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12-25何羽
何羽
(贺州学院,广西贺州 542899)
日常生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并融合发展,日常生活是思政教育的实践载体,日常生活对思政教育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高校要坚持以大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强化日常生活的意识,发挥日常生活作为隐性教育的促进作用,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格局。
1 日常生活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赫勒在《日常生活》指出:“如果个体要再生产出社会,他们就必须再生产出作为个体的自身。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日常生活是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1]。即日常生活是第一性的,日常生活和个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个体要通过积极践行自身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个体的基础性作用,使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现个体再生产。
主要特征:(1)重复性。日常生活是满足个体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活动,这些活动具有封闭日常性和重复性的特点,人类在封闭的日常生活中既定不变、循环往复的重复活动,对于个体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和规范性。(2)规范性。日常生活是一个具有严格规则的系统,日常生活对个体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和规范,因此,日常生活对个体的行为具有有效性和规则性。(3)定向性。日常生活是人类最基本、不可或缺的活动,日常生活给人类提供最直接、第一手的经验,日常生活为个体生存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
2 日常生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思想建设,重在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性,富有较强的政治倾向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生活,是“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发射和反响”。日常生活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重要的空间,为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提供载体。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区别,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并共同发展。日常生活是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日常生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的实践载体。日常生活中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内涵,富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大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丰富的知识养料,内化大学生心境,提高大学生的精神追求,感受浓厚的生活真谛。大学生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外化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提高大学生社会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理论教学和日常生活两者的紧密衔接和相互融合,切实发挥日常生活场域的引领作用,真正将日常生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落到实处。
3 日常生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重要影响
价值观只有融入社会生活,才能要真正地发挥它的作用,并指导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认知世界、体悟人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值观要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日常生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时代发展的方向,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生活育人的重要作用,是提高高校德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日常生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日常生活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符合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目标要求,能够切实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思想保障;日常生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增强思政教育的日常生活意识,发挥日常生活场域的主导作用,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工作机制,拓宽教育渠道,积极探索德育新模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格局,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日常消费观,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4 日常生活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4.1 创新教育理念,增强思政教育的日常生活意识
高校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将大学生日常生活融入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生活育人的隐性教育功能,使教学内容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高校要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思政治教育的认识水平,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强化日常生活的意识,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和监督考核机制,切实推动德育与教学的融合发展。高校要将思政教育回归日常生活,增强德育教育的日常生活意识,推进意识形态教育向生活化方向发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德育教育工作奠定深厚的实践基础。教师要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维护大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和个性特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创新,丰富教学的内容,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的载体,加强两个课堂建设,增强意识形态的生活化,全力推进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的融合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
4.2 改进教育模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格局
日常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域,意味着高校要积极扩宽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渠道,将教学内容延伸至日常生活场域之中,准确地把握教育活动的多个场域,全方位、多层次地将日常生活融入教学工作,并积极开展多元化德育教育活动。高校要坚持以创新发展的理念为引领,不断深化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科学地定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将教学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衔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呈现出时代性、针对性和生活化的特点,积极探索日常生活视域下思政教育的新模式[2]。高校要密切联系日常生活的实际,不断创新教育的理念,优化教学的内容,拓宽教育的路径,将日常生活融入思想政治学科建设,拓宽教育知识的来源,搭建生活化教育平台,增强学科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使大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获取新知识、丰富知识储备,提升思想的内涵,开阔新视野,体验生活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和政治觉悟。
4.3 丰富教育内容,发挥日常生活场域的主导作用
高校德育工作是以大学生的政治倾向、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和社会规范为主要依据,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政治觉悟、引领价值观念、规范道德行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高校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传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准确把握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的理论成果引领思政学科体系的建设。高校要将日常生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形式,合理利用新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充分发挥日常生活场域的主导作用,建构多层次、多视角、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高校要从日常生活出发,深入挖掘日常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在生活体验中增强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指导大学生运用政治思维、法治思维看待社会问题,培养大学生从思想道德观念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各类问题,增强大学生思辨能力,提升大学生敏锐的洞察力,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
4.4 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高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力度。高校要不断丰富教育形式、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方式,不断探索新课程的改革,改进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增强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日常生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教学的形式,丰富教学的内容,在授课中教师要注重聚焦社会热点,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选取日常生活中经典的案例和实例、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等将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化、形象化,使大学生能够从感性的角度快速接受和领会新的知识,切实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3]。高校要将日常生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深入挖掘高校的办学历史,凝练大学的精神文化,丰富高校的文化底蕴,发挥大学文化的感召力,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高校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提倡大学生牢记校规校纪、学唱校歌、佩戴校徽,积极开展有意义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规范大学生社会行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4.5 拓宽教育渠道,优化思想政治生活育人的环境
高校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的内容,拓宽教育渠道,优化教育环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组织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活动,全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加强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外,高校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利用校内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官方账号和校园论坛等文化传播媒介将党的方针政策、社会形势与政治、国内外先进文化、社会热点、道德楷模优秀事迹等融入教育教学,拓宽教育的渠道,搭建便捷的思想文化交流的平台,切实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高校通过组织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思想交流会、书画展、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演唱会、有意义的校园文体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爱心帮扶活动等,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大学生的内涵,涵养大学生的心境、陶冶大学生的性情,规范大学生的举止。同时,高校要借助网络技术优势,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通过开辟时事热点、时代精神、法治专区、党建研究等专栏,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实践载体,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在日常生活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以大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机制,改进教育模式,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拓宽教育渠道,切实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日常生活意识,充分发挥日常生活场域的主导作用,优化思想政治生活育人的环境,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格局,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