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自然教育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9-12-26李东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0期
关键词:儿童日本学校

张 佳 李东辉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 116044)

1 关于自然教育定义的思考

近年来自然教育行业在我国迅速发展。据统计,2001年至2009年这些机构与学校的成立数量还在个位数徘徊,但在2010年后上升到两位数,此后不断增加,2015年跃升为64家,2018年这个数字持续增加[1]。

那么什么是自然教育呢?根据我国自然教育论坛发布的2018年度自然教育行业调查报告显示,行业或学界对于其定义暂无统一的界定,但大多数人认为自然教育是以有吸引力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尊重生命,建立生态的自然观,遵照自然规律行事,以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018年11月第五届全国教育论坛期间,论坛理事会在对《自然教育行业自律公约》的讨论修改过程中,将自然教育定义简化为“自然教育是在自然中实践的、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教育”[2]。此外,在学术界关于自然教育概念的探讨也寥寥无几,有学者认为自然教育是环境教育的一部分,应当通过自然体验活动使人们正确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爱护自然、维护生态环境。在日本,也有部分专家把自然教育当成环境教育的一部分进行研究。自然教育最早起源于西方,在美国自然教育是环境教育的前身之一。在西方有的学者将自然教育定义为“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事物、现象及过程的认知,目的是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尊重自然,从而形成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形态”[3]。

综合以上的观点,我认为自然教育首先是要抓住“自然”,其次注重个体教育,是自然和社会的双重结合。“自然”即要求受教育对象、场所以及目标要达到最原始状态,自然教育就是在自然的状态和环境中,让孩子通过学习及体验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尊重自然,提高自己的自主意识,尊重自然规律和生命。

2 自然教育的目标及历史发展

在自然教育中,一般会把受教育对象、场所、目的等进行“自然化”,如上所述使其都保持原始状态,这样才能坚持自然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意义。

2.1 受教育对象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自然教育机构服务人群比例最高的是中小学生(6—15岁),大约占总数的41%[4],原因在于这个年龄段是儿童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心理上、身体上都将通过自身学习和被动教育而获得成长,在这个阶段自然教育所带来的影响极为明显。所以说心智尚未成形的儿童有必要进行自然教育。

2.2 培养场所

自然教育的场所也极为重要。因为各个国家自然教育发展水平不一,所以开展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也大相径庭。但总得来说进行活动的场所大多集中于森林、农牧场、自然保护区等地方。在这些地区儿童能够充分感受到自然生命力的强大以及自然的感召力,这对他们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3 培养目的

就目前有关自然教育实践方面的研究来看,我国教育机构或自然学校提出的目标大多是改善儿童的“自然缺失症”,通过自然教育开发儿童天性,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比如刘钰莹(2019)对广州市6个儿童公园进行了调查,较为系统地探讨了以植物科普教育为主的自然教育的具体内容以及实现形式,相对完善的植物科普策略在广州的儿童公园得到落实[5],目的就在于使自然教育设施更好地为儿童服务,他们也能在公园游戏时接受更加细致的自然教育。

纵观教育目标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培养能力;二是提高社会竞争力。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也正因此出现。但是现在学校过分注重知识的学习,试图通过繁重的课业压力去提高儿童的社会竞争力,由于过度偏颇,致使孩子在成长阶段没有获得均衡发展,使他们逐渐丧失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导致儿童生活氛围相对比较压抑。我们经常会说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在我看来教育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即愉快教育。这一点在卢梭的著作《爱弥儿》中曾提及过,在《爱弥儿》中卢梭阐述了他一直以来提倡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在西方自然教育史上,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占有重要地位。它最早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说”。他认为“人的灵魂分为理性的灵魂和非理性的灵魂,非理性的灵魂又包括植物的灵魂和动物的灵魂,所以人的灵魂由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构成”[6],因此他认为教育应该效仿自然,不过度教育,不违背规律,充分且恰当地顺应受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这就是西方自然主义教育的开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意识到了“快乐”在教育中的意义,愉快教育思想被重新认识。同时,自然主义教育家们也极力反对堕入强制、暴力的经院主义教育方式,大力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愉快教育思想,之后在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下也得到新的发展。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也从新的角度阐述了愉快教育思想,他认为“愉快”是自然教育的内在意蕴,也是衡量儿童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指标[7]。卢梭设想的教育对象的生存环境十分乐观,即“儿童生长的环境必然是人性淳朴、互帮互助,要爱护儿童,同他们做游戏,让他们无时无刻地生活在快乐的童年之中”。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原则是“遵循自然”,方法是“在自然中进行”[8]。

但也有学者质疑其现实性,因为每个人的生存不单单是依靠自然,身处在社会大环境下,我们想要“自然”地发展其实是很困难的,现在的应试教育恰恰是与自然教育相对的,甚至违背了自然教育的一些原则。习惯了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儿童,一旦进入到自然教育环境会暴露许多问题。比如缺乏自主性、动手能力差、没有毅力等。但是在中国的大环境下,自然教育的目标不是要取代应试教育,而是成为应试教育的有利补充。生活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是每个人所必需的,应该平衡应试教育和自然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将自然与社会结合起来去进行教育和学习是我们所要要关注的课题。因此自然教育的目标应该通过自然的方式、手段使受教育内容内化,让儿童能够主动学习各种能力并关注自然,提高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3 日本自然教育发展历程与现状

