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商大院与福建土楼比较探析

2019-12-26赵世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4期
关键词:晋商土楼大院

赵世文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山西太原 030001)

1 历史人文环境

西晋永嘉年间,我国北方战乱频发,灾害严重,致使不少北方人逃往南方。在福建的西部与南部地区,地势险峻,盗匪猖獗,野兽频多,人们不得不群居生活,共同抵抗外来侵略,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防御要求,巧妙利用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资源材料,与当地的人文生活相融合,形成了土楼的建筑样式--坚固,防御性强,同时富有独特美感。初期类似古堡的建筑样式以防备盗贼,墙基用土砌成。明代中后期随着工艺水平的增加到达成熟阶段,石砌墙基逐步替代了土基,人文环境的提高也推动了土楼的发展。

晋商大院以山西地区为代表,作为中国民居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晋商文化极大推动了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明初期,朱元璋为巩固政权出兵塞北,为解决军需实行“开中”,商人们为换取私利向官府输粮,同时山西、陕西商帮成为了第一批有合法身份的官商,当时有许多利商政策,使得商人的地位越来越高,晋商大院是中国北方民居最经典的建筑样式。晋商文化与建筑样式很大程度上受晋商的影响,晋中人以经商起家,奉行“慎俭德”的原则,尤其是票号的经营。经济的大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富裕的商人们回到故里大兴土木,形成了样式规整,布局严谨的建筑规制。

2 建筑规模型制

客家经的逐步发展,土楼在20世纪达到了全新的高潮,其风格和种类都呈现多元化发展,内部细节愈发丰富,自我发展的同时吸收西方建筑元素,依需求合理安排空间布局。土楼的建筑空间内外完全采用两种不同的尺度体系。从外部来说,面对外敌,超大体积产生强烈的压迫感,无法以人作为基本尺度进行参考,这是其防卫性的一种外部体现。进入内部,以人为本的尺度系统得到了良好的体现--正常的层高、小尺度开间,纤细的木构件,形成基于人体活动的舒适生理尺度,即“宫室得其度”。居住空间整个土楼呈现线状的竖向分布,由下往上分别是厨房、谷仓、卧房,根据当地环境和人文因素,横向同样是或圆或方的现状分布,建筑空间有明确的私密性层次,产生一种严格的统一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以承启楼为代表,历时半个世纪的建造,整体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楼体直径73米,楼高12.4米,全楼由四个同心圆环形建筑构成,第一环到第四环土墙厚度从1.5米减少到0.9米,全楼呈外高内低、逐环递减的样貌,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层次。福建土楼的建筑类型多样,有圆形、半月形、椭圆形、五角形、方形等。福建土楼与晋商大院均采用对称而规整的布局,内部开间、卧房、楼梯都是严格对称排开,不仅是内部空间中轴对称,所有公共空间均集中在中轴线上,圆形土楼则是大小均等的卧房环绕中心布局,秩序井然、层次分明的安排体现出我国严密的礼教规仪。

空间布局来说两者同样沿中轴线分布,晋商大院十分注重严谨的建筑尺度关系,尤其是人的尺度,布局最大不同是晋商大院整体为院落式布局,封闭的高墙深院多三合院、四合院,或横纵拼接形成多重院落的空间序列,房间不同于土楼紧密相连,有很大的跨度。就材料而言,土楼为夯土制成上有瓦顶,晋商大院多以土木、砖木为主,虽然同样对称建造,但晋商大院为东西窄南北长的纵向长方形庭院,中轴线上由几个封闭的院落组成,通常为一进到三进,院落之间有垂花门,起到了空间上的分割和整体上的连接。内部空间上,土楼以“三堂制”结构为最典型的设计,分为上堂、中堂、下堂沿中心轴线纵向排列,分别用作祭祖、聚会、出入。晋商大院围合封闭,独门独院的建筑样式,采用“三三制”形式,即正房、厢房、门房各三间,较大宅院为5间,正房坐北朝南,通常采用两层楼阁,次要房间为木构单层单坡瓦顶,南房为倒座形式。以乔家大院为例,建筑群集中体现了我国北方民居的建筑特色,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6个大院,细分20个小院互相穿插交错,313间房屋,三面临街,四周均为10余米高全封闭青砖墙,平面布局呈双“喜”字,长辈住南向房,晚辈住厢房,北向房间存放杂物,偏院佣人用于食宿,前院会客区,后院为私人区。仅仅从平面布局而言就有明显的等级差异,是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的中国传统思想的体现。院落从正门到正房有三级台阶,意为“连升三级”“平步青云”的美好愿景。可以看出,土楼建筑为围合的整体密闭空间,外部高大森严,内部生活化,而晋商大院整个建筑群层层递进,很大程度上受到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产生了严密的尊卑秩序和建筑特点。

3 建筑艺术特征

3.1 巧夺天工的建筑入口

建筑入口设计是整个建筑至关重要的环节,俗语说,宅以门户为冠带,同时体现出居住者的社会地位和审美价值。晋商大院院落朝南,大门一般位于东南角,使阳光尽早照入室内,称为“抢阳”,讲礼仪文化的大户人家一般大门居中。“外框长而方,内框拱而圆”,形成了土楼独具特色的大门,整体一致的色彩和造型使得大门成为了外立面唯一重点装饰的部位,青砖或花岗石的门框与土墙形成了强烈的质感对比,嵌在巨大的建筑中,更加强了整体的坚固性。

