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地方国企史:民族日化的迷途回归
2019-12-25何子维
何子维
在普通人的传统印象中,国企都集中于重工业或特许经营的垄断行业。实际上,在竞争激烈的轻工业也存在大量的国企,尤其是地方国企。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化行业,就是典型。
过去,这个行业曾长期“负重前行”。和央企相比,它们缺乏垄断地位和国家级的信用资源;和外企相比,它们缺少外资的品牌和技术势能;和民企相比,它们又存在激励体制等诸多劣势。因此,它们走过了诸多坎坷。
如今,混改大潮袭来,一直处在市场竞争最前沿的它们,再次面临着新的选择和机遇。
昙花一现的地方国企们
20世纪80年代,黑白电视机刚走入寻常人家。茶余饭后,百姓打开电视频道,那句“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活力28,沙市日化”等国产日化品牌的广告词铺天盖地,随之变为了80年代的流行语,也是一代人脱口而出的集体记忆。
这是改革开放之初,大部分国企的思维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中,惯性运作着,丧失了企业应有的活力。日化企业率先“觉醒”,开始突破性发展,南征北战并大放异彩—洗涤市场流传着“南有白猫,北有熊猫”的说法,“海鸥”“桂林”“天津”雄踞一方,中华、大宝、小护士、美加净畅销全国,拥有一罐雪花膏则是时髦的象征。
纵观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激荡历程,80年代可谓是“日化行业的荣光年代”,大部分产品一经面市,销售紧俏便是常态。国有企业生产的日化产品,它们造就了一批国货神话。
“红盖白瓶”的大宝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始终具有较高市场份额的日化产品,大宝产于国企北京三露厂,自1985年诞生以来它的市场份额一路高涨。特别是1990年,大宝SOD蜜系列产品推出后,大宝连续8年占据全国市场产销量第一的榜首,被视为国民护肤品的传奇。
日化行业的民族品牌们多数都以地方国企为经营主体,在经营体制上存在某些固有缺陷,面对具有全球产业链支撑和品牌优势的外资,必然“落后挨打”。
同年问世的另一个国企推出的护肤产品,是霞飞。其特效增白粉蜜开创了中国化妆品功能型为主导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的“美白皇后”。多年后,从霞飞成立之初就参与管理的现霞飞公司总经理范国城说起当年的“辉煌”,仍沉浸其中。在他的回忆中,直到90年代初,因大胆采用了以业绩提成刺激销售积极性的灵活机制,“霞飞最好的销售人员一年销售奖金就能拿到一两百万元”。
但是谁都没有料到的是,以国企为代表推出的民族日化品牌正值风光的同时,潜伏着一系列的“隐患”。作为中国少有的、开放程度极高的行业之一,当日化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遭遇外资大举进攻的时候,“隐患”被彻底引爆。曾经的辉煌的明星国货,命运从此开始难以捉摸。
翻检历史,其实这种趋势并非一蹴而就,早在1981年已有迹象。那一年,天津第一日用化学厂与德国威娜成立了合资公司。同年,针对高端消费人群的日本资生堂等“高档货”也进入中国日化市场,它当时只限于在大城市的外汇商店,如友谊商店用外汇券限量购买。
这两个事件揭开了中国日化市场里外资企业入局的帷幕,并释放出了一个不乐观的“猜想”:外资品牌的接踵而至,将改变国货命运。
尔后,这个“猜想”,又被另两个外资企业“再度证实”了—宝洁和联合利华。
1988年8月18日,一个在中国人眼里大吉大利的日子,宝洁在广州组建成立了其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广州宝洁。此时,距离联合利华重返中国日化市场,已是两年有余。早在1923年,联合利华首度在上海建厂,生产“奢侈品”力士香皂。1986年,联合利华重返中国,与上海制皂厂、上海日化合资,主打产品依然是“明星都在用”的力士香皂。
可以说,1988年起,宝洁和联合利华这对相爱相杀的全球日化巨头,把竞争的熊熊战火引至了中国市场。从此,民族日化行业的地方国企们风光不再。
投靠外资的歧途
随着中国对外商投资政策的逐渐放宽,外资日化企业的攻城略地,不仅宣告着国货的黄金时代的基本结束,更是开始积极推行了一系列对国货的并购。
据《南风窗》记者不完全统计,90年代后,超过13个当年耳熟能详的国货,被外资依靠强大的品牌效应和资金实力并购。光是1990年之后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有:1994年,宝洁出资1800万美元成立合资公司,获得广州浪奇的“高富丽”“椰树”和“万丽”品牌50年使用权,联合利华则在这一年租用了中华牙膏;1996年,德国美洁时公司并购了活力28。
进入21世纪,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庞大的消费市场上演了更加激烈的并购风潮。比如,2003年和2004年,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分别收购了小护士和羽西。比如,2007年和2008年,创下国内日化界收购金额新高的两起收购案中,德国拜尔斯道夫购入丝宝国际集团旗下的丝宝日化,美国强生则收购了大宝。
其中,大宝与丝宝的收购案引发了业界对国货的一致惋惜,随之衍生了一种“中国日化宿命论”的悲观观点。并且,这个论调在2010年被国货丁家宜再次印证。丁家宜与全球第一香水制造商、第五大化妆品公司科蒂集团达成了股份购买协议。
