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探究

2019-12-25何秀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意识时代大学生

何秀霞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郑州 45004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在锐意改革、倡导创新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在各个方面面临着诸多机遇,互联网等一些新的行业正在兴起,风头正盛,青年学生大有可乘之机。当然也有诸多的挑战,如随着社会发展、改革深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给大学生的就业提出了难题。而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多,每年毕业旺季,毕业生都会陷入一个就业难的困境。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应当为大学生提供有利条件,搭建良好平台,改变大学生的就业思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做出努力。该文从四个部分探究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一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具有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二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方法;三是当前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四是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有效策略。

1 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具有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古人常云“知行合一”,就是强调思想认知的重要性。思想是实践的重要基础,大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的洪流中来,思想准备必不可少。因此高校教育要指导大学生对他们自身应当学习、具备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有完整、正确的认识,做好思想的准备,这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1.1 大学生应当培养的创业意识

首先是迎战风险的意识。风险意识是创业者必须要具备的一种创业意识。大学生要认识到,当大学生作为创业主体进入市场经济中来,他们必然会面对风险,站在风口浪尖上。面对未知的风险,创业者必然在承受着众多的压力和困难,但是要勇于尝试,踏出未知的一步,从安全区内解放出来。然而创业者在开始一个项目的时候,首先要预估风险,理智分析项目运行中会遇到的各种风险以及当前应对风险的能力,制订应对风险的策略,抓住时代和市场的巨大机遇。应对风险,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其次是战略规划意识。谋定而后动,创业者在项目运行之前必须要做好战略规划。从整体战略布局,到细节的策划,都需要负责人做好合理、有效的运行方案,并多加考虑,做好预备方案。一个企业的有序运行,必然要有组织、有规划,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当然,做好方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策略负责人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整合可利用的各种资源,做出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预估和规划,要善于更新知识库,接受新鲜事物,以便对项目运行的规划做出更符合客户对象接受的策略调整。

1.2 大学生应当提升的创业能力

大学生应当注意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提升自己作为一个创业者的素养,具体包括专业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在进行创业时,创业者自身专业知识过硬才能够应付专业领域内出现的复杂问题,不至于使自己管理的项目发生失控。社会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渗透在各个方面,于集体而言,有利于组织团队中培养团队精神、团结协作能力;于个人而言,有利于适应自己面对的工作环境、调节自我心态、创造人力资源;于外而言,有利于联系客户,做好社会交往公关。至于经营管理是创业的脉络,经营管理能力对创业的成败有性命攸关的影响。一个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往往是在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下运营的,在负责人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下提升的。因此,大学生要在日常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创业的综合能力。

以上是大学生应当具有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高校在安排创业教育课程时,要从大学生应当发展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出发,组织课程,并最终将教学目的回归到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中来。

2 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创业创新。高校积极响应政府鼓励创业创新,大力开展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2.1 高校为大学生创业展开创业教育

当前,高校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大学生创造了一系列的有利条件。首先,高校为有志于进行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许多政策优惠,允许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时租用学校的场地,其中一些优质的创业项目还得到了学校的资金支持。甚至一些高校在学校内建设了专门用于创业的 “孵化器”,允许创业大学生在孵化器内开展创业活动,更好地沟通交流创业知识和经验,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健康发展。另外,高校专门设置相关的导师和管理机构,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指导。例如,一些高校在各学院设立了“创业导师办公室”,实行“创业导师制”,为大学生在创业上的困难和疑惑提供有效的帮助,为创业者们保驾护航。其次,高校为了鼓励全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普及创新创业知识,设立了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例如,在全校选修课课程中设置创业知识课程,给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提供知识储备的教育,创业模拟的实践活动;在学院中,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开设创业能力培养的公修课课程,鼓励大家积极、勇敢地参与到时代创业的洪流中来。

2.2 高校鼓励学生开展创业活动

高校鼓励大学生在学生会设置科技创新与创业中心,创办创业创新社团,举办创业大赛。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生自我管理的学生组织,如学生会等,都设立了新的部门——科技创新与创业部,负责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整理利用,大学孵化器的规划运作工作,校内各创业比赛活动的举办,举办创业沙龙等,为促进大学生创业,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学生创业有序进行,有效指导。其次,高校鼓励大学生创办创业社团、科技创新社团,使学生在创业社团的活动中培养自己对于创新创业的乐趣,在娱乐中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对创业项目的敏感度,并通过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另外,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对创业的号召,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业比赛活动。例如,我们熟知的创青春、“互联网+”大赛等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在与来自各地的同学们学习知识、交流经验,也使有志创业的同学们通过发现市场痛点到抓住市场机等,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2.3 高校利用校外资源,进行创业指导

创业教育在闭门造车中是培养不出社会和时代需要的人才的,只有对外交流才能获得知识更新,了解市场需求,使学生更好地与社会对接。首先,各大高校现基本已与其他高校建立了关于创业教育资源的合作机制,共享教育资源,合办创业赛事活动,为大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开阔视野搭建了良好的桥梁。其次,高校的积极引进人才,举行创业教育的讲座,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有经验的人才的经验分享,提供符合学生需求的建议,可以使创业者避开创业的雷区,少走创业中的弯路,为大学生创业走向成功之路提供借鉴,让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另外,许多高校意识到真实的创业环境的重要性,和企业开展合作,开设创新机构。允许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际参与到企业运作中来感受企业的经营发展模式,让学生既能根据自己的才能规划职业生涯,也能为创业积累经验。

