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危机和传承策略
2019-12-25马玲玲
马玲玲
【摘 要】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其中的44项民俗类项目承载着不同群体世代相传的文化脉搏。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这些民俗类项目或多或少地遭到了现代化带来的危机。本文从河南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出发,探究原生态环境破坏、多元文化形式冲击以及人们价值观念转变给这些非遗项目造成的威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转化危机的策略,以期推动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危机;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4-0216-02
民俗也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充盈并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自从2005年国务院第一次提出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到现在,河南省淮阳县的太昊伏羲祭典、宝丰县的马街书会、上蔡县的重阳节习俗、浚县的正月古庙会和民间社火、洛阳市的关公信俗和牡丹花会、确山县的打铁花、新郑市的黄帝拜祖祭典、辉县市的百泉药会、禹州市的禹州药会共计11项民俗被陆续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新密溱洧婚俗、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展会、六月六节俗等共计33项民俗也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非遗项目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现代化的危机。
一、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
河南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现有113个国家级和72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这些名目繁多的项目中,44个民俗类项目并不占数量上的优势,但它们却以独特的魅力展现着自己的存在。
认真审视这些民俗类非遗项目,它们的发展步伐并不同步。“黄帝拜祖祭典”于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在新郑市举行,从2006年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14年。祭祖当天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会聚,共同朝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祈福民族昌盛、祖国繁荣。而且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近百家中外媒体报道大典盛况,极其引人注目,已经成了河南的一张文化名片。“洛阳牡丹花会”于每年4月5日至5月5日举行,从1983年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37届,是一个融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它已经成为洛阳发展经济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洛阳走向世界的桥梁和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这两个极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已经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发展前景向好。确山县的“打铁花”享有“民间焰火之最”“中原文化奇葩”“中华第一铁花”的美誉,并登上2017春节联欢晚会的舞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更多的其他项目,诸如宝丰县的马街书会、浚县的民间社火、鹿邑县的老子生日祭典等,由于地域限制,或者传承乏力、宣传渠道不畅等因素,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而引发社会关注,甚至出现了日益衰颓的发展趋势。
二、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危机
在社会发展速度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社会,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遭遇到了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危机,民俗类非遗项目也不例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很多是从古代社会一路走来,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环境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当这种原生态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后,它们的处境就不容乐观。就像“九流渡添仓会”,本是浚县的第二大庙会,由9个自然村就会形成,兴起于大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它所具备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祭祀活动礼仪庄重,程序严谨,表现形式颇具原生态,尤其是其中的社火表演折射出刀耕火种的原始文明,很有特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添仓会的盛况不再,祭祀棚的搭建、制作面供的传统、社火表演、祭祀程序等受到严重创伤,原汁原味没有了,添仓会规模急剧缩小,愈来愈难以吸引人们的关注,甚是惋惜。
(二)多元文化形式带来冲击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信息畅通发达,世界已经俨然成为一个地球村,文化的更新转型速度也日益加快。当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节俗文化充斥中国市场,国内的影视、动漫等新型项目迅速崛起,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等众多互联网快餐文化渗透人们的生活,留给民俗文化的发展空间就越来越小。正如“马街书会”,曾是全国各地说唱艺人的“朝拜圣地”,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全国数千名曲艺艺人负鼓携琴汇聚于宝丰县城南,在火神庙旁举行祭拜师祖和收徒拜师仪式,同时附近很多县区的农民也会来赶场凑热闹,场面十分壮观。但是近些年来,参会艺人越来越少,而且年龄越来越大,就是当地民众也很少前来捧场,致使原来声势浩大的书会逐渐落寞。
(三)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
