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开展文化扶贫的实践与探索
——以安康学院为例

2019-12-25宦咏梅

安康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安康贫困地区攻坚

宦咏梅,李 强

(安康学院 图书馆,陕西 安康 725000)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认为:“影响人的贫困或富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是人的自身素质。”文化的贫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贫困[1]。因此,实施贫困地区精准脱贫,不仅要解决经济贫困问题,还要解决文化智力问题。只有做到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拔掉“穷根子”,才能确保脱贫成果的长期巩固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

一、地方高校在文化扶贫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指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等要积极参加定点扶贫,承担相应的定点扶贫任务[2]。我国公办的部属、省属或地市属高等院校都属于国家事业单位,都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地方性”是众多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办学目标和定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其职能作用之一,服务脱贫攻坚国家战略更是地方高校的应有之义。陕西省针对产业脱贫基础薄弱、贫困地区内生动力不足、健康扶贫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通过创新构建国资系统、高校系统、卫生系统“三大帮扶体系”,希望通过高校帮扶系统来助力补齐脱贫攻坚贫困地区内生动力不足的“短板”。为此,2017年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出台了《高校结对帮扶贫困县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双百工程”)。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参与文化扶贫是国家战略的需要,是聚集社会力量、构建扶贫大格局、补齐脱贫攻坚“短板”的需要。

二、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存在的问题

文化扶贫着力于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知识水平,向他们输入新的知识、信息和价值观念,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以文化为载体,从整体上提高贫困群体的素质和文化自觉意识,为贫困地区夯实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石,依靠贫困主体自身的力量消除贫困,进一步实现地区现代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在多年来的脱贫攻坚实践中,文化扶贫虽然作为一项措施一直在坚持实施,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文化扶贫的职能弱化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的重大举措,从而将文化扶贫上升为国家战略[4]。党的十七大就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全面部署,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又对加强文化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对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出了目标要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工程就是多年来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扶贫措施,国家希望借此来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的文化生活现状,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尚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一是文化供给侧与需求侧未充分结合。由于对农村文化需求缺乏深入调研分析,因而提供的文化产品针对性不强,供需错位,群众参与度不高;二是西部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仍较低,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形式主义。笔者通过走访西部地区个别深度贫困县发现,国家为西部地区建设的农家书屋几乎成了摆设,2015年以来缺少后期投入和管理,从调研统计结果(表1)可见,农家书屋基本成了无经费投入、无人管理、无人借阅的“三无”设施,职能作用发挥极其有限;三是经费保障持续下滑。国家文化和旅游保障部公布的《2018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西部地区文化单位文化事业费虽从 2015年的193.87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242.93亿元,但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比重却从2015年的28.4%下降到2017年的27.0%再到2018年的26.2%,西部地区也是唯一一个年均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经费占全国总量比重持续下滑的区域[5]。而西部地区截至2017年还有1634万贫困人口,占全国比重高达53.6%;贫困发生率为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6]。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西部地区文化扶贫的力度。

表1 岚皋县民主镇部分村级农家书屋情况统计(2015—2018年)

(二)文化扶贫缺少精准性

精准扶贫关键要体现“精准”。但在实际文化扶贫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准性不够,未精确定位贫困区域文化建设的现状、人口素质及人群间的文化差异实际需求,没有找准导致地区贫困的涉及文化领域的相关问题和症结,还缺少因户施策对症开“药方子”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文化帮扶计划,大多采用大水漫灌式,文化扶贫资源、产品及服务的针对性不强,缺少精准的文化扶贫措施。

(三)文化扶贫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意识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将发展繁荣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工程”突显出其重要的位置,同时还提出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以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挥文化扶贫扶志扶智作用的明确要求[7]。当前的“志智”双扶和新民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从近两年各级对基层精准扶贫阶段性工作的检查及考核情况看,文化扶贫和新民风建设的分值权重偏低,且未建立硬性的衡量指标体系,对文化扶贫是否真正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效果缺少有效的评判方法与手段;对实施新时代新型农民培育工程还缺少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的有效措施,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之间存在脱节情形,文化扶贫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三、地方高校开展文化扶贫的实践与思考

安康市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核心战区,全市9县1区都是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有9个国定贫困县,1个省定贫困县,贫困村979个、建档立卡在册贫困户18.04万户51.35万人,贫困人口数量居陕西省第一,全市贫困发生率20%,属于深度贫困地区[8]。安康学院位于陕西南部,是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公办本科院校、陕西省首批省属公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试点高校、教育部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建设高校,学校确立的“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充分体现了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多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及大扶贫格局思想,在“双百工程”助力白河县及“两联一包”结对帮扶岚皋县新喜村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及人才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力量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安康市文化扶贫及新民风建设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固化文化扶贫制度

