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故”的性质、意义与语体分布考察
2019-12-25薛宏武
豁 娟,薛宏武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
语言学界为了深化及精细化语法研究,提出了分语体考察语法单位或现象的研究思路和范式,董秀芳、张亚茹、陈远秀等①参阅董秀芳《上古汉语议论语篇的结构与特点:兼论联系语篇结构分析虚词的功能》,中国语文,2012年第4期,第356-366页;张亚茹《语体差异与因果关系词“故”》,古汉语研究,2016年第4期,第58-64页;陈远秀《上古汉语“主之谓”结构的语体考察——以〈史记〉和〈论衡〉为例》,语言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3期,第58-69页。就曾据此做过研究。古代汉语“故”的性质、语义及语法功能多样,本文以《史记》作为语料,研究不同语体里“故”的性质、语义与语法功能的差异以及语体对其的影响。
《史记》重在叙事,但也有很多夹叙夹议的语段或篇章。由于时间和精力等有限,但又为了保证语料的典型性、可靠性、同质性,笔者从《史记》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中选取了字数大致相当的五篇,展开对“故”的考察。这五篇分别为《卷十·孝文本纪第十》 《卷十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卷三十·平淮书第八》 《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为节约篇幅,文中例句的出处中均省去“史记”而只列具体卷及篇名。
一、“故”的性质、功能与语体分布情况
(一)“故”的性质
《汉语大字典》指出“故”有名词、连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助词等词性[1]。本文所选《史记》篇目中的“故”有名词、形容词、连词三种用法。
1.“故”作名词
“故”作名词在所选篇目中共出现10次,多位于句中和句末,有“缘由”“变故”等义,其中叙事语体中10次,议论语体中0次。
(1)皇后姓窦氏。上为立后故,赐天下鳏寡孤独穷困及年八十已上孤儿九岁已下布帛米肉各有数。(《卷十·孝文本纪第十》)
(2)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柰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3)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遍郡国。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以曹邴氏也。(《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2.“故”作形容词
“故”作形容词在所选篇目中共出现13次,有“原来的”“旧的”“以前的”等义,其中叙事语体中13次,议论语体中0次。
(4)辛卯,帝自甘泉之高奴,因幸太原,见故群臣,皆赐之。举功行赏,诸民里赐牛酒。复晋阳中都民三岁。留游太原十余日。(《卷十·孝文本纪第十》)
(5)汉连兵三岁,诛羌,灭南越,番禺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毋赋税。南阳、汉中以往郡,各以地比给初郡吏卒奉食币物,传车马被具。(《卷三十·平淮书第八》)
(6)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陈在楚夏之交,通鱼盐之货,其民多贾。徐、僮、取虑,则清刻,矜己诺。(《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7)于是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3.“故”作连词
“故”作连词在所选篇目中最多,共出现65次,多放句首,起连接作用,有独用以及与“是”“以”组成固定结构两种情况。
第一,“故”的独用。在叙事语体中共出现43次,在议论语体中共出现18次。
(8)立嗣必子,所从来远矣。高帝亲率士大夫,始平天下,建诸侯,为帝者太祖。诸侯王及列侯始受国者皆亦为其国祖。子孙继嗣,世世弗绝,天下之大义也,故高帝设之以抚海内。(《卷十·孝文本纪第十》)
(9)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忕邪臣计谋为淫乱,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天子观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故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子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余焉。(《卷十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10)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地重,重为邪。(《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11)齐威王使人说越王曰:“越不伐楚,大不王,小不伯。图越之所为不伐楚者,为不得晋也。韩、魏固不攻楚。韩之攻楚,覆其军,杀其将,则叶、阳翟危;魏亦覆其军,杀其将,则陈、上蔡不安。故二晋之事越也,不至于覆军杀将,马汗之力不效。(《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12)由此观之,贤人深谋于廊庙,论议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岩穴之士设为名高者安归乎?归于富厚也。是以廉吏久,久更富,廉贾归富。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13)汉独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内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何者?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强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卷十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例 (8)(9)(10)为“故”在叙事语体中出现的情况,例 (11)(12)(13)为“故”在议论语体中出现的情况。
第二,“故”形成固定结构作连词,共出现4次,其中“是故”3次、“以故”1次。“是故”使用频率高,已语法化为词;“以故”使用频率低,未语法化,还未凝固成词,仅为关联成分。值得注意的是,“是故”“以故”仅出现在《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中,叙事语体占3次,议论语体1次。例如:
(14)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15)总之,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16)是以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此其大经也。今治生不待危身取给,则贤人勉焉。是故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二)“故”的连接对象
“故”作连词可连接复句、句群、语篇。叙事语体中连接对象出现的情况分别为:复句27次、句群17次、语篇2次;议论语体中连接对象出现的情况分别为:复句7次、句群12次、语篇0次。与“故”组成的固定结构中,叙事语体的“以故”连接复句、“是故”连接句群;议论语体的“是故”连接句群。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故”作连词在叙事语体与议论语体中出现的情况
