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12-26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华思政院校

张 琴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博大精深。特别是在这个文化大融合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具有极深的社会价值以及理论价值,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而言更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渠道来进行传统文化的融合,在时刻把握时代步伐的同时,也能够在二者的融会贯通下实现高职学生思政认知的提升。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政中的意义

在这个具有上下五千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与习俗,这种习俗不仅与人类的礼仪文明紧密相连,同时也与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密切相关。在这个素有“礼仪之邦”美誉之称的中国,各类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要成为每一名高职学生进行学习、走向社会必须遵循的准则,这不仅是个人修身态度的折射,同时也是 一种对传统文化、传统文明的延续。

在高职思政教育中展开具有针对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不仅符合新时期下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是更加能够将社会、将人类文明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进行展示。在满足广大高职学生发展需求的同时,通过人文理念来赋予他们更多的思想政治文化生命力,为日后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传承文化填充更多丰富的内涵。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1 传统文化是高职思政发展的土壤

在这个社会大转型的时代中国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所遇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都可以在五千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到其底蕴深厚的思想文化价值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在80周年中央党校庆祝会上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进行升华,同时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进行解读,在这些名言警句的背后无不体现出了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与华夏民族精神。而在“五四”青年节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座谈会上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民惟邦本”、“天下为公”、“和而不同”等理念根深于广大高校师生的心中,这同样也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展开了行为和思想上的影响。

2.2 优秀传统文化为高职思政教育发展指明方向

中国的高职思政教育必须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将中国共产党、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高度结合。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旦脱离了中华优秀传统那么就相当于树离开了树根、断掉了营养的供给,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旦缺少了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入那么就很容易导致整个教学体系的方向迷失。所以现阶段的中国高职院校必须要善于对中华民族奋斗所积累下来的文化养分进行汲取,走出一条适合中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创新之路,在不断增强理论信心、道路信心、制度信心的同时,实现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由此也能够引导每一名高职学生都能够给在这种传统优秀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3.1 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堂教学融合

在新时期下的高职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堂教学不仅是有效引导学生获取各项理论知识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是对各类理论知识展开实践知识的核心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名高校从业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不断的融汇到课堂思想政治教学当中,在实现文化传承的条件下完成既定的思政教育目标。

一方面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广大高职院校必须要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纳入到整个的教学体系当中来,通过开设各种选修课、必修课来具有针对行的展开各类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量身定做来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堂教学融合。

另一方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相关从业教师还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体差异来科学、合理地选择所要传授的传统文化教学要点,以此来最大程度上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无缝衔接到学校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中,让学生在一种毫无违和感的情况下来获取更多的资讯。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名高职院校思政专业教师都应当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授课内容进行规划,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帮助下,对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传播推广,最终确保每一名高职学生都能够充分的结合自身的喜好来选择容易接受的传统文化学习途径。

3.2 强调社会实践对中华文化、思政教育的融会贯通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要紧紧跟随学校的要求参与到一系列社会实践当中来,将社会之间作为提升个人思政水平与理解中华传优秀文化的平台和渠道,最终理论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在日常的教学互动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广大学生进行各类的社会实践,通过参观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历史遗迹等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同时也要结合一些历史背景来培养学生的文化使命感与责任感,对于一些著名书法家、爱国人事而言也可以通过定期邀请其走进校园的方式,来引导广大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情怀与人文体验。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深入乡村,通过对各种民风、民俗的了解来引导学生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他们能够发自内心的向通过志愿者、公益活动倡导者的身份来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养成。

3.3 倡导优秀校园思政文化、丰富传统教育活动

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校园文化占有较大的教育功能。不仅能够对学生的行为、思想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也能够实现教书育人、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功效。为此广大高职院校必须要将各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移植到校园环境当中,通过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来展开思政传播,特别是要善于利用一些校园建筑、校园内刊、校园广播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递,而当遇到各类传统节日的时候教师则是可以通过展开与之相符的活动,来为广大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而提供平台。在完成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还可以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演讲、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来提升广大高职学生的思政政治觉悟,珍惜眼前的美好、和平生活,不遗余力的在走出校园后为社会做贡献。

3.4 强调新媒体技术构建文化、思政传播舞台

在这个信息技术与网络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技术更是成为了新时期下高职院校进行传统文化学习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途径之一。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广泛而又深入的传播。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信息技术等媒介的便捷性与开放性特点,来引导广大高职院校学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践行和应用,以此来融入一些思政政治教学内容,以“微课”、“视频”、“微电影”甚至游戏竞技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传统文化,同时借古喻今引入一些实证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3.5 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氛围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影响广大高职大学生价值观的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规范其日常学习、工作中的行为。在这种背景下广大高职院校更是要抓住这一有力教育资源,通过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活动、校园交流、国学经典来丰富广大高职院校师生的日常生活,在打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的同时与时俱进的激发广大高职学生的探索欲望与求知欲望,真正的将优秀文化传统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会贯通。

4 结论

综上而言,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做好的,它不仅自身具有较强的历史意义,同时也会从一个侧面来提升广大高职院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因此对于这项工作而言必须要以一种系统化、长期化的态势来开展,在高职院校各个部门的齐心协力下寻找到各种多元化的实践渠道,通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与传统文化实践教育高度融合的方式来实现现代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不断提升全员的文化修养与综合素质,最终实现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打造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中华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