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险情叫“心梗”
2019-12-25兰政文
兰政文
心梗,心肌梗塞的简称,时下的知名度堪与感冒相比了,却比感冒不知要凶险多少倍。道理很简单,心脏是生命的动力,享有“生命发动机”的誉称,心梗就是心肌坏死,心肌坏死太多,“发动机”就可能停工而毙命。心肌之所以梗塞,祸起供应心脏的血管(医学称为冠状动脉)受到血栓(指动脉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因寒冷、情绪激动、劳累等刺激而破裂脱落,加上血小板的黏附与聚结所形成的血凝块)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丧失生命活力,置患者于突然死亡(医学谓之猝死)的险境中。我国此种险情正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病例接近百万,且日趋年轻化,二三十岁的患者已不鲜见,更不用说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了,称其为“夺命杀手”一点也不夸张。
心梗的典型表现是:突然出现剧烈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可向左肩、左上肢放射,并持续15分钟甚至半个小时以上,常伴有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呕吐等症状,且有一种濒死的恐怖感。被医学专家喻为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意味着你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争分夺秒入院救治是唯一的活命之道。若在发病1个小时内得到有效救治,心肌基本上可以不发生坏死;延到70分钟接受治疗,死亡率约为1.2%;延到6个小时死亡率上升到6%;一旦超过6个小时,心肌坏死就很难改变了。所以,心梗的抢救时间窗限在6个小时之内,尤以抢在发病1个小时内最好,被称为心梗救治的“黄金时间”。为此,以下几点知识你不可不知。
牢记“魔鬼时刻”
心梗险情何时最易发生呢?医学专家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一生之中,中老年期发生率骤升,不过近年来的年轻化趋势也不可忽视。一年之中,夏(太热)、冬(太冷)两个季节危机最多,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季节的风险。一天之中呢?则有10个时段最危险,被称为心脏的“魔鬼时刻”,务必牢记于心。
清晨起床时 症结在于此刻人从“半休眠”状态苏醒后,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血压升高,黏稠的血液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加上身体从静态卧位向动态站位转变,中老年人的神经调节又较慢,极易发生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情况,因而成为一天中心脏的第一个高危时段,心梗高发。对策:醒后别急于起床,做好3个1分钟(醒后躺在床上1分钟,或伸伸懒腰,或做做穴位按摩,使血液慢慢流动;再坐起靠在床头上1分钟,以适应心脏和血管开始加重的负担,相当于“预热”的过程;最后将双腿移向床沿并下垂1分钟,再一次为心脑血管“预热”);缓慢下地后喝一杯温白开水,以稀释血液,减低血压粘稠度,再做其他事就安全多了。
如厕时 尤以清晨如厕为甚,因为中老年人或有疾病者,往往大便不太顺畅,常需用力以增大腹压排便,腹压增大会引起血压迅速上升,甚至可较安静时翻倍,并使心跳加快,导致心脏负担突然加重而诱发心梗。相聲名家马季、侯宝林之死堪称前车之鉴,被称为马桶上的悲剧。对策:中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脏病者如厕切忌过分用力,若排便不顺畅,不妨用点通便类药物帮助解决。
饭局或举杯时 进餐过速,或进食大量高脂肪食物,引起血脂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形成血栓而引起心梗;贪杯,酒中之酒精可使大脑兴奋,促使心率加快或失律,升高血压,进而诱发心梗。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病患者的风险尤其大。对策:中老年人宜少酒,最好远离酒杯,同时注意饮食清淡(低盐、低糖、低脂),不暴饮暴食,尽量为心脏减负。
玩棋牌时 沉迷于打牌下棋,久坐不动,或因输赢而致情绪突然激动,引起血压飙升,心率增快,同样可招致心梗临身。对策:娱乐有度,切忌长时间坐着不动,宜在每一轮间起身活动片刻,并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洗浴时 热水浴可致全身血管扩张,皮肤和肌肉血流量增加,如果你又是心脑血管病患者,较长时间待在密闭缺氧的环境里,很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脏缺血而发生危情。尤其是饥饿时、进餐后或运动后进浴室,发生危险的几率更高。对策:中老年人洗澡要调好水温(宜与体温相当),时间勿太久,避开饥饿、饱餐以及运动后等时段,最好有家人帮助,以防不测。
睡眠时 你很可能听说过某人在睡眠中辞世的事。一是祸起“恶性呼噜”,医学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在睡眠中反复出现窒息,使全身间歇性缺氧,增大心脏负荷,血压急剧波动而引发悲剧;二来与做恶梦,导致情绪激动有关。英国专家称“致命性心梗多发于晚上”就是指的这两类情况。对策:患有恶性呼噜者应去医院呼吸科治疗;不接触恐怖、惊险的电视节目,防止恶梦上枕。
