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12-25丁路遥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要:红色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典范,时至今日,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抵制各种低俗思想的侵蚀。本文简单介绍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当下面临的困境和今后的路径创新。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608 3/j .cnki.16 71-15 80.2019.11.000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11-0024-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团结奋进、爱党爱国等精神积淀。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要让即将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知道什么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并要在今后的时间里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把红色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拥有红色文化中的优良品德,明确白己的发展方向,树立远大理想,在将来为实现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做出努力。

一、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因此高校思政课作为常设课程,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但由于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学方法单一等原因,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困难。红色文化具有生动活泼的特性,蕴含一系列良好品德,必须在大学生中得到传承。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能活化思政课课堂教学,又能够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红色文化。

(一)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即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2]红色文化资源分为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物质资源包括会议遗址、伟人故居、重大历史事件纪念馆等。精神资源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等。这些资源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正向的顺应国家发展趋势的优秀文化,可以称得上是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思政课肩负着弘扬国家主旋律的任务,容易陷入空洞说教、强硬灌输等误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伟大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产物,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红色文化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因此具有通俗易懂的特征。教育者将各种红色精神背后的故事和各红色遗迹相关历史事件讲给学生听,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也会在无形中感染学生。

(二)宣传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使他们既拥有超高的专业素养,又拥有优良道德品质。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最艰苦的奋斗历程所凝练的思想精髓,必然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目标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包含对红色文化的传扬,过去高校也在做这项教学,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红色文化不再被摆在较为重要的位置。随着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我们应该给自己敲响警钟,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一刻也没有停止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应松懈,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也不应中断。

(三)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形成不畏艰险的优良品质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幸福的,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同时也是充满压力高速发展的,只有努力的人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但也有努力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或是根本毫无收获的风险。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新时代人才,只有将红色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自己的骨血里,才能具有超强的抗压能力。把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以优秀的英雄人物为榜样,讲述他们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今天祖国繁荣昌盛的故事,以这些伟大的人物为榜样,能够让学生充满斗志,不怕任何苦难和阻碍。“让红色文化内化为学生稳定的人格品质。”[4]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会懂得自己身处的和平年代来之不易,才能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今天才有的,它一直存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是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发展到现在,这一融入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应将这些问题找出来并尽快解决。

(一)内容陈旧,学生参与感较低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鲜事物的不断冲击,在大学生眼中,红色文化历史与现实的生活没有契合度。宣教的内容则是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不变的内容,甚至连宣教的故事都是重复的,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5]当代大学生生活的时代与红色文形成的时代相距甚远,他们生活在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下,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想象不到革命战争年代的动荡不安,不理解红军和老党员们是以怎样惊人的意志熬过无数次的难关和敌人的追捕,是可以理解的。大学生本就對红色文化没有太多情感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宣讲的红色文化内容一成不变,高校教师和相关部门自身就没有对红色文化的传承高度重视,这种应付式的教学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厌烦。高校相关部门和教育者应将红色文化的内容进行系统的编排,将红色文化融入时代发展之中,对红色文化的内容在原有优良品质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教师应以自己为桥梁更好地把更新后的红色文化输送给大学生,引起大学生的重视,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双向互动。

(二)宣传形式单一,没有系统的评价体系

高校宣传红色文化的方式多为课堂灌输、听讲座、观看红色电影、集体观看国家重要会议直播。形式单一,一些高校将听讲座算在学分里,学生为了修满学分顺利毕业,被迫充当听众,一些讲座还会占用学生周末休息的时间。学校的安排出发点是好的,但强迫式教学势必会引起学生极大的不满,最后达到的效果就是表面一团和气,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但学生心底早已与教育者和学校产生鸿沟,带着对教育者和校方的排斥心理,学生根本不会关注每一次参加的活动自己是否感兴趣,也不會认真了解活动的内容。多数高校都会在活动后要求学生上交读后感、观后感、听后感等思想汇报,但学生们的思想汇报多为网上东拼西凑抄录的成果,并没有在学生心底真正引发共鸣。收取思想汇报后教育者不会细致地检查、给出评语,只是将这些思想汇报归档,甚至有的教师直接拿来当草稿纸。即使有认真写思想汇报的同学,长此以往得不到认真的反馈,也会心灰意冷,和大多数一样应付了之。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多以这门课程的期末成绩为标准,这样的评价体系过于僵化。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对于这方面教育的评价极其复杂,不能只凭一份试卷做出评价。校方要多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言谈举止,将这些与学生的成绩和课堂表现相结合形成较为人性化、灵活系统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起到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监管作用。

