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初探
2019-12-25陈倩茜
陈倩茜
摘要:“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从国家层面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开展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任务,也为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为高职院校教学课堂带来了巨大变革,推动高校教师探索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从教育生态学的生态环境、生态因子和生态位理论探讨研究该模式的构建,对于新时代的高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高职教学可持续性、开放性、动态平衡性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高职教育 教育生态学 “互联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1—0051—02
随着“互联网+”的提出,如何找到自己所在行业的“互联网+”成了人们当前思考的热门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教育信息化作为传统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将会使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从目前已取得成果的教学改革实践来看,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方式有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网络课程等。可以预见的是,教育信息化理念的推行将会使未来的一切教与学都围绕互联网进行,教师在网上教授,学生在网上学习,信息在网上快速流动传播,庞大的知识体系在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
一、教育生态学理论初探
当代学术界对研究所谓“生态”的学科的普遍解释是,“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学科”(范国睿,2000:4)。生态学的研究方向早期主要集中于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吴林福,2006:13)。随着研究的深化,生态学的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而是逐渐与人文科学相互渗透,衍生出了很多分支学科,例如城市生态学、社会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生态文学等。在教育教学领域,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也被应用到实践中,由此总结出了新的分支学科,即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的研究既有宏观也有微观。宏观教学生态学将教育放置在社会体制和环境的情境下研究,以历史的眼光来探讨高校改革发展的方向,对于未来大学的构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L. A. Gremin)于1976年正式定义了“教育生态学”,认为其研究方法为“把各种教育机构与结构置于彼此联系中,以及与维持它们并受它们影响的更广泛的社会之间的联系中加以审视”(贺祖斌,2005:124)。克雷明侧重研究学区教育生态关系和变革,这也是宏观教育生态学的研究热点。
微观教育生态学注重对学校管理、课堂环境和心理环境进行研究。美国教育家沃勒(Waller)于1932年在其著作《教育社会学》中首次提出了“课堂生态学(Ecology of Classroom)”概念。微观教育生态学关注人的个体行为和环境关系的研究。美国学者巴克(Barker,1964)提出了行为环境理论(Theory of Behavior Setting),认为一个行为环境是一个生态单位,它由物理环境(包括空间、器械设备等)和行为程序(包括行为的标准模式、行为方式和行为过程等)组成。一旦个体进入一个行为环境,他的行为就会明显受到环境和行为程序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对学生个体行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教育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高职教学信息化教学模式
微观教育生态学衍生的教学生态化模式也可以理解为课堂生态学的具象表达,所谓教学生态化就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原则研究思考课堂教学中各生态因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生态学理论视角分析课堂教学问题,建立一种生态化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实现教学生态化实践。从生态学基本理论出发,教学生态化模式重点涉及的生态学概念有生态环境、生态因子和生态位。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和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类因子的总和,包括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在教学过程中,所有和教学有关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环境、心理环境等相互作用产生生态关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教学生态环境中,学习者、教师、教学设施、教学内容是最为关键的因子,只有这些因子达到生态平衡,才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学活动中的非生物因子即教学设施和教学内容做到设备更新和内容更新,也要求生物因子教师开放思维、注重学生个体性的要求,要求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生态因子是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各个生态因子不仅本身起作用,而且相互发生作用,既受周围其他因子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其他因子。大学课堂中最重要的生态因子就是教师和学生,教学中所有的活动和行为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教育信息化的推行在大学英语课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改变了包括教学环境、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在内的所有生态因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教师”和“学生”两者关系的转变,由传统的教学结构为教师中心教学结构,以“教”为主,转变为学生中心教学结构,“学”“教”并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和与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生态位基础理论包括限定因子定律、耐受性定律和最适度原则、花盆效应等,其中以花盆效应最能突出教学生态化模式改革的重点。花盆作为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空间上具有一定局限性,又因其是人为创造出的环境条件,盆内的植物依赖于人为的精心照料。教学生态环境中,花盆效应的表现十分明显。在人为控制的学校生境中,由于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体制影响,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与现实生活脱节,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从书本到书本,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小循环。传统教材语言基础知识有余而实践指导不足,缺乏专业性、职业性、交际性;教学课堂上教师缺乏教学激情,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无法将所学的语言知识投入实践应用。因此,在信息化教学中,高职院校的教学应打破学校空间局限性,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实操模拟环境,帮助学生将书本中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三、结语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然开始。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化模式建构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教学因素、网络技术为三角支撑的更为稳定可靠的教学系统。教师的生态位作用体现在其组织和引导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学手段、转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教学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成为了知识的建构者,培养其主动学习意识。教学因素和网络技术作为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服务于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与影响,既保持了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也确保了内部信息交换与调整,有利于及时协调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冲突和矛盾,优化了教学生态环境,推动实现教学系统可持续性、开放性、动态平衡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刘延云.阿什比大学移植观念与启示[J].高教研究,2004(2):99-102.
[4]吴林福.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5]Gremin,L.A..Pubulic Education[M].New York:New York Basic Books,1976.
責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