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与文学比较论

2019-12-26王姣姣麦合普拜木阿卜杜热合曼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受众文学文本

王姣姣 麦合普拜木·阿卜杜热合曼 白 鹤

(喀什大学人文学院,新疆喀什 844008)

新闻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大众获得信息最直接、最权威的传播媒介,承载着大众最忠诚的信任,人民对此报道的事实没有怀疑,并渴望通过新闻这种方式使自己的切身利益得到关怀,可以说,在某一方面也表现出大众对社会以及国家工作的关注;文学是一门很复杂,广延性极强的学科,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从各个角度反映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更是通过一个事件反映社会与时代,它根植于生活,体现人民的意志,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新闻与文学是推动我国传播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两者有其独特魅力,更是相互辉映。新闻的使命是传播信息,文学的使命是记录故事,它们在本质上虽有不同,却也可以相互借鉴,促进彼此的发展。

1 不同的真实与相通的理性

新闻与生俱来的特点是:真实和新鲜,李良荣教授说:“由此而延伸出新闻报道上的迅速及时。[1]”张浩对此进行补充:新闻具有实证性、广泛性、开放性和变动性[2];文学的特点并不是确定性定义,童庆炳教授认为:(一)文学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缠绕在一起;(二)文学具有话语蕴藉性。[3]

1.1 新闻的绝对真实与文学的相对真实

新闻人总在强调,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只有它真实了,才可以引导人民大众正确的认识世界,更好的把握世界,这关乎到一个国家人民的整体认知观以及寻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新闻追求纯粹的真实,不能虚构与想象,只是一板一眼的向观众呈现这样一个事实,采访或者记录中不要求带有个人情怀,这就构成了新闻描述的客观平实不修饰,用事件本身去折射它所蕴含的感情,这个感情中有当事人的,记者的或许还有撰稿人的感情,但无论怎样的感情也不会很重要,因为新闻很大程度上在乎是否真实,是否传达了心声。新闻是纯粹的真实,它没有特别指向性的功利性可言,并不为某种可以贿赂的利益服务,它正面面向人民,不失偏颇。

文学并不要求一定真实,虚构与想象反而是创作手法,体现作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才能引起大众的兴趣,不仅作者可以想象,读者也可以想象,给足了读者自我创造的空间,而且读者会从作者的文字中体会到作者并没有直白表达出来的感情,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认识,这就是文学情感性的喷发和话语蕴藉性的含义深长。但是,并不意味文学不一样,它是直接的无功利性与间接的功利性缠绕,直接无功利性是无论在创作过程还是欣赏过程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得到现实的利益,从审美角度出发,文学还是一种美,要以淡泊宁静之心对待,给人精神世界的陶冶,并不是为了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但是郭沫若说:“我承认一切艺术,虽然貌似无用,然而有大用存焉[4]。”隐含地说出了文学的间接功利性,文学可以反映社会生活,可以成为时代变动中的人的指路明灯,更可以以一种明确的呼唤之风掀起社会的大思潮。

1.2 相通的理性

新闻真实到极致,或许就成为了理性,新闻让人明白什么应该弘扬,什么应该抵制,给予大众最基础的价值观判断,让人们对某一种社会现象在新闻的框架下不会出现偏差的认识;文学同样需要理性,在文学的创作过程中,作者需要了解时代的氛围,要分析素材,构思作品的人物、情节以及各种关系,要思考到读者的反应,以及这部作品对于时代和社会的意义,这都需要理性的参与。

理性存在于新闻与文学中,需要特定的因素去激发,它们本身不具有理性,借助一定的表达方式出现后就具有了理性的指导意义,但是理性的指向不一致,新闻指向观众,旨在让观众明白;文学指向作者,偏重主观化,为读者提供再创造机会。

2 文本结构的相通

新闻结构,指消息的谋篇布局,通常分为“倒金字塔式”结构、“金字塔”式结构与散文式结构三类,而结构对新闻的要求是:(1)必须简洁明快(2)必须突出重点[5],因此,新闻中最常用的是“倒金字塔式”结构,这与文学作品创作手法的倒叙有异曲同工之妙;文学作品创作中的倒叙就是作者选择这种方式将故事呈现给读者的顺序。

