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初期徐特立在湖南的文化抗战活动

2019-12-26刘宏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徐特立抗日长沙

刘宏伟

(长沙师范学院徐特立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00)

1 湖南文化抗战运动的繁盛

抗战初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下,湖南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尤其是省会长沙。1940年中共湖南省委负责人之一任作民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说:“当时除武汉之外,长沙被称为文化城。”[1]

1.1 文化名流荟萃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大批教育机构、文化团体、知名人士内迁来湘。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到长沙联合组成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的前身)。一些新闻和出版发行单位、艺术团体,纷纷迁来长沙或湖南其它城市。另外,还有一批文化名流和爱国学生,或随文化教育机关内迁,或因工作来到湖南,有郭沫若、沈钧儒、邹韬奋、夏衍、闻一多、朱自清、曹禺、冯友兰、丰子恺等。同时大量湘籍名人回湘推动湖南抗日活动,如田汉、翦伯赞、沈从文、张天翼、廖沫沙、周立波、谢冰莹等。他们怀着强烈的爱国之情,投身到抗战之中,与湖南民众一道共筑抗日防线,在狠抓城市文化救亡运动的同时,深入湘南、湘西等救亡薄弱、文化落后的地方,从事文化抗日活动,形成了浩浩荡荡的抗战文化队伍。国际方面有世界学联代表团、菲律宾记者战地访问团、世界妇女代表团何登夫人以及美国记者史末特莱、法国记者李蒙夫妇、英国作家阿特丽、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等来湘访问或参加抗日救亡,声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1.2 抗日文化团体林立

在中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推动下,湖南境内各种抗战救亡文化团体纷纷成立。群众团体多达30多个,如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及其他各界抗敌后援会、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中国青年记者学会长沙分会等。影响最大的是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简称文抗会),1937年10月17日由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吕振羽、孙伟、翦伯赞、张天翼等人在长沙发起成立,号召实行文化的总动员,制定的《工作大纲》中规定其任务为:拥护全国抗战,宣传救亡理论,指导民众救亡及训练救亡技能,提高民众文化。到1938年2月,受“文抗会”领导与影响的群众团体达35个,1000余人。

文艺戏剧社团林立,队伍庞大。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长沙有文艺社团近70个,如长沙原有的一九三六剧社、醒狮文艺社、白雪剧团、青春文艺社话剧队等,外地来长沙表演的上海标准剧团、孩子剧团、北京雷电剧团等。这些剧团主旨鲜明,宣传抗战,并试图以戏剧艺术来唤起民众斗志。这些文化团体,组成了以长沙为中心的湖南抗战文化运动的强大阵容。他们通过多种活动形式,积极进行救亡文化宣传,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向前发展。

1.3 进步报刊、图书大力宣传抗日

抗战初期,为唤醒民众积极抗战,湖南新闻出版事业空前繁荣。一是进步报刊纷纷创立。据统计,当时全省各种进步报刊有396种,其中国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创办的报刊有《前进》《抗战日报》《大众报》《观察日报》《真报》《中苏》半月刊等数十种。[2]二是图书出版发行空前繁荣,书局书店林立。据不完全统计,抗战爆发后,湖南新增书局书店316家,编辑出版图书700多种。一些重要的抗战著作,如徐特立的《论爱国主义教条》、萧劲光的《实用游击战术》、吕振羽的《抗战的前途》、潘汉年等人的《怎样战胜日本》、《抗战文选》等,得以出版或重版。这些书报大力宣传抗战思想,推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1.4 中共中央加强对湖南抗战的领导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有计划地安排了一批湘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来到湖南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加强对湖南抗日斗争的领导。1937年9月,北方局派湘籍文化名人、北平中国大学教授吕振羽回湘,开展文化救亡运动。11月,委任德高望重的湘籍教育家徐特立为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议、驻湘代表,同王凌波一道回湖南,建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开展统战工作,参与领导和指导湖南的抗日救亡运动。同月,中共湖北省委派任作民回湖南工作。12月下旬,高文华、郭光州等来湘,组建中共湖南省工委,进一步恢复和发展湖南党的组织。他们来到湖南后发展党组织,深入开展统战工作,组织进步文化团体,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提供了组织保证,同时号召全民参与抗战,强有力地促进了湖南抗战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8年11月,周恩来亲临湖南,指出当时已完成抗战的一阶段,而第二阶段敌人主攻方向将是南昌、长沙,要求共产党更加深入下层、深入敌人后方开展工作,为湖南的抗战指明了方向。

