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和尼泊尔传统婚俗礼仪对比研究
——以中国汉族和尼泊尔尼瓦尔族为例
2019-12-25周小瑞
周小瑞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婚礼作为人类历史、文化形态和社会制度的载体,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婚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者不在少数,中外婚俗对比的著作也不少。但是对于尼泊尔婚俗的研究鲜少有权威性的杂志期刊或者专门的著作进行阐释。迄今为止,以中国和尼泊尔(以下简称“中尼”)婚俗比较为主题的论文或著述几乎没有,可以说这一研究领域是个空白。自古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形式完整、内容丰富的礼仪习俗。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尼泊尔国,北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
1 汉族与尼瓦尔族婚俗对比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国际文化方面的交流和影响越来越显著,风俗习惯的共性和个性也逐渐被重视起来。中尼婚俗的对比研究不仅为两国的文化交流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对促使两国民众尊重、了解和学习双方的文化,增进中尼之间的友谊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从跨文化交际的意义上讲,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尼泊尔人日益增多,来华的留学生作为连接中尼文化桥梁的纽带,学习汉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更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此外,赴尼支教的汉语志愿者教师也越来越多,双方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加深。在民俗文化中,传统的汉族婚礼和尼式婚俗帮助我们深入地了解中尼文化的真正内涵,别具风格的异域婚俗不仅丰富了民俗学的内容,也为中尼人民的密切交往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汉族与尼瓦尔族的婚俗仪礼对比
据记载,我国比较完整的婚姻制度形成于周代,随着朝代变更,婚礼仪式始终都是以六礼为基本规范。尼瓦尔族与汉族的婚礼在程序上大体相似,但细节上仍有很大差异。
2.1 婚前礼
(1)汉族婚前礼。
纳采。俗称“提亲”。男方到了适婚年龄便会请家中有威望的亲人或媒婆(此处统称为“媒人”)向中意或者门当户对的适龄少女请亲。
问名。提亲成功之后,男方会托媒人问得女方的名氏和生庚。一般男方年龄比女方要大。有时纳采和问名的仪式会合并进行。
纳吉。纳吉的仪礼比较简单,男方请媒人问得女方的生庚后去祖庙卜告祷祝,主要是看男女年双方命相是否相克。
纳征。即下聘礼。纳征后娶来的女子称为妻,不纳聘财、不备礼节娶来的女子只能算妾。通常由男方请媒人带着聘礼到女家。
请期。通常是男方选好良辰吉日,备礼到女方家征求女方的同意。
(2)尼瓦尔族婚前礼。
提亲。成人礼后,父母会为女儿寻找门当户对的对象,门当户对以信仰同一个宗教的神为前提。男方或女方请媒人去对方家里撮合,媒人会带着男方或女方的照片,如果双方满意会进行下一步。
相亲。提亲成功后,男女双方首次见面,如果双方都满意且愿意结为夫妻会互换白糖。
合婚。媒人将两人的生辰八字交给巫师占卜。尼瓦尔的生辰八字中有32个命格,男女双方至少有16个命格相合才能考虑婚期。
订婚。男方根据合婚选出的吉日,写好帖子,带上见面礼送到女方家中。见面礼一般为槟榔、妆粉、新衣等,根据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会有不同。有的家庭会将订婚与结婚在同一天举办。
发送请帖。男女双方都派人将请帖送至亲戚朋友家。尼瓦尔族的印度教徒送结婚请帖时会在请帖上放一块槟榔。
告别仪式。尼瓦尔族正婚礼前一天,新娘会邀请亲友来家中举办“告别仪式”,表达对新娘的不舍和婚后的祝福。
2.2 正婚礼
(1)汉族正婚礼。
亲迎。即婚典当天新郎胸前佩戴大红花球,亲自前往迎娶新娘。迎亲队伍有奏乐班,新人的代步工具周代用“墨车”,后改为红色花轿。
下轿。即新妇被迎娶至夫家后入门时的一些礼仪,主要有撒谷豆、跨马鞍、跨火盆、抱毡等。主要有驱邪避煞、祈吉祝福的寓意。
拜堂。又叫“拜天地”,包括三个部分,即拜天和地、拜父母和夫妻对拜,是汉民族传统婚礼中最重要的也是把整个婚礼推向高潮的仪式。
合髻与合卺。合髻又称“结发”。在成婚之夕,新婚夫妇分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后世称原配夫妻为“结发夫妻”。合卺又称“交杯酒”,即新婚夫妇饮交杯酒,象征夫妇今后同甘共苦。
婚宴。婚礼中的庆贺筵席,又称为“喜酒”。新人成婚会邀请远亲近邻前来庆贺,一般以丰盛的宴席来招待宾客。新人拜堂之后,新郎把新娘送到新房内。新郎则要在外接待宾客,给长辈和宾客敬酒。
