乳山 264504)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高职外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也越来越多地开始了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索,这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丰富了外语学习的内容、改善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使外语教学的整体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与之相反,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存在学制短、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当,零基础学习新语种等问题,高职德语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差强人意。听说、词汇、阅读、翻译能力都亟待提高。这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退、自信心受挫、专业对口就业率不高。
如何在三年内让高职德语学生熟练掌握这门语言,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优化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去探索更加科学完善的教学模式来实现。基于此,本文尝试将语言模因论应用于高职德语课程教学中来,探索一个语言模因论视域下教学新模式,旨在提高高职德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德语语言能力。
2 语言模因论简述
模因论(memetics)是以达尔文物种起源和进化论为基础的。模因论的核心术语是模因(meme)。“模因”一词首次是由英国新达尔文主义者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中提出的。模因与基因相似,是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语言模因论”于2006年由我国学者陈林霞、何自然提出。我国的模因论研究也主要集中于语言学和语用学。从模因论的角度看 ,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 。更进一步说 ,语言本身就是模因 ,它可以在字、词、句乃至篇章层面上表现出来。从整体看, 自然语言中的模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体现的: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通过信息的交际和交流[1]。因为外语学习本身就是语言模因的一种复制和传播。我们通过学习复制了语言的模因,在特定的语境下进行模因整合并用于交流,实现模因传播。因此将语言模因论应用于德语教学,是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的。
3 语言模因与高职德语教学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模因或模因复合体,语言模因靠模仿、复制而得以传播,从而形成新的语言模因变体,这样周而复始实现语言的传承与传播。Francis Heylighen指出模因复制、传播的四个生命周期,即同化(assimilation)、记忆(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和传输(transmission)[2]。语言模因论揭示了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载体是如何发展演化的,这也为德语教学开拓了新的思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四个阶段与高职德语教学过程路径一致,通过这种教学实现的德语习得,就是在复制德语语言模因并进行传播,使语言接续传承。或者说基于这四个阶段来构建语言教学过程就可以掌握和运用德语这门语言。
在德语教学中首先通过语音模仿、词汇语法讲解、基本句型输入来实现语言模因的同化;而记忆过程也是知识内化并被习得的过程;进而进入语言模因的表达和传播阶段,也就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并进行语言输出,即语言传播。当然语言模因的模仿与传播有着多样的形式,语言模因会出现变异,也就是语言模因的重组。人们会对已有的语言模因进行创新,例如“电商”、“微商”等。
4 基于语言模因论构建高职德语教学新模式
高职德语教学按照教学计划主要分为精读、听说、阅读、写作、翻译五大教学模块。基于语言模因论构建高职德语教学新模式,在各个教学模块中运用语言模因理论,将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紧密结合,将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4.1 基于语言模因论的德语精读教学
德语精读是高职院校德语专业的必修课,是基础性核心课程,还是所有其他专业课程的先导性课程,一般在教学计划中占有最多的学时数和最重要的地位。高职德语精读教学主要是通过对词汇、句型、语法、篇章的详解,使学生理解并吸收此中的语言模因,经过同化-记忆-表达-传播的四个阶段,最终建立自己的德语知识体系,并具备听说读写译能力。
4.1.1 词汇模因和句型模因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语言运用必定要以一定量的词汇作为基础。德语词汇自身因其承载的信息点更多,记忆难度大,传统以讲授法为主的词汇教学让学生感到无趣,背单词难成为高职德语学生巨大的学习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词汇置于语篇,也就是上下文中,加强学生对新词汇的理解和记忆,这正是遵循语言模因同化和及记忆规律进行词汇模因输入。
句型是德语学习的骨架,句型构成是基于语法规则形成的。在德语句型教学中也应加强语境带入,通过背诵常见句型和进行模因模仿,加深学生对句型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实现传播的输出过程。例如在学习句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相应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过程中需使用学到的句型模因并学会运用。
4.1.2 语篇模因
对篇章进行精读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掌握语篇结构,获悉文章大义,了解德国人写作习惯,并对文章写作模式进行模仿、复制和传播。在这一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运用语篇模因仿写作文,是很好的增强理解力、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
4.1.3 文化模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它不可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教师在精读教学中也应适当介绍德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其风土人情、道德风貌、风俗习惯以及文中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状况等。这有利于积累学生的文化模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4.2 基于语言模因论的德语听说教学
4.2.1 语音教学
德语语音是一切语言技能的基础,也是德语语言水平最直观反映。在因素、重读、语音语调等语音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模因论的视角重新设计教学,遵循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规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语音水平。
在语音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保证所输入语音模因的准确性。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挑选高质量的语音输入。好的视频资料可以使教学更有趣味性,也可以更形象直观的展现各种语境中说话者的语气、语音语调、表达方式等。教师在选择影音资料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材料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和兴趣点,尽量选取优质、有趣、紧贴学生生活或时下热门话题的内容,来增加学生对语音模因的关注度,提高记忆效果。例如,给初学者可以播放德语版《小猪佩奇》动画片,其内容简单有趣,德语配音保真度高,句型简洁清晰,是初学者较好的语音模因输入材料。
4.2.2 听说教学
美国语言学家Kraschen的输入假设理论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基础[3],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就必须输入有效模因,也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新模因,才能运用德语语言模因。教师在听说教学中,要确保听力输入的内容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可实现对原文内容的复数。并努力构建利于语言模因同化的情境,利用丰富的影音资源大量感知真实语言情境,加强记忆存储,实现德语语言的自如运用。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丰富的教学方法,模拟各种社交场景和社会角色,促进学生语言模因的创新性表达。
4.3 基于语言模因论的德语阅读与写作教学
德语阅读与写作教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语言的实际运用具有明显的结构框架和语篇特点[4]。在阅读教学中对词句使用、文章整体结构的模仿复制也是一种语言模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篇章整体结构、语言模式的模仿复制。通过对语言学习内容进行大量充分的输入,学生可以获取相应的语言模因,在接下来的其他阅读训练中自动与已有知识相联系并运用。
德语阅读与德语写作教学的结合,最终是要实现语言模因的创新性。在基因型语言模因和表现型语言模因的指导下,教师应以阅读输入指导写作输出的方法达到教学目标。在阅读后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可有效降低语用错误,改善语感,语句应用更加地道,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高职德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将语言模因理论运用于德语写作训练中,加强“模仿”训练,从词句到段落,到篇章,可以最快速的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在此技能精熟后,进行创新性语言输出。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模因以模仿为基础,不断进行思维创新,用改写或创新的办法适应新的语境和内容。从模仿到独创是一个必然的规律,也是对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质的提升[5]。
4.4 基于语言模因论的德语翻译教学
翻译是对一种语言进行信息处理并译入另一种语言的过程,这就需要语言模因作为连结,沟通两种语言。在高职德语翻译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语言能力,由浅入深地讲解翻译技巧,并配有简单明显的翻译实例,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翻译方法,熟练运用翻译技巧。翻译训练应题材广泛,以段落为单位,结合语境进行,才能忠实的传达原文内容。在传播阶段,教师可以将多个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对比,发现优秀的措辞、行文等,使学生发现错误、突破局限,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