2 徐特立在湖南的文化抗战活动

徐特立是湖南教育界的“长沙王”,在湖南人民心中具有很高的威望。从延安回到长沙后,他多次演讲,撰写了大量文章,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动员各界爱国人士和广大群众参与抗日救亡,使人民群众在十年内战之后听到了来自中国共产党的声音,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2.1 对进步刊物的支持、指导

2.1.1 《观察日报》。该报于1938年1月25日创办于长沙,为党外人士唐文燮出资创办。并担任社长,但主持报社笔政和事务的却是黎澍、潘开茨、邓克生等共产党人。在报纸筹备期间,黎澍多次向徐特立请教办报的方针及报型等有关问题,徐特立多次予以指示。他还关切地询问办报经费和印刷等问题,当听到都已落实后才放心。报纸出版后,逐日送一份给徐特立审阅。该报的重要社论和其他重要文章,大都经过徐特立过目修改。[3]1938年7月22日,该报刊载了徐特立的《保卫湖南以及保卫武汉的基本问题》,提出要动员一切抗战力量,提醒广大民众准备应战。

2.1.2 《抗战日报》。该报于1938年1月28日在长沙创刊,是在周恩来、徐特立的指导下,由田汉出面邀请湖南一些文化、新闻界人士创办起来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报纸。该报重要社论由徐特立过目修改,并请他写过多篇社论和文章,如《淞沪抗战的教训与国共合作》、《抗战到底与自力更生》、《“五四”运动十九周年》、《精神总动员和抗战戏剧》等。《抗战日报》1938年3月5日,刊载了一《晚会之歌》文,3月11日徐特立致信报社主笔,指出:该文有许多严重错误,对当时外交和国内统一战线不利;批评其“大概拿过去未印刷的稿件随便登载,应多做自我批评”。[5]1753月12日,《抗战日报》就刊登了徐特立的原文《关于“晚会之歌”》,足以见得其对徐特立意见的重视。

2.1.3 《今天》十日刊。该报1938年4月11日在长沙创刊,是魏方、陈和坤等10多名南京中央政治学校的学生,从南京来到长沙后,为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日救亡宣传而办。徐特立给予了许多支持和指导,他对魏方说:“你们中央政治学校出来的,是蒋介石的正统,你们出来宣传抗日,国民党那些人相信些。我们讲抗日,国民党一些人还有偏见”;“你们要找国民党中间同情抗战的人写文章,报道国民党部队积极抗战的消息”。[4]徐特立多次参加该杂志社举办的座谈会,并将编辑庄坤送至延安学习。

2.2 积极开展讲演活动,宣传抗日救国

为了宣传抗战方针,徐特立多次在火宫殿、银宫电影院、长沙临时联合大学、湖南第一师范等地公开演讲。他的演讲联系当时的实际,结合自身经历与实践,鼓舞民众、师生,爱国爱民,团结抗日。

徐特立在银宫电影院先后演讲《国际和国内的政治形势》、《关于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讲演》等内容,指出目前国际国内形势有利于抗战,国内开始出现了团结抗战的局面,号召民众组织起来,武装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一心,保卫家乡,共同抵抗日本侵略。他在湖南广播电台作广播讲演时,着重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意图是要灭亡中国,在大敌当前、国家兴亡绝续的时候,只有举国团结一致,捐弃前嫌,才能胜利,否则就会做亡国奴。他呼吁国共两党团结一致,共同抗日,并坚信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徐特立还深入到下层民众聚集地——火宫殿,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重要性、迫切性,来唤醒民众,抗日救国。他的这些讲演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2.3 指导社会团体开展抗战活动

