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平台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
2019-12-25茅慧
【摘要】本项目旨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利用问卷星平台的在线考试功能和U校园平台的拓展资源分享功能,结合当下大学英语读写课堂的现状,从课堂强化和课后拓展两个方面切入,分两个阶段进行无纸化阅读教学改革,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激发英语学习者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中的阅读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 互联网;问卷星;U校园;大学英语阅读
【作者简介】茅慧,女,汉族,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汉翻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传媒学院2017年第十二批校级教改立项项目“在线考试系统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与实践”的结题成果。
一、引言
“互联网+”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互联网的辅助作用已经开始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目前针对网络辅助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策略等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刘坤、徐艳英 2011等)就此进行了探索,他们都承认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基于网络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使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然而这些研究或是利用宏观的网络资源或是依赖于“微博”“微信”等微平台的互动功能。
问卷星平台作为一个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可以提供功能强大的在线设计问卷、采集数据等系列服务。与传统和其他调查方式相比,它更快捷、易用、低成本。在改革实践的第一阶段,问卷星被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其在线考试功能恰好可以补充受到时间限制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师有效整合线下考试的场景和线上系统的优势,通过设计契合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练习,发布生成二维码或者网络链接,学生利用手机来参与在线练习。考试数据在提交之后,教师可以第一时间在后台进行查看和比较。有学者利用问卷星进行过教学研究,主要是用于测试、评分或调查问卷,如周逸清(2016)、谢帆(2017)等,但目前还未有人将问卷星的在线测试功能与大学英语课堂相结合。
在第二阶段的改革实践,U校园的引入将为传统阅读课堂的转型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U校园是外研社自主研发的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与教材配套的学、练、测、评一站式交互体验。教师利用其资源拓展功能,将文档整理后上传,学生在课堂利用手机端进行资料的同步分享和阅读。
总之,区别于以往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研究,本研究首先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利用问卷星和U校园来进行大学英语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使大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更具互动性和参与度。其次,问卷星和U校园带来的无纸化考查与分享可以大幅度减少以往课堂阅读教学中材料准备和打印的压力及资源耗费。最后,改革注重实用性和时效性。阅读理解练习的设计结合了课文重点信息和等级考试的出题特点,拓展阅读材料选择具有时效性的文章,两个平台的有效利用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主要研究问题
作为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英语学习者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阅读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早有许多學者(秦云 2012等)指出了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中的阅读教学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1.教学方式陈旧枯燥。在教学方式和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仍有很多英语教师习惯性主动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多数学生排斥甚至厌烦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一半以上的被访学生觉得英语阅读课枯燥乏味。
2.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通过实践和调查发现,60%以上的学生在课上并没有认真阅读过所学单元的文章,甚至在结束学习后,部分学生表示仅阅读过一次甚至没有从未阅读过所学课文,主要原因有文章太难而水平太差、不感兴趣等,这无疑与阅读课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3.阅读质量和数量不足。大学英语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英语阅读活动又基本局限于课堂内,仅通过阅读和学习几篇文章提高英语水平更是天方夜谭。英语课堂更是很少有机会进行拓展阅读,强制性要求的课外阅读打印材料颇为麻烦,选择性的课外阅读不能保证学生的阅读动力和阅读质量。利用所学文章并进行主题延伸的批判性拓展阅读能帮助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1)如何转变阅读教学的方法,转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一步鞭策、驱动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2)如何结合互联网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3)如何选择合适的文章进行课外拓展阅读训练并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第一阶段教学设计和改革实践