在叙事语体中,以连接句内间的复句最多,占58.69%;其次为句群,占36.96%;最后为语篇,占4.35%。在议论语体中,以连接句群为主,占63.16%;其次为复句,占36.84%;无语篇连接。李秀明认为叙事语体是以人为本的,以主要人物的活动为线索展开事件活动,注重时间的线性[2]。张亚茹指出议论语体的主要功能是议论说理,为的是阐明事理或观点,力求以透彻的分析、严谨的论证,从逻辑上使人们信服其所论述观点的正确性[3]。所以我们可看出,《史记》中“故”作连词在叙事语体中连接复句、句群所占比例高;在议论语体中虽然可以连接复句、句群,但因注重逻辑意义,所以无连接语篇情况。
(三)“故”的语法位置
“故”的句法位置,在叙事语体中除主语前、谓语前外,还存在其他情况,而在议论语体中只有主语前和谓语前两种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故”在叙事语体与议论语体中句法位置的情况
叙事语体因注重叙事的时间连续性,所以主语省略的情况较多,而从所选《史记》篇目的统计结果看,“故”用于主语前的现象却比用于谓语前多了几乎两倍。主要原因似如何旭光指出的那样,《史记》写作的基本原则是“实录”,这就决定了《史记》的语言具有高度的准确性[4]。因为只有运用高度准确的语言,才能实事求是地叙述历史事件和恰当地评价历史人物,所以叙事语体中,主语省略的情况并不多。议论语体更注重逻辑的严密性,所以“故”以主语前居多。
二、“故”的语法意义与语体分布
从《史记》所选篇目中“故”作名词、形容词、连词的情况来看,作名词、形容词的情况较为简单,根据字面意思就能把握,而作连词的情况则相对复杂。基于此,下面着力考察连词“故”表达的语义关系或语法与语体的关系。
张赪认为,连词“故”在连接的语言片段上表达的逻辑语义关系是因果、顺承、举例、解说、换言、对比、转题等[5]29。笔者统计所选《史记》篇目发现,叙事语体中“故”有因果、转题、顺承、举例、对比五种意义,而议论语体中只有因果和转题两种。
(一)叙事语体中“故”的意义
叙事语体中“故”表达因果、转题、顺承、举例、对比五种逻辑语义关系或意义,在所选篇目中它们分别出现了27、2、9、3、1次。
1.“因果”关系义
(17)间者累年,匈奴并暴边境,多杀吏民,边臣兵吏又不能谕吾内志,以重吾不德也。夫久结难连兵,中外之国将何以自宁?今朕夙兴夜寐,勤劳天下,忧苦万民,为之怛惕不安,未尝一日忘于心,故遣使者冠盖相望,结轶于道,以谕朕意于单于。(《卷十·孝文本纪第十》)
这段话主要讲孝文帝担心边境和官吏情况,早起晚睡日夜操劳国事,为天下百姓忧虑等,所以有了“故遣使者冠盖相望,结轶于道,以谕朕意於单于”(不断地派出使者,向单于表明他的意愿的结果)。
2.“转题”关系义
(18)夫山西饶材、竹、榖、卢、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张赪认为“转题”是指话题或论点发生变化,“故”后进入新的话题或议题,新的话题可以和前面的话题属于同一个话题组,也可以相互独立[5]31。例(18)中“故”前的部分主要叙述各地物产分布的大致情况,指出这些都是中原人民所喜好的,是日常所习用的穿着、饮食、养生丧葬的物品;而“故”后的内容是个新的话题。可见,“故”的主要作用是转题启下。
3.“顺承”关系义
(19)故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陶,故世传曰陶朱公。(《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张赪指出顺承关系是一种不典型的因果关系,前后文之间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5]30,例(19)就是如此。范蠡三次搬家,都驰名天下,最后老死在陶地,所以世人称其为陶朱公。显然“故”连接的前后文是按照时序安排的,其间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因为前文讲述范蠡的事件,然后用“故”引导语句概括之前的内容。
4.“举例”关系义
(20)又造银锡为白金。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名曰“白选”,直三千;二曰以重差小,方之,其文马,直五百;三曰复小,撱之,其文龟,直三百。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文如其重。(《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例(20)中“故”之后举出的“白金三品,其文龙、其文马、其文归”是其之前“又造银锡为白金。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所叙述内容的具体例子。
5.“对比”关系义
(21)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例(21)中“故”前的“王言欲以修德报之”与其之后的“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形成鲜明对比,将体恤楚国人而实行大赦的施恩德与因朱公之子而施恩惠形成对照。这里“故”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意义既相对完整,又可独立。
(二)议论语体中“故”的意义
议论语体中“故”表达因果和转题两种逻辑语义关系或意义,在所选篇目中它们分别出现了12次、6次。
1.“因果”关系义
(22)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1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2轻弃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3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例(22)中首句“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主题句,主要表明论点和看法,然后进行论证。“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1重弃财”这是论证的第一层,这里“故1”前的句子表达因,之后的句子明显是果。第二层弟弟“故2轻弃之”和哥哥“故1重弃财”分析道理相同,这里不多赘余。“故3”前的大儿子不舍得花钱及其后的最终害死了自己的弟弟,也是典型的因果关系。
2.“转题”关系义
(23)由此观之,贤人深谋于廊庙,论议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岩穴之士设为名高者安归乎?归于富厚也。是以廉吏久,久更富,廉贾归富。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例(23)的核心信息是“归于富厚也”。“故”之前的“是以廉吏久,久更富,廉贾归富。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和之后的句子“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是同一个话题组,两部分内容都是比较完整和独立的,且都是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
三、结语
本文所选《史记》篇目里的“故”有名词、形容词、连词三种用法,总共出现了88次。其中,连词出现最多、功能也最复杂,共65次;形容词次之,出现了13次;名词出现10次。叙事语体69次,议论语体19次。同时,“故”的性质、功能及意义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也呈现出不同。一是语体不同对“故”的词性的选择不同,叙事语体中“故”涵盖了名词、形容词、连词三种,议论语体中只有连词一种;二是语体不同“故”的连接对象也有差异,叙事语体中连接对象以复句最多,议论语体中则以句群为主;三是语体不同“故”的逻辑语义关系或语法意义也不同,叙事语体中“故”有因果、转题、顺承、举例、对比五种,议论语体中只有因果、转题两种,但都以因果关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