推动和指导各界抗日救亡团体,也是徐特立和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重要任务之一。文抗会是湖南最大、最活跃的抗日文化团体,成立宣言中要求,湖南境内的文化人,为开辟新的文化中心根据地担负起“披荆斩棘”的前锋任务。随后,该会在中共湖南省工委的指导下,开展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抗战文化工作。徐特立曾受邀在银宫电影院做《赶快组织游击队和义勇队》的演讲,并积极参加其每周举行的时事座谈会。

为了扩大文抗会的活动范围,1937年12月19日,在徐特立、任作民等指导下,长沙成立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成立大会发表宣言,指出协会的使命为沟通中苏文化,促进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团结合作,为保卫世界和平、捍卫人类文化而努力。协会成立后,经常举行各种座谈会,徐特立也常出席畅谈国内外时事,揭露批判国内的投降倾向,警醒世人。徐特立还建议该会创办《中苏》半月刊,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介绍苏联的建设成就和对中国抗日的援助,鼓舞各界团结抗日。徐特立曾为其撰写《保卫湖南与保卫武汉的基本问题》等文章。

2.4 撰写了大量抗战文章

徐特立在湘工作期间写了大量文章。他在《抗战给我的机会》一文中写道:“离陕北来长沙……爱国的志士,却把我当作预言家,而政治间谍也就把我当作了他们进攻的目标,因为我不是以个人的资格来湘,而是八路军的代表兼是共产主义者。……逼得我不能不发表言论,不能不写文章,所以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中写了超过有生以来十倍以上的文章。”[5]134。1938年5月,播种社将他的12篇汇编成书,题名《抗战中的政治问题——徐特立先生论文集》,出版发行。另外,还有一些发表在其他进步刊物,如《国际和国内的政治形势》、《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第28篇。这些文章对抗日战争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任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训练干部、加强农村工作、建立农民武装以及披露托派、汉奸,驳斥“亡国论”、“速胜论”,坚持全民抗战、持久抗战的方针等,都作了深刻的阐述。

2.5 会见中外记者,阐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1937年12月18日,徐特立会见长沙各大报社记者,谈了抗日诸多问题,驳斥了“速胜论”和“亡国论”,指出既不能低估日本帝国主义实力,也不能对抗战前途持悲观态度:“我们虽然没有大量现代化的武器,我们可以从敌人那里夺取,可以从战争中补充,”满怀信心认为“打游击是共产党、八路军的拿手好戏,我们将通过游击战发展壮大,越战越强”。[6]

1938年3月29日徐特立同到长沙访问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进行了友好交谈。4月25日,徐特立在长沙旅行社会见了菲律宾记者战地访问团,回答了该团团长克白雷罗提出的关于八路军分布、人数和作战方法等同题。同年秋,徐特立在长沙会见了法国记者李蒙夫妇,回答了关于中国抗战的民众武力、国共合作和统一战线前途等问题,强调了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重要性。

3 徐特立文化抗战的内涵及意义

3.1 揭露日本侵略野心,动员文化人士团结抗日

为了揭露日本的“狼子野心”,动员全民族抗战,徐特立多次在文章、演讲中指出:日本帝国主义是一个需要侵略和有侵略性历史的国家,[5]72从甲午战争以来一直进行着疯狂的冒险的侵华行动;日本的国策——大陆政策,是想先占领满蒙,继而占领全中国,然后再进攻苏联,最后完全占领亚细亚大陆;面对日本的阴谋,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保卫祖国,唯有不退步不妥协,和日本血战到底;在这场战斗中,文化人必须担负起文化抗战的重任。他在《抗日十大纲领》的演讲中提出,抗战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包括:写文章,提高人民对于政治的了解,鼓励全国人民坚决抗日;到处讲演抗日的方法和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报告抗战胜利消息及战胜的理由;演打倒日本的戏剧;唱救国的歌曲;画日本侵略中国的画报,等等,以此来发动“每一人都把自己的智识贡献国家”[5]80,挽救民族危亡。同时指出:“能写文章的有权写书出版,用书籍报纸来唤醒民众,来告诉政府,来指出办法,来批评错误和揭破敌人的阴谋”,大家都有这样的自由,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唤醒民众,担负起文化抗战的重任。要利用文化抗争的各种手段进行精神总动员,鼓励全国人民坚决抗日。