2.1 新闻中的“倒金字塔”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8年4月19日电:解放军东南沿海昼夜实弹演练 直升机低空掠海突防:4月18日,我陆军航空兵部队在东南沿海举行跨昼夜海上实弹射击演练。多型武装直升机密切配合,高效协同,全面检验陆航部队海上全天候作战能力,演练今晚23点后结束①。……此后是一连串的事件发生顺序描述:18日演练时飞机配置、射击要求及夜幕降临后的突防打击情况。这则新闻的标题以及第一段就已经为我们说明了本篇报道的关注点,也让我们一目了然本篇新闻的目的。这样的结构,是按照事件重要性递减的顺序安排的,把最重要、最吸引大众的新闻事实放在消息的最前面,将次重要的事实和次要的事实在后面展开,省略了笔者在编写过程中的繁复,有利于记者记忆,读者把握要点,编者便于编辑,就算是删减也不会影响新闻的完整性。

2.2 文学作品中的倒叙

鲁迅的《少年闰土》开头描写的是一个少年在瓜田里捕猹的场面,接着交代主人公,其次是作者与主人公的相识、相交、相伴与相离的过程,这样的叙述结构也是倒叙,通过作者这样的结构设计,我们可以在开始时深刻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仿佛置身现场,用温柔俏皮的笔法描写捕猹的场景,我们的想象会跟着作者的描绘走进文中,随着作者的叙述走回作者的童年,与作者一同回忆,因为文学作品不是新闻,所以不需要刻意地追求简洁,只是运用一定手法将感情以及事物事件表达出来即可(这也是文学比新闻更容易吸引人的地方),但文学中一般不存在哪个事件是重要与次重要还是次要,而是随作者对于文章的把握,认为什么应该突出、为什么突出来决定。

对于写作者来说,新闻与文学只是将认为重要的、首先需要表达的东西最先写出来,根据笔者与作者的叙述认知,在之后的文本中将剩余部分一一表现,这是新闻与文本可以相通的方面。

2.3 相通结构的相似作用

新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与文学作品的倒叙手法都对文本的传播产生一定影响。受众与读者的关注点都是文本能否在第一时间吸引眼球,是否会引起情感共鸣,如果第一时间抓住人心,才会有受众或读者细心走进文本,加深体会,从而成为传播的起源,受众或者读者会在潜移默化中将吸收到的信息传播出去,传播范围扩大之后,就会形成社会效应,引起大众的普遍关注,在这里,我们都在意新闻和文本的正面传播效果,也就是正确积极的思想,以此促进个人及社会的正面发展。

3 语言的不同

新闻语言,是指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特点是:(1)准确、简洁、鲜明、生动(2)新闻语言要有时代感(3)新闻语言要有不同的风格(4)“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6];文学语言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文学文本是文学创造成果的标志,其特点是:(1)形象性,这是最首要、最根本的特点(2)模糊性(3)表情性,文学创作是一种高情感活动,其语言必定会表现出丰富的感情(4)蕴含性,指拥有特殊而无限的意味,表现文本的各种感情。

3.1 语言准确性的不同

新闻的语言要准确,要与客观事物之间高度吻合,不能过分地夸张和缩小,所表现出来对事物的判断力要尽可能地准确,不带有主观臆断,要以“白描”的手法刻画新闻现实,而文学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与之相对,文学的语言并不刻意地追求与客观事实吻合,它可以夸张、想象甚至虚构,蕴含着丰富的意义。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充满了明显的夸张,以此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河热爱、赞美的感情,也表现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这种夸张并无错,新闻若夸张,则会失去它的真实,与人民意愿背离,自然不会取得人民的信任。

这与文学的模糊性也是不同,新闻要求与客观事实符合,要在整体上宣传一种正确积极的不偏离事实的观念,它的语言一定要准确、明白、坦诚,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给观众造成隐含的歪曲意义,而文学的模糊性也没有违背伦理道德和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只不过在创作手法的应用上丰富多彩。模糊性是指人对现实的审美呈现一种不确定的意识状态,带有含混而朦胧的特点,以至于作者很难用清晰的语言解释清楚[7]。比如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全作品留给读者很大的困惑:语言的模糊,主题的不明,以及感情的空白,正如“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即使所有学者都对它进行分析解剖,以自认为正确的理论及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可是等待戈多的实际意义,以及等待的到底是什么?至今仍有争论,等待的是自由、平等,还是财富、爱情?谁也不能有准确而肯定的答案。

