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水稻轮作田中牛筋草种群数量监测试验

2019-12-25周玲红彭丁文邓朝艳邓尧胡细贵李小一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2期
关键词:轮作监测

周玲红 彭丁文 邓朝艳 邓尧 胡细贵 李小一

摘要    本文通过2年试验,对湘南地区玉米—水稻轮作田中牛筋草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测定牛筋草密度、株高、盖度、鲜重等数量动态指标,监测牛筋草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湘南地区玉米—水稻轮作田中牛筋草第2年的密度、株高、鲜重、盖度明显低于第1年,且生长势弱。

关键词    轮作;牛筋草;种群数量;监测

中图分类号    S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2-0067-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In this paper,a 2-year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growth of goosegrass in the corn-rice rotation field in southern Hunan.By using the inverted "W" nine-point sampling method,the quantitative dynamic indexes such as density,plant height,coverage,fresh weight and so on were determined,and the changes of the population quantity of goosegrass were monito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nsity,plant height,fresh weight and coverage of goosegrass in the corn-rice rotation field in southern Huna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first year,and the growth potential was weak.

Key words    crop rotation;goosegrass;population quantity;monitoring

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inn.)Gaertn.)俗称油葫芦草、蟋蟀草等,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较湿润的农田、 果园或路旁,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已经被列为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危害极其严重[1-2]。近年来, 牛筋草已经成为湘南地区玉米田的优势草种之一,发生数量大,极大地影响了玉米产量。本文通过2年试验,对湘南地区玉米—水稻轮作田中牛筋草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3],测定牛筋草密度、株高、鲜重、盖度等数量动态指标,监测牛筋草的种群数量,以期发掘科学规律,为农作物种植方式的合理选择、农田杂草的生物防除提供理论参考[4-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于2018年、2019年在湖南省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桥口试验基地玉米—水稻轮作田开展试验。

1.2    调查方法

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划定样方。玉米—水稻轮作区,即3—7月前茬栽种玉米,7—10月后茬栽种水稻。湘南玉米栽培生育期分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开花期、成熟期等,3月29日播种,7月上中旬收获,然而玉米生长速度快,至拔节期往后受杂草的影响很小,因而测定时间定为出苗后10 d至7月上旬,每隔15 d测定调查区域的9个样方中的牛筋草生长情况,调查时期为4月28日出苗期后10 d、5月13日拔节期、5月28日大喇叭口期、6月12日灌浆期、6月27日乳熟期、7月12日蜡熟期。

1.3    测定指标

测定样方内牛筋草的发生频度、密度、株高、鲜重、盖度[6]等指标。每次调查后,对样方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后取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牛筋草发生频度监测

由表1可知,2018年从玉米出苗期后10 d调查开始,牛筋草发生频度为100,即在9个样方中均出现牛筋草。2019年,在玉米出苗期后10 d,有2个样方出现牛筋草;拔节期增至7个样方出现牛筋草;直至大喇叭口期9个样方中才全部出现牛筋草。可见,玉米—水稻轮作田中第2年牛筋草出现频率较前1年缓慢。

2.2    牛筋草密度监测

由图1可知,2018年玉米出苗期后10 d牛筋草密度为23.30株/m2;在玉米拔节期,猛增至39.00株/m2;随着玉米生长,牛筋草密度缓慢增长,后期变化不明显,至玉米蜡熟期密度达50.67株/m2。2019年玉米出苗期后10 d牛筋草密度为14.00株/m2;在大喇叭口期,才猛增至30.60株/m2;同样,随着玉米生长牛筋草密度缓慢增长,后期变化不明显,至玉米蜡熟期密度达34.00株/m2。可见,2019年牛筋草密度在各玉米生育期较2018年明显降低,玉米蜡熟期比2018年降低了32.90%。

2.3    牛筋草株高监测

由图2可知,2019年牛筋草株高增长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较2018年同期大,此后在每个生育期2018年均高于2019年,玉米蜡熟期平均株高比2019年高19.73%。

2.4    牛筋草鲜重监测

由图3可知,2019年牛筋草鲜重在各玉米生育期均低于2018年;玉米蜡熟期,2019年牛筋草鲜重为472.27 g/m2,较2018年鲜重降低了26.60%。

2.5    牛筋草盖度监测

由图4可知,2018年牛筋草盖度(即单位面积内牛筋草茎叶投影面积所占的比例)在每个玉米生育期递长,牛筋草生长势强;2019年牛筋草盖度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迅增,而后增长平缓,直至玉米蜡熟期仅为2018年盖度的42.14%。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2年试验表明,湘南地区玉米—水稻轮作田中牛筋草第2年的密度、株高、鲜重、盖度明显低于第1年,且生长势弱。玉米—水稻轮作对牛筋草的种群数量有显著影响,这为农作物种植方式的合理选择、农田杂草的生物防除提供了理论参考[7]。

4    參考文献

[1] 涂鹤龄.我国农田杂草研究和防治进展[J].农药,2001(3):1-3.

[2] 金环宇,田平.农田杂草的危害及防除措施[J].种业导刊,2008(6):30-31.

[3] 林伟.倒置“W”九点取样法在杂草群落结构调查上的应用[J].上海农业科技,2002(3):13-14.

[4] 张杰.周口地区农业耕作模式对田间杂草的影响[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

[5] 周世忠,王自林,李淑敏,等.玉米连作效果分析[J].耕作与栽培,1993(3):5-8.

[6] 高先涛,申慕真,姚景勇.鲁西南地区旱地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初探[J].杂草科学,2001(3):6-8.

[7] 马亚杰,马小艳,陈全家.环境因素对不同地区牛筋草种子萌发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7):6.

猜你喜欢

轮作监测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监测研究
林业育苗地轮作方法解析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绥棱县耕地轮作休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支持耕地轮作休耕试点
学习监测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