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策略探析

2019-12-25朱玲马鞍山二中实验学校安徽马鞍山243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核心素养

□ 朱玲(马鞍山二中实验学校 安徽 马鞍山 243000)

1、引言

核心素养已经渗透在各个学科领域中,体育学科也不例外。小学体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几个方面。这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也是相一致的。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促进锻炼习惯和健康行为的养成,培育体育道德品质,这是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体育游戏,有其自身的诸多特点,完全吻合这一需要。在教学应用中,确实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研究表明,游戏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对学生良好体育道德品质形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策略的研究,能够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这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落实新课表的具体体现。

2、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内容,也是体育教学手段,是组织优秀体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活动性游戏”。体育教师是通过游戏活动的结果,来判断胜负的,通过其中的竞争特性,来激发并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一般来说,游戏活动通常由活动规则、参与方法、身体活动以及结果等几个部分构成。身体活动是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核心要素。根据游戏的目的,可以分为竞争性游戏和娱乐性游戏,在具体的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目的与教学计划,合理编排和选择游戏内容。通常情况下,在球类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是比较多的,用于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其次在田径项目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也比较广泛,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竞争色彩,提高体育活动的参与率等。

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引入游戏教学的意义

小学体育游戏,在组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状态等因素,否则组织不当,不仅达不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也有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身心伤害。如果游戏活动量太多,学生要承受的生理负荷过大,会打消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开展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每名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甚至是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等。其次,还要学会与小学生之间的沟通,语言表达还不能太专业。因为对小学生来说,复杂专业的语言表述,学生很难理解,这不利于学生理解体育游戏的规则等。要合理运用语言表达方式,增加与学生之间的合理沟通,才能促进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在课堂上,教师也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更多表达交流的机会,来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在游戏教学中,合理使用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还能让学生明确其具体规则,对培养学生要守规矩守规则等方面,也有诸多的促进作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游戏活动,对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也是非常重要的。开展游戏教学,还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长远来看,对于教师实施教学改革,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合理开展体育游戏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良好体育道德品质形成以及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方面同样起到促进作用,还能提升教师及学校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效。

4、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策略

体育游戏的有效开展,主要依靠行之有效组织方法。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体验到游戏的参与乐趣,还能学习到老师具体的组织方法,以及游戏衍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如团队意识、集体主义、学会独立思考等内容,这对于学生今后道德品质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些知识的获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靠日积月累,经常开展,经常组织,学生自然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这些要求,对体育教师自身而言,也是一个挑战。如教师在组织“踩影子”体育游戏活动时,要提出该游戏的具体规则,同时教师可以先找几个学生一起示范。这样边讲解规则,边示范,边说要求。这对学生来说,不仅帮助理解,而且加深记忆,便于学生课后进行合理组织。同时,教师要及时补充这个游戏的道德品质教育内容,并用合理的奖惩方法,展示在学生面前。

提升体育核心素养,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体育核心素养,是从体育核心目标演变而来,是体育教育学科的本质及内涵。也意味着要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就必须要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实践操作,手脑结合,才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组织“篮球与乒乓球”的游戏中,女生对球类的喜欢程度,往往不及男生,对球类项目本身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男女生由于性别差异带来的运动兴趣不足的问题。如可以用找好朋友来做游戏,或者找老师来参与游戏等方法,这样让学生逐渐习惯球类游戏活动。在组织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讲一些球类的相关基础知识,这样师生就在玩中学、学中玩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开展竞争类体育游戏,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实践表明,竞争性略强的体育游戏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体育游戏,能够发挥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学生都有竞争的意识,都不愿意当落后分子。趣味性的体育游戏,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征,注重趣味性。可以挖掘的体育游戏有很多很多,所有的运动项目都可以通过合理的编排,组织成一个个游戏,展现在学生面前。体育新课标中指出,要让学生体验快乐体育、快乐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精神,更要让学生体育游戏中体验快乐。如在热身运动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运动能力弱的特点,在组织热身活动时,开展体育游戏,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急躁,注重方法。传统教学中组织热身活动,通常采用跑步和做操的形式,与体育游戏相比,相对较为单调乏味。而采用体育游戏活动的形式,来替代跑步或做操,就丰富的多,也比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可以采用组队比赛的形式或者采用可爱健身操舞,然后评比哪支队伍最整齐最标准,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还能丰富课堂教学氛围,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在体育游戏中,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教学中开展小学生的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思政教师的事情,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小学生,由于其年龄段较低,其各种思想意识发展均不够成熟。可以说,心智不成熟,是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显著特征。正是因为不成熟,才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因此,这个阶段,需要教师多鼓励、多表扬,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多的好处。在学生之间,多树立榜样,这样让他们之间相互学习,互相激励,为学生今后更好成长,打下坚实基础服务。体育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与体育游戏充分结合起来。如开展团体类项目的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如在组织“圆圈接力”游戏时,如果有学生有突出表现时,教师应及时表扬该生。但是当有学生摔倒时,教师也应该及时引导学生不要轻易放弃,要坚强勇敢,敢于失败等意识的培养。教师这些行为和方法,会让学生了解到一个人责任心对一个团队的重要作用。也让学生明白了要懂得包容别人,包括包容别人的失败等。这样的体育游戏组织参与多了,学生也自然能够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以及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要不断丰富体育游戏教学的组织形式。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体育学科教育实效实现的核心目标。在具体培育过程中,体育教师变换挖掘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达到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如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组织形式开展比赛,具体可以男女对抗赛、随机分组小组赛,以及随机分组接力赛等形式来组织体育游戏活动。在组织游戏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对游戏衍生的深层次内容进行充分挖掘、细化,让学生在参与游戏中获得其他更多知识等,而不是单纯一味地玩耍。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体育游戏活动的魅力作进一步的探索,了解学生的运动心理特征需求,可以对游戏内容及规则,进行适当地调整,以满足学生的锻炼需要,更加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和参与热情,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也很重要,长远来看,就促进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

5、结语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对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这也是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游戏,因其自身的活动特征,对学生的运动能力提升、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作用,能够促进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在组织体育教学中,首先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促进体育核心养成,要有充分正确的认识,认识其重要性和积极作用;其次要多琢磨其开展思路以及具体方法,具体包括有效教学组织方法;着重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多多开展竞争性、趣味性强的体育游戏;挖掘内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等方面。通过上述研究,以及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相信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在体育游戏教学中会有一定的改观。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好奇”的代价