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心理委员培养途径新探

2019-12-26李杉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委员心理学院校

李杉杉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学生处,安徽合肥 230601)

心理委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已经从理念走向实践。[1]我院从2009年开始成立心理委员制度,心理委员可以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倚靠力量,从心理委员制度建立伊始,学校始终把心理委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当成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重要工作内容。也逐渐意识到心理委员不同于一般的学生干部,心理委员是在班级中通过自我推荐、同学选举、辅导员审核、心理教育机构考评产生的为班级、寝室同学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相关帮助的学生干部。[2]但目前从我院业已完成的九期心理委员上岗培训,培养超过2000名的心理委员来看,培养效果还不够理想,心理委员起到的教育作用还不够明显,心理委员的职能发挥还不够到位。本文将围绕“抓核心,重实践”,从心理委员朴实精神的培养与教育方式的改善来提高心理委员培养水平,从而探索培养合格心理委员的新途径。

1 目前高职心理委员的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在高职院校中设立心理委员首先必须明确的本质上与本科院校并无差别。心理委员相对于其他岗位的学生干部来说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如果不经过系统培训与较长时间的工作实践很难发挥其重要价值。高职院校现已普遍接受了心理委员是学生干部中的一员的理念,但是往往心理委员被认为是挂名干部,学生们并不清楚心理委员做的工作是什么,心理委员自己除了参加过心理委员培训,接受过心理委员考核之外基本就完成了任务,大二大三处于归隐状态。因此高职院校的心理委员作用发挥有限,难以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

首先,由于高职院校学习年限比本科本就少一年,加之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在管理上更倾向于重一年级新生而轻二三年级老生,所以老生班心理委员能深入班级、潜心从事班级心理服务工作的机会就少。大一时学校管理严,活动多,大一学生在校期间通常都是在班级活动,心理委员可以通过全班同上班会、固定教室晚自习和寝室要晚间查寝等方式了解班级同学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同学。等升入大二大三年级时可能学生本身就变得较为分散,有找工作实习、有攻读专升本课程和其他诸如创业、忙于学生会、学生社团等活动,心理委员可能自身也有较多事务需要花时间去完成,可能不能及时掌握班级所有同学的心理动向,延误了反映同学心理状况的时机。因此高职学生的心理委员工作具有间断性强,持续性弱的特点。

其次,心理委员的选拔机制并不严格。心理委员的选拔通常在新生班级班干竞选时进行。由于大多数学生对心理委员的岗位并不了解,参与竞争的人也不多,往往就通过一场动人的演讲或承诺热忱为同学服务就当上了,这样选出的心理委员是否具备良好素质结果可想而知。要选出适合从事心理委员工作的人员,需要对人生观价值观进行考核,还需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等,也就是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要相当过硬才可以担任。然而在实际的心理委员队伍中却存在与此相反的情况,有些学生感觉自己存在心理问题,想隐瞒病史或者获取心理资源改善心理障碍的状况,但是心理委员并非是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心理委员的服务对象是班级里所有的同学,所以这些学生的出发点就出了偏差,也会影响心理委员观察同学心理情况的客观立场。

再次,心理委员的具体工作内容难以量化和统一管理。由于心理委员分属不同的院系,各院系间分管心理委员的部门和机构都不尽相同,管理机制还不够统一和完善,难免出现心理委员工作实效的差别。另外各院系对学生管理的方式也不一样,心理委员即使反映了一些异常心理学生的情况,也未必能得到院系的支持和关注,甚至可能会影响了心理委员的工作热情,冲击了心理委员的工作积极性。

2 “抓核心”从最朴实的思想着手,培养心理委员的实干和踏实作风

心理委员作为一名具备良好业务素质、为人开朗热情又有耐心、恒心且坚持不懈坚守在困难岗位的学生干部,对于高职院校中正值青春年少、活泼好动的青年学生来说并非易事。高职生又具有基础弱、年限短和事务杂的特点,心理委员的培养过程较之本科院校应更加精简、务实与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首先让学生明白心理学最初是从哲学中分化而来的,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目前在校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零零后,这一代人与之前的90后95后相比,心思更加缜密,社会经历更为复杂,与老师的代沟更加明显 ,加之社会风气的转变,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状况的普遍优越,使更多的孩子在富裕的生活氛围中迷失自我,贪图享乐,不懂得吃苦,很多大学生受到家庭过度宠溺导致大学生们目中无人、不讲礼数,恣意妄为、缺乏自制的行为,心理委员必须具备正确的三观,明白心理工作的助人本质、能够承受心理压力,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等。如果本身没有良好心理素质,很难胜任心理委员的工作。

