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年轻时功成名就
2019-12-25何焰
何焰
《意境:简忠威水彩艺术》
这是一本台湾水彩大师简忠威的水彩画册,但不是只给水彩画爱好者看的,它意外地适用于所有的文艺创作者。你会体验到了一种被画师拿着颜料,从头顶倒下来的震撼与顿悟。这本画册中潜藏的珍宝是画册下方的絮语,第一则就是,“感谢没有在年轻时功成名就”。这是本书的起点,代表一种纯真的耐心,写给每一个愿意此刻启程,终生奔向艺术的年轻人。
什么对于画家最重要?懂得批判自己的画家最重要。一个人如何去认定自己的作品好不好?是前辈、名家還是普罗大众?其实是自己。无感与偏见,永远是绘画学习者最难治的病。
如何画好一幅画?一幅好画有三点,意境、构成和绘画性。意境是气质,构成要和谐,绘画性则是自然与抽象的美学,而这三位一体的展现,外人看来是轻松随意,骨子里都是精准、精准、精准。任何一种美,其实都是控制的美,力量决定质感。
一个艺术家如何去看待细节?看细节,专家看的很广,学生看得很窄。一个好画家,他的眼睛习惯放大,去关心下笔周围的画面明暗,不去刻画表面的细节,而要在契合大面积的时候,自然地展现深刻的细节。
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所有的天赋,都是被一颗敏感的心,和止不住澎湃的感情所驱动的。凭借天赋和热情,废寝忘食,精益求精,不停地练习,想要做得更美,更好,更让人感动,这样的人能通向艺术。没有技巧,就没有艺术,而技巧来自观念的塑造,观念来自生活的启发。
任何与创作相关的工作都是一样的,没有个人的独特美学,就没有好的作品。一个人如果拥有优势,那或许是他所发现的美是与众不同的美,当他用跟别人不同的方式去切入,去展现美,这项差异会协助他挑选出符合自己审美的主题,也会引导他前往令人欣喜的新领域。
当一个人坚持自己的审美,不断追求卓越的时候,他就会逐渐发光发热,变得与众不同,拥有风格。风格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练,自然呈现,不证自明。但是,人一旦认识到自己有风格就很危险,因为容易守成。所以不知不觉,回到了原点:懂得批判自己的画家才是有福的画家。
《法国人民:四个世纪、五个地区的历史》
[美]查尔斯·蒂利 著
汪珍珠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12月
著名社会学家蒂利融贯历史学与社会学的野心之作,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建构为两大主轴,关注法国走向近现代的17-20世纪五个各具特色的地区,描摹了一部以民众为主角的法国近现代史,再现了法国波澜壮阔、曲折动荡的现代化征程。
《无泪而泣: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以色列]吉迪恩·格雷夫 著
曾记 译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9年12月
“特别工作队”是在纳粹集中营中被迫在毒气室和焚尸炉旁工作的犹太奴工,他们被迫参与其中,承受着责难,身心都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作者通过多年的资料采集和访谈,重构了“特别工作队”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煎熬,无声地控诉了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的反人类暴行。
《鲤·我去二〇〇〇年》
张悦然 主编
理想国·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
019年11月
80后作家和艺术家们给予逐渐远去的少年时代的一次集体性省察。毕赣和笛安分别讲述了90年代的经验如何塑造了他们独特的表达;李静睿、周嘉宁选取喇叭和台风天这两个私人记忆深刻的意象进行书写;班宇、郑执、春树、张玲玲则奉上同主题小说新作,以虚构的方式再次回到9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