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角下河西走廊地区旅游外宣翻译研究

2019-12-25王永平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河西走廊目的论

【摘要】随着中国西部地区,尤其是河西走廊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迎来了新契机。旅游外宣翻译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本文从目的论视角对河西走廊地区现有旅游外宣翻译进行探讨,并提出可采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外宣翻译;目的论;河西走廊;一带一路

【作者简介】王永平(1993.11-),女,汉族,甘肃临洮人,西安航空学院,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

引言

随着中国西部地区,尤其是河西走廊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迎来了新契机。甘肃省将在新时期致力于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产业的现代服务业,让世界了解甘肃,让旅游带动甘肃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在这一过程中,对外宣传以及相关翻译工作无疑是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与增进相互了解的重要媒介和方式。好的旅游外宣翻译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河西走廊历史文化的了解,进而促进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再者,现有的大多数外宣翻译研究都是探讨政治、新闻、公式语以及企业宣传等文本,选取的研究對象也大都是东部发达地区或者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外宣翻译资料,针对西部地区的旅游外宣翻译研究较少,河西走廊等西部地区的旅游外宣翻译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故此,笔者结合外宣翻译的特点,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对甘肃省现有的英语旅游外宣资料(由于相关英译资料较少,本文以韩荣良所著的《甘肃导游》以及高亚芳所著的《英语甘肃导游》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更好地完成该地区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

一、目的论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目的论是德国当代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翻译理论。其核心理念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遵循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原则是目的论的最高原则,即翻译行为是由其目的决定的,而受众是决定目标文本目的的主要因素。连贯原则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必须让受众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 语际连贯类似于忠实于原文,但其忠实的程度和形式是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所决定的。

旅游外宣翻译是目的性极强的交际性活动,因其受众和目的特殊,通常具有较强的输出性,集中体现在源语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上。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河西走廊地区旅游外宣翻译就是反映当地文化的窗口,带有明显的宣传目的。这就要求外宣译文要突出其传达信息的功能,在翻译时注重目的性,遵循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二、目的论指导下的河西走廊旅游外宣翻译误差分析

在目的论基础上,诺德把翻译误差分为四类:语言翻译误差,语用翻译误差,文化翻译误差以及特定文本翻译误差。

1. 语言翻译误差。语言翻译误差包括词汇层面、句子层面和语篇层面,主要是译者过分专注于语言结构而引起的。

例:相传汉武帝时,霍去病征匈奴,曾屯兵皋兰山下。

A saying has it that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Wu(140-87BC) of the Han Dynasty when General Huo Qubing was on his expedition against the Huns he once stationed his troops at the foothill.

该段拟向游客简述与五泉山相关的传奇故事。但从目的角度来看,笔者对该句译文有两点疑惑。一是把“相传”翻译成“saying”;二是把“西征”翻译成“an expedition against the west”。首先,关于五泉山上泉水来历的传说本身就带有传奇性,泉水的真实成因与其地质构造层和地貌有密切的关系,而非真是因为霍去病鞭打了五下。之所以有这个传奇故事也是因为人们将霍去病将军的英雄形象神话了。朗文英语词典对“saying”一词的定义是“a well-known phrase or statement that expresses sth. about life that most people believe is wise and true”,而字典中对于“legend”的定义为“a story from ancient times about people and events, that may or may not be true”,所以此处用legend更为恰当。其次,关于原文中提到的霍去病西征这一事件,据查史料,是指元狩二年(121B.C.),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霍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歼敌4万余人。此后,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西域道路奠定基础。所以从性质上来讲此次西征是指抗击入侵匈奴的战争。原文所用的expedition一次在词典中的定义是“an organized journey with a particular purpose, especially to find out about a place that is not well known”,这显然与中文语义不同。故笔者认为这里用“an anti-attack battle against the Hun”更为恰当。

2. 语用翻译误差。主要指译者缺乏以受众为中心的意识,不能适当地解决语用问题而引起的。在分析目标文本过程中,笔者发现的语用误差主要包括关键信息漏译、冗余信息赘述以及术语不统一等。

例: 此外,还有不许坐在门槛上的禁忌,因为传说有一位穆斯林圣贤在和异教徒打仗时曾把门槛当枕头睡过觉,所以保安族人不准做门槛,更不允许妇女坐门槛。

People are not allowed to sit on the threshold as a pillow when he led people to fight with enemies.

