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以宿舍为阵地的一体化育人体系的构建及实现路径研究

2019-03-15陈志峰

安康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宿舍育人体系

陈志峰

(泰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高度重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将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2017年12月4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1]被称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顶层设计”、创新发展的“施工蓝图”,旨在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宿舍是高校实施教育、实现育人的重要阵地,育人功能是宿舍管理的根本功能,也是宿舍管理的核心所在。不断改进和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宿舍而言,“一体化育人”就是要全面统筹宿舍管理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实现宿舍育人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打通最后一公里”就是要通过挖掘高校宿舍管理中所涉各群体、各岗位的育人元素,着力打通“管理盲区、工作断点”,追求实效,使宿舍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的诉求、时代发展的要求、社会进步的需求,不断提升宿舍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构建以宿舍为阵地的一体化育人体系的必要性

(一)强化立德树人根本宗旨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指明了奋斗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成效成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大学校园处处有思政、人人讲育人成为一种应然状态。在这个背景下,作为学习生活、交际休息、成长成才重要场所的宿舍理所当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理应发挥重要的育人作用,为强化立德树人根本宗旨“坚守阵地”、保驾护航。

(二)贯彻“三全育人”要求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应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2]。首先,“全程育人”是指时间上覆盖学生从入校至毕业离校整个过程。就占比很大的住宿学生(绝大多数高校住宿生比例接近100%)而言,实质上包含着其入学报到进驻集体宿舍到毕业离开宿舍。在这个时间段里,学校都要规划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贯穿始终,坚决不留空余。其次,在“全员育人”机制中,就宿舍而言,包括宿舍管理人员(如值守人员、保洁员、保安、维修人员等),以及各类依托在宿舍的党团、班级组织。此外,辅导员、班主任、党政管理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经常走进宿舍,了解学生的宿舍生活,关心他们的酸甜苦辣,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最后,“全方位育人”应当充分利用包括宿舍管理、宿舍文明创建、宿舍劳动实践等在内的各种教育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其中。从这些角度来说,以宿舍为阵地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为实现“三全育人”提供了重要保证。

(三)解决宿管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的需要

多年来,高校宿舍管理中不同程度、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老大难”问题。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宿舍管理工作更为复杂化、交错化和叠加化。如围绕宿舍育人的研究较少;宿舍文化艺术节品牌效应不够;宿舍文化创建浮于表面;宿舍网游现象严重、网络行为违矩失范;宿舍心理健康问题较多、宿舍管理队伍参差不齐、宿舍管理水平滞后、宿舍党团组织作用发挥不理想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从宿舍的管理机制、管理方式、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通过构建以宿舍为阵地的一体化育人体系“一揽子”解决。

(四)整合利用宿舍育人资源力量的需要

宿舍育人工作虽非学校育人工作的一个宏观层面,但也包含着各个群体、各个岗位、各个载体等诸多育人元素,包含着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只有将这些元素、资源、力量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框架为基础[1],梳理整合、科学利用、协同发力,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宿舍管理各环节,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才能取得宿舍育人的实效性。

二、以宿舍为阵地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的主要考量

以宿舍为阵地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考量:

(一)把握育人核心

构建以宿舍为阵地的育人体系旨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以学生为中心,优化宿舍思政内容供给,打造强功能的育人平台,从而激发宿舍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实现培养目标这一点必须牢牢把握,不能偏颇,不可松懈。

(二)坚持问题导向

宿舍育人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宿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与工作短板、消除盲区断点,聚焦重点人群,破解棘手难题,着力解决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重点问题,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三)融入育人大体系

将宿舍相关的育人元素、关节整合利用而构建起来的宿舍育人体系是高校育人“十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单纯属于某一个子体系,而是从属于大体系,是育人体系在高校工作板块中的具体体现,基本上属于操作层面上的微观育人体系。当然,宿舍育人体系解决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问题,应当融入并服务于大体系,与大体系心志相通、同向同力。

三、以宿舍为阵地的一体化育人体系的构建及实现路径

(一)有效对接思政课堂,发挥课程育人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但它却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部,也不能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当扩展,课堂应当延伸,时间应当延长。宿舍作为大学生生活、交往的最重要场所,应当成为课程育人的辅渠道。为此,我们应积极梳理宿舍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动并有效对接课堂教学环节,努力实现宿舍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如宿舍长组织舍员学习巩固思政课堂教学内容;理论学习类社团在宿舍区开展宣传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学生宿舍为学生答疑解惑、领学辅学等。这些活动都可以使宿舍阵地有效对接思政课堂,在宿舍生活中巩固思政课堂所学知识,更好地发挥课程育人作用。

(二)鼓励开展宿舍科研,发挥科研育人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决胜未来。对高等教育而言,创新是第一引擎,科研是创新的基本路径和实现形式。就宿舍阵地而言,高校可在宿舍区加强教育宣传,培育注重学习、乐于科研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塑造优良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安排志同道合、研究方向相通相近的同学同宿,因为他们更具有集体攻关、联合攻坚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更便于共同探讨、开展科研创新训练,更利于孵化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宿舍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诚相处,将做人做事的诚信坦荡带入到学术诚信中。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以宿舍为研究对象,积极开展相关科研工作,为构建宿舍育人体系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三)借助宿舍实践优势,发挥实践育人作用

宿舍既是学生生活的场所,也是开展实践的重要平台。宿舍人员密集、氛围相对宽松、生活设施比较齐全、社会交往比较便捷,因而具有明显的生活性、实践性。以宿舍为阵地,可以依托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等载体,创新实践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诸如“立德树人效果”调查、“今天我保洁”劳动、“共建美好校园”公益宣传、“学雷锋”志愿服务以及在宿舍区勤工助学等内容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自觉维护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貌、爱护公共财物的文明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大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树立家国情怀。