看电视时 特别是观看惊险、暴力片的过程中,情绪过分紧张、激动,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出大量儿茶酚胺物质,引起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遂使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或心梗。对策:优选节目,避开惊险、暴力、悲伤等内容过于刺激的影视片,勿喜勿悲,心态平和;限制时间,一次连续看电视别超过2个小时(睡前别超过1个小时),其间宜做一些缓和的活动。
游泳时 游泳本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对心脏的锻炼尤为有益,但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的中老年人则不宜,尤其是冬泳。低温刺激易引发动脉血管(包括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突然缺血而梗塞。对策: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人游泳前要做好预热活动,选择水温适宜的水域或泳池,心脏病或“三高”患者最好避开游泳,尤其不可冬泳。
吸烟时 吸烟不仅与肺癌等癌症发病有关,且可促使动脉硬化,或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导致血管闭塞,增大心梗的发作危险。对策:戒烟,并注意避免被动吸烟,包括二手烟、三手烟等。
突发事件时 一个人遭受突发事件的打击,引起极度悲伤,交感神经系统会分泌出大量激素,使心跳加速、动脉收缩,进而导致心绞痛甚至梗塞。生活中不难见到一些健康者,当遇到亲人意外离世等突发事件时骤然倒地,就是因为极度悲伤(在人的七情六欲中,对心脏危害最大的莫过于悲伤)无法排解,使肾上腺素和其他压力激素的分泌在短时间内激增,毒素流向心脏,降低了心脏泵血功能所致。对策:有心脏疾患或中老年人要始终保持平和心态,处变不惊,尽量避免或减少去殡仪馆等悲伤的场合。
“变脸”的心梗更危险
戏剧“变脸”颇受国人喜爱,但心梗“变脸”带来的却是悲剧。刚才说过,典型的心梗发作是突发于胸部的压榨性疼痛,并有濒临死亡的恐怖感,迫使患者不得不紧急向心脏科医生求助。但有些心梗发作时却一反常态,出现一些似乎与心脏无关的征候,如同“变脸”一样,将缺乏经验的医生注意力引向其他疾病,使患者失去最佳救治时机而猝然毙命。所以有“变脸的心梗更凶险”的说法。那么,这一类心梗究竟有哪些糊弄人的“脸谱”呢?
首推放射痛。心梗的疼痛部位多在心前区或胸骨后,但“变脸”的心梗却将痛点“挪移”到了牙齿、嗓子、上腹部、腿脚与上肢等远离心脏的部位。奥妙就在于分布于心脏上的神经,主要是交感、副交感两种植物神经交织成网络,与全身各部位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心脏某个部位发生梗塞时,病变刺激该部位的植物神经,通过神经网络将痛感放射到身体的不同部位(医学称为放射痛)。比如心前壁梗塞即易将疼痛放射到牙齿、嗓子、上腹部等部位而而引起牙痛(特点是疼痛时间短暂,通常持续3分钟左右,并在一周内反复发作,或类似于一骑车就牙疼,停下后便不疼,再騎的时候又开始疼等症候;牙痛部位不确切,往往数个牙齿都感到疼痛;程度剧烈,但牙医却看不到明显牙病)、嗓子痛(医生检查咽喉部却无炎症等病变)、上腹痛(检查肝、胆、胰、胃等器官都正常);心肌下壁梗塞易将痛感放射到腰腿部而引起腰腿痛(乃因感觉神经纤维向下延伸到了腰交感神经节,导致痛感沿着神经纤维“顺流而下”到达腿部);心肌前侧壁梗塞易将痛感放射到上臂与指头,引起肩部疼痛与手指麻木(易让医生误认作颈椎病)等。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心肌缺血性病变或特殊的梗塞波形可见,一做心电图便一目了然。
其次则数喘气、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以女性患者为多。据统计,心梗女性中超过七成以气喘等为首发症状,反倒没有明显的胸痛感,易让你误认作哮喘发作,但逃不过心电图的慧眼。
再者当推胃肠道症状。症结在于副交感神经受到坏死心肌的刺激,加上心脏排血量降低,导致胃肠等组织供血不足,进而引起一系列胃肠道反应,很容易误认作急性胃肠炎。尤其是某些心梗发病前期,一些不明原因的、一过性的、明显或不太明显的胃肠道症状,诸如恶心不适、反酸烧心、食量减少、呕吐、上腹部疼痛、饱胀等,特别是在活动量增加时反复间断出现,常可预示心梗即将发生。
另外,奇怪的焦虑失眠也可能是心梗的一个警号,尤其是从无失眠经历,或是没发生什么刺激、焦虑的事情却毫无缘由地焦虑。此种失眠不像普通失眠那样睡不着,而是半夜忽然无征兆地惊醒,感觉思绪像万马奔腾控制不住,或是涌现出无法解释的恐惧感等。
赢得救治的黄金时间
心梗如此凶险,且易“变脸”,如何赢得救治的黄金时间呢?首要一条是要改变错误的习惯性认识,如痛在哪病也就在哪。虽说多数心梗的痛感是在左侧胸部或胸骨后,但必须警惕“声东击西”的放射痛,特别是发作突然且较剧烈的疼痛;或痛感部位找不到病灶的疼痛;或昨天脖子疼,今天下巴疼的转移性疼痛;或运动过后反复出现呕吐、反酸的腹痛,以及伴有胸闷、气促、出汗、恶心等征候的疼痛,不论出现在哪个部位,都要想到是否与心脏有关,争分夺秒地看心脏科医生,做心电图检查为上策。
其次,突然心跳加快,又没有任何诱因,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且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也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提示。
另外,突然出现心慌、气短、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疲劳头晕等症状,经休息而不能缓解,尤其是有心脏病史或患有三高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同样要提高警惕,及时做心电图检查。
一旦疑为心梗,务必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药物,等待医生救助。
编辑:迟昊 XuDaPing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