民俗文化多是起于农村、兴于农村,伴随着农耕时代的发展而兴盛。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改变的不仅是人们的物质条件,还有文化内容和形式。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电视、电影,上网、刷手机等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早已不是梦幻。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传统的民俗已经很难再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尤其是对年轻人。比如辉县市的非遗项目“六月送羊”,其实在河南的很多地方原来也有相似的习俗。因为这一习俗源于“劈山救母”和“羊羔跪乳”的传说,所以每到农历六月,几乎家家都会制作一种形状如羊的面食,然后由姥姥、姥爷,或者舅舅、舅妈送给外甥,希望孩子由此学会感恩。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对这样的传说已经淡漠,认为“送羊”实属繁文缛节,价值观念的改变使得原本红红火火的民间习俗变得可有可无。长此以往,类似这样的民俗可能会因无人传承而逐渐消亡。
三、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策略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遭受现代化危机的同时,如何化解危机,让这些民俗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民俗文化自身的创新
当下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众多事物瞬息万变,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会遭到淘汰,众多科技产品的兴盛与衰败无一没有说明这个道理,民俗文化也是如此。虽然很多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时间久远,有自身的时代特征,但是如果不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味地故步自封,那么世代传承下去的可能性就比较小。比如庙会文化,在河南的44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庙会”占据了9项,诸如国家级的“浚县正月古庙会”,省级的“登封市中岳古庙会”“内黄县高王庙会”“南乐县仓颉庙会”等。庙会是由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跟随时代的变迁,庙会也需要加上新的内容。就如浚县的正月古庙会,为打造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近年来陆续开发出了民间文艺表演活动、中原民间工艺精品展、祈福大法会、元宵节吉祥灯会、中原民俗文化研讨会等数十项内容,使之成为融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流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民俗娱乐活动,并且形成了一道亮丽的中原文化景观。
(二)注重传承人的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反复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最重要的就是人的传承。所以,若想让民俗类的非遗项目得到保护和发展,加大力度培养传承人也是极为重要的。如“民间社火”是浚县群众性传统民俗娱乐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每逢节日或重大活动期间,60多家社火组织聚集在一起,竞相献艺,场面极为热烈。但是随着一些老艺人相继过世,年轻人不想学艺,一些传统的社火项目,像高跷、秧歌、旱船、竹马等,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升旗打酒火”是驻马店市西平县洪河船民间流传的一种带有祭祀色彩的风俗活动,蕴含着社会生活、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丰富内涵,但生存环境的变化让这一活动濒临失传。2017年,吴原启被河南省文化厅认定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通过他的努力使这一非遗项目得以延续,不过同样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境况。所以,对于需要“口口相传、人人相传、带徒授艺”才能发展下去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通过加大宣传、加强奖励等多种激励措施着力培养传承人。
(三)强化政府平台的构建
在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中,政府机构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申报成功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所以,在立项之后,政府机构更应该强化非遗项目的管理和建设。那种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足以给各级政府机构以警醒。河南民俗类非遗项目中就有成功的案例——百泉药会。百泉药材享有“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的盛誉,久而久之,辉县百泉形成了以药材为主的全国性商品流转市场。为了壮大交易规模、提升影响力,1990年辉县市委市政府投资3500万元在百泉建成占地67000平方米的药材交易市场——百泉药都,2001年投资58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高标准会展中心。如今的百泉药会,又增添了“互联网+”的创新之举和精彩纷呈的文化交流活动,展现出了全新的姿态和动人的魅力,每一年都有热闹非凡的交易场景。由这一案例可以看到,在保护和传承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相应的政府机构必须有所作为,积极搭建广阔平台,促进非遗项目的向好发展。
四、结语
存在,它们更多的是一种集体活动,单靠一个或几个人的力量难以承继。伴随着老年人的数量减少和青年人的热情不再,很多此类项目发展现状堪忧。只有各级政府机构加强管理、搭建平台,各种社会力量充分結合,才能形成一种动力,让生长于民间的传统习俗成为文化新风尚,进而让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耀眼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陈华文.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2]董晓萍.民俗非遗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
[3]李荣启.民俗类非遗在当代的保护与传承[J].艺术百家,2018(11).
[4]肖雪锋、刘磊.民俗类非遗品牌的塑造与传播策略[J].当代传播,2018(11).
[5]简泽菲.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非遗文化传播经验思考[J].新西部,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