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北村落华文学校发展困境及改革探索
——以泰国清莱府健群中学为例

2019-12-26柳蔚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华文村落学校

柳蔚迪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延吉 133002)

自20 世纪50年代以来,泰北华文教育自兴起就经历了泰国政府的打压和管制,从二元并存型华文教育模式转变为分离制二元并存型华文教育模式,再到双轨制二元并存型华文教育模式,但泰北山区的村落华文教育还处在极其落后的困苦阶段,该文就是以笔者于2016年1月至3月期间到泰北山区健群中学支教考察为契机,对周边村落华文学校目前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和思考,试图对今后泰北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1 泰国清莱府健群中学发展现状

泰国健群中学是泰北清莱省边陲发弄(皇太后)县深山内的康兴(挽纳)村的一所村办中文学校,距离清莱市约85 公里。学生除本村(康兴村)居民子女,还有来自附近回嘎、柏海、大密康、小密康、孟高廊、邦马汉等汉及傣族的289 多个学龄儿童,大都是山地民族中贫困家庭的孩子,设有幼稚班到初中三年级,现共有11 个班级,教师12 人,分别是由来自中国大陆各个省市不同志愿者组成。

泰国清莱府健群中学以幼儿班到高中班的一条龙教学方式组织全村甚至周边落后村落一起进行中文学习,因缺乏资金,目前只要依靠国内志愿者进行每期三个月的支援教学。

2 泰北村落华文学校发展困境

学校方面存在困境有:(1)设备简陋,硬件基础设施缺乏。桌椅大部分是由国内的爱心人士捐赠,缺少现代化设备如投影仪、电脑和空调、电扇等制冷设备,无法提供如操场、医务室等空间。(2)教材使用不合理降低教学效果。自2015年起使用大陆人教版教材替代台湾版教材,使学生易混淆拼音、无法熟练使用,教学进程缓慢。教材与学生学习水平不匹配,没有选用适合当地学生的语言教材。(3)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课程划分有局限。大多志愿教师因其非专业性,照搬国内的相应年级的上课方式和课时时间,使得华文学校的学生难以适应。在课程安排上,只能依赖志愿者教师的个人专业和特长设定上课内容。(4)资金筹措渠道少,经费短缺。泰北华人村落经济比较落后,办学经费来源缺乏,各种宗教组织借助资助华文学校的名义加大渗透,使许多华文学校变成教会学校,成为宗教思想与宗教文化的传播阵地。此外依赖国务院侨办的帮助以及民间社团、慈善团体,泰国国内和中国爱心人士的捐赠。

教师方面存在困境有:(1)师资队伍结构不均衡,阻碍整体的良性发展。泰北村落华文中学的教师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教师职业化水平低,由于教师年龄普遍老年型使得在中华文化知识掌握方面难以把握重点。(2)志愿教师短期支教的不稳定性。志愿者性质的教师短期内(至少三个月)的任教中如果有悔意,可以中途回国等不确定性,和无合约性质的志愿者教学会导致教学进度和学生心理波动等不良影响。(3)教师资源严重缺乏,教学任务繁重。泰北村落华文学校的教师由于教师数量少,学生人数多,中文水平参差不齐,使得一个老师要带一个水平的所有学生,同时一旦出现教师生病则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教师坚持上岗教学,一个是课程延后。(4)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 互动性差。泰北地区特殊的历史背景, 多数中泰华文教师之间及华文学校之间交流不畅, 各自为政。上下两届志愿者教师在交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进度的时候只能采取留下文档之类的文字性叙述,但这并不能满足下一任志愿者教师对于自己将要教授的学生的了解的愿望。

