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2019-12-26刘红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政课理论课思政

刘红敏

(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受飞速发展的信息科学技术和不断深层转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影响,90后、00后的大学生思维、意识、行为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同时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导致学生层次多样化,使得现阶段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势不容乐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加深入地探讨和研究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真正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毕业难忘,终身受益的课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1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困境

1.1 思政课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首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队伍具有结构不太合理、总体理论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理论功底不扎实等问题。并且扩招后学校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教学任务加大,很多教师忙于教学、疲于奔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继续进行学习。而近年来思政课教材内容不断出现调整,同时高校使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大多注重理论知识的全面性以及完整性,教材的涵盖面很广。[2]教材内容抽象,与学生实际贴近较少。[3]部分教师特别是新教师上课时对时代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不够,无法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往往照本宣科,从而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

1.2 学生基础差别较大,学习积极性不高,排斥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到来,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导致学生层次多样化,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下降,参差不齐,学习基础差别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学生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主要体现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需求度偏低、信任度偏低、兴趣度偏低。[4]学生中普遍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用论”思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主观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排斥心理,出现严重的为了考勤而上课,为了考试而学习的现状。

1.3 实践教学开展不够深入和到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大部分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都只将眼光放在理论教学上,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5]教师进行教学时,出于安全和经费等原因,要么根本不开展实践教学,即使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开展也不够深入和到位,模式较单一,很多实践课都只能局限于在校园或网络上进行调查,学生通过有限的社会调查形式所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且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内化,根本不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也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1.4 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在课程改革前,思政课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主要强调期末考试成绩。很多学生上课不听讲,处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况,学生并没有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而到期末考试时,学生只要复习一下书本内容就能考试合格,取得学分。这样做的结果,不能真正达到高校开设思政课的真正教学目标。虽然近来两年进行了学业评价体系的改革,但是由于上课班级人数多等原因,很多评价环节都只是流于形式,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学生通过其他评价环节收获不大。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出路

2.1 提高思政课教师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中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因此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夯实理论基础。其次,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还取决于教师的科研水平。[6]加强学术研究,既利于教师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又利于以科研促教学。[7]因此思政课教师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要加强科学研究,努力提升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并善于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

2.2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互动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对教学有效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一直都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和重点。[8]继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要敢于打破传统的主要使用讲授法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善于运用问答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增加难点、热点问题讨论、增加案例分析,使课堂生动有趣,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沟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过去“要我学”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

2.3 整合、挖掘、拓展课程资源,克服照本宣科

教材作为思政课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基础,而教学活动是一种再创造活动,不能照本宣科。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和拓展。首先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在此基础上,需要整合教学内容体系,善于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实行系统教学和专题教学相结合。其次,要具有课程开发意识,不能只做课程执行者,而应该成为课程研究开发者。特别是要充分挖掘地方课程资源,拓展和丰富课程内容。地方资源取之便捷,可信度高,结合紧密,这样的一些特性决定了它可以作为现实资源在教学中充分运用。[9]

2.4 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混合式教学

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构建网上思政课教学阵地,制作电子教学课件,设置教学重点、要点、资料查询、自主测试等功能,教师课堂上主要对学习重难点和疑难问题进行讲解和答疑。同时思政课教师应选择合适的网络空间如QQ群、贴吧、微博、博客、微信等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分清真伪,使“网上”和“网下”两种教育有机结合,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具体思想问题。[10]

2.5 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转变学生对理论学习有效性认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学用结合的教学成效。[11]

2.5.1 开展社会调查

根据所学理论,并结合现实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指导学生到校外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增强学生对这些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兴趣,并使他们通过调查主动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以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5.2 开展学生讲思政课活动

思政课有一个最大的困境在于学生既不愿意听老师讲思政课,又要求思政课教师有较高讲课水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师生互换角色,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讲思政课。学生为了讲好思政课,主动学习相关思政课知识,查阅相关资料,撰写教案并制作PPT进行授课,通过学生自己讲思政课,不仅使学生体会到要把思政课讲好,并不是很容易的,同时深化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识,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增强高校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2.5.3 其他实践活动

每门思政课都可以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适当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片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阅读书籍并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学习系列讲话、进行演讲比赛、辩论赛、演话剧、参加志愿活动、公益活动等。将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但也要把握好开展的度和质量问题,切忌使思政课泛活动化或泛娱乐化。

2.6 完善课程成绩评价机制,重视过程性评价

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更注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进行交流。

为了避免学生为分数而考试、为考试而学习的弊端,思政课课程中对学生的成绩评价要一改以往“一考定终身”的做法,实施“过程性评价”,提高平时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比例,可以至少提高到50%以上。制定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增加平时成绩构成环节和分值,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平时成绩中各门思政课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学生出勤、参与课堂讨论或课堂提问、组织辩论赛、演讲或话剧等活动、撰写读书报告、进行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平时作业、学生讲思政课等环节,各环节评分标准须细化,每个环节成绩有据可依,且具有可操作性。

猜你喜欢

政课理论课思政
新媒体视域下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路径探析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设立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