2010年,中日公益伙伴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次以“自然学校”为主题的工作坊,之后也一直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持续对自然教育的共同探索。日本作为亚洲自然教育的领头者,经验丰富且形式多样,已经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教育体系。加之地理上的优势和文化的共同点,发展我国自然教育有必要学习日本的经验。

3.1 发展历程

日本的自然教育兴起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其前身是日本的野外教育(outdoor education)。初期采取露营的方式,以YMCA、YWCA、男童子军(boy scout)、女童子军(girl scout)这些青少年团体为中心。孩子们共同度过一段时间的集体生活,并在“非日常的自然”空间中进行各种活动。比如徒步、游泳等身体活动,利用树木的花和果实进行艺术创作及野外表演等。晚上还举办篝火晚会、夜骑等活动。1961年日本制定的《体育振兴法》中将体育准定位于“野外活动”。野外教育活动分为两个群体,一个是战胜自然、偏向于冒险型的户外运动(out sports),另一个是原本的YMCA、YWCA这些青少年团体。2001年,文部科学省合并成立的同时,两个群体也进行了合并,其中“国立青年之家”、“少年自然之家”等青少年教育设施成为野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实践场所。

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成为经济高度繁荣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也是经济高速增长的“いざなぎ景気(伊奘诺景气)”时期。随着都市化发展人与自然日益远离,公寓化的居住条件以及电视的普及也剥夺了儿童与自然接触,同时与周围人交往的机会也大大减少。有人曾经描绘在这种环境下的现代儿童表现出来的三无主义:即对周围一切事物无兴趣、无感动、无气力。这充分说明现代生活对儿童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1990年后,人们逐渐意识到儿童“生存力”养成的重要性,自然所持有的人类塑造力的自然体验活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认识到在野外的儿童的游戏活动能够提高其想象力和协调性,促使孩子身心发展。另外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孩子通过自然游戏使五感充分接触自然界,在森林中学习生态循环并了解如何与自然相处。虽然类型、目的不同,但这个时期以自然和教育为主题的活动整体增多。自然学校也逐渐成立,成为日本自然教育的主体。最早成立的三家自然学校是Whole Earth自然学校、国际自然大学校,KEEP协会的环境教育事业部,现在已经成为日本自然教育的主力军。

日本自然教育的全国性、区域性网络构建完善,也推动了自然学校的发展。1987年,第一届“清里论坛”在日本山梨县举办,拉开了日本自然体验型环境教育的序幕。此后每年秋天在清里举办一次论坛,每举办五届,将论坛内容整理形成日本环境教育现状报告。1992年,清里论坛改名为清理会议,并设立机构,命名为“日本环境教育论坛”(简称JEEF)。1996年2月,JEEF在东京主办了名为“自然学校宣言”的研讨会,来自国内外300多名代表与会演讲、讨论,自然学校一词从这次会议开始获得社会认知。1990年成立的“日本环境教育学会”、1997年“日本野外教育学会”(JOES)、2000年的“自然体验活动推进协议会”(CONE)、2007年的“日本生态游中心”、2008年成立的“森林幼儿园全国网络联盟”等都推动了日本自然学校网络会议网的逐步扩大[9]。

3.2 发展现状

2018年末,Whole Earth自然学校获得第二十四届日韩国际环境奖,可见自然学校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极大的作用力。但是,在当今社会问题频发的日本,自然学校已经不仅仅止步于单纯的环境教育方面了,也承担了其应有的社会责任。随着日本人结婚年龄的增高,少子老龄问题突出,在乡村年轻人流失,造成了严重的人口空洞问题。日本的3700多所自然教育机构中,很多位于较为偏远的山村地区。这些机构为了解决乡村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通过开展自然体验活动创造价值,比如进行灾害救援、生态旅行、企业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支援等。

日本自然教育自上世纪末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年左右,主要的实践模式是以“自然学校+社会+社区”为中心[10],还有一些环保教育中心,比如日本自然保护协会、日本Naturalist协会所、日本野鸟会等。活动形式现在也比较统一,以营队活动、生态旅行、城市公园、农牧场、环境教育设施为主。根据第二届“自然学校宣言”研讨会发表结果,在100多项调查中,各个学校活动主题有很大变化,“地方振兴”首次名列第一,这说明在面对区域性衰退问题时,自然学校逐渐承担起应有责任,活动方式场所以及内容都有所改变,体现了其社会性与今后的发展趋势[11]。

4 日本的自然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2014年1月12日,深圳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自然学校——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相比日本晚了大约50年,由于起步较晚,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2018年发布的针对我国398家自然教育机构和自然教育行业从业人员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自然教育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33%)、经费(18%)和市场(17%)等问题,与2016年的调查结果比较,缺少行业规范和社会认同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

