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萨德勒的比较教育思想及其历史贡献

2019-12-25宁燕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民族性制度思想

宁燕珍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南宁 530021)

比较教育发展历史上名家璀璨,迈克尔·萨德勒(Michael Sadler,以下简称“萨德勒”)就是其中一位非常耀眼的专家。萨德勒对推动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比较教育学术论著中,论及萨德勒的文章甚少。该文试图向大家展示这位思想家的比较教育思想。

1 萨德勒生平简述

迈克尔·萨德勒于1861年出生于英国,曾读于英国牛津大学,师承一批著名历史学家、政论家。毕业后他担任地方考试事务牛津大学常务委员会的秘书,随后曾出访美国。1893年萨德勒组织了一场有关英国中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会议,并促成建立了牛津大学皇家委员会,萨德勒也被任为委员会成员。

1894至1895年间,萨德勒担任布赖斯中等教育委员会委员。在他的努力下,英国教育部于1895年建立了特别调查报告局,由萨德勒担任局长。1903年萨德勒应邀担任曼彻斯特大学的教育学教授,而后任利兹大学副校长以及牛津大学学院院长长达数十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受托担任加尔各答大学委员会主席,直至1943年逝世。

2 萨德勒的比较教育思想

萨德勒的经历为他在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滋养。萨德勒一生并没有写下比较教育学科的大部头理论著作,他的教育思想都体现在他的教育报告和座谈会上。萨德勒一生发表有28卷的《教育问题特别调查书》,最著名的是发表在1900年的《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多少有实际价值的东西?》(以下简称《我们从……》)报告。在这些报告中,萨德勒综合了先前教育家的思想,并形成了对比较教育的理论和科学特点的独特见解。

2.1 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

萨德勒主张研究和学习外国的教育制度,并认为研究外国教育制度可以更好地认识本国的教育制度。在1903年政府发表的蓝皮书中他提到,教育情报局通过收集、总结和出版各种教育经验,可以从中提取合理和真实的东西,以便更了解本国的教育情况,从而找到国民教育发展的最有效方法。

萨德勒认为教育调查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外国教育的情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指导本国的教育。他解释:虽然外国教育制度中的一些计策和方法等不能被引用到英国的实际中,但对改进英国教育的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因此,他建议英国派遣更多的师范学生和教师出国学习,并主张选拔人员去国外实地考察外国教育制度的运行情况和内部生活状况,希望他们归国后能使本国人民认识到自己教育制度中的缺陷和差距。

萨德勒强调,进行比较教育绝不能认为“所有其他国家都拥有比我们更好的教育制度”,不能认为一种教育制度可适用于每一个相似的国家。他提出研究外国教育制度的目的就是研究和改进本国的教育状况,发现本国教育制度中所蕴含的美好的东西,发现本国教育的缺陷和不足。

2.2 比较教育的方法论

萨德勒极力反对从别国照搬制度,他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借鉴其解决教育问题的思路的方法。对于如何探究“外国教育制度的精神”,萨德勒强调“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校外的事情”制约和说明“校内的事情”。萨德勒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主要体现在社会和教育的能动关系上,这也是萨德勒比较教育方法论的主流。他告诫人们在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不能简单聚焦在有形的建筑物或仅仅落在教师与学生身上,而要去挖掘“维系着实际上的学校制度并对其取得的实际成效予以说明的那些无形的、难以理解的精神力量。”他同时反对简单地把一种外国教育制度中的一些具体方法或要素分离出一个个“元件”,因为这些“元件”“常常植根于其制度本身的土壤之中并与它们所赖以的条件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与他关注校外因素的思想相一致,萨德勒反对比较教育研究中运用纯粹的统计方法。他认为统计数字大多只是关于学校体系方面,与校外因素背道而驰,不可能真正反映出一些本质的要素。