(三)红色文化价值认同薄弱,缺乏统一性

红色文化属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必须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大学生中产生价值认同,才能有助于这一系列优良品质入脑人心。现阶段大多数大学生都知道有红色文化的存在,但这种认知只停留在表面,并未知其全貌。与此同时,网络世界上出现许多戏说党史、诋毁革命英雄等低俗恶意信息,扰乱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掌握不全面,导致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相信网络上传播的错误信息,走上歪路。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世界的管控,严肃惩戒各种抹黑党和国家的言行。高校应对此予以重视,不能将红色文化的宣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可有可无的形式主义来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不应将眼光只局限于赚工资、完成任务,应看清自己身上所肩负的重任,正视自己,相信自己所讲授的内容。不做两面派,课上喊口号,课下对党和国家充满怨恨,这样无法以德服人。宣传红色文化不只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高校每一位教职工都应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参与到对学生传授红色文化地过程中来,让学生被红色氛围包裹,潜移默化地吸收和领悟红色文化。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面对目前红色文化融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必须对红色文化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整合,创新传播红色文化的方式方法,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作用。

(一)进行红色文化的内容整合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它的具体内容和发展轨迹除了学界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业人士外,几乎鲜少有人真正了解。在高校也是如此,除了主攻红色文化这一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其他学生也是对红色文化知之甚少。要将红色文化较为完整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对红色文化有全面掌握。将纷繁复杂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按照时间将事件、人物、相关地区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排序。这样可以将红色文化的内容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体系,也能更好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讲授的知识点相结合。清晰的时间线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不会因为内容的繁杂而对红色文化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排斥。红色文化中有很多生动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能够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度,从而更好地达到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红色文化教学方法创新

大学生多为刚刚成年或是还未成年的青少年,他们个性鲜明,向往自由。在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授给大学生时,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教师授课时照本宣科,毫无技巧,直接将红色文化挂在嘴边灌输给学生,势必会引起部分学生的反感。教师可以通过在课上介绍一些红色旅游景区、讲授红色小故事等方式将红色文化引入课堂教学,能够提高思政课的参与度。教师不仅要创新课上的教学方法,也要注重课下与学生的沟通。教师可以将自己的QQ、微信、微博等个人社交账号留给学生,加强与学生的课下沟通,在交流过程中慢慢地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以及红色文化的兴趣。

(三)丰富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

红色文化教育不能仅限于思政课的课堂教学,要通过一系列校内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思想认知,并在活动中引发更深入的思考。校内借助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入党宣誓仪式等重要场合对红色文化进行宣传,成立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社团,举办各社团之间红色文艺汇演比赛,并给予表现好的社团和学生物质和精神上的嘉奖。组织学生去校外各会议旧址和知名历史事件纪念馆担任志愿者讲解员,让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相关联的红色文化背后的根和源,能够产生心灵最深处的触动,比只是随大流地参观效果要好很多。继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认真学习,在走向社会时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多贡献。

(四)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现今是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可以说是大学生的“空气”。但网络世界的信息不如现实世界好把控,大量抹黑英雄人物光荣事迹的低俗段子不断映人大学生的眼帘。为了提高大学生在网络世界明辨是非的能力,除了各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筛查与监管外,高校对于红色文化融人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要仅限于现实世界,还应渗透到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高校团委、党支部等相关部门和社团都应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账号,进行广泛宣传。关注网络热词和热门事件,结合相关内容发表微博和公众号文章,拍摄有趣的红色短视频上传到抖音,发起红色视频抖音挑战赛。要勤更新各社交媒体账号内容,力争打造“网红官微”,增强自身网络影响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切实做好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并不矛盾,做好这项工作势在必行,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围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

[4]常沛.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 01).

[5]王芬.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 06)

[责任编辑:张丽丽]

收稿日期:2019-09-05

作者简介:丁路遥(1995-),女,吉林德惠人,贵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