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初探

2019-12-25董宝成

现代交际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中等职业实训

董宝成

摘要:当前日趋严重的就业形势,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上日程,放在突出的位置,通过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推动中等职业教育质的发展,进一步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实现规模和质量的协同发展。要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效果,就必须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策略,针对如何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2—0189—02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有了一些明显的成效,效益也有了提高,但仍需努力改进。下面试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进行探讨。

一、转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深化职业教育机制改革

转变教学理念、推进教学改革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一环。总的来说,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培养方式、教学内容等还没有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对接,这是一项紧急的任务。要想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必须全面地实施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理论教育,在夸大宣传招生的同时,更要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地面向就业市场、社会大环境,提高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建设能力。与此同時,更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在校学生的就业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学以致用,提高就业能力,重点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技能培养能力。另外,教学理念的改进应当以正确的人才观念为基础,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必备的文化基础同熟练的职业技能一样重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最终诉求。

二、育人为主,德育兼备的同时切实提升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的确必不可少,但是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切实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融入职业教育的全过程,积极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德育教育,组建专业的领导团队,开辟一条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道路,让职业教育这种培养方式发光发热,努力拓展新领域,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另外,学校也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弘扬优秀的品质,培养正确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培养爱岗敬业的好品质,将育人理念贯彻到底,融入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德育课程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老师应结合生活实际和课堂特色、专业特色授课,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突出德育的重要性,促进德育课质量的提升。

三、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支持涉外实习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校外实习、企业合作、实习对接等都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就熟悉自己所学专业技能的用处,而且学校的参与从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就业。这种三方参与,学生实习、学校保证的方式是一种很好的培训方式,提前培养出成型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减少了很多时间成本。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理论教学得到验证;通过实践,学生也能更好地将理论学以致用。

四、将专业建设进一步规范化,完善内部结构

对就业市场来说,人力资源的需求是源源不断的。况且,现在我国缺乏专业性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当前很多专业设置不合理,结构混乱、体系分散,专业性的技术人员也束手无策。因此,完善专业设置,推进专业建设的现代化、科学合理化是一项重要措施。学校内部建立市场预测机制,可以及时反馈就业信息,也可根据国家重点就业的项目优先培养相关专业的人才,对就业率高的企业重点建设,优先突出重点专业,形成重点专业体系建设。

五、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促进学生就业能力

要想让学生专业技能突出,教学方面必须作出改变。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大的方向,我们要将职业教育从学科知识转变为能力体现,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为宗旨,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结合,让课程整体变得综合化,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将课程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产生兴趣,最终体现为基本文化知识、所学专业技能、就业发展前景三方面的成效。要想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环节和实训环节必须高度重视起来,这是职业教育中培养专业技能的重中之重。提高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同时按照就业方向、岗位的需求增加设置更加专业的专业课程,让理论内容紧紧地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重点突出实用性。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积极推行弹性制度,鼓励学生分阶段性地完成学业,实习与学习相结合。在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的同时,通过老师的讲授和座谈会,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让学生减少就业期迷茫心态、坚定信念,更好地就业。最后,学校也要建立健全监督评价制度,对教学质量严格把关,对教师要定期培训,规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与绩效挂钩的奖惩制度,严格规规范教学行为, 上下监督,以评促改。

六、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建立教学管理长效机制

要想全面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学校的硬件基础设施也要跟上。加强教育设备的基础建设,加大硬件的投资比例,加强教材的研发,充分利用教材委员会的对外信息,设置专业技能突出的、以实际操作为主的专业性技能类教材的研发。同时加强对外交流,保质保量地开发新媒体模块、电子教室模块、实训演示模块、对外交流模块等,全面开拓中等职业教育市场的专业性领域。建设实训基地,同时将以往的实训板块翻新,改善实训板块的条件。老师和学校也要积极推进课堂内部的实训发展,保证实训质量,满足学生对实践的需求。与此同时,加强与外校、企业、社会的深度合作,善于利用外界的优势和资源,扩大本校的实训基地,与前沿技术接轨,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同时,学校也要合理地协调,将资源分配合理化,将实训的课程与当地的产业紧密结合起来,设立重点专业、示范性专业,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不遗余力地推进资源共享。各个环节踏实做好,逐渐形成系统的、专业的、长效的培训机制。

七、加强学校领导队伍的思想建设,提升学校整体素质

要想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保证改革工作顺利进行,需要一支优秀的、有前瞻性的领导队伍。地方下属的各级部门和职业学校要加强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在制度建设和教学管理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同时,保证学校对教学投入的支持和研究,将教学质量作为第一位,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术研究领域的开拓,理论有扎实的基础,实践才能颠扑不破。有条件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可以专门设立学术研究小组,通过深度培训、对外交流等模式来促进素质教育的提升。同时,师资队伍也要逐步完善,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开展各项新课程的培训,促进教师也能够动手实践,在培训和教学过程中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逐渐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鼓励教师队伍进行传统的教学改革,激励教师队伍向更现代化、更专业的职业教育靠拢。

八、结语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历史悠久。当前就业形势下,我国职业技术型的人才缺口巨大。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专业性技能人才为目标,重在理论基础,更加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抓住当前这个人才缺口的机遇,不断地对中等职业教育进行探索,抓准目标,找准方向,培养人才,为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争得一席之地。同时,中等职业教育相关的各部门也要奋发图强,精益求精地改良各项政策,寻求适合当代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制度、政策。

参考文献:

[1]和震,张格然.数据视角下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2).

[2]刘炜杰.从单一走向多元: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路径[D]. 华东师范大学,2017.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中等职业实训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