本句中文文本主要简述了保安族人不许坐门槛这一禁忌及其由来。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这一禁忌由来也是与穆斯林的圣贤穆罕默德有关。传说伊斯兰教传播初期,由于遭受异教徒的迫害,先知穆罕默德经常带领穆斯林与异教徒作战,由于当时条件困难且昼夜作战,人人身体劳累不堪,穆罕默德因此曾将门槛当作枕头睡过觉(早期阿拉伯人以地铺为床),因此伊斯兰教有忌坐门槛的习俗。此外,中文句末着重指出“更不允许妇女坐门槛”,这其实也暗含着在保安族文化中妇女地位较低。关于这句话的翻译,笔者有以下两点想法。一是可以把“一位穆斯林圣贤”直接译成“Mu?ammad”,这样受众能更加快速直接地理解保安族这一禁忌的一些宗教背景,同时译文也忠实于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二是原文并没有把句末“不允许妇女坐门槛”这一关键信息翻译出来,有悖于目的论的基本原则,如果少了这一句,那原文所讲的关于保安族不能做门槛的风俗所传达出的信息将会大打折扣。

3. 文化翻译误差。文化翻译误差主要指译文不能再现或适应受众的文化习惯。甘肃是我国历史上大规模的畜牧养殖和农耕文明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远在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甘肃河西地区就有远古人类。此外,早在2500年前,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就经河西走廊传往欧洲。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凿通了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陆路大通道,也就是古丝绸之路。所有这些都给河西走廊地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可能都是相关外宣文本所针对的受众感兴趣的方面,但现有的一些译本在某些方面并未对相关文化背景深入挖掘,抑或是不能很好地适应受众对相关文化的需求。

例:如果女主人在厨房炸“油香”“馓子”等食品,包括家人在内的任何人不能进厨房,认为别人进去会惊动油,炸出来的食品不好。

If the hostess is frying cakes, any other people should keep away from the kitchen, the oil would be frightened so the food wouldnt taste good.

本句中文是讲保安族的生活禁忌。从宗教和民俗文化角度来看,笔者对该译文有两点疑惑。首先,把油香和馓子直接翻成“cake”并未完全考虑到中外饮食文化差异。油香和馓子是河西走廊少数民族,尤其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东乡族和保安族的传统食品。油香被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看作是象征真诚信仰的美食,是穆斯林传统的圣洁食品。它是油炸的面饼,逢年过节每家每户都要煎炸油香,除了自己食用以外,还要相互赠送。若有红白喜事,也要炸油香以表示尊祖继俗。馓子也是穆斯林的传统食品之一,是把和好的面做成面条状,油炸而食。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等传统节日,人们都要炸馓子招待客人。由此可见,这两种传统小吃和西方人文化印象中的cake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根据这两种小吃的烹饪方法和食材,笔者认为油香可采用烹饪法加原料的策略,译成fried dough cake,而馓子可以采用音译法加注释的方式,即sanzi-crisp noodles,这样才更能反映当地少数民族的饮食特色,把有效的旅游外宣信息表達出来,激发受众兴趣。笔者的第二点疑惑是例文把“别人进去会惊动油”译为“the oil would be frightened”,这种译法可能会让国外受众不知所云。其实“惊”这个字在一些汉语语境中的用法非常巧妙。在该语境下,如果译者能向受众适当地解释其风俗背景,即油香是穆斯林传统的圣洁食品,所以在制作过程中不能受外人干扰,这样会更有助于受众理解。由此可见,在外宣翻译过程中,我们应重视中外文化差异,要注意历史背景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生活方式大相径庭等因素。

4.特定文本翻译误差。英国翻译家彼得·纽马克通过语言的功能这一切入点把语言分为三大类,即表达功能类、信息功能类和呼唤功能类。表达功能类文本是以作者为中心的文本,比较主观。信息功能类文本以语言之外的信息为主,是十分客观的,重点是语言所描写的客观内容,如科技报告等。呼唤功能类文本重点以读者为中心,文本的目的旨在影响读者,特别是影响读者的情感和行为。 因此,旅游外宣翻译文本应属于呼唤型文本,旨在感染并吸引受众。译者在翻译时应考虑到受众的文化需求,情感心理,审美习惯等,尽量用他们熟悉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形式,以求达到译文的预期效果。