其他方面存在的困境有:(1)食品食用、校园环境等卫生问题。泰北村落华文学校因地处村落,所以在学生用餐方面无法满足食堂化的管理,据笔者观察,许多学生以小摊贩贩卖的小零食作为晚饭,营养的摄取与食品卫生无法保障。厕所数量少、男女混用且无定期消毒,饮用水只是基础过滤后直接饮用,供水不稳定。(2)治安、吸毒等安全问题。泰北山区毗邻“金三角”地带,毒品问题不可忽视,据健群中学校长称,学生受家人、朋友怂恿吸毒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校只能在发现之后进行教育。(3)来华留学生受资助渠道少,留学适应艰难。很多在华文学校的学生未来都希望能够去中国深造和安家立业,他们面临三个主要阻碍:首先是自身的学习情况,在泰北村落华文学校的中文学习不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使得在竞争留学资格的时候竞争力不强;其次是家庭的思想观念,家庭对学生的深造不支持,期望其能帮助家里缓解经济负担。最后是国内对于在泰北难民华裔后代的相应对口大学较少,使得需要帮助的当地学生出去机会不多,资金支持也是时续时断不够稳定。(4)学生的就业观念单一,就业选择少。据笔者对康兴村健群中学的高二、高三学生的访谈了解,他们学习中文的动机基本上都是为了去曼谷或芭堤雅等泰国旅游区做中文导游,个别因自身汉语学习不错想去中国留学或者工作之外,甚至有女生在被访谈时透露卖淫也是一个赚快钱的出路。家庭思想的灌输和想要减轻家庭负担、周围同伴的“榜样”引导,加之泰国政府缺少对其鼓励优惠政策等原因,使得他们的就业观念单一闭塞,无法有更多的职业憧憬。

3 泰北村落华文学校的改革探索

3.1 学校方面

3.1.1 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善用媒体力量

泰北村落华文教育的基础薄弱的现状在需要当地政府、中国侨办、教育部门等积极沟通和出台适宜的辅助政策的基础上,海内外爱心人士的捐资助学也是重要的一环,利用新型媒体的宣传作用,让更多关心泰北华文教育的人参与其中。

3.1.2 改革教育方式——“抓重点、抓关键”

华文学校应该集中教好语文、中国历史、中国地理等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课程,其它如数学、物理等课程可以采用泰国学校成绩,或者华文学校开展鉴定考试,评定各科成绩。

3.1.3 编写适合自身教学的教材

国内教育部门应积极伸出援手,定期组织和派遣一部分在教学方面的优秀教师队伍,帮助泰北村落华文学校的教学工作和教材编写工作,并积极出版适合泰北学生阅读和购买的中文书籍。

3.2 教师方面

3.2.1 中泰联手,积极开展教师培训

中泰两国政府通力合作,共同出资出力创办专业化的支教教师培训班或者是华文教师培训基地等,定期和有计划地向泰北地区华文教育机构和学校输送专业化的人才。

3.2.2 集中力量培养当地泰国籍教师

加大力度提高专门教育泰国籍学生中文的课程的课程专业度,积极学习和引进中国先进的教学资源,因地适宜地加以改进和调整,以期适应当地的教师培养。

3.2.3 努力与中国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面对“志愿教师服务期短暂且更替频繁”的问题,国内高校希望可以积极和泰北村落华文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输送专业稳定的志愿者大学生。

3.2.4 积极组织各校教师联谊,增进信息交流

以华文学校之间联谊的方式沟通和交流本学校的学生学习情况,学校工作的开展情况,还有综合事务的管理情况,甚至是国外交流活动的进行情况等等,交换授课的技巧与心得。

3.3 其他方面

3.3.1 泰北当地要认真配合学校开展卫生教育

学校不仅要自身做好教育工作,积极向学生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学习方式,积极动员村落居民保持正确的卫生观念和行为,为学生做好榜样,以及提供恰当的社会氛围。

3.3.2 学校要加大毒品教育力度,辅以家庭劝解

学校在加强禁毒宣传的基础上,还应不定期的或者定期地进行家访,将拒绝毒品的宣传落实到“根”上,细致地与家长讲解毒品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让学生彻底地远离毒品的诱惑与侵害。

3.3.3 中泰双方共同努力,畅通留学生来华之路

中国政府或相关组织单位应该积极为泰北华裔提供更多的来华留学的机会,并且对于许多泰北地区的学生在中国留学期间学习和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便,两国交流学校应该积极商量对策,应该积极鼓励国内的各高校于泰北华校建立交流联系,为泰北华裔学生提供更多的留学机会。中国学校还应积极为来华留学生设立奖学金、补助金等项目,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3.3.4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开阔学生视野

为了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学校应大力联系中国驻泰大使馆、侨务办等相关部门,多多建议和争取像是开展“文化交流”“冬夏令营”等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丰富中华文化传播的形式。

猜你喜欢

华文村落学校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义不容辞,争为华文教育的“播种人”——连线常州外派华文教师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学校推介
杭州特产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