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视野下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探析

2019-12-26钟家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0期
关键词:红色价值观核心

钟家全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 610225)

育人是高校的首要功能和价值所在。作为文化组织,说到底,高校是靠文化育人,即以文化人。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生产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就高校而言,校园网络文化是高校最大众化、最活跃、最具影响力、最受青年大学生喜爱的文化形态,它深刻改变着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深刻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精神世界。红色文化承载着深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原则、艰苦奋斗作风和勇于创新精神的文化内涵,天然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是高校育人的优质文化资源。因此,高校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用红色文化占领校园,以校园网传播红色文化,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高地,为高校以文化人提供优质文化资源。

1 用红色文化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以文化人的必然要求

大学的核心功能是育人,或者说为社会培养人才,大学的其他功能都是为之服务或者以之为基础的。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校长曾说过: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教学与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关注人的成长,促进人的发展。

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标志。文化的本质是“化人”,就是通过知识体系、机制规范、思想观念去教化、熏陶、影响、塑造和改造社会成员,使之能够有效地适应社会化环境和人际关系。大学是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文化的高等学府,文化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作为文化教育机构,说到底,高校最终是靠文化育人,即“以文化人”,就是通过文化来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的,高校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新,促使受教育者进行社会化、个性化和文明化,从而塑造出健全的人、完善的人。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文化,是高校完成社会赋予其立德树人使命的必由之路。

在高校育人过程中有无文化的介入和渗透,其结果大不一样;有什么样的文化介入和渗透,其结果也大不一样。在一定意义上,对高校而言,坚持和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便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的人才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不仅要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宽广的知识视野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更应该具有远大的社会理想、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必须社会主义性质的先进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20世纪60年代末,作为二十世纪的一项重大基础性科学发明——互联网诞生了。“互联网不仅是一种高新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它对于传统文化的生产、流通和传播、接受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促使传统文化生成模式的转型,而且网络自身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意蕴,构成了一种崭新的传承范式。”[1]网络技术的产生,信息高速公路的贯通和延伸,一种基于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崭新文化形态——网络文化登上了人类文化舞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普及和发展,知识分子聚集的高校校园成为我国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前沿阵地,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校园文化形态——校园网络文化。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6.8%。显然,校园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最受青年大学生喜爱的文化形态。作为对青年大学生影响最大的文化形态,校园网络文化极大地改变着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交往方式,深刻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

网络文化作为高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汇集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信息及其成果,这有利于我们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但是,网络文化具有强烈的两面性特征。网络的高度开放、匿名等特点,不可避免地导致网上内容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江泽民同志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这必然导致青年大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影响他们的成长成才。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必须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的优秀校园文化去滋养学生、影响学生、熏陶学生、改造学生,把青年大学生培养成党和人民放心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和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具有丰富的德育价值,是新时期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宝贵文化资源。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和发展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是我们治党治国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丢不得,丢了要吃大亏。”用红色文化占领校园网络阵地,以红色文化引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校园网打造成弘扬主旋律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

核心价值观,简单地说就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3]“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4]任何社会,只有当形成统一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的时候,才能使人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最大限度地保持一致。“对于每个政党、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组织,乃至每一个有机整体来说,其根本的立场和观点,其核心的价值观,都需要保持‘一’,这是它之所以赖以生存的根本;失掉这个‘一’,它们就会思想分裂,形成多重人格,就会失掉自己的价值和优势,最终会分崩离析,完全丧失自己的活力与生命”[4]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和56个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5]。

坚持和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灵魂。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是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培养什么样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6],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文化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需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价值追求。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抵御各种错误价值观和错误思想的侵蚀,才能为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持的文化基础和强大的精神支撑。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对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发生了深刻影响。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的那样,青少年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青年大学生思想观念上存在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在国际上,全球意识形态处于从未有过的大活跃、大碰撞、大交融,各种价值观相互冲突、渗透和融合。有学者指出,“网络文化与其说是丰富,毋宁说是混乱。”在网络空间里,各种带着不同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社会心理的文化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价值判断。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强势发展令它们不安,千方百计予以阻断。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影响中国的青年一代从来都是它们策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一切机会和手段,特别是利用它们占据优势的互联网,不遗余力地传输其思想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妄图使思想尚不成熟的青年大学生容易受其影响,迷失自我。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教化、引导、熏陶和影响,以此凝聚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追求,使其明辨是非、排除干扰、驱除杂念,坚定信仰,保证青年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正确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那样: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7]