有效的工作机制是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目标的根本保障。安康学院与安康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共生共荣关系,服务安康是安康学院的使命和担当。2018年12月,安康学院通过与安康市委市政府的深度对接,出台了《安康学院服务地方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制定了服务地方人力资源和科技服务行动方案,提出要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服务地方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以扶志、扶智为重点,推进落实“双百工程”;明确了要依托“陕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等三个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及地方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地方探索“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各具特色的富民强县”发展之路提供智力支持;明确了要开展对地方各级文化机构、文化管理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为乡村文化发展与繁荣提供人才支持。该行动计划将按照3年一个阶段进行推进落实,从顶层制度设计将文化扶贫进行固化,为学校持续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开展文化大宣讲活动,激发脱贫致富精神动力

脱贫攻坚实践证明,只有解决了群众精神贫困问题,才能激发贫困群众克服困难奔小康的信心。安康学院利用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挖掘的家风家训研究成果及脱贫攻坚实践经验,组建扶志文化宣讲专家团队,深入安康市深度贫困村,精准对接,按照“一镇一村,一村一讲”的形式,分析当地致贫的客观及主观原因,围绕国家扶贫政策、传世励志家训等,向贫困群众广泛开展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使村民深受鼓舞和启发。同时,学校组织师生深入地方挖掘素材,编导了话剧《扶贫路上》,将当前农村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当地勤劳致富先进典型生动再现,让群众明白幸福美好的生活不能“等、靠、要”,脱贫致富终归是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三贴近”的文化大宣传大宣讲活动,不仅给贫困山村的广大群众带来了获得感、幸福感,更从内心深处激发了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劳动热情。

(三)因地制宜实施科技扶智,提升“造血”功能

巩固脱贫成果关键在于农村产业支撑和可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而这与科技智力支持密不可分。针对安康市贫困地区山大沟深形成产业规模难的现实情况,安康学院依托农学、经济与管理、旅游与环境保护等学科专业人才,立足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游则游,为贫困县、镇、村乃至组、户遴选适宜的特色产业项目,将高产优质的种植养殖业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支持脱贫攻坚的有效措施;长期坚持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和专业教师下基层,常年深入秦巴山区贫困乡村,每年组织开展特色产业技术培训人数近万人次,并通过培育专业大户来示范带动贫困户经济发展。这些科技扶智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仅安康学院李川副教授研究团队选育的陕西省首个、全国第5个魔芋新品种“秦魔1号”1项,2014年至2018年在安康市岚皋、汉滨、紫阳、镇坪等县区的中高山适生区域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亩产达万斤,为参与种植的贫困户新增收益5亿多元①相关数据由李川副教授提供。。通过实施科技扶智,为安康中高山深度贫困区域农民找到了致富之路。

(四)建设新民风,精准帮扶突出实效

推进以“诚、孝、俭、勤、和”为内容的新民风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厚植发展软实力,这是文化扶贫的重要内容。安康学院在结对帮扶岚皋县新喜村过程中,学校驻村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牵头组织作用,将新民风建设深度融入精准帮扶各项工作之中,以培育典型、激发内生动力为导向,开展常态化的村民道德评议,在全县率先建立全村民参与的“道德银行+爱心超市”运营模式。同时充分调动学校干部积极参与一对一结对帮扶,因户施策开“药方子”。通过建立并实施“教育、引导、激励”的新民风建设长效机制,如今新喜村的新喜事不断涌现,已成为全县新民风建设的示范村,为该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开展贫困地区文化研究,为文化扶贫提供智力支持

面对当前西部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要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实践,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的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总目标[7],组织人文社科专家学者开展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题研究,为国家脱贫实践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一是要根据多年来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针对当前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文化产品供给失衡、管理缺失、效果不佳等现实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贫困地区文化建设的效果进行效益评估,探究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办法。二是要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的“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7],组建专家团队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标准”研究,因地制宜,制定具有贫困地区地域特色和群众需要的文化体系建设方案,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做出贡献。三是要开展地方农耕文化、民间文化的传承保护研究,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研究成果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根据不同区域乡村历史文化脉络,发挥高校专业人才优势,传承乡村传统建筑文化,使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融入乡村建设,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做出地方高校应有的贡献。

四、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按照党中央战略部署,2020年我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将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脱贫成果能不能巩固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能不能实施好,关键是要解决好西部地区农村的文化建设和人口素质问题,这需要国家、地方和社会的统筹持续用力。高校要主动融入大扶贫格局之中,切实肩负起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之重任,让我们的教育深深扎根于地方经济文化之中,极力发挥好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能力和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安康贫困地区攻坚
安康幸福 有你的身影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端午安康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THE PRECLOUS THING珍贵之物
繁华五月 祈愿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