在四周装饰上,晋商大院正面大门高大,金字匾额均出自书法名家之手,两侧柱下石鼓做工精细,门口左右两个石狮子栩栩如生。大门朝南,正对大门的照壁宏大精美,雕刻有吉祥图案、寓言故事、生活风俗等,用于辟邪,从设计角度而言,起到了分割空间的作用,避免屋内的环境一目了然,让增强空间感和私密性。土楼则是在门楣上方嵌石条,以阴刻手法刻出楼名,两边刻有巨大的楹联,大门周围大面积粉刷白灰或描绘花边装饰,进行的强调处理,使得方正的大门与周围墙面上的小窗洞形成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土楼屹立数百年而不倒,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3.2 美轮美奂的屋顶样式

土楼屋顶庄重和谐,以九脊顶最为特色,屋面坡度平缓,檐口平直,二三米极大出檐却不压抑,正脊微微抬起,巨大的山花墙面上开有两个通风 窗,山尖有悬鱼,屋檐转角处有“角叶”,为福建民居特有的装饰构件。九脊顶整体采用悬山出际的做法,巨大的出檐看似笨拙,实际与其高大敦实的墙身形成特有的威严庄重之感。

晋商大院多歇山顶、卷棚顶或双坡硬山,有收山,附属房多是平屋顶,在高处一眼便可区分出主次房间。北方降雨量少,屋顶的独特设计便于收集雨水,同时象征财源的流入,高大的屋顶也有利于防御外敌。屋顶上筑五脊三兽,按民间说法乱说话会引来不好的事情,则多为闭嘴兽,也是宗教信仰的一种体现。

3.3 各有千秋的墙体质感

福建土楼的墙体以土、石、木材为主,主体以夯土制成,墙壁均为上薄下厚,表现了夯土结构的本来质感,其中掺有熟土增加材料粘性。夯土墙每层之间留下的横缝和水平过筛之间错开的竖缝都是根据其结构特性和自然环境所形成的,不加粉饰的外墙以泥土的本来面目,凸显出土楼特有的民族气息,悦目美观同时兼具通风采光。晋商大院墙体以砖石为主,颜色清灰,墙面高大厚实却处理细腻,院落外墙向内倾斜用于收集雨水,在门廊屋檐上绘有大量彩绘图案,由于北方冬季寒冷漫长,墙体相对较厚,有良好的保温作用。土楼则要重点考虑通风防潮,加大采光度,墙角台基用天然卵石砌筑,增强土楼的自然感和厚重感,类似于北方院落大门的敦厚柱础台基。

3.4 独具匠心的窗洞构造

晋商大院外墙多无窗洞,乔家西北院采用向内层层缩进的窗洞,融合中外文化,内部有许多雕花格子门窗,整个院落中的砖雕、木雕、石雕都与厚重的砖墙形成虚实对比,人工加工多于自然形成,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觉感受,加大艺术冲击力。

土楼底层外围土墙不开窗,二层谷仓层开不足20厘米的狭窄通风口,三层以上开宽40-50厘米,高70-90厘米的窗洞,土楼窗洞极其特别:从上到下由大变小,形状类似又不完全相同对称,满足防卫需要的同时强调了土楼的稳定感,晋商大院与土楼一层均无窗洞主要是为增强安全。土楼内侧为直棂窗,或做窗框和窗扇,或做栏杆。土楼的木结构构件较为简单,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不断重复形成独特的韵律美,组合方式多为梁柱之间相互穿插、咬合承受瓦顶的重量。晋商大院中多木雕,斗拱,《礼记·礼器》“山节,谓刻柱头为斗拱,形如山也。”其组合方式繁缛复杂,主房檩平直不翘扬,斗拱相对低,明清后材料中加入了砖石,房间跨度更大。

4 建筑风水与设计价值

土楼巧妙吸收了我国建筑“风水”特点,遵循“先看风水后建模”的既定规律,大门朝向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之一,即先确定中轴线再建模。圆楼把等级最高的祖堂放在圆心位置,强调封建礼制的中心地位。客家人多依水而居,自然条件与人为因素相互制约,很多设计是基于易学中的“三才”之道,即天、地、人,在不利于建造的地形上,会立一块“泰山石敢当”的碣石,或者悬挂太极八卦图,化解不利的风水格局,神秘而生动。晋商大院中处于十字街口的住户风水不佳,同样也会在对着街口的墙壁上镶嵌一块碣石,一般为虎头,取其凶猛之意驱散灾祸。乔家大院的石敢当是一个大照壁,高一丈,宽九尺,青砖灰瓦。不论是土楼窗框大小渐变的韵律美,还是晋商大院花窗的节奏美,均强调了建筑的稳定敦实与地方气息。土楼中廊柱结构不断重复,完全相同的卧房开间和单元重复构成,没有开头和结尾,仿佛置身于特有的规则中。以“大院文化”为代表的晋商建筑显示出独树一帜的建筑美学,崇尚伦理道德,在封建制度观念影响下,尚礼法、重秩序、释自然,由内往外均表达了中国传统古老习俗在生活上的反映,将严密的礼宗法制转化为内部空间严谨的分布序列。

福建土楼与晋商大院是南北方特有的建筑样式,风格古朴,建筑雄伟,精雕细刻,是在不同的历史人文环境,生活自然环境下演化出的时代产物,皆为我国建筑之瑰宝。

猜你喜欢

晋商土楼大院
“美味”的土楼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荣欣堂:传承晋商饮食文化
传承晋商精神 再创时代品牌
晋商自主品牌|晋善晋美酒业
“幸福大院”可以有
“红美人”的故事
永定客家土楼
中国大院故事多
中国大院故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