(四)推进宿舍文化创建,发挥以文育人作用

宿舍是学生相对封闭和自由的空间,由舍员之间相互交往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宿舍文化,体现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上。这种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每个舍员产生或多或少、潜移默化的影响。优良的宿舍文化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低劣的宿舍文化会污染舍员心理,影响舍员的学习和生活。在宿舍文化创建过程中,通过卫生安全检查、宿舍内涵建设、“优秀舍长”“文明宿舍”等先进典型评选、分层分级分类分别管理、文明习惯养成、党员宿舍星级宿舍示范带头等活动,既要建设优美的宿舍环境,更要将高雅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入宿舍、熏陶宿舍,滋养舍员心灵,涵育舍员品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领大学生生活风尚。

(五)净化宿舍网络环境,发挥网络育人作用

大学生是全国网络大军中的“主力”,随着台式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网络大军,并将“网游”的主要地点选择在宿舍。这对思想政治工作既形成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高校宿舍里时常有一些不良现象出现,如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通宵达旦地“网游”;宿舍里发生矛盾纠纷后,有学生在网络上侮辱攻击对方;为了赚钱,有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低俗直播等。对此,我们要实施“上网许可制”、签订“网络文明承诺书”,通过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络文明进宿舍”“告别网瘾阳光运动”“阳光小主播”等活动,掌握网络舆情和话语主导权,引导大学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行为规范,提升网络文明素养,促成文明网络生活方式。

(六)重视舍员预警防控,发挥心理育人作用

宿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巩固地、实践地,是“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宣传教育活动的主要平台,也是心理健康“四级”预警防控体系的重要层级,还是构建“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的重要板块。此外,相对于教室、食堂、图书馆等,宿舍更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发源地、爆发地。舍员之间最容易发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苗头,是预警防控的“监控仪”“顺风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微信公众号、APP等媒体,营造宿舍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提高住宿学生心理保健能力。以宿舍为单位设立心理委员,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早发现心理健康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服务前置、铺开、深入,充分发挥心理育人的功能。

(七)提升宿舍管理水平,发挥管理育人作用

依法治校、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大学校园育人环境等所形成的潜在的课程,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宿舍在高校管理育人中地位特殊,效果也比较直观。对此,一是高校应当完善宿舍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如水电、电话、空调、公共卫生间、电视网络等使用制度,它们可以保障住宿学生的合法权益,使管理有章可循,并对大学生起到良好的导向、规范、协调和激励作用;二是高校应当研究梳理宿舍管理的育人元素,编制宿管岗位说明书,明确管理育人的内容和路径,使命在肩、责任到人、工作到位;三是高校应当选配优秀人才进入宿舍管理队伍,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宿舍管理员的育人能力,通过宿舍管理员展示出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和勤奋求实的严谨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四是高校应当在宿舍培育一批“管理育人示范岗”,鼓励和引导宿管队伍中更多的“吴光华式”[3]、知心关爱型宿管员用良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影响和培养学生。

(八)满足学生合理需求,发挥服务育人作用

宿舍管理本质上属于服务岗位,服务岗同样承载着育人功能。因此,宿管人员要牢记服务育人的宗旨,坚持宿管姓“教”的原则,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多提供靶向服务,充分满足住宿生学习、生活中的合理需求,使学生处处感受到学校集体的温暖,感受到学校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教育人、引导人。如在宿舍管理中邀请学生参与管理事务,充分听取和满足学生合理诉求;多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包括绿植摆放、设施购置、晒台使用、场地布置等。通过宿管部门热情周到的服务,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中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

(九)加强精准资助管理,发挥资助育人作用

资助育人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学是党和国家的庄严承诺。宿舍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宿舍表现是“精准资助”的重要考量。对拟资助对象的真实情况的把握一直是困扰资助工作的难题之一,但持久平常的宿舍生活则是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状况的“显示器”,日积月累的表现有助于健全资助认定工作机制,有助于合理界定和区分重点关注对象和一般关注对象,有助于确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个性化资助方案,有助于实施资助的动态管理。其次,在宿舍管理中安排勤工助学岗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和感恩意识,有助于培养受资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与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一同参与宿舍管理,也有助于培育受助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民主意识,符合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基本要求。

(十)强化宿舍组织建设,发挥组织育人作用

组织作为当今高校体制架构的一部分,一般包括党政、群团组织以及大学生自治组织,也涉及各种研究性学术组织。高校组织育人是指教育者通过高校党政组织、群团组织和大学生自治组织及其开展的各类活动,将主导的思想政治理论、道德价值观念等教育要求贯彻和融入其中,直接或间接地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大学育人目标要求的实践过程。为此,一要强化党组织育人保障功能,充分发挥宿舍党组织在大学生成长中的凝聚、引导、服务作用;二要强化群团组织育人纽带功能,通过共青团、学生会、工会等群团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更好地满足学生、凝聚学生、组织学生、动员学生、引领学生;三要强化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的自我管理功能,委员会成员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领导、学生工作主管部门代表、后勤部门代表、物业管理代表、各院系领导、辅导员代表、学生干部代表、普通学生代表组成,委员会中各方代表地位平等,集体进行管理决策;四要强化以宿舍为单位的创建功能,发挥宿舍的集体教育功能,带动和改造每一个舍员。

猜你喜欢

宿舍育人体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热得快炸了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学校到底是谁的
热得快炸了
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