3.2 语言简洁性的不同

就新闻的简洁性来说,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化社会中,大众接受信息的时间有限,新闻作为权威媒介,它应该在短时间内让大众了解到社会中发生的事情,因此必定要简洁,不需要赘叙;文学语言中的不简洁并不一定是语病,有的文本中使用多次或者不同手法的反复,肯定是为了强调主题或者感情。比如鲁迅的《野草 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综合认为,鲁迅先生之所以这样写,是要表达一种寂寞感情,这样的写法是对寂寞的强调,突出主题,也表达了语言文字的美感与想象空间。如果按照新闻的标准,这必定是繁琐,若写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这就失去了文学作品的美感,显得突兀,单调。

4 表现风格的不同

新闻语言的风格(1)取决于人物报道中被采访者的语言个性(2)取决于新闻事件本身的基调[8];文学语言的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1)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2)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9]。

这是新闻与文学语言最大的不同,我们可以分为两方面来说。

第一、以新闻中的人物报道为例,其语言风格与所报道的人有极大关系,比如著名记者穆青的人物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因为采访的对象是农民,他的话语朴实、明快、简短、生动,有时还很幽默,也有不可避免的口语[10],没有修饰语,整篇报道极度贴切我们所追求的新闻的真实性,不用华丽词藻堆砌,只是“白描”式的叙述,记者只是搬运工,将人物的话语整理出来,不添加任何虚伪成分,也不表达记者的主观态度以及感情,所以这篇报道呈现给我们的是没有第二人参与的消息,我们是第一阅读人,也是第一个与被采访者产生情感共鸣的人,从此篇报道中,我们会有深刻感受,农民的话语是面向广大观众的,有种与被采访人面对面交流与倾听的亲近感,但是,我们却没有想象的空间,去自我勾画采访场景以及记者的经历,只是直接看到全部现实,此外,如果只是通过对事实白描的刻画,换了另外一个记者,他或许也会写出这样的报道,我们无法从文本判断作者是谁,没有独特性,即笔者个人的风格;而文学风格侧重说作者本人的创作风格,而风格中最重要的是作者的创作个性,这是作者的主观个性与客观事实结合,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审美追求。我们举一实例来说明:“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②?”这句话有着深切的悲痛,揭示了“猛士精神”的内涵,热情讴歌了“猛士”的伟大与崇高,真正的猛士是那些为了祖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奉献生命的革命先驱,这中间包含着对革命者的尊敬。读完这样沉重深思的句子,我们以理性头脑分析,这段文字有修饰,在我们脑海中会迅速勾勒出一个声嘶力竭呐喊的主人公,经历者,甚至迫切想要了解到底经历了什么,与之产生共鸣的同时,必定会想到这就是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潜藏在我们认知世界中最大众化也最容易接受的鲁迅风格:严峻犀利,凝练机警。鲁迅处在白色恐怖的严酷环境中,需要不停地更换笔名来写作,但不少读者还是一眼就能看出作者是谁,因此,因为鲁迅先生的“汁墨当血,笔当枪”,我们才会有“闻香识人”的判断。

简单总结就是:新闻的语言文本真诚切实,能够让新闻第一时间与观众见面,少去修饰与添加,直白的将所有现实呈现在观众眼前,加之文本的真实性掩盖了笔者的个人感情,无法得知出于谁手中,这就是新闻语言风格取决于被采访者的语言风格以及新闻的整体风格:文学语言文本会有修饰和添加,掺杂了作者的感受,读者是感情的第二参与者,同样产生情感交流,同时判断出整篇文章在作者笔下体现了怎样的风格(其实是作者本人的风格),这是文学语言在作品的有机整体中体现出来的作者的艺术独创性。

第二、不管是新闻还是文学,都需要文本来呈现最终创作结果。新闻的文本语言还取决于新闻事件本身的基调,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新闻事实,基调不同,例如有的新闻题材严肃,有的新闻题材活泼,有的新闻题材平实,有的新闻题材欢快等,在确定了报道题材基调的时候,也就确定了撰写这篇报道时的新闻语言风格[11];文学文本的风格呈现还取决于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语言本身是未经使用的素材整体,经过作家之手在作品中使用成活的言语,并且带有感情色调,从而体现文本的风格特征;还有,在恰当的文体中才能呈现出作家的创作风格,汪曾祺说:“一个作家形成自己的风格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模仿;二、摆脱;三、自成一家。风格,往往是因为所写的题材不同而有差异,或抒情或犀利批判,。但是又看得出还是一个人的手笔,一方面,文备众体;另一方面,又自成一家[12]。”这是一个作家成长成熟的过程:开始时师从前辈进行效仿,在磨练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基点,发挥个性,用心用情体验,形成自己的语体,在感悟中走向与客观现实的统一,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通过创作文本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文学文本与新闻文本对于事件的捕捉程度不同,新闻是力求真实,借助记者的手刻白的表现事实,文学不全部来自于事实,更多的是作者的创造与加工,以作者独特的风格来体现作者想要表达的事实。