3.2 坚决维护抗日统一战线,团结一切爱国力量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徐特立坚决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呼吁国共之间要“停止一切不利于民族利益的内争”且“彻底合作,到底合作”,虽然中国存在着阶级的和民族的两种矛盾,在日本加紧侵略进攻、中国须要抗战才能生存这个问题上,阶级矛盾降低到次要的地位,国共两党要团结起来。“芦沟桥事变以后我们选择了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共同的政治目标”,国共合作不是两党愿不愿意的问题,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他们非合作不可。不合作必然要断送中国,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要建立起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民族统一专线,领导抗日战争,精诚合作,共赴国难。[5]87

他号召民众“抗战到底才是出路”,同时强调打日本是每一个人的事,全民抗战也要落到实处,实行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智识出智识,实行全民抗战。[5]79

为了维护国内统一战线,徐特立还曾批评报刊《晚会之歌》中不利于团结国共抗战的措辞,指出“目前是全民抗战,包括一切不愿意做亡国奴的人民在内,是各党各派各界联合起来,不是“工农兵联合起来”。”[5]175

3.3 宣传抗战到底与自力更生思想,坚定民众信心

1938年2月,徐特立在《抗战日报》发表文章《抗战到底与自力更生》,强调:我们这一次的抗战是长期抗战,不会短期结束的。只有抗战到底才能消灭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只有抗战到底才能从抗战过程中消灭封建势力,只有抗战到底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抗战是持久的但必能取得胜利。[5]93在回答记者的问题上也再三强调:“对日本帝国主义想和平是不可能的”。关于战争的结果,徐特立驳斥“速胜论”和“亡国论”:虽然敌人很强大,但我国代表着正义,有着光明的前途,因为“中国人口众多、面积广大、物产丰富,数十年来,流血的革命经验,和英勇牺牲的决心更证明他的伟大”;虽然抗战过程是艰难的、漫长的,但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中国。徐特立对抗战形势做出了正确的分析,鼓舞了士气,坚定了军民抗战必胜的决心和信念。[5]93

同时,他指出在抗战到底的同时一定要配合“自力更生”,即“自己要有独立的主权,用自己的力量并利用外交的力量复兴自己的国家”[5]94,一方面不要把希望过多寄托在他国身上,就算他国代替我们抗日,即使日本失败还不是我们中国的胜利,我们还是要受他国限制,作“帝国主义压迫的奴隶”;另一方面,“独立也不等同于孤立”,在外交上要尽可能争取友邦的援助。“目前侵略的战争更迫切的威胁着世界的人类,无论哪国的民众都是反对侵略的”;更生就是复兴的意思,俗话说“多难兴邦”,在国家的特殊时期应举全国之力,“复兴军事工业,扩大农业生产,给农民自由发展的机会,提高人民的政治水平,在长期抗战中不断产生新的力量,新的人物亦一天天的增加起来。”[5]97

4 结语

从1937年11月到达湖南长沙,到1940年8月返回延安,徐特立在湖南工作近3年时间。在此期间,他深入群众,广泛宣传中共的抗日方针和政策,并结合当时实际,根据党的政策,分析国内外形势、敌我状况,对抗战的任务、战略、战术以及前途,做了科学预见和精辟论断。他的观点,很快为发展的事实所证实,鼓舞了湖南人民的抗日斗志,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

猜你喜欢

徐特立抗日长沙
徐特立的三个“第一”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长沙之旅
徐特立与妻子的恩爱一生
我眼中的长沙
章亮基南昌起义后三见徐特立
做最好的自己
抗日英烈马威龙
爷爷的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