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来比较快
2019-12-25文|袁航
文 | 袁 航
5月17日凌晨,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就华为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的实体名单一事,致信员工:“……多年前,还是云淡风轻的季节,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海思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我们无数次失败过,困惑过,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在何庭波的笔端,我们看到的是海思的“大器曼(慢)成”,看到的是华为战略上的远见卓识——“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这些努力,已经连成一片,挽狂澜于既倒,确保了公司大部分产品的战略安全,大部分产品的连续供应。”难以想象,如果没有海思,将如华为何?如果没有多年的守望和坚持,将如海思何?!
从“烫手的吸金娃娃”到成为华为方舟“挽狂澜于既倒”(海思直属于华为“2012 实验室”),海思已经默默耕耘15年。海思完美印证了经济学中的“荷塘效应”:假设第一天,池塘里有一片荷叶,一天后新长出两片,两天后新长出四片,三天后新长出八片……可能一直到第47 天,我们也只看到池塘里依然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地方长有荷叶,大部分水面还是空的,而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到第48 天荷叶就掩盖了半个池塘,又过了仅仅一天,荷叶就掩盖了整个池塘。如今,海思经历第47 天“临界点”的这一幕,恰如屠呦呦女士获得诺贝尔奖时的感言——“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
管理大师吉姆·柯林斯经过9年的持续跟踪研究,在《选择卓越》中问到,为什么有的公司能够在充满不确定性乃至混乱的环境中实现蓬勃发展,而有的公司则不能?最终,他提出一个让很多人惊讶的概念——20 英里法则(1 英里约合1.61 公里),并描述了以下场景:
想象一下,你站在圣地亚哥的太平洋,望向内地。你将要开启3000 英里的徒步行程——从圣地亚哥到缅因州的南端。第一天,你徒步走了20 英里,成功出城。
第二天,你走了20 英里。同样,第三天,你走了20 英里。你走向炎热的沙漠。天气非常炎热,气温超过38 摄氏度(华氏100 度),你想要在凉爽的帐篷里休息一会儿。但是你没有。你站了起来,又前进了20 英里。
你保持着同样的速度,每天20 英里。
天气渐渐凉爽起来。风吹着后背,你感觉很舒服,你可以走得更远。但是你仍然坚持着,控制着自己的速度,仍然坚持每天20 英里。
后来,你到达了科罗拉多州的高山,风雪袭击,气温降至零下——你只想待在帐篷里。但是,你仍然起床,穿好衣服,继续着你的20 英里行程。
你保持着同样的速度——20 英里、20 英里、20 英里——之后,你进入了平原。在绝佳的春季,你一天可以走40 或50 英里。但是你没有。你仍然保持着同样的速度,每天20 英里。
你最终抵达缅因州。
现在,来想像一下与你同一天从圣地亚哥出发的另一个人。行程伊始,他非常兴奋,他第一天走了40 英里。
第一天的伟大行程使他筋疲力尽,一觉醒来,气温达到38 摄氏度。他决定,在天气凉爽之前,先停下来, “当天气好转时,我再把落下的行程补回来。”在他穿行美国西部时,他保持着这样的模式——天气好时,他加快前进的速度;坏天气时,躲在帐篷里抱怨、等待。
在到达科罗拉多州的高山前,一连几天天气都很不错,为把落下的行程补回来,他全力以赴,每天行程40 至50 英里。但是,当他几乎筋疲力尽时,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几乎要了他的命,他躲在帐篷里,等待着春天的来临。
春天终于来了,他继续前行,然而身体逐渐衰弱的他,只能蹒跚地向缅因州进发。在他抵达堪萨斯城时,每天坚持20 英里行程的你,早已经到达了缅因州的南端。最终,你以明显优势获得胜利……
在书中, 西南航空公司、前进保险公司这些“10 倍速企业”无不坚持20 英里征程理论,为什么它们能将可能性化为实用性,并最终胜出?吉姆·柯林斯给出三个原因:
第一,使你在不利的形势下,对良好运作的能力充满信心。
第二,当你受到动荡不安的大背景冲击时,20 英里征程理论有助于降低灾难发生的可能性。
第三,20 英里征程理论帮你在失控的环境下实现自我控制。
吉姆·柯林斯满怀热情地写道:金融市场不在你的控制之中,顾客不在你的控制之中,地震不在你的控制之中,全球竞争不在你的控制之中,技术变革也同样不在你的控制之中——从根本上来说,几乎每件事都不在你的控制之中。虽然存在困惑、不确定性,甚至混乱依然摆在面前,但坚持20 英里征程理论,你和你的团队在前进的道路上将紧紧团结在一个切切实实的信念之上,并将成为最后的王者。
这个王者就像以一己之力为清朝续命几十年的曾国藩,他并无出众的才华和能力,也没有什么以少胜多的显赫战例,但他稳扎稳打,不留遗弊,硬是凭借“结硬寨,打呆仗”缓慢推进,最终逆转战略局势而取胜,并获得了另一个战略大师——毛泽东的高度认可,“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对于企业来说,在逆境中前行很难,在顺境中放慢脚步更难。对利润的执念,往往会让我们忙于收割、忙于当下,拒绝延迟满足,这在带来经营风险的同时也拉高了社会贴现率。而社会贴现率上升往往带来不稳定,人与人的联系减弱,机会主义泛滥。因此,慢下来,放弃一些增长,其实是最大程度上消除不确定性风险并保障组织健康的最优策略;慢下来,放弃一些增长,也是优化组织内外部环境并保持内生性发展力量的功利性选择。
台湾学者蒋勋认为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他说,汉语当中,“忙”这个字本身就是惊人的警告,因为忙是心灵死亡,是心亡。管理者不妨告别忙碌,慢下来,仔细体会孔子所说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很多时候,慢慢来比较快。
最后,视线拉回正在经历“至暗时刻”的华为,再次回味何庭波女士的激扬文字:“前路更为艰辛,我们将以勇气、智慧和毅力,在极限施压下挺直脊梁,奋力前行!滔天巨浪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铸造诺亚方舟。”
华为,加油!
各个行业里,所有在艰难困苦中砥砺前行的“华为”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