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人闲时搓腰眼健腰强肾益处多

2019-12-25韩沐真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脚心握拳病症

韩沐真

男人从30岁左右开始,身体机能开始渐渐进入衰退状态,阳气亏损,各种男性疾病侵袭。中医认为,男人常按摩两大养生穴位可强壮阳气,使正气充足,防治各种男性疾病。腰眼穴、关元穴是男人最重要的两大壮阳穴位,正确按摩这两大养生穴位,不但疏通脉络、强壮腰脊,还可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腰眼穴位于腰部第三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处。腰眼穴居“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为肾脏所在部位。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腰眼处,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下面是几种按摩方法。

1.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1次。

2.两手轻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转按摩腰眼处,每次5分钟左右。

3.两手握拳,轻叩腰眼处,或用手捏抓腰部,每次做3~5分钟。

4.搓面部。在疲劳时搓一搓脸,不仅面部舒服,而且眼睛明亮,感觉神清气爽。搓脸的好处不仅在于舒展面神经和表情肌,更重要的是可防止面神经炎、视力减退、预防感冒。搓脸时的轻重以自己的感觉而定,但最好稍重一些;搓脸时的速度以每秒1次为宜。每日搓脸3~5次为宜,每次不少于5分钟,直到脸上有热烘烘的感觉为止。干性皮肤的人在搓脸时手法不要太重,速度也不要过快,以免搓伤皮肤。

5.搓脚心。人体在脚心上反射区较多,经常搓脚心能起到补脑益肾、益智安神、活血通络的疗效,还可以防治健忘、失眠、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和心、肝、脾、胆等脏器病症。搓脚有干搓和湿搓两种。具体做法是,干搓时左手握住左脚背前部,用右手沿脚心上下搓100次,以使脚心发热;换用左手搓右脚脚心。搓的力度以自己舒适为宜。湿搓时把脚放在温水盆中,泡至脚发红,再按干搓的方法搓。

用掌搓腰眼和尾闾,不仅可以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中年人经常搓腰眼,能防治风寒引起的腰痛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按摩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肤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又可刺激神经末梢,对神经系统的温和刺激,有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提高腰肌的耐力。

在我国传统的养生防病理论中,历来非常重视腰部的保健和锻炼,素有“腰为肾之府”的说法。自古以来,锻炼腰部的方法不少,大多是通过松胯、转腰、俯仰等运动,来疏通腰部的气血运行,起到健肾強腰的作用。下面还有几种效果好、简便易行的锻炼方法。

1.前屈后伸  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双手叉腰,然后使腰部充分地前屈和后伸各5~10次。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2.转胯回旋  两腿开立,稍宽于肩,双手叉腰,调匀呼吸。以腰为中轴。胯先按顺时针方向做水平旋转运动,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做同样的转动。速度由慢到快,旋转的幅度由小到大,如此反复各做10~20次。注意上身要基本保持直立状态,腰随胯的旋转而动,身体不要过分地前仰后合。

3.交替叩击  两腿开立,与肩同宽,两腿微弯曲,两臂自然下垂,双手半握拳。先向左转腰,再向右转腰。与此同时,两臂随腰部的左右转动而前后自然摆动,并借摆动之力,双手一前一后,交替叩击腰背部和小腹,力量大小可酌情而定,连续做30次左右。

4.双手攀足  全身直立放松,两腿可微微分开,先两臂上举,身体随之后仰,尽量达到后仰的最大限度。稍停片刻,随即身体前屈,双手下移,让手尽可能触及双脚,再稍停,恢复原来体位。可连续做10~15次。注意身体前屈时,两腿不可弯曲,否则效果不好。老年人或高血压患者,弯腰时动作要慢些。

5.拱腰式  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5点支撑),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后头部为支点(3点支撑)来进行锻炼,每次可锻炼10~20次。

关元穴位于人体“阴脉之海”的任脉,肚脐之下3寸的位置,又称为下丹田,具有培补元气、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等作用。前人有“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也”。古今都作为保健的养生要穴。

主要用于治疗元气虚损的病症,如中风脱证、身体无力、易疲劳、怕冷等。男科病症,如遗精、阳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下焦病症,痢疾,脱肛,疝气,便血,溺血,小便滴沥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自我按摩时,首先可以以关元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

男人们除了常按摩以上两大养生穴位强壮阳气外,还要多按摩足三里穴和肾俞穴,以补肾壮阳、填精益髓,防治早泄、勃起不坚、遗精等男性疾病。

编辑:修远 xdyszzsb@sina.com

猜你喜欢

脚心握拳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走路握拳头脑健
草芽
经常握拳 延年益寿
经常握拳 可以提神
蒜末敷脚心去虚火
站在水中
自探脚底美容法
阿呆的病症
地球的五大病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