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的水果滞销频发原因及对策

2019-12-25李勇陈钰欣陈晓婷管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2期
关键词:数据挖掘水果对策

李勇 陈钰欣 陈晓婷 管慧

摘要    在乡村振兴及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水果农业生产总体保持较快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供需总体保持平衡,但仍有部分水果存在“丰产不丰收”、供需双方不平衡的现象,产销信息不对称、经营模式落后等问题仍然存在。近几年国内水果滞销现象频频发生,成为热点问题,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本文以2015—2018年中国水果滞销网络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水果滞销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对策,以期为农户合理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果;数据挖掘;滞销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2-0258-03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untry revita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supply side reform,our country frui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mains generally and rapid development,the market scale continues to expand,supply and demand remain balance overall,but there are still a part of the fruit "rich harvest",the phenomenon of unbalanced supply and demand,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information asymmetry,backward management model and other issues still exist.In recent years,the phenomenon of slow sale of domestic fruits occured frequently,which had become a hot issue and aroused widespread public opinion.Based on the datas of China′s fruit unmarketable network from 2015 to 2018,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asons for the unmar-ketable fruit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armers reasonable planting.

Key words    fruit;data mining ;unmarketable reason;countermeasure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国家对乡村农业经济发展愈发重视。其中水果作为种植业第二大产业,发展迅速。我国水果产量和种植面积逐渐提升,果园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1 154.4万hm2增加到2018年的1 315.4万hm2,2018年我国的水果产量为3.1亿t。由于当前水果生产增速仍呈上升趋势,面积增长潜力持续释放,通过测算,2020年我国果园面积将达到1 978.2万hm2,生产水果3.7亿t,供给规模将持续扩大。随着水果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水果的供给与需求情况出现了总量和结构性的失衡,滞销情形时有发生。水果的供给平衡直接影响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当水果出现滞销,直接结果就是水果销售不出去,农民血本无归。

由文献调查可以看出,张书俭等[1]研究沧州红枣价格下跌原因发现,枣农们管理水平有限、标准化生产滞后、红枣品质下降,严重影响红枣的市场竞争力。张光根等[2]研究台州市柑橘滞销原因发现,由于种植面积增长速度过大,造成供给数量过大,并且加之流通渠道不顺畅,造成大面积的柑橘滞销。郑文武等[3]从广西香蕉滞销研究得出,广西香蕉品种单一,造成大面积的集中上市;此外,规模集约化不足,竞争能力弱,导致处于市场的被动地位。大量学者均从各个角度对水果滞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然而许多学者都是从单个事件入手研究水果的滞销问题,大多以点概面,没有通过大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水果供给不平衡的本质原因[4-5]。

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导致农户种植过程中的盲目性,通过对水果滞销原因的分析,可以引导农户合理种植,增加其收入。本文的研究目的有2个方面,一方面,对水果滞销进行网络舆情分析,了解水果滞销现状,为果农生产总结经验,规避错误选择;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水果滞销的原因,可以指导农户种植与采收优化。由此,研究水果滞销原因以及改进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通过研究互联网及各种新媒体的水果滞销信息,得出普遍性水果滞销规律,分析水果滞销原因,对水果的发展和种植进行指导和实践。

1    水果滞销频发因素分析

随着互联网及各种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水果滞销信息更多地出现在大众的眼前。用八爪鱼等爬虫工具获取水果滞销信息,共爬取数据1 741条(图1)。据统计,2015年5月下旬至2019年5月下旬,我国共发生水果滞销事件345起。其中,2018年共監测到水果滞销类舆情791条,2019年1月至5月下旬共监测到水果滞销类舆情149条。

总结相对典型的水果滞销案例,可以发现水果滞销主要呈现出发生频率高、区域范围广、品种涉及多、滞销数量大等特点[6]。本文将从水果滞销的时间序列、空间分布、典型品质等角度分析。

1.1    水果滞销现状

从水果滞销舆情时间分布趋势(图2)可知,以时间序列分析,受春节节日氛围影响,水果市场供需两旺,1—2月滞销类舆情相对较少[7];3月随着节日效应减退,水果市场需求减少,加之气温转暖,草莓、芒果等经济效益高的水果接连上市,市场供应增加,水果滞销事件呈暴发性增长趋势;5—7月为水果大量上市季节,市场供应充裕,为水果滞销舆情高发期。

从舆情空间分布来看,2015年以来741条水果滞销舆情共涵盖全国各地,其中广西、海南、湖南、四川等省是水果滞销舆情高发地区,分别占总数的12.8%、11.8%、10.5%和10.4%(图3)。