5 接受者的相通与不同

新闻中的接收者有明确的定义与称呼——受众,这是个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它由原始的演讲的听众、戏剧的观众一词演化而来,在传播学上,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收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13]。文学的接收者指与作者,作品,世界共同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

5.1 接受者的相通

新闻中受众的特点;(1)广泛性(2)混杂性(3)隐蔽性[14],仔细来说,广泛性是指新闻媒介的传播范围广,接受的人群多,不分年龄、性别、职业等 ,全球观众都可以在银屏前观看奥运会;混杂性指观众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如身份、地位的悬殊,贫富的差别、文化教育程度、他们价值观念的不同等,都会造成他们兴趣爱好和信息需求的不同;隐蔽性是指媒体与受众没有直接见面,很难确定具体的受众的个体特征。

文学活动的读者没有具体的特点,文学活动不只是作者的创作活动,还应该包括文学读者进行阅读鉴赏的活动,只有经过读者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新闻也是如此。

受众与读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大众传媒的接受者,或许可以用新闻受众的定义来规范读者。

5.2 接受者对被接受者的决定作用相通

新闻的受众对新闻媒介有决定性影响,(1)受众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2)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3)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15]。而文学的读者位置较特殊,它处于作品与世界之间,读者通过作品了解作者的思想,了解作品中的世态人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产生共鸣,以此使作品回归现实世界,变得有温度,读者也通过作品与作者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读者决定着作者的创作方向和价值取向,决定着作者的写作内容。

随着历史的发展,处于社会变化和时代进步新时期的受众和读者,他们呈现出不同的需求,不管是新闻媒介还是文学作品,都应该及时把握受众和读者的心理需求和现实需求,生产出符合大众的文化。

5.3 文学独特的再创造性

新闻的受众和文学的读者有一点不同,基于对信息的接受参与,受众只是通过新闻了解到事实,新闻的特点制约受众的思维,无法拥有空间进行自我想象与生发,归根结底是因为受众参与只是抒发自身的感慨,而无法改变新闻的事实,也就是无法改变自己思维中对于新闻事实的定性认识;文学的读者在阅读作者的文本后,思维并没有受到牵制,他拥有独立的空间进行想象与联想,对于作者来说,作品是唯一,但是对于读者来说,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是文学中读者的再创造性。

6 价值追求

“党和人民的喉舌”这一特性决定了我国新闻事业的特殊任务和追求[16],文学更多的偏向审美的追求:真、善、美,但两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下,有趋近的目标。

首先,新闻受政治的领导,更加强化了新闻必须要真实,要面向世界,面向国家,面向人民,不能有丝毫的虚假,也要成为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传达党和国家的政策路线,也要反映人民的意愿,为人民代言,真诚庄严;文学的“真”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基础,是文学的生命,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曾经基于创作经验断言:“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因此,“真实性”是衡量文学创造成就的首要标准,是一切优秀作品的共同价值追求及审美品格[17]。但是真实性指的是艺术的真实,即超越生活的真实,在假定性的场景中,揭示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反映人民的真实生活,好的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应该以弘扬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正确风尚为旨归。

其次,新闻与文学要宣扬正确积极的三观,以正确的舆论引领大众,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追求“向善,向美”,以风向标的姿态带领全民,促进社会前进,追求美好的生活、事物、情操和理想,拒斥丑恶、腐朽、阴暗的事物,积极的文学作品与新闻作品,以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整体的人生幸福为价值标准。

7 结语

新闻和文学都是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大众传媒,它们承担着引领社会走向的重大责任,应当在注重自身进步发展的同时,兼顾促进彼此成熟的责任,既不要求新闻文学化,也不要求文学新闻化,而是两者在发展的节奏中,坚持自身的优点,趋向完善,为处在快速发展中的国家提供积极动力。

注释

① 此新闻参考自2018年4月1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在腾讯新闻上的时事新闻。

② 鲁迅:《影的告别》,见钱理群王得后选编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4,第170页。

猜你喜欢

受众文学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我们需要文学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我与文学三十年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