2.3 民族性

“民族性”由萨德勒首次提出,并成为他分析教育资料的核心。萨德勒认为教育蕴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制度中的一些方法或要素根植于制度本身的土壤之中,彼此紧密联结。对于教育制度本身,萨德勒说,“任何出色的真实有效的教育都是民族生活与特点的写照,它根植于民族的历史中,适合于它的需要”。萨德勒认为教育制度不仅涉及各种有形的建筑物或教师和学生,它更与社会上各种 “维系着实际上的学校制度并对其取得实际成效予以说明的那种无形的、难以理解的精神力量”相联系。

萨德勒提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特色与它本身的“民族性”密切关联,教育与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各种因素密切结合。这是萨德勒强调的民族性概念。

2.4 教育的含义

萨德勒在他的报告中解释了教育的真正含义。他认为教育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指出教育不只是知识,不仅包括智力和体力的培养,教育还是“一种道德的影响”。由此,萨德勒从深层次的意义上总结了教育的意义,即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对寓于健康体魄中的理智进行启迪和在情操方面进行的陶冶,直至生命真正结束为止的综合过程”。

不难看出,萨德勒认为的教育意义与他所坚持的民族性观点是分不开的。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活动的脑力活动,还包括体力和道德的养成,它是受社会环境、生活习惯、性格品性、区域环境等各种无形力量制约的综合体。

3 萨德勒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

萨德勒的比较教育思想及其教育研究实践,对于比较教育学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1 一位跨“全盘借鉴”和“因素分析”时代的重要人物

1817年比较教育史开启。此后直至19世纪末,比较教育学者们通常通过派遣和考察的方法,从国外征集有益情报和范例、写成报告,以达到借鉴的目的。这一时期被称为“教育借鉴时代”。然而萨德勒不仅单纯地描述各国的教育情况,还比较了各国的教育相似性和差异性,他认为国家、教会、经济、家庭、少数民族、政治和财政的情况等因素都对教育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正如他所说的:“校外的事情,比学校内的事情更为重要,而且它支配和说明学校内的事情。”萨德勒的这一思想奠定了因素分析法的基础,直接引领了比较教育进入因素分析时代。学界认为萨德勒的教育理论构成了20世纪比较教育的理论方向的奠基石。

3.2 提出了教育的民族性概念

19世纪中后期教育改革运动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功与否,各国迫切希望借鉴他国经验指导本国教育改革。英国作为一个典型的保守主义国家,萨德勒要向传统教育宣战本身就是一个挑战。他发现了单纯移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族性概念,这是对以往教育观念的重大突破。萨德勒深刻感受到工业革命发展的巨大压力和英国保守思想的严重阻碍,提出了“我们能从别国的教育制度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实际价值的东西”这一尖锐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比较教育学科分析框架更新的重要性。萨德勒明确,只有充分理解影响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政治、经济、文化等),才能真正借鉴教育经验,获取对本国教育有价值的东西。萨德勒的这一思想,有力反击了英国当时保守派反对教育借鉴的思想,对英国教育的现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他的教育民族性概念的提出,使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更趋严格化和专业化。

3.3 推动比较教育学科的巨大发展

萨德勒直接推动了比较教育因素分析法的创立和发展,促成了科学比较教育的真正开端。萨德勒的比较教育思想,特别是他提出的“民族性”概念和历史主义思想,对后来的比较教育学家直接产生了深刻影响。很多的比较教育学家,如康德尔、汉斯、马林森等都受到萨德勒这一思想的影响。正是他的作用,使得外国教育研究开始转向较为成熟的比较教育研究,特别是在朱利安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尚未引起广泛关注的历史阶段,萨德勒提出的较为科学系统的比较教育理论及其实践,对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起了历史性的奠基作用。日本的比较教育学家小林哲把萨德勒倡导的注重教育的民族性研究称为“诸要素诸动力”的比较教育学。

猜你喜欢

民族性制度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缺失的伊甸园”:约瑟夫·奥尼尔《地之国》中的美国民族性反思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某些单位的制度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