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县域农村物流配送问题及策略
2019-12-25宁荣辉
□ 宁荣辉
(贵州大学 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1 引言
在移动购物物美价廉及国家有利政策引导的优势下,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农民通过网络购物及贩卖农产品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各类商品在城镇与农村双向流动,农民与市场两厢受益。农村地区隐含着巨大的电子商务潜力,人口多,移动网络使用率高以及生活水平的大幅改善,使得各大电商巨头都纷纷开拓农村市场,着手县域农村物流布局。如拼多多“一起拼农货”迅速占据农村市场一席之地,阿里巴巴及京东在自身电商基础上分别推出“农村淘宝”及“京东帮”物流,并取得了不俗成效。但贵州农村地势崎岖,村寨分散,交通落后,货物流通速度慢且配送成本高,广大农村市场在物流上还远远得不到覆盖。要想在农村地区深耕电商事业,进一步扩大市场,则是任重道远,县域农村物流是其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的背景下,从当前贵州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发展实践中分析影响农村物流配送的因素,以期探索出贵州县域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新路径。
2 贵州省县域农村物流配送存在问题
县域农村物流发展中存在许多深层次问题。文章以贵州省印江县为例,对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的贵州省县域物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分析梳理:
2.1 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物流配送成本高
贵州广大农村地区山高坡陡、地势复杂、村寨分散的严峻形势导致了农村物流下乡成本高、进村难的困难局面。天然的地理态势使得贵州省乡镇物流发展处于劣势,后天的城乡道路建设似乎也只是差强人意,这也成为了贵州省农村电商发展面临的首要障碍。一方面,贵州省加快城乡道路建设,已基本实现“村村通”,但在道路等级及通达率方面还有待提高,特别是道路维理不善致使道路损坏严重,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的出行及货物运输。乡村道路建设远远满足不了县域农村物流的发展。如印江县位于武陵山区腹地,一般快递只能到达乡镇一级,有许多村寨快递物流不能直达,造成了物流从镇到村“进户难、成本高”的难题。而另一方面,大量农产品要出山进城,但由于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所以出山进城的农产品难以形成大批量运输。印江县尽管有着较大的资源优势,但不少优质农副产品却因大山阻隔,而“待字闺中”、远离市场,严重影响着农产品运输及销售。
2.2 缺乏现代化物流技术,农村物流配送难满足
印江县县域农村地区村寨分散、乡镇企业规模小以及商品质量难保证,无利可图导致得不到现代物流公司的进驻。乡镇上的物流网点少且为小型的个体经营,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现代化物流技术,无法对商品进行统一管理、批量配送。[1]而现有设施设备及技术无法满足农产品物流要求。农村地区无链物流以及缺乏农产品储存、保鲜技术,致使众多鲜销的农产品因低效物流而腐败,使民众蒙受巨大损失。印江县乡镇物流普遍存在着这些问题。印江县的物流企业刚刚起步,还没有完善现代物流技术手段,如物流实时更新系统、App一键收寄件等在印江县的物流企业利用率较低。物流设施与设备水平较低、物流和运营效率不高、区域物流配送中心数量有限,且送达范围也只有印江县及县周边的部分乡镇等地,使得较偏远的村寨享受不到相应的物流便利。
2.3 物流发展认识不足,综合型物流人才缺失
贵州省县域企业长期以来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而忽视商品之间的流通,在流通中重商流轻物流以致整个物流行业被长期忽视。同时,县域有关部门对现代物流业缺乏了解,特别是在电商经济与物流两者关系上缺乏认识。而在物流人才方面,印江县物流发展较晚,人才意识薄弱,对专业设备的使用、专业团队的建设、员工技能培训等方面未给予足够重视。首先,物流企业缺乏专业物流团队的建设意识。一直以来都不注重招纳和培养专业物流人员;从事物流工作的员工薪资低,难以吸引物流专业毕业生,更别说留住人才等。其次,由于农村地区能够熟练操作电脑的人员较少,且相关电子商务及物流专业人员较为缺乏,无法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进行建设规划。最后,从事农村物流的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且多为普通乡民,服务意识淡薄,缺少既懂电子商务又了解相关物流知识的工作人员。
3 贵州省县域农村物流配送问题发展路径
3.1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物流“软硬件”投放
物流基础设施的薄弱是阻碍农村县域物流发展的基本问题。首先,有关部门应增加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及设备的资金支持,完善县域农村物流运输网络,保障“黔货出山”有效步入市场,提升农村民众生活水平,同时也使得众多商品便利地走进偏僻乡村。其次,针对特殊农产品,积极推广冷链物流,因地制宜地建设农村电商物流体系。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是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由于农副产品普遍存在难包装、易腐、易变质的特点,因此,对物流的要求非常高,[2]这就鼓励企业在发展“小农户加大市场”模式的时候要根据农产品自身特点建立相应的物流配送中心。此外,在原有便民服务站点的建设基础上增加村级服务站点,同时配备电脑、手持终端、打印机、包裹运输车等设施以及学习掌握物流信息系统、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学技术,方便村民购买物品及农产品及时走出去,以此促进县域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
3.2 加大政府扶持,实行积极的物流产业政策
有关部门要转变传统观念上重商轻物流的观念,充分利用资源,积极发展物流产业。因此,政府要明确职能定位,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从自身条件出发制定物流发展及配套制度法规,为发展物流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针对乡镇电商物流企业,相关县政府应该加强其产业发展的工作指导,促使电商物流协调发展;在土地占用、资金来源、税收优惠方面提供制度及财政支持;在鲜销农产品因自然灾害及物流低效而引起的巨大损失给予政策资金补贴。此外,政府还应鼓励引导电商企业根据自身优势,积极尝试农村电商从出售原材料到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的转变,使得商品加工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提高了农副产品附加值,保证农民增收、增产,并围绕市场需求培育第三方物流市场,形成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服务等分部门分步骤有序的规模化经营模式,大力推进县域农村物流发展。
3.3 加大物流知识宣传,培养物流人才
掌握现代物流知识,培养专业物流人才是发展县域农村物流的前提。而这些都有赖于有关部门、商家及物流企业的互相投入与支持。首先,政府部门要在加大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的同时,应积极鼓励、动员高校物流专业学生到基层服务,到农村物流相关单位工作实习。高校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积累了工作经验,满足了学校培养要求,也可缓解农村地区专业人才的缺乏;其次,有关部门可通过举办宣讲会、培训班等形式活动对乡镇企业及从事电商的人员宣传现代化物流的重要性,在县域农村群众中普及现代物流知识及技术,弥补其认知和意识上的不足;最后,在对县域物流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系统培训时,要有技能和道德素质上的要求。通过职业培训,使物流从业人员能够掌握相关技能及提升服务意识,在工作中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此外,还需引入绩效评估,实施奖惩制度。根据客户的满意度对员工奖优罚劣,以此激发县域物流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