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家庭理财产品选择的影响因素

2019-12-25

新营销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家庭理财家庭成员理财产品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一、引言

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现阶段,人均收入持续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也得到了很大改善,简单的银行储蓄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家庭财产增值保值的需要,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购入股票、债券、基金以及衍生品来积累财富的重要性。

二、相关概述

(一)家庭理财的含义

关于家庭理财的含义有很多种说法。国外的一种说法是,家庭理财是一个将家庭的多余储蓄进行各个方面搭配的过程,目的是满足生活和工作的需要。然而我国的学者认为,家庭理财就是根据家庭成员的实际财务状况,以财务目标为导向,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每个家庭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过程。

(二)家庭理财产品的种类

目前,理财市场不是只有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其中还包括基金、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以供家庭购买。通过查阅资料,笔者收集整理了以下不同种类理财产品的特征。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它是一种收益高、风险高的产品。

基金是把广大投资者的资金集合起来,然后由证券投资专家运用专业知识将其放到证券市场上,这样购买基金的人获得的收益和遭受的风险就不仅仅由自己承担,它是由其他人共同分享和承担,所以它的风险和收益较高。

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发行的债权人可领取本息的凭证;风险较小、收益较少。

金融衍生品是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远期、期货、互换和期权;它的收益和风险是不确定的。

二、家庭理财产品选择的相关理论

(一)行为金融理论

“假设市场是完全有效的,市场信息为完全对称的”是理想的金融理论模型,但是实际上因为一些因素,那些假设条件是不可能完全有效的,在进行实证分析时所得出的结论往往和这些理论是相悖的。1951年,斯拉维奇把人类面对问题时所做出的决策作为一项研究并加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他是第一个在研究决策问题时提出加上心理学知识的人。2002年卡尼曼和乔治梅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俩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融合了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意味着经济学与心理学组合在一起,这使行为金融理论进一步完善。把经典金融学与心理学以及决策理论结合的行为金融是研究人们在做投资决策时,他们的认知、情感以及态度等方面心理特征的变化过程对市场有效性产生的影响。

(二)生命周期理论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Franco Modigliani第一次提出了生命周期的假设,之后他与他的学生Brum berg等,使用数学模型提出“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从生命周期的整体出发,认为人在生命周期中的每个阶段对理财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理财规划,目的在于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使自己的资产得到保值、增值,使自己的人生效用达到最大化。该理论还认为,家庭成员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实际上是在做一系列决策,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每个人在所做的决策不同,家庭的财富也不同,所以在做决策时要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来制定。

三、家庭理财产品选择的影响因素

家庭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影响其选择的因素有很多,本文结合相关文献以及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选择性别和婚姻状况、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对金融知识的关注程度、理财收益六种影响因素。

(一)性别和婚姻状况

在行为金融理论下,从风险的承受能力来看,男性的承受能力要比女性的强,是因为男性在做一些投资决策时,敢于大胆冒险;女性在这方面一般比较保守。婚姻状况说明家庭的财务状况关系到整个家庭而不仅仅是指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利益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做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二)年龄

家庭成员较年轻时储蓄积累不足,同时还可能面临偿还房贷、车贷的压力,因而家庭在理财产品的选择上所占比例较小;家庭成员步入中年时,收入进入稳定阶段,储蓄不断增加,抵御风险能力变强,他们就会投资购买理财产品,期望获得更多的收益;家庭成员进入老年时,除退休金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同时由于健康问题还会加大健康方面的支出,从而家庭厌恶风险,在理财产品的选择方面相对较少,并且会倾向于选择风险较低的家庭理财产品。

(三)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知识储备相对不足,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够,在收集资料这一方面也不及学历高的人,他们会花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成本且收集到的资料也不一定准确,最主要的是这些人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不能及时地将风险转移出去。

(四)家庭年收入

高收入的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较强;低收入家庭的资产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所以高收入的家庭比低收入的家庭购买理财产品较多。

(五)对金融知识的关注程度

在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各地金融理财产品日渐丰富,网络和新闻媒体的传播使居民对于各种金融理财知识的认识逐渐增多,但这种认识往往局限于表面,居民在区分和购买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时依靠这些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对金融知识的关注度越高,购买理财产品就越多;对金融知识的关注度越低,了解的知识就越少,家庭购买理财产品就越少。

(六)理财收益

家庭理财的目标是获得收益,但并不是每次购买理财产品都能获得收益,也会出现亏损。当出现损失时,可能就会使一些家庭不再购买理财产品。一些家庭为了获得高收益,而忽视了其中的风险,是一种错误的购买行为。

四、建议

(一)对家庭理财者的建议

加强家庭理财的意识,提高金融知识的水平。家庭理财者受中国传统节俭的观念,不敢冒险和接受新的知识,对金融机构所推出的理财产品置之不理,只会把钱存到银行,觉得银行是最安全的地方。要增强理财意识,首先就要改变这种观念,让家庭理财者多去金融机构听讲座,与理财顾问探讨理财方案,关注一些非银行的理财知识,同时自己也应该在这方面多学习,具备一定的知识,有选择地去买一些适合自己家庭的理财产品。家庭理财者应该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将收入进行规划,对理财产品所带来的风险也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不要随波逐流,盲目地购买理财产品,家庭应该评估好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收益是否大于损失再决定购买适合自己家庭的理财产品。

(二)对金融机构的建议

在信息化的时代中,金融机构应该对自己的理财产品进行创新,来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我国目前的理财产品不具有针对性,很难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对理财产品的需求,这导致家庭对理财产品的购买力度不够,所以要求金融机构加快创新,引入新的金融工具,从而打造出适合不同家庭的理财产品。金融机构要加大宣传理财产品知识的力度,让更多的家庭能够深入了解理财产品,从而增加人们对理财产品的需求量。他们可以通过实地宣传和互联网宣传等途径来普及理财产品的知识,让人们清楚各种理财产品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为家庭量身打造适合家庭的理财产品,最终实现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

猜你喜欢

家庭理财家庭成员理财产品
家庭成员的排序 决定孩子的格局
论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成员赴法勤工俭学之原因
浅析家庭理财规划
家庭理财发展研究
家庭理财相关问题的探析
家庭理财分析:进取型资产配置理出教育金
老年人受家庭成员侵害维权体制改革新论
幸福的家庭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