其次,“抓核心”应与大学生的爱党爱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密切相连。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统一精神力量形成的核心推动力,核心价值观引导并教育高校学生干部,使他们能够更深入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核,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理想信念。[3]

零零后大学生是在特殊历史阶段——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社会上出现的很多负面思想与现象,加重了学生的功利意识,扭曲了学生的价值取向。在不断涌现的新生事物所带来的新价值观念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中很多学生模糊了政治信仰,在多元化的价值面前备感困惑、迷茫与各种疑问,从而产生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历程中的心理困惑,而大学生自身生活经历尚浅、思维力量有限,还有人际交往、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如果不能培养我们的心理委员对事物进行是非判断,不能看清表面现象背后的实质,空谈心理学理论,只注重描绘心理学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前景,单方面强调心理疾病并不可怕,看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是一种自省状态下追求美好生活的方式等,未必能把心理学的重要性或者心理咨询的实质意义投入到学生心里去,流于形式的长篇大论、教科书般的说教会让学生感觉心理知识是成功学或者心灵鸡汤的翻版,加之高职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不高、过于深奥晦涩的内容易引起他们反感,所以需要精简培训内容,放弃“假大空”,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入手,从最易引起学生关注的学习和生活、交友与就业、恋爱与失恋等问题着眼,根据高职大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运用心理学原理来分析心理案例,要体现心理学中的独到观点与人文精神,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学确实是为人服务的,如果我能通过做心理委员既帮助了同学,又维护了自身的心理健康,还能将为人类造福的心理学知识传播给更多需要的人何乐而不为呢。

3 “重实践”提倡转变心理委员培训的教育方式,把“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高职院校一贯要求学生强化职业技能,在心理委员培训上也必须符合高职学院的特点。但在当今这个遍布网络、信息发达的社会什么样的培训形式更适合当代大学生去接受,是一项令人深思的话题。为了适应时代特点,为了让新生心理委员们主动投入学习心理学与心理咨询的热潮,靠讲课,展示PPT,写培训总结,甚至再组织几个团体心理辅导,就可以使心理委员培训达到专业的标准,心理委员可以保质保量地上岗,学校、院系和班级对于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意见就可以较好地协调吗?对于非心理专业、心理学知识较少,对老师比较毕恭毕敬的80后、90后和95后大学生来说,心理委员确实是一个新生事物,他们存有好奇心,有部分学生觉得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等他们对于心理委员培训是接受的,欣喜的;而当今零零后是与手机相伴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络就是他们每天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网络和信息化带给他们的是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资讯和碎片化知识,没人能离得开网络生活。学生们早已学会计算时间成本,他们的自我选择能力越来越强,很快就能分辨出自己是不是对某件事情感兴趣。因此为了使心理委员培训的初衷得以实现,即每个想成为心理委员的学生是自愿做心理委员,喜欢带给别人心理帮助,真心付出,无私奉献,那就应该让心理委员自己走进这个世界,做让他们自己感到欣喜的事,从而使心理学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学问,而是有血有肉,充满人间真情,展示人间大爱的真善美的学问。

比如笔者曾当过某所高职院校的心理协会指导老师,我们学生最爱的一项心理的活动就是到自闭症幼儿园做志愿者,给5-10岁的自闭症孩子们喂饭、陪他们玩游戏,带领他们外出散心,和他们手牵手地共乘公交车,以及促膝谈心陪伴等等,虽然社会上的很多人对特殊人群——比如说自闭症患者始终无法理解和接受,但是孩子们的心灵却是相通的,每年有很多学生就是因为想和自闭症小朋友做朋友,想为他们做一点事情而加入心协,如果心理委员也可借鉴此类方法来教育,那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最想看到的场景。

零零后大学生是今后高职院校需要研究的最重大课题,零零后的心理历程、喜怒哀乐值得我们去关注,今后会选拔出优秀的心理委员除表彰外更多的奖励来激励他们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从而打造一个高素质的心理委员干部队伍,扩大在同学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发展。

猜你喜欢

委员心理学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如何开展工作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代表、委员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