通过ROST词频分析工具,分析新闻标题关键词及词频比重,发现新闻主要词汇除搜索关键词水果、滞销外出现最多的是农民、销售、市场等词汇。通过分析关键词可以看出,2018年滞销最多的水果有菠萝、西瓜、桃子、草莓、芒果、荔枝等(图4)。

1.2    水果滞销原因

对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可知,导致水果滞销的原因包括信息闭塞、盲目种植产量过大、销路狭窄、市场价格低迷、宣传滞后等(表1)。

对关键词分析发现,“价格下跌”共出现99次,“丰产”出现78次,“销售渠道单一”出现68次,“产量大”出现64次,“扩种”出现57次,“跟风种植”出现45次,此外,交通不便、集中上市、撞期等也是高频词汇(图5)。

将水果滞销原因与造成的后果关联得出的滞销原因比重及其关系(图6),可以看出,盲目扩种是造成水果滞销的重要原因。

1.2.1    盲目扩种。盲目扩种是导致水果“丰产不丰收”的主要原因。由于果农信息较为封闭、种植能力分散、抗风险能力弱,果农一般是根据往年市场行情以及种植经验判断种植目标,因而跟风种植、盲目扩种的现象普遍。这种同向性行为导致水果市场供需波动极大,大小年现象显著,产品价格因而大幅波动。因为2016年水果价格普遍较高,2017年农民跟风种植西瓜等短生长期水果,导致市场产量过剩,加之水果不耐储存,2017年总共发生水果滞销事件81起,同比增长134%。

1.2.2    突发自然气象。突发性自然灾害主要表现为对交通的影响和产品的销售受阻。暴雨、大雪、浓雾等对道路造成的破坏,可能使原产品无法运输或阻碍商家进入。2018年春节后,湖南大面积降雪加之道路情况较差,导致湘西保靖县椪柑滞销5万t,严重影响农民收入。此外,气温等因素会导致水果成熟期提前或推迟,致使多地同品种或替代品上市期重合,进而出现滞销或卖难情况。

1.2.3    传统销售渠道单一。受传统小农经济模式的制约,水果销售渠道在增长过程中更加简单,严重依赖批发商前往产地购买的方式。水果等农产品的储存困难,保鲜成本高,销售周期短,果农在销售链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如果买方认为采购计划无利可图,买方要么放弃购买,要么在购买时降低价格,而果农在购买过程中缺乏议价能力。特别是在面临巨大的价格波动时批发商经常改变其计划,通过各种方式将风险转移到果农身上。在统计的影响水果滞销的因素中,“销售渠道单一”被提及68次,是仅次于“价格下跌”和“丰产”的第三大影响因素。

1.2.4    虚假信息传播速度加快。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虚假信息分为2种,其中一种是谣传某种水果对身体有害,导致此类水果滞销。尤其是以互联网、移动通讯为载体的新媒体快速崛起,新媒体平台的多样性、便捷性、及时性、互动性使某些虚假的负面信息大范围传播。例如“毒西瓜”“吃番茄得结石”“无籽葡萄为避孕药培育”等网络谣言一经传播便产生恶劣影响。

2    对策

数据分析和文献研究表明,水果产品缺乏市场营销手段,受到市场、信息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整个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和消费的供应链农业结构还没有完善。产销对接的不连贯使水果产品经常滞销。因此,必须从果农、政府和供应链等层次来分析、解决水果滞销问题。

2.1    优化、更新种植品种

传统的种植方式导致了品种单一、缺乏竞争力的市场。通过分析发现,除了不可抗力的情况下,水果滞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种植模式过时而抗风险能力弱、品种陈旧低端无法满足市场品质需求和经营理念模式落后等。以2018年徐闻菠萝滞销事件为例,徐闻本地农民选择种植巴厘菠萝大多亏本1.5万元/hm2以上,而改良种植优质品种台农17号的利润逾12.0万元/hm2[8]。

2.2    发展水果品牌化道路

品牌之路是未来水果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主要是提高某类水果的影响力,带动水果销售。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品牌水果,促进供需结构改善,解决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结合“互联网+”的背景,考虑市场需求,整合乡村旅游等方式,加快无污染水果、绿色食品、有机水果和地理标志水果的开发。

2.3    成立农村合作社

猜你喜欢

数据挖掘水果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数据挖掘综述
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异常数据挖掘算法
基于R的医学大数据挖掘系统研究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