4.1 树立权威的行业规范是基本保障

在日本的自然教育行业中,统一的组织与规划是自发展之初就已存在的。如早期成立的清里论坛(现称清里会议)、日本环境教育论坛等。通过这些团体,对自然教育抱有兴趣的人们有了交流的环境,共同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极大推动自然教育的发展。同时,统一的行业标准也随之确立,这使后来兴起的整个行业趋于规范化。并且日本自然教育机构多设立于山区、农村这些接近自然的地方,带有一部分公益性质,规模很小,有些机构甚至只有一两名工作人员,这就比较符合自然教育的初衷——使人们融入自然,回归本真。

中国自然教育机构很多是在大城市,因为市场、消费能力等原因,北上广等地居多。机构服务人群以小学生为主,一般在周末或节假日开展项目和活动,多安排在远离市区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场所偏远且较为分散。并且根据调查报告给出的结果,自然教育机构所面临最大的挑战是课程研发方面。由于中国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很多机构在没有完整的策划、课程水平低下等情况下就接收学员,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使整个行业都受到负面影响。因此,在面对中国目前鱼龙混杂的自然教育市场,树立权威的行业规范是开展自然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机构需要从课程、场所到人员配置等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开展的活动具有充分的教育意义,也能促使自然教育在中国稳健地成长。

4.2 结合社会实际,加强城市公园的建设利用

随着越来越多自然学校的建立,自然教育这个概念也被更多人所了解。但在实行应试教育的中国,作素质教育之一的自然教育仍然没有收到应有的重视。最近,“996”一词热度极高,也被称为“996”现象,这是互联网企业加班的代名词,即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平时工作时间长,甚至周末也要加班,缺少可自由支配时间。也就是说当代年轻人进入社会后所要面对的压力在不断增大,家长们的担忧也随之增多。比起成年人的“996”,现在的中小学生们更多的是“696”,甚至是“697”。因此,自然教育并不能轻易地在中国打开市场,让家长们摒弃固化的思想,接受开放式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公园所发挥的作用已不可忽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当前中国自然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还有经费问题。结合这一情况,城市公园的建设利用极大地缓解了这一难题,同时也可以增强市民对自然教育认同感。自然教育机构租借或是社区组织,在城市公园中开展一些公益性或营利性小的项目活动,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其中,一定程度上解决经费紧张问题,也为自然教育进行了宣传,提升认同感。在日本从城市公园到自然公园,都广泛地发挥其教育功能。比如位于东京都目黑区的中目黑公园会面向周边居民定期举办有关自然的志愿讲座、园艺讲座,通过接触、培育植物,让人们感知自然力;足立区的城市农业公园内设有常驻的解说员,充分展示有机农业的实践过程,体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这种细致周全、渗入生活的自然教育是中国所匮乏的,需要进一步探索。

4.3 重视自然教育,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注重人才培养

政府在自然教育发展过程中也极其重要。一方面是关于自然教育及行业的立法到目前为止仍不明确,大多是关于环境教育的立法,这就导致了对自然教育行业的监管缺失,难以有统一的市场运营标准。政府应扩大对自然教育行业的调查,根据目前出现的一些不恰当的市场行为采取措施,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保障整个市场有序发展。

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供资金的补助。日本的一些中小学校会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共同推动青少年体验活动[12]。例如与林业厅合作,开展“森林之子俱乐部活动推动工程”,儿童亲身体会保护森林的辛苦和森林对区域环境、文化形成所具有的紧密关系;与农林水产省合作设立“儿童长期自然体验村”,在农家等地进行一周或两周的住宿,开展自然体验、环境学习、农作物等勤劳体验和文体娱乐活动等。同时自然教育行业人才不足确实也是一大问题。目前几乎没有高效开设自然教育这一专业,自然教育行业从业人员占比最高的是管理学专业,大多数人所具备的自然教育相关专业能力是依靠实践锻炼总结,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因此,人才培养是提高自然教育水平的关键。

通过对日本自然教育现状的了解,对于突出问题的解决以及中国自然教育今后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 结语

通过自然教育,处于成长中的儿童可以与大自然亲密互动,深入地了解生态知识,养成环保意识,也可以释放他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培养意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一些自然体验项目需要儿童合作完成,比如制作植物解说表、种植花草树木、插秧、抬水等,极大地锻炼了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在接受自然教育后儿童的性格得到改善,对于一些行为的纠正和人格的塑造有可观的效果,能够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人。同时因为完善的自然教育体系,不仅是儿童成人也或多或少地接受自然教育的熏陶,为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身心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最近中国全面启动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垃圾分类工作,加大环保力度。但是在日本,垃圾分类早已成为家家户户的生活习惯,这也是自然教育不断推进的结果,可以说在日本,自然教育的作用力是十分明显的。与此相反,中国的自然教育历史较短,没有真正的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且很多机构急于求快或为了追求利益,照搬日本的模式,反而适得其反。我们应该结合社会实际,思考自然教育到底能为中国的儿童和社会做些什么、带来什么影响,才能推动自然教育及整个行业科学发展,使其成为实现儿童成长的必要内容之一。

猜你喜欢

儿童日本学校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留守儿童
学校推介
六一儿童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