例:雷台汉墓。

The Leitai Tomb of Han Dynasty。

该例中“雷台”是指古代祭祀雷神的祭台,如果仅仅是音译,则达不到进一步吸引受众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在此处稍做解释说明,即“Leitai means a tower that used to hold the ceremony of paying respect to the Thor”。同样,天水市若仅仅音译,则显得平淡无奇。对中国游客来说,仅从中文字面意思就可以联想到一些该名称的由来,但对于外国受众来说,“Tianshui”更多是一种发音组合或者是地点代称,若无相关补充解释,他们无法和国内游客一样获得等效信息。天水得名于“天河注水”的传说。秦末汉初时期,长期征战加上干旱使得民不聊生,一天夜晚,忽然狂风呼啸,雷电交加,大地裂开一条大缝,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其中,形成了“天水湖”。后汉武帝听到这个传说,才设立了天水郡。在旅游外宣翻译中,这些神奇美丽的传说可以说是非常博人眼球的,所以笔者认为可译成“Tianshui, literally means water from the heaven. It is said that 3000 years ago, the water from the heaven irrigated the arid land caused by drought. Thats why the name exists”。这样或许会更能激起外国朋友对该城市的兴趣,从而实现旅游外宣文本的呼唤功能。

三、河西走廊地区旅游外宣翻译的策略

河西走廊地区旅游外宣翻译的受众都是来自国内外的外国人,他们来该地区旅游可能是出于多种目的,比如想了解丝路相关的历史文化,想切身感受当地民俗特色或是想欣赏自然景观等。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注意准确性,强调实事求是,注重时代背景,而且要根据受众的目的和需求对译文进行适当的增、删、改、释或者转换,以求准确简明地传达出受众想要了解的信息。

1.信息增译。段连城先生认为:“我们不可低估外国读者或听众的智力,但也切勿高估一般外国人对我国的了解水平。”由于丝路旅游资源大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隐性的欣赏价值,因此可以在翻译时增加必要的背景知识,更便于受众理解。例如,“武威”一名源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显其“武功军威”而赐。这一点可以在翻译过程中补充说明,以便受众更好地理解该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如“Wuwei means mighty and powerful in Chinese, which was called to praise the achievements of Huo Qubing, a general who defeated the Huns”。同理,“兰州史称金城”可译为“Lanzhou is historically known as Jincheng, which literally means Gold City in Chinese”。“独具特色的裕固族风情”可译为“unique ethnic customs of Yugu, one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2.简化删减。好的外宣翻译不是按中文逐字逐句逐句机械地把中文转换为外文,而是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对中文原文进行适当的加工,有时要删减。保留中文文本中的关键信息,简化或删去对受众理解没有帮助的冗余信息,这样会使译文更为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也符合旅游外宣的目的。比如“嘉峪关,秦代以后,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河西咽喉和‘边城锁阴之称”。划线处主要想突出嘉峪关在军事上的重要地理位置,但如果把这两个词逐字译成英文,则会出现信息冗余和重复这一问题,因此在翻译时删去其中一个效果会更好。

3. 适当转换。这里的转换是将源语信息转换成受众熟悉的表达式,即转换成等效信息。以旅游宣传为导向的汉英翻译的目的是能够吸引游客,追求社会效果最大化。因此,翻译中应该强调信息对等而非逐字对等。否则,陌生的概念性文化信息过载会影响受众对有效信息的接受。比如说,保安族有告诫人们不要偷懒的谚语:“腰刀老藏在鞘里,刀刃上要生锈”。如果直译会显得生硬,笔者认为“Idleness rusts the mind”或者“Work makes the workman”不仅能有效传达源语的关键信息,而且更符合受众的语言和思维习惯。

四、结语

河西走廊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该地区的丝路旅游产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想恰当地运用目的论原则去指导相关旅游材料的翻译,让外国受众跨越跨文化交际的鸿沟,就得对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地了解并掌握其精髓之所在,结合目的论三原则,在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和熟知外国语言习俗的情况下进行翻译,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考虑受众认知结构和需求的基础上,用他们熟悉的语言和语用方式,让他们了解河西走廊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以上所列举的翻译问题,多数为个人拙见,并无贬损之意,而是想做引玉之砖,为外宣翻译研究助力。

参考文献:

[1]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Reiss, Katharina & Vermeer, Hans. 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M]. Tuingen: Niemeyer,1984.

[3]王素華,吕文澎.基于目的论的丝路旅游景点名称英译误差研究[J].社科纵横,2010,25(04):167-170.

[4]林戊荪.改进中译外工作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在全国中译英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J].中国翻译,1991(01):4-7.

[5]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6]段连城.对外传播学初探[M].北京:中国建设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河西走廊目的论
目的论视域下英语电影字幕的翻译研究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继续向北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学术敦煌”的定位是丝绸之路文博会保持永久魅力的重要基石
河西走廊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
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