网络既具有技术性工具性的属性,又具有思想文化性意识形态性的属性。这一双重属性,决定了高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使校园网络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广大师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文化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网络特点,创新引领方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上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使其转化为广大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首先,利用网络信息的多元性,增强引领的针对性。在开放的网络空间,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能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形成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在多元化的网络信息中,既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网络文化,高校应认真分析不同性质网络文化形成发展规律,有的放矢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导和整合复杂多元的网络文化。对那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网络文化,应当肯定和提倡;对于那些虽不先进但对社会不会造成危害的网络文化,应当开放包容,允许其存在并加以改造提升;对那些腐朽反动的网络文化,则应分析其形成的土壤和机理,坚决予以铲除。

其次,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增强引领的实效性。互动形式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介的一个显著特点。通过网络,不同地域的人可以就不同的主题进行讨论,体现出极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发展,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特点,多与青年大学生交流互动交流,通过互动交流凝聚力量,鼓舞斗志。通过互动交流增强引导的实效性,需要做到既讲究科学性、理论性、导向性,又注重趣味性、生动性、针对性;既讲究教育人、感化人,又注重提升人、愉悦人。总之,要使引领工作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单向灌输走向双向多向互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最后,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增强引领的多向性。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的思想观念形成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在传统社会中,人的社会化主要是在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播工具等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人们的思想观念是在比较封闭、单向的环境中形成的。而开放的网络使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处在更加开放、多向的环境中,家庭和学校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发展,应充分利用网络开放性的特点,从多个方向、多个角度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增强引领工作的多向性,既要在内容的全面性上下功夫,又要在手段方式的多样化上下功夫。总之,应通过多向性的引领,使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始终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营造的环境和氛围中,让青年大学生始终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影响。

3 用红色文化占领校园网,以校园网传播红色文化,为高校以文化人提供优质文化资源

网络作为中性的信息通道和载体,是各种思想文化争夺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会去占领;先进的文化不去占领,腐朽落后的文化就会去占领。作为以培养人才和传承创新文化为己任的高校,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采取有效措施,理直气壮地弘扬主旋律,以先进文化丰富校园网络资源,优化校园网络信息环境,确保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先进性。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谋求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养分的基础上铸造、凝结的以红色为象征意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优良传统和品格风范的集中体现。红色文化承载着深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原则、艰苦奋斗作风和勇于创新精神的文化内涵,天然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宝贵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是革命前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当时当地,更重要的是影响到现在和未来,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和发展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是我们治党治国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丢不得,丢了要吃大亏。”[3]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引领者,高校应该用红色文化去占领校园网络阵地。这既可以丰富校园网络信息资源,满足青年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强烈需求,为高校“以文化人”提供的丰厚的优质文化资源,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反动和腐朽落后的网络信息,消除其不良影响,为青年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使青年大学生能够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

用红色文化占领校园网络阵地,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大学生的原则,深入浅出,寓教于乐。首先,红色文化表现形式应多样化,要力戒单一。红色文化的创作形式既可以是网络文学作品、网络艺术作品、网络影视作品、网络新闻,也可以网络论坛、博客、网络活动,还可以是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歌曲等。当然,无论什么形式的网络文红色文化作品,都应该是符合青年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高校具有网络信息技术和文化人才优势,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积极创作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红色文化精品,浸润和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引导校园网络文化潮流,鼓舞、教育青年大学生,用先进文化武装青年大学生头脑。其次,开展红色文化各种实践性、情景式、体验式网上教育活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媒介作用,把红色文化中最深刻、最感人、最富教育意义的内容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在青年大学生面前,并通过网络让青年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够及时、方便、快捷地再次体会活动场景,让再现实践活动场景的鲜活网络画面成为培育和提升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载体,在形象而生动的网络传播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再次,要适应青年大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运用网络传播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的优势,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FLASH、手机报、手机电视等多种形象而生动的手段传播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红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红色是什么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