改革共分两阶段,为期一年半。第一阶段的改革实践在2017级五个大一A层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均为120分以上)班级中按照以下步骤展开。
1.学情调查。在学期初,利用问卷星的调查问卷功能,对所有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预期目标。调查发现,学生们的学习动机主要以考试为目标,其次以就业为方向,不乏以兴趣为驱动者。
2.课文学习。
(1)利用问卷星的在线考试功能,挑选部分单元的课文设计阅读理解选择题练习,编辑导入到问卷星。学生在课前或课上阅读课文,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打开网络链接进行练习,提交后学生和教师都可以直接看到分数、正确答案以及排名。
(2)以小组为单位的学生就练习结果进行组内讨论,并做课堂发言。教师补充讲解文章重点和难点。
(3)利用问卷星的在线考试功能,设计针对课文词汇和语法的小测试进行练习并讲解,以完成知识点的强化学习。
3.课外拓展。
(1)根据单元文章的主题准备相关阅读材料,编辑导入到问卷星,学生扫描二维码后阅读。
(2)以小组为单位的学生在组内进行主题讨论。
(3)课后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自行完成对补充材料的深度阅读和词汇积累。
第一阶段的改革积累了一定数量的阅读理解练习,搜集了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一些课外扩展阅读材料。通过第一阶段的反馈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表示这种形式的阅读练习“与课文相关”“与考试接轨”,可以有效促进课文学习的动机。
然而在拓展阅读练习部分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因为拓展阅读需要网络平台的支持,而问卷星在资源分享上无法达到预期的视觉接受感,版面凌乱影响阅读效果。此外,阅读资源的补充还需要教师耗费时间精力来挑选对比,同时会占用本就比较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第二阶段的改革主要针对这一不足进行了修正。
四、第二阶段教学设计和改革实践
在第二阶段,问卷星平台继续发挥阅读练习测试平台的作用,同时引入了U校园平台作为课外拓展阅读的载体,其在拓展阅读部分可以发挥更好的直观阅读效果。基于第一阶段取得的数据,为期半年的第二阶段的教学实践主要如下开展。
1.继续推送结合课文部分自编的阅读理解练习,由第一阶段挑选合适的单元练习转变成基本覆盖课文每一个单元。
2.在第一阶段,在线阅读理解练习多在课文学习前进行以检验预习,第二阶段尝试作为课文学习之后的复习测试,以督促学生的课堂学习。经过调查问卷反馈,这个变化更为学生接受,在练习的时候更有信心,比课前测试效果更好。
3.每次的阅读练习成绩将计入平时分的课堂表现分,取班级前1/3名正确率最高速度最快的学生进行课堂平时分的记录。这一要求大大提升了课堂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4.学生课上或课下在手机用户端打开U校园资源分享中的拓展阅读材料,可以看到经过教师编辑整理后的文档,标识出语言重点的文档(如音标、下划线及着色部分),可以直接点击链接查看原文,较之前的问卷星更为直观,重点突出,阅读舒适感得到了提升。
5.在学期末,利用问卷星的调查问卷功能,对班级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学习情况和课堂改革实践的体验和反馈,并对个别学生进行采访调查。调查和访谈发现,80%的学生对于此次改革实踐持肯定态度,“能督促学习”“提升英语学习和阅读兴趣”,学生们也希望能继续深化改革,给他们的英语学习带来更多的帮助。
五、结语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势在必行。利用问卷星和U校园两大平台来提升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在实践一年半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反馈调查可以确定,在线互动平台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上的介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量有了一定的积累,丰富的英语阅读材料的有效输入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力;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本研究历时一年半,针对18篇课文设计积累了15篇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练习,10个单元的词汇测试和8篇课文主题相关文章的拓展材料,可供其他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使用,亦可借鉴教学手段;研究成果受益于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学习者,使学生们产生阅读兴趣,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并反作用于学生的大学英语课堂的学习动力和激情。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如具有效度又结合课堂教学的阅读理解练习的设计和具有时效性的扩展阅读的选择和语言点的提炼费时费力。改革的深入还可以通过深化提高两个平台的可操作性,扩大推广范围,也应加强团队协作,降低上述困难的阻碍。
参考文献:
[1]刘坤,徐艳英.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研究——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53-155.
[2]秦云.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海外英语, 2012:77-78.
[3]谢帆.问卷星在多媒体教育教学大赛在线评分中的应用[J].软件研发与应用,2017:23-24.
[4]周逸清.问卷星平台助力随堂测验[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