收购并不意味着必然的消亡,但被并购之后无法掌握自身命运的国产品牌,难免摆脱某些宿命。那些被外资收购的国货后来的命运被评论者贴上了这些悲情标签:“限量生产”“永久雪藏”“销声匿迹”“白费力气的挣扎”。
以熊貓洗衣粉来说,宝洁在1994年与熊猫的北京日化二厂合资,支付1.4亿元买断熊猫50年品牌使用权,随后将之“雪藏”。
更戏剧性的是美加净。1990年,国企上海家化与美国庄臣合资,后者以品牌租赁的方式将美加净归入旗下,却迅速将之弃用。两年后,美加净的销量就从3亿元陡降到600万元。1995年,心有不甘的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决定花巨资“赎回”美加净,并试图恢复当年风光。但事与愿违,外资品牌已在过去的几年里陡然坐大,已经不给这个当年的国产第一品牌任何翻身之机。
发生在日化行业的品牌被外资收购的案例不胜枚举,曾几何时,经过20多年的围堵,外资日化企业要么把国货消灭了,要么使其在夹缝中求生。
从数据来看,到了2011年,外资日化企业在中国的年销售收入十分可观,其中宝洁300多亿元、联合利华100多亿元、欧莱雅100多亿元、日本资生堂60多亿元。但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国货只有立白和纳爱斯,上海家化、霸王、拉芳、隆力奇、蒂花之秀等十几家年销售额过10亿元,剩下的4000多家民族日化企业,年销售额几乎都在1亿元以下,其中80%以上的企业仅能达到3000万元。
中国日化市场规模逐年递增,沿海地区份额较大,前十省份中,沿海地区占据六席,广东省以32.12%的市场份额独占鳌头。
如今回顾国货的得与失时,其没落也不能全归咎于外资的“无情”。关键的是,外资抓住机会形成了绝对优势。
多位深耕快消和日化行业的业内人士对《南风窗》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外资日化企业的主要优势便在于两点。一是原材料更优质,当时本土日化企业很难找到的原材料,它们能找到。二是研发团队强大,过去外资日化企业仅研发一个产品就有100人左右,而本土的可能只有一两个人。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很重要,即日化行业的民族品牌们多数都以地方国企为经营主体,在经营体制上存在某些固有缺陷,面对具有全球产业链支撑和品牌优势的外资,必然“落后挨打”。一些地方国资甚至长期处在对日化企业“卖还是不卖”的犹豫中。在这种局面下,怎能搞好企业?
民资崛起,启发了国资
面临强劲的外资,国货一度群体陷入了迷茫。
事情发生转折是在2014年前后。一些民营资本开始投下巨资发力日化,它们看到了两个背景,一是中国市场的巨大增量和消费层次的丰富性,在广袤的二三线城市和乡村,商机无限。另一方面,中国日化行业生产能力的积累和全国性的物流体系的发展,让民资进入日化的成本开始降低。于是,民营日化品牌像青春期的少年,开始迅速生长。而此时,外资企业反而得了“大企业病”,很多时候跟不上节奏,仍将策划一条昂贵的电视广告片作为了主要的营销模式。
因此,中国人越来越多地读到国货绝地反攻的报道,这被认为是民族工业“收复失地”的诺曼底战役。比如,从外资日化企业发布的财报看来,一些全球日化巨头在中国的业绩都有增速放缓或营收下降之迹。
尤其是近年来,一些民营资本还在营销模式上大下功夫,比如借助电商、新媒体等平台,将产品呈现在消费者的面前。网红经济的崛起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推波助澜作用。2019年“双十一”的化妆品销量排行榜上,国货的表现不乏亮眼,完美日记登顶彩妆销量榜,其中百雀羚、自然堂、完美日记、花西子均进入天猫销量TOP10。
国货的崛起,一方面源自新世代消费者人群80后、90后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源自本土日化产业链的整体实力提升,这与日化产业的集群效应密不可分。其中,“广东制造”作为中国日化的标志性词语被频频提及。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日化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需求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日化市场规模逐年递增,沿海地区份额较大,前十省份中,沿海地区占据六席,广东省以32.12%的市场份额独占鳌头。
广东制造产品行销全国,其中不乏浪奇、立白、拉芳、亮庄、蓝月亮、美肤宝等日化巨头。几十年来,这个地区的日化行业从未停止过变革的脚步。
作为国资背景的奇化网,应该做的是对创业者和中小企业进行“赋能”,即通过产业互联网的方式,整合资源,成为它们生长的平台,培育更多的,扎根细分市场的民族品牌,再续民族日化的荣光。
在以民企为主的日化品牌开始逐渐蚕食外资份额的时代,一些具有深厚沉淀的国资背景品牌也在快速复苏和崛起,比如广州浪奇。广州浪奇走过了民族品牌百花争艳时代,并一直将强大的品牌力量延续至今。而且,浪奇的创新还开始突破原有的传统日化经营模式,开始朝着产业互联网的领军进军,其旗下的奇化网就是这样一个案例。
2013年,广州浪奇集团发起创立了现代化综合性化工产业电子商务平台—奇化网。在经过了多年探索,奇化网逐渐成长为全球化工产业资源整合平台领域的佼佼者。奇化网CEO蒋剑豪是日化行业的一枚老兵,深耕于化工行业二十年,曾擔任多家民营、国资日化企业的高管,亲历了很多民族品牌的成长、衰落和复兴。
蒋剑豪不无感慨地说,很多民族品牌的故事让人感到惋惜,但现在,本土品牌正在慢慢复兴,很多中小企业和民营资本依然在进军日化产业。作为国资背景的奇化网,应该做的是对创业者和中小企业进行“赋能”,即通过产业互联网的方式,整合资源,成为它们生长的平台,培育更多的,扎根细分市场的民族品牌,再续民族日化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