(2)尼瓦尔族正婚礼。
亲迎。由新郎带迎亲队伍自去迎亲。新娘上花轿前,由兄长背着围绕花轿顺时针转三圈。之后新郎和新娘会根据占卜的时间并排坐在花轿上,象征着在神的庇佑下幸福美满,相亲相爱。
彩礼。尼瓦尔新娘在结婚当天带着彩礼去新郎家作为补偿,彩礼通常是家具、厨具、铜器和水牛,有的会带一大笔金钱、金器或金首饰作为彩礼。
入门礼。花轿抵达新郎家门口时,要举行“过门礼”。新郎和新娘拜曼陀罗。新郎的父母为他们点提卡。婆婆把家中的钥匙交给新娘。之后新娘踩着点燃的蜡烛走进新郎家,有迎接好运之意。新娘入门前婆婆为新娘洗脚,同时赠送新娘一对银脚环,表示亲爱。
结婚典礼。典礼一般在寺庙进行。新郎、新娘和祭司在点燃篝火的法场前面并排席地而坐。新娘新郎跟着祭司做洗礼、祝福、起誓和拜神仪式。之后新娘端坐在地上,接受来宾的礼物和祝福,但是不可以随便起身、走动和吃东西。
婚宴。通常在一个宽阔的露天空地或广场上搭一个十分气派的大彩棚,大摆喜宴。婚宴根据宾客到的早晚采用“流水席”的形式。宾客们并排席地而坐,每人前面放置一个用叶子缝制的一次性餐盘,会有专门的帮工提着不同的饭桶分发食物,以美味的尼瓦尔传统手抓饭为主。
2.3 婚后礼
(1)汉族婚后礼。
拜见公婆。是成婚次日新郎携新娘于晨起后给公婆请安的一种礼仪。一般是新妇给公婆敬茶,公婆给茶礼钱。
回门。又称“谢门”,是婚后三日新娘带领新郎首次回娘家问安、示谢的礼俗。回门的时间和形式没有固定的礼俗,依当地风俗习惯而定。
(2)尼瓦尔婚后礼。
拜神庙。正婚礼第二天,新郎新娘要去庙里拜见他们所信奉的神,一般是印度神Ganesh。先围着庙宇从右到左走三圈或七圈,三圈代表拜见最重要的神,七圈代表人生中的一周七天。之后会向神行参拜礼,告知神二人已结为夫妻并期望得到其庇佑和眷顾。最后由庙里德高望重的僧人为二位新人点提卡,象征着好运、财富、子孙满堂和美满幸福。
回门。婚后三天新郎新娘一起回娘家的谢礼,新娘家举行宴会,新郎被介绍给女方亲属认识,一般会在女方家小住几天。
3 对比分析与展望
婚俗是在婚姻关系的基础上逐渐衍生出来的一种文化习俗,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婚姻与婚俗相辅相成,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文化仪礼。通过对汉族和尼瓦尔族的传统婚俗文化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民族的婚俗在文化内涵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性。
3.1 共性分析
婚俗作为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存在于在各个社会阶层及各民族之中。汉族和尼瓦尔族传统的婚俗文化共性表现为女性社会地位底下,男女双方讲求门当户对,这是由于中尼历史上都出现过带有封建性质的君主专制制度,民众思想封闭。此外,中尼婚俗在形式上都需要媒人进行撮合和传递信息;男女双方以一定的物质资料为准来定亲;婚礼当天都是由新郎带着迎亲队伍来迎娶新娘,新人入门前后都要举行盛大而讲究的仪式,都会准备美味的婚宴来招待前来祝福的亲友;新人在婚后三天回门的性质也无大异。总之,汉族与尼瓦尔族的婚俗在共性上具有普遍性、文化性和传承性。
3.2 差异性分析
在彩礼上汉族一般是男方准备,而尼瓦尔族正好相反,首先是社会地位低下的女方准备彩礼,否则女方会嫁不出去。其次,在婚礼仪式上汉族注重“礼”,甚至礼重于爱;尼瓦尔族则离不开宗教神灵。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其中“孝”在儒家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家族意识强;尼瓦尔受宗教制度的束缚,其婚礼仪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尼瓦尔人的结婚对象必须要考虑的是其宗教信仰是否相同,可见其宗教信仰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3.3 展望
随着时代的变迁,婚俗最为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方式的积淀和历史因素的变迁。汉族与尼瓦尔族历史文化、环境和民族特性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两个民族婚俗文化的差异,在“一带一路”和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大背景下,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也在悄然地增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就需要大众在感受不同婚俗文化的过程中,要持有承扬弃糟的态度;树立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意识,积极引领婚俗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朝着健康、文明、绿色的方向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