以上是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运用的主要途径,对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还存在着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不足的问题。

3 当前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3.1 社会对创业的认识不够

新时代,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需要,创业作为一个比较“高大上”的词才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而在这之前,大部分的人一直以找一份工作为主要目的,没有认识到自己也可以去创业,更对创业没有什么认识。究其原因,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制约导致的大众没有普遍接受“创业”。和追求冒险、刺激的航海国家相比,我国在小农经济的历史积淀下,一直是一个思想比较保守的国家。国人对待生活、工作一直追求的是安稳,“中庸”,不会去寻求极端,这样的思想当然有其智慧,但是,也同样也决定了大部分的国人更愿意“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如公务员等就是大众眼中的最佳工作,而不愿意去冒着极大的风险去创业,也就不愿意去创业,更不想自己的子女去冒这样的风险。因此,之前社会对创业认识不够,这也就导致了大学生没有创业的良好氛围的熏陶,没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不足,最终导致学生创业能力的不足。

3.2 高校在创业教育上的滞后

新时代下,创业事业蓬勃发展起来,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高校的创业教育一直是比较滞后的。一直到2002年,一部分高校才作为试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之后创业教育才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兴起,所以我国的创业教育也不过仅仅十几年而已,在各方面的发展不够成熟,在创业教育上和国外高校相比的确不占优势。而且,高校一直被称作是大学生的“象牙塔”,它对大学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使大学生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保证了学校在学术和科研上的纯粹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大学“远离”了社会,确实和社会不够“合拍”,这导致了高校对于开展创业教育上的认识缺失和教学方法的失当。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理论体系和教育体系还尚处于探索和建设中,对于如何安排适应市场需要,适应学生接受能力的课程以及开展多方面的创业活动,还在一步步地探索、调整,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境地。在创业教育中,教学方法陈旧,理论知识的教育一直放在更重要的地位,教师习惯于课堂上对理论的侃侃而谈,忽视了创业实践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接触创业,接触市场经济。

3.3 学生对创业态度不够积极

新时代创业走向兴盛,然而大学生对此的态度并不乐观。尽管国家和高校在对大学生创业上都提供了大力的支持,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实现创业教育的新突破。但是,仍然有学生对创业的积极性不够,没有了解到创业的相关知识,自动把创业放在就业的对立面,认为只有就不了业才会创业,没有看到创业是时代需要,是大势所趋,也没有认识到,对青年来说,这更是一次大有可为的机遇。甚至,由于高校在创业教育模式上的生硬、死板,不仅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积极性,反而会使学生在对创业的认知上产生偏差,使学生在创业之前,自动把创业看成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失去了攀登的信心,最终导致了学生创业意识的淡薄,创业能力的丧失。

4 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有效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国家和高校在大力支持创业,但创业教育面临着不少问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来加强教育。以下是对新时代下高校为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出的几点策略。

4.1 打铁还需自身硬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军队建设时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句话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同样适用。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大学生自身都要认识并重视到这个问题。一方面,只有自身专业知识过硬,专业素质过强,创业者才能在时代的洪流,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坚守不败之地。为此,高校要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努力吸收专业知识,并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唯有如此,才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紧跟时代潮流。另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空有理论、“纸上谈兵”是不可以的,难以应对复杂、瞬息万变的市场风险。唯有培养大学生创业的实践能力,让大学生亲身感受、亲自实践,才能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创业者的素质。

4.2 高校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

与国内相比,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始较早,在教育体制、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上都经过了较长的实践时间,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调整,在思想与方法上具有先进性。我们国内高校在这一块起步晚,发展不够成熟,为此,必须要加强对国外高校经验的借鉴。一方面,我们可以组织访问学者对外学习,吸收国外高校的教育模式,在立足于我国大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的基础上,学习外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机构组织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有条件地吸收,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学习国外先进的思想文化,减少传统保守思想的影响,打开学生思路,拓展学生思维,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4.3 尊重学生差异,分层培养

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立性,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兴趣爱好。高校在进行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时候应当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高校应当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身选择,确保每个学生得到的教育都是符合自身实际利益,真正能够有所收益的。事实上,一些高校的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他们在进行创业教育课程实践的时候,设置一个根本条件,划定实践内容和方式的大范围,然后给予学生足够的选择,让他们自主选择实践的内容和方式。这样的方式避免了死板、生硬的授课模式,不会使学生反感,又有很强的操作性,留给学生大量的思考空间。

新时代新特点,新时代新步伐。在新的时代里,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提出的,是时代的馈赠,唾手可得的巨大机遇,为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此,高校生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一定加强创业意识,要勇于抓住机遇,丰富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让政策真正意义上造福自己的同时造福社会,决不放弃,借时代青风扶摇而上。当然,我们没有忽视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在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上尚有不尽人意之处,对此,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大学生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培养创业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竞争力。高校学习国外的先进的教育模式、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在继承传统优良教学模式的同时吸收外来思想精华以及高校在创业教育中不能